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ppt_第1页
2009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ppt_第2页
2009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ppt_第3页
2009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ppt_第4页
2009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生物学实验三,Content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常规PAGE不连续PAGESDS-PAGE固相pH梯度IEF(IPG-IEF)双向电泳,凝胶聚合原理,化学聚合以过硫酸铵(AP)为催化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加速剂,使丙稀酰胺、甲基双丙稀酰胺发生连锁反应形成网状的聚合物。光聚合,核黄素B1还原型游离基聚合反应,光照,O2,凝胶的孔径,单体和双体在凝胶中的总浓度,a+b,V,100%,T,双体占总浓度的百分含量,即交联度,b,ab,100%,C,a,Acr的质量(g)b,Bis的质量(g)V,溶液的体积(ml),C6.5-0.3TT:520,孔径大小,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与凝胶浓度的关系,凝胶浓度的选择,不连续PAGE的分离效应,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电荷效应,可分离:1.电荷性质与密度相近的但分子量有差别2.分子量相近、性质一样、电荷与密度有差别的分子3.电荷性质、分子量大小相近,但构型不同,浓缩效应,1.缓冲液与凝胶的离子成分和pH值不同。Cl-,Gly-,蛋白质离子。快慢离子迁移快慢的差别造成电场强度与电导率的变化。低导电区和高导电区。蛋白质样品迁移率在快慢离子之间,压缩聚集成一条窄带。2.两层凝胶的孔径不同:浓缩胶为大孔胶,分离胶为小孔胶,分子筛效应,移动界面到达浓缩胶和分离胶界面时,凝胶的pH变化明显,缓冲液中甘氨酸的解离迅速增加,直至完全解离出gly-,其分子量小,迁移超过蛋白质分子。而丧失夹击的作用;同时,凝胶的孔径变小,降低了蛋白质的迁移率。故蛋白质分子在均一的电压梯度和pH值中泳动,依其分子量的大小而分开。,电荷效应,蛋白质所带的净电的性质和电荷量与分子的迁移率的关系,在同一电场强度中,在单位时间内各分子迁移的距离的差别而到达分离。,重组蛋白在原核生物中诱导表达的SDS-PAGE鉴定(B菌),实验原理,SDS-PAGE:消除电荷对蛋白质样品迁移率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取决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SDS是一种阴离子去垢剂,溶液中带负电荷。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蛋白质解聚为单一多肽。蛋白质多肽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影响因素,溶液中SDS单体的浓度大于1mmol/L时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结合的重量比为1:1.4,如果单体浓度低于0.5mmol/L,两者的结合比仅为1:0.4这样就不能消除蛋白质原有的电荷差别,为保证蛋白质与SDS的充分结合,它们的重量比应该为1:4或1:3样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SDS电泳的样品缓冲液离子强度较低,通常是10100mmol/L用SDS处理样品同时用巯基乙醇或DTT处理,完全还原蛋白质内的二硫键,使很多不溶性蛋白质溶解而与SDS定量结合。,实验试剂和器材,1.材料:低分子量标准蛋白:兔磷酸化酶BMW=97,400牛血清白蛋白MW=66,200兔肌动蛋白MW=43,000牛碳酸酐酶MW=31,000胰蛋白酶抑制剂MW=20,100鸡蛋清溶菌酶MW=14,4002.试剂(略),12分离胶的制备:15mlddH2O4.8ml30%凝胶储存液6.0ml分离胶缓冲液(pH8.8)3.8ml10SDS150l10AP150l10TEMED100l,浓缩胶的制备:5mlddH2O3.34ml凝胶储存液0.83ml浓缩胶缓冲液(pH6.8)0.63ml10SDS50l10AP50l10TEMED100l,操作步骤,1.将干净玻璃板在灌胶支架上固定好.固定玻璃板时,两边用力一定要均匀,防止夹坏玻璃板.2.按比例在烧杯中配好分离胶,用滴管快速加入,之后加少许蒸馏水封胶,静置3040min.配制凝胶要迅速,催化剂TEMED要在注胶前再加入,否则凝胶无法注胶.注胶过程最好一次性完成,避免凝胶不均匀.,操作步骤,封水的目的是为了使分离胶上沿平直,并隔绝空气,促使凝胶聚合过程;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4.倒出水并用滤纸把剩余的水分吸干,按比例配好浓缩胶,连续平稳加入分离胶面上,迅速插入样梳,静置30min.样梳需平稳插入,梳口处不得有气泡,梳底需水平.,操作步骤,5.拔出样梳。插入电泳槽,倒入缓冲液体,用缓冲液冲洗样品孔要使锯齿孔内的气泡全部排出,否则会影响加样效果.6、用微量移液器距槽底三分之一处进样,加样前,样品在沸水中加热10分钟。注射器不可过低,以防刺破胶体,也不可过高,在样品下沉时会发生扩散.为避免边缘效应,最好选用中部的孔上样.,操作步骤,8.电泳槽中加入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开始电流恒定在80V,当进入分离胶后改为150V,溴酚蓝距凝胶边缘约5mm时,停止电泳。9.凝胶板剥离与染色: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做好标记后准备蛋白印迹。剥胶时要小心,保持胶完好无损.,注意事项,没有聚合的丙烯酰胺不要倾倒到水源附近一定要催化充分,使之完全聚合集中处理,实验中全部的胶专门收集到一起,在一个特殊标明的容器中保存,统一处理。