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第12、13课.ppt_第1页
岳麓版第12、13课.ppt_第2页
岳麓版第12、13课.ppt_第3页
岳麓版第12、13课.ppt_第4页
岳麓版第12、13课.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重点),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重难点)。,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一、“断发易服”(一)服饰的变化,1、原因:2、概况:,(1)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2)清政府实行服饰改革,男子穿长袍马褂清朝,西装,晚清男装,长袍马褂,西装革履,根据图片概括晚清服饰的特点?,长袍马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服饰,清朝官服:身份地位的象征,改革后的西式军服,清政府改革前的军服,官定服饰的变革,晚清军装的变迁,晚清官服变革的原因?,民间服饰变革的冲击,?,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时代缩影:从孙中山服装看男装变迁,中西合璧,民国,晚清,清朝,中山装的由来:辛亥革命革命后,革命党人穿什么服装式样成为一个大问题,孙中山就此广泛征求意见与展开讨论。争论中有的主张仍穿长袍马褂,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因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代潮流的。孙中山认为长袍马褂既不方便生活,又因剪裁费料而很不经济,也不赞成穿这种服装。于是留洋的革命党人中有人提出干脆穿西服,孙中山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么一来,那就无异是抵制国货了!”最后,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赐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孙中山决心自己设制服装。他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并征求意见,终于创制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简便服装。,三民主义,以文治国,五权分立,中山装的含义,政治色彩,清代女装,满族女装,汉族女装上袄下裙,民国初旗袍,中西合璧,根据课本概括近代男女服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原因:,表现:,外因:,内因:,鸦片战后,西式服装的传入,政府政策的推动(清政府、民国政府),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山装与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一、“断发易服”(一)服饰的变化,1、原因:2、概况:(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2)清政府实行服饰改革,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改革这一与时代潮流不相容的旧习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法令剪辫易服。,发型,政治色彩,断发有何色彩?,新时期的时尚发型,根据课本概括近代“断发”的原因?,政府法令:,清政府:自由剪发的法令,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如同美丽的工艺品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对人性的摧残,“三寸金莲”始于五代南唐(公元937-975年)。当时五代李后主喜爱音乐和美色,他令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上跳舞,飘然如仙子凌波,故称“三寸金莲”。以后从宫内到民间皆仿行。,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足形,不缠足的开路先锋康有为的女儿,民主平等思想影响维新人士推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女学生(右一为林徽因,左为她的表姐们),电影演员阮玲玉,不缠足原因?,鲜明政治色彩,服饰,足形,发型,长辫,剪辫,缠足,放足,“等级森严”无等级限制、多元化,民族压迫政治色彩,男权压迫男女平等,西装中山装旗袍,长袍马褂上袄下裙,中西合璧,彻底,变化缓慢,思考: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造成猛烈冲击。材料二、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材料三、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民主工商业产生并曲折的发展,中国沿海及大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四、受西方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的影响,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外因,政治,经济,思想,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中国政府改革的推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二、报刊与电影之报刊篇,民众开始产生新闻观念,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新文化运动后,申报,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2)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扩张。,二、报刊与电影之电影篇,有声片,上海徐园,定军山,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传播时事、娱乐生活、普及科学、开阔视野,结合课本概括近代报刊、电影的作用?,难夫难妻,三、移风易俗近代礼仪变迁,1、时间:2、表现:,民国初,(1)见面礼:(2)称谓:(3)婚姻:(4)葬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大人、老爷先生、君,厚葬文明、卫生、简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传统社交礼仪,作揖,请安,跪拜,三拜九叩,见面礼,1816年嘉庆召见英国驻印度总督阿美士德,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西方礼仪冲击;民主共和精神影响,希特勒与溥仪握手致意,日常礼变化原因:,清末的传统婚礼,民初的新式婚礼,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的推动,婚礼,婚礼变化原因:,旧式婚礼和新式婚礼,父母包办,媒妁之言,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传统葬礼,1925年:孙中山讣告、追悼会,葬礼,跪拜、作揖,身份的不平等人格的平等,厚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鞠躬、握手,自由恋爱、幸福婚姻,文明、卫生、简洁,重礼轻爱重爱轻礼,铺张浪费、迷信无等级差别、摒弃迷信,彻底,新旧杂陈,小范围变化,反映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发展不平衡,内地和农村仍落后贫穷,思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是什么?,半封建化色彩,有利于列强的侵略,反封建、倡民主,推动民主革命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改变思想观念,冲破旧思想束缚,经济:,思想:,政治:,消极:,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轿子,木船,马车,图说历史,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发展概况,19C中后期:,20C初期:,20C50年代:,城市大街小巷,开始传入,限于宫廷使用。,主要代步工具“自行车王国”,(近代城镇),传统代步工具,新式交通工具,人力牵引工具,机械牵引工具,木船、轿子、马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表现,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铁路交通发展的优点和意义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有利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中国铁路交通发展史,2.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发展情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据此填写下表:,开始出现铁路,洋务运动引入,但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中国逐步自主修筑铁路。,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救亡图存。,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政局混乱,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中国铁路交通发展史,1876年,英商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1881年,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1888年,紫光阁铁路,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修筑权,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杭江铁路,同蒲铁路,被清政府赎回拆毁,自建第一条铁路,宫廷专用,放弃自主修铁路,认识修路的急迫。,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里程碑,始终未入正规,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图说历史,英国商人,铁路上的“马拉火车”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1881年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铁路交通发展的优点和意义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有利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中国铁路交通发展史3、发展缓慢的原因:,中国的守旧势力非常强大,遭到反对长期遭受侵略,经济落后长期闭关锁国,科技落后,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阻挠。,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二、水运和航空1、水运:,(1)诞生的标志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2)清末的发展清末,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3)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旧式沙船,二、水运和航空1、水运:2、航空:,1、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人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2、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3、1949年,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什么?,烽火台,思考题,知识卡片: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飞鸽传书,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何为驿传?,用马传送称“驿”,用车传送称“传”,三、从驿传到邮政(通讯),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烽火台飞鸽传书驿传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驿站靠驿马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1.近代邮政:2.电信: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