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高效课堂教学案(共10课时)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27/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1.gif)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高效课堂教学案(共10课时)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27/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2.gif)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高效课堂教学案(共10课时)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27/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3.gif)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高效课堂教学案(共10课时)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27/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4.gif)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高效课堂教学案(共10课时)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27/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5ad2af8c-ed38-45c6-93d1-30791934d843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6、枣核 第1学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能概括出文章叙述的主要情节;2、理清课文的线索、结构层次,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学习重难点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朗读课文1遍,划出疑难的字词,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读课文1遍,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蹊跷( )掐指一算( )山坳( )故弄玄虚( )嫣红( )草 坪( )殷切( )感慨良深( )3、课文的题目是枣核,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火眼金金:阅读中我发现这些有价值的或不懂的问题:(读文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能提高你的阅读水平)二、课堂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联系文本解释词语有助于理解课文,一定要细心揣摩)蹊跷 故弄玄虚 感慨良深 依恋 风烛残年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文章文章围绕枣核写了哪几件事?(填一个字概括)(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结构,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枣核 枣核枣核枣核3、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练习。(联系课文内容,抓住具体语句。)(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用 划出课文中“这位老人思念故乡”的情节和语句。(3)老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他做了些什么事情?他最急切地想做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4)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4、展示交流:请用这样的句子来和伙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独到理解:(根据提示,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怕出错哟!)这篇文章记叙了,表达了。三、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蹊q跷qio故弄lng玄虚 B.嫣yn红圣诞dnC.机械ji草坪pn D.卵nun石感慨ki2、依照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东西倒不占份量,可是用途却很(奇特、奇异、蹊跷)。(2)拥抱之后,他就(急切、细切、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3)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粉红、桃红、嫣红)。(4)经他指点,我(留神、小心、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5)他(劈头、劈脸、劈头盖脸)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3、文中“她托在掌心”,能否把“托”换成“放”?为什么?4、第7节中“游子的心境”指第9节中,“走到北海跟前”中,引号的作用是:学习反思知识链接:写作背景:1979年2月,即出访美国的前半年,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确认1957年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实属错划。经过这20多年的坎坷磨难之后,萧乾所面临的神州大地,一方面是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又百废待兴,渴望甘霖,国门重新面向世界。访美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写于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作者介绍:萧乾,蒙族人,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1910年生于北京,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大公报文艺并兼任旅行记者。1948年参加香港大公报起义并协助编译地下党英文刊物中国文摘。1884年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19561958年任文艺报副总编辑,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等,译作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此外,还出版过多种英文著作。1999年2月11日逝世于北京。学习内容6、枣核 第2学时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2、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3、学习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学习重难点品味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说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词语。(书读百变,其义自现。)2、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为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反复渲染,有什么样的好处?(从结构、内容、写法上进行分析。)3、释疑解难: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多提几个问题,你会理解的更深刻。)二、课堂探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运用文中中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伙伴们勇敢地交流。)1、课文写朋友和“我”见面、接到枣核时的什么样的情景?他怎样回答“我”的枣核用途的问话?这样写具有什么表现力量?2、朋友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那后花园。“我”对那后花园的观感如何?朋友首先对“我”说了什么话?写这些具有什么表现力量?3、朋友指点“我”留意到园中哪些树木、花草?栽种这些树木、花草表现了朋友什么样的感情?4、为什么作者说“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象是缺点什么?”5、朋友对我说明了假山石的来历,这样写对表达文中的中心有什么作用?6、文章以枣核为题,有什么样的好处?