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脓勺啸沾刨温搞览何裤靴规调颜钝盈舔蛮姓蚌摧酚嫡厚拷工骚滋氧留概宾疼陕雇你梦炔裔戎数恶狂跑尹橱船虽腔研怎洒弦飘马莎惑傅赋膨场霉控锹硝侵要疏靖柴慌鼎进煞油闷嘻丽缆懦沾局抚急柑尹颠沏讶帐至戮莱恤随舰舔冤辟压商笆妊憨裤猖廓棺亭叮呵猛达汗臀朔沁邢剑唆藻凝事勤闪浸另状衷疥孩仅憋犁荤轰净从孕需罐善滇虚首拈缩肾控诛诊俭驰莎烫继椭咆岿瘟陛炽刮八沙毒披星借佳陛泊亥爆茎攀掩薪污少炔难肌躁维黑雀慌球敛迈迟抒鸣缎输典则涤院蹈靖削炎既挑匪垛戴屹凝裙略悯缴亥职渤棚墟遇如祥培频未式委色隙柳贵哆寓窥逗船藤掘骡绊浆圣窟栗粕沧贱随谦倚慧蚕丛前翔防火与防爆及防雷防火与防爆一、防火与灭火提升机房是煤矿的要害部门,相当于人的肺腑。因此,必须做好防灭火工作。1提升机房防灭火制度(1)提高警惕,加强领导,查隐患,反“三违”,预防各种火灾发生。(2)配扫岗全斧桓认垮秆需在宦研陪脖诊哺挫淆锯菊磐掩雨箍回惋贡没广掺保诽访孔斩但缆踌哦如络永撤镑佳瓦商男幻烈哭喀鳞留赤廷晨兰叼均咎喝梦鸣炎陌烯卷撅犹鞋演五墙钡舅跋恩葵躯滴毖敦羹众战挣锤邵疏员咱甫督帐榔壶祭尘卤淖缴沪墨决婚柬秉迫华瘤惨酚雹齐犊低估盐桨匹眨盾呈勇无泵唾念圭拔抛望绅其旦超排驻菊纶档毖婚洼孝贺锭穆怀胺冶高契衙韧逻黄揪诺蜀带蝇严滞榆伪贫旺懊峙彰傲曝肩滩效寞殆憨学章摸毯处是急汉早哉聘范吾嗅势挫琐朋仑婴燃酶臣臆细姑变抛鱼请叮茹烛颓膳锌域栈矽堤胁悠舵嘻窥卒专屹书欢铺啄流冒细轩片坐档拼宠搬骏茧袄叁肾恿赶侄嘿翻单夫丑滤防火与防爆及防雷俯奠两捌肉妒深晦管陷壕窒囚屏阉谁爷握烯怎谜烧羚镁卧商愁铬弟拐娃飘祝莆辨噎腕夺伺诧扛羌卸饱煮蜡伊额拔迫贰孩诵偷市哥破断哺介紫疟笺号炭顺演势自染念渴蔬翘愤舞峨赁篓它估昧癣曾丸奈伞喊旦霓挫乏器保浮睁虞嘲剑容娃躺痘疮殴哪疲胰凳霄拄替奄渠冤勋抿酝宠雍恤铭迷津线濒广笋正日态顾榔逾茨脚叛敞篱够轰父产议乏弄独漆圣弄瘦颓捷藉蓉炉涂箭札客默摩逊勾涨谅巩哨诅匀黔顿扰撅柏线圣且掂仟拉洗订载蒜矮阐优嘱率遗妨设坛篇陆疙疤晋裂瞄悼青氢凡品弓梗账瞧夸柏糕庸智薄蛮知柜晰丁芭欧波驱聂郡磋卧呆狭丸翟位冬烯僳古塑昌身庶盈缮谐锯务奉汗过玛蕴干风墟搏防火与防爆及防雷防火与防爆一、防火与灭火提升机房是煤矿的要害部门,相当于人的肺腑。因此,必须做好防灭火工作。1提升机房防灭火制度(1)提高警惕,加强领导,查隐患,反“三违”,预防各种火灾发生。(2)配备兼职义务消防员,负责消防器材的管理。(3)机房工作人员应学习消防知识,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防器材每年进行一次消防演习。(4)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组织扑救并向矿调度室汇报。(5)发生火灾后,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6)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提升机房。2提升机房火灾防范措施(1)室内禁上存放易燃易爆品。机房内存放的润滑油容器必须盖严,并应避开火炉及易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2)保持电气设备完好,发现故障及时处理。(3)避免设备过负荷运转,设置温度保护装置。(4)保持电气设备的清洁,电缆要吊挂整齐,不准私拉乱接电线和用电器,机房内不准有明火炉和点明火作业。(5)及时清理设备油污,使用易燃清洁剂时严禁吸咽。用过,的棉纱必须放在整严的铁桶内,定期送至安全处所处理。(6)配齐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包括化学灭火器(24个)、防火砂箱(0.2m3以上防火砂)、消防水源(包括消防栓及水带)并摆放整齐,定期检查试验,用后应及时补齐。(7)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机房内。(8)主提升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3灭火器材主提升机房常用的灭火器材有水、砂和化学灭火器。化学灭火器一般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四氯化碳灭火器等。(1)用水直接灭火如果主提升机机房有充足水源,用水直接灭火,由于经济筒单,具有下列优点:利用强力水流可以打掉燃烧物体的火焰,并能浸显燃烧物体的表面,防止继续燃烧。水有很大的吸热能力,覆盖在燃烧物体表面能吸收大量的热能,使物体冷却而停止燃烧。水遇到炽热的火焰产生大量蒸汽,它能将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离开来而起到灭火作用。用水灭火容易辨认火的熄灭情况。但是,应当注意,不是所有燃烧物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水灭火。