聚丙烯酰胺通常认为无毒,但是也要小心操作,因为其中可能留下少量没有聚合的单体。,重组DNA的酶切分析目的基因非变性PAGE鉴定,1.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限制性内切酶的特性、酶切分析和DNA非变性PAGE鉴定的操作方法,并理解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的关键工具,非变性PAGE是高分辨率分离鉴定小分子双链DNA片段的有效方法。,2.相关基础知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RE):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异性核酸序列的DNA水解酶。是体外剪切基因片段的重要工具,所以常常与核酸聚合酶、连接酶以及末端修饰酶等一起称为工具酶。RE不仅是DNA重组中重要的工具,而且还可以用于基因组酶切图谱的鉴定。,1)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2)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型、命名法3)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基本特性4)同裂酶和同尾酶5)影响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因素,1)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限制与修饰系统是细胞的一种防卫手段。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核酸内切酶,用来限制外源DNA存在于自身细胞内,但细胞自身的DNA不受影响,因为细胞内还合成了一种修饰酶,能对自身的DNA进行修饰,限制性酶对修饰过的DNA不能起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类型及特性按限制酶的组成、与修饰酶活性关系以及切断核酸的情况不同,分为三类:型型*型,第一类(I型)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这类限制性内切酶在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中用处不大。,第二类(II型)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由于这类RE的识别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专一的,因此,是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这种酶识别的专一核苷酸顺序最常见的是4个或6个核苷酸,少数也有识别5个、7个、8个、9个、10核苷酸的。II型RE的识别顺序是回文对称顺序。酶的切割可有两种结果:平头末端、粘性末端。,第三类(III型)限制性内切酶:也有专一的识别顺序,但不是对称的回文顺序,在识别顺序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但这几个核苷酸对不是特异性的。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一定长度DNA片段,具有各种单链末端。因此不能应用于基因克隆。,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第四个字母代表株;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Hind,Haemophilusinfluenzaed株流感嗜血杆菌d株的第三种酶,EcoRIisfromEscherichiacoli.,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法,同裂酶:有时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核苷酸顺序和切割位置都相同,有时其差别只在于当识别顺序中有甲基化的核苷酸时,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割,另一种则不能。例如Hpa和Msp的识别顺序都是5GCG_G3,如果其中有5-甲基胞嘧啶,则只有Hpa能够切割。这些有相同切点的酶称为同裂酶(同切酶或异源同工酶)。,4)同裂酶和同尾酶:,+,BamH,+,Bst,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这两个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配伍未端(compatibleend)。,BamH,Bgl,+,+,可以通过DNA连接酶将这类末端连接起来,但原来的酶切位点将被破坏,有时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酶切位点。如Xba1、Nhe1以及Spe1切割的DNA序列不同,但均给出相同的“CTAG”粘性末端。这些粘性末端连接后,以上的酶将不能再切割,但却产生了一个新的4核苷酸的酶切位点,即Bfa1的酶切位点。,5)影响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因素(1)DNA的纯度;(2)DNA的甲基化程度;(3)酶切消化反应的温度;(4)DNA的分子结构;(5)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种类;(6)缓冲液的pH值。,HindIII1ulBamHI1ul10XBuffer2ulPlasmidDNA6-8ulddH2O10-8ul*缓冲液随不同的酶而不同。,置于37水浴酶切1-2hr(7h)。,质粒DNA的酶切(自提质粒),实验步骤:,DNA酶切片段的非变性PAGE鉴定,凝胶的配制:10ml30凝胶储存液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