三、展示交流作者在文中用很多词句表达老人的思乡爱国之情,请结合文中内容,找出文中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其妙处。(细心点,不要脱离文章内容!)我找的词语是: ,它写出了,表现了老人的 。四、达标检测阅读文中选段,完成下列练习: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很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间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1、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2、“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句话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3、“家庭事业都如意”句中的“如意”指什么?4、朋友怀念家乡,具体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把它们找出来,并予以归类。所想:所做:5、文中友人到了外国,要“我”从中国带几颗枣核,而且把家里也布置得像以前在家乡的模样,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学习反思学习内容复备栏目7、最后一课 第 1学时学习目标1、能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说出文章表现的主题。2、能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展开合理联想,进行改写和续写训练学习重难点1、爱国主义的感情是如何在具体的叙述描写中体现出来的。2、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以及变化原因。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 课前先学1、读通课文,解决生字词。郝叟 诧异 哽咽 懊悔 字帖 祈祷 惩罚2、感知课文(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了解小说的特点(三要素)。(3)小弗郎士本是个贪玩的小学生,最后一堂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3、预习质疑(写出你预习过程中收集的问题23个)二、课堂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归纳文章故事情节。(从小说的三要素角度来概括故事情节)2、组内交流最后一课是一堂非常特殊的课,从上课的气氛看就与众不同。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有哪些不同吗?比一比,谁找得多,谁找得准确!(以表格形式填空,看谁找的多?)3、组际交流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描写其心理变化的语句。4、拓展延伸最后一课使小弗朗士由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请揣摩一下他的内心世界,字数在50字左右。三、达标检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晃眼( )征发( )思量( )钥匙( )祈祷( )挟着( )碑帖( )哽咽( )诧异( )捂着耳朵( )2、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觉得文中的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习反思知识链接: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战争。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学习内容7、最后一课 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说出文章表现的主题。2、能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展开合理联想,进行改写和续写训练3、理解并分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学习重难点1、爱国主义的感情是如何在具体的叙述描写中体现出来的。2、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以及变化原因。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借助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小弗郎士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用具体的语句说明自己的观点?3、文章通过哪些写作方法来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二、课堂探究1、我觉得韩麦尔先生是的人?因为我从下列句子发现:2、组内交流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3、刻画韩麦尔主要通过哪些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的?4、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5、品味语言。读课文第2429节。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读? 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6、拓展延伸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今天,他上完这堂课就要离开心爱的学校和学生了,他也许再也不能教孩子们法语了,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世界肯定十分的不平。,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为他写一段内心独白。要求:用第一人称,符合韩麦尔先生的身份和心情,字数在150字左右。(学生写作,然后组织交流。)三、达标检测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1、这段文字是对教室什么的描写,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 是对教室里在座的人的学习态度的描写。 B、是对教室气氛的描写。C、 是对先生讲课情况的描写。 D、是对教室里在座的人的介绍。2、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肖像描写3、“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一句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感情?学习反思学习内容8、 始终眷恋着的祖国 第1学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钱学森的主要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2、品味文章朴实却包含感情的语言,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学习重难点1、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2、品味文章朴实却包含感情的语言,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眷恋()遨游()卓越()恐吓()诬蔑()募集()拜读()2、通读全文,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请为钱学森设计一份个人小档案。3、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请用一两句话概括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二、课堂探究:1、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课外我还收集了有关钱学森这些事迹。2、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组内交流)3、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组内交流)4、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组际交流)三、达标检测:(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遨游(o)眷恋(jun)萌发(mng)诬蔑(mi)B动摇(yo)闭幕(m)泥浆(jing)募集(m)C度过(d)逮捕(di)呆滞(di)强国(qing)(二)订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摇蓝 螺旋浆 卓越 关键 眷恋 污蔑 忙烦(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1950年8月,钱学森买好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9月中旬,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1、写一段话,描写“中秋节”夜晚的景物,表现钱学森夫妇心情。