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_第1页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_第2页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2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右面空白方框内应填(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3“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5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 “剪辫令”的颁布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6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右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7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A B C D8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有关周总理事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 )A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B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领导了南昌起义 D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0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B C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 D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13.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B加入世贸 市场经济 C对外交流 大国崛起D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14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15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马可波罗来华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波战争16.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右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1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右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 )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 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18、28 18411846年,英国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导致英国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殖民帝国的形成 D城市化进程的推进19.很多学者认为英国人洛克的思想绝对算是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但在 18 世纪的时候,英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思想家的批判性不强。但法国有一大批强大的学者,他们攒足了气力批评法国政府。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英法两国(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 D.宗教信仰的差异20.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二、非选择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二甲午战争黄海激战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二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2分)(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2分)(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1分)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分)(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2分)23、(6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材料二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据材料一,邓小平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深圳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2)材料一中的香港曾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2分)(3)材料二中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个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分田“包产到户”有什么好处?(2分)2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6年7月1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特雷莎梅为首相,并授权她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材料二 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所反映的是英国的什么政治制度?(1分)该政治制度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宣言是由什么机构在哪一年颁布的?这一宣言的颁布有何意义?带领联合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的领袖是谁?(3分)(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发表在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结合材料二,说出所体现出的相同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25、(5 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九年及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DBDDD 6-10:CBDDD 11-15:AABDB 16-20:DBABA二、材料题:21、(1):图_一_(填写图片编号)_南京_条约(或图二马关条约;图三辛丑条约)(2)示例答案: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3)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22、(1)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2)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