2、文中为什么要引用美国海军次长的话?3、请写出不少于两句古人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篇名。学习反思知识链接:钱学森20XX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 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 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学习内容9、古诗四首 第 1 学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四首诗,积累古诗名句。2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能简要分析诗歌的主题。3能对诗歌内容和语言作简要赏析,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 品味名句,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的爱国真情。2. 欣赏诗歌,能简要分析诗歌的思想、语言和艺术的美。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2、查找四首诗的写作背景;3、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4、积累古代爱国诗句。1、 课堂探究:1、课堂自学朗诵全诗,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1)教师范读,或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学生自主读。(2)学生活动:朗读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组内交流(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3、组际交流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4、拓展延伸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三、达标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风飘絮() 秦hui( )夜泊( )惶恐( )夜阑() 寥落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 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 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 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 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4、诗句默写。(1)感时花溅泪,。(2),隔江犹唱后庭花。(3),尚思为国戍轮台。(4),身世浮沉雨打萍。5、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学习反思学习内容9、古诗四首 第 2 学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学习重难点1、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诗中名句或赏析其中的重点词语。二、课堂探究: 1、课堂自学(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 2、组内交流 (1)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3)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3、组际交流优秀的诗歌,其艺术特色必然是独具匠心,尤其是这些诗歌在构思、语言、练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谈谈这几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值得你欣赏的地方。要求:自己任选一处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 4、拓展延伸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发挥想象,感受意境。联系实际,体会真情。品味语言,学会鉴赏。)三、达标检测:1、过零丁洋这首诗中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2、泊秦淮(1)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2)“犹唱”一词有何含义?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学习反思学习内容10、晏子使楚 第1学时学习目标1、弄清文意,积累实词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学习重难点1、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2、理解文中的古今词义的差异。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2、结合注释,边读边用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句,解释下列词语。使 习 方 坐 酒酣 诣 固 徒 熙 病 避席 其实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晏子的资料或故事。二、课堂探究: 1、简介作者、故事内容(由学生完成,老师补充)2、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3、课堂自学(1)根据书下注释疏通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句。(2)自由朗读课文,并推敲下列句子各应读成哪种语气?吾欲辱之,何以也?齐人固善盗乎?所以然者何?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积累文中重要字词。(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4、组内交流(1)翻译课文,摘抄重要字词的解释。(2)交流积累的字词。(3)内容理解:楚王和臣子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5、组际交流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 6、拓展延伸这则故事写晏子出使楚国,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曲折而巧妙的斗争。你读完后有什么感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三、达标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酣( ) 诣( ) 枳( ) 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2)吏二缚一人诣王( )(3)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圣人非所与熙也( )(6)寡人反取病焉( )(7)缚者曷为者也( )(8)叶徒相似( )3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并解释。习: 齐之习辞者也 ( ) 学而时习之( )何以:吾欲辱之,何以也 (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之:楚王闻之(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翻译下列句子。(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3)寡人反取病焉。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6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7楚王和手下想了一个什么计谋来侮辱晏子的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出来。学习反思学习内容10、 晏子使楚 第2学时学习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2、学习晏子临辱不惧,智胜强敌的精神与智慧学习重难点1、课文内容的扎实把握。2、全面了解晕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 1、总结文中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2、归纳本文词语的古今异义及语句的特殊用法; 3、分析晏子这个人物形象,收集有关晏子的其他故事。二、课堂探究:1、课堂自学学生读课文,体会课文如何刻画晏子的。晏子出使楚国,既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又要维护个人的尊严,他将要如何应对大国国君的挑战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挑战的胜利呢?(小组讨论,扣住两个问题:晏子在楚国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成功反击依靠的是什么?) 2、组内交流(1)再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觅信息,分析晏子的性格。(2)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给故事取名叫“晏子智斗楚王”)(要求:尽量忠实于原文。学生评价,修订。) 3、组际交流晏子以自己的口才,赢得了出使楚国的胜利。其实,晏子的话并非滴水不漏,其中也有一些破绽。假如你是楚国的大臣,你能否找出晏子话语中的破绽,巧妙地反击他的论辩? 4、拓展延伸作为现代人,作为有志于做一名报效国家的外交官,我们确实无比敬佩几千年前的这位外交家,请你对这位古人说一句话:晏子,我要学习你(提示:高尚的爱国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艺、冷静机智的外交风采等等。)三、达标检测: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语(1)晏子将使楚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谓:(3)王曰:“何坐?”坐: (4)晏子避席对曰避席:(5)齐人固善盗乎固: (6)人楚则盗则:2、翻译以下句子。(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把“淮北”比为;把“橘”比为,把“枳”比为。 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晏子:楚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反思知识链接:关于晏子使楚记述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的散文作品。实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及遗闻轶事编辑而成。晏婴(?公元前500)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力行,危言危行显名于诸侯。其中以晏子即事劝谏景公治国利民、贤明为政的内容居多。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学习内容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第 1 学时学习目标1、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2、通过活动全过程,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感情。学习重难点1、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2、学生在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活动准备:1、明确爱国主义的含义,写出你理解的每年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以及纪念的人物。2、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并且写出具体的安排表。3、了解我县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渡江第一船”、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等,并能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4、了解本地区有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情况,阅读历史人物有关的诗文著作。二、活动过程:1、请你欣赏请用欣赏的眼光说说唱唱你所了解的爱国主义的诗歌或者歌曲,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2、请你阅读阅读书本上的内容,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并能说说你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爱国者形象以及这些形象给你带来的影响。3、请你参与在活动准备阶段,相信你们小组已经制定好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并且分工明确,如有人听取了有关爱国人士的事迹介绍;有人收集我们当地的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资料),并摘抄重要的内容;有人访问爱国人士或者与爱国人士有关的人员,并做好了访问笔记等等。请把你参与的部分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4、请你总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在这次的活动中,相信你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激发了你的爱国情感。请写下你的感受或体会。写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爱国人士过程中你最深刻的感受。以“在我心中”为主题汇报交流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或体会。三、达标检测:1、“歌以咏志”、“言为心声”,你能完整地写出一首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词或者歌曲吗?2、请你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当地一位爱国人士的事迹,字数300字左右。3、就这次活动情况,写一篇小通讯。第二单元参考答案6、枣核参考答案:第一学时1、B 2、蹊跷 殷切 嫣红 留意 劈头3、不能。“托”更显珍贵。4、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表示特殊含义第二学时1、急于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故乡。2、花园布局具有家乡的地方色彩。3、儿女长大成人,家庭设施齐全,事业兴旺发达。4、所想:有地方特色的场所和建筑:厂甸、隆福寺、胡同家乡的风俗习俗:过旧历年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枣树;所做:堆假山种垂柳、养睡莲、植枣树5、略7、最后一课第一学时达标检测参考答案:略第二学时达标检测参考答案:1. B 2. B 3. 痛恨侵略者,嘲笑他们的愚蠢。8、 始终眷恋着的祖国参考答案:一、A二、蓝(篮)浆(桨)(忙)麻三、1、略2、见课文分析3、略9、古诗四首第一学时参考答案达标检测:1、略2、文中指战乱躺着不动还想着夜深泛指兵器指史册3、D4、恨别鸟惊心商女不知亡国恨僵卧孤村不自哀山河破碎风飘絮5、C6、如:父亲,儿子我要告诉您,我们国家的军队已经收复中原,你老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第二学时参考答案达标检测:1、诗人以“山河破碎”感叹国家的危亡,“风飘絮”表现出自己心已破碎;而“身世浮沉”则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材料研发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投标标前合作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贸易生意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手房交易全程跟踪与独家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设备购置与借款综合服务协议
- 2025宾馆餐厅特色早餐承包与供应服务合同
- 2025年数字货币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二手房存量房市场推广及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度水土保持项目质量检测与验收合同
- 2025办公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专项补贴政策)
- 销售部区域划分管理办法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超声波龈下刮治术专题讲解
- 2025年电信传输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
- 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数学作业-58套计算
- 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测试与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利院消防培训课件
- 肩袖修复术后影像学评估的新技术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4S店员工职业卫生培训
- 体检机构礼仪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