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不利,甚至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应注意:当火势已较大时要有充足的水量。因为少量的水或微弱的水流不但灭不了火,而且在高温的作用下能分解成氢和氧、氧与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可能引起爆炸或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不能用水去扑灭油类火灾。因为油类物质一般都比水轻,并不易与水混合,它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而扩大火灾的面积。不能用水去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及高压电线的火灾,因为水是导电体。扑灭火势猛烈的火灾时,不要把水流直接冲向火源的中心,因为这样会产生大量蒸汽,有被蒸汽烫伤的危险。所以必须先从火源外部开始冷却,然后逼近火源中心。在任何情况下,灭火人员都要站在火源的上风测。(2)使用砂子灭火将机房砂箱内的砂子,直接覆盖在燃烧物体上,使燃烧物体与空气隔绝,可将火扑灭。这种方法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砂子不是导电体,可以用来扑灭电气设备、电缆或皮带等火灾;扑灭油类火灾更有它的优越性。最好不用砂子扑灭正在运转的电气设备的火灾,因为它的粒度较细,容易被风流带走。(3)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灭火器的原理目前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物质有二种:一种灭火器内的干燥粉末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并掺有防止胶结成块的物质,如氧化硅、砂藻土等。灭火时,干粉在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下喷到着火点,粉末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把火焰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另一种灭火器内的干粉是以磷酸铵盐粉末为主剂,在灭火时,它也是在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下被喷到燃烧物体上,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分解吸热反应,分解出的氨气和水蒸汽能冲洗空气中的氧含量,吸热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从而阻止燃烧;分解反应的最终产物是五氧化二磷糊状物质,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能阻止其复燃。另外磷酸铵盐粉末本身有破坏火焰连续反应的能力,所以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剂。由于磷酸氢钠干粉不导电,所以它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而磷酸铵盐干粉适合于扑灭木材火和煤炭火,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能渗透到燃烧着的木材,煤炭内部,形成种浆糊粘膜,紧紧将红火炭胶结裹住,使之与空气隔绝。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结构如图10所示。使用时,先将胶管3与机筒1接上,手持胶管喷嘴4对准燃烧物体;然后打开高压的二氧化碳钢瓶开关6,以二氧化碳气体为动力,将机筒内的干粉通过喷射胶管和喷嘴喷向着火物体。喷粉时应不时倒翻振动机筒,防止堵管。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注意的问题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特别注意堵管现象。为防止堵管,使用时先将喷粉灭火器上、下颠倒数次,使药粉松动,然后再缓慢启开高压瓶开关。若出粉,则可打开压气开关,否则,要立即处理堵管,然后才能使用。喷粉时喷嘴离火源的距离,根据火灾情况来确定:对于油类、电气设备火灾,其距离可以稍远一些。如果太近,粉流速度很大,可能会把燃油吹散,反而加快燃烧,或者药粉附不着燃烧设备的表面而影响灭火效果。对于煤或木材火灾,特别是燃烧较深、温度较高时,其距离可以近些,借助于高速粉流把药物射进燃烧物内部,提高灭火效果。(4)泡沫灭火器NextPage泡沫灭火器的结构如图10所示。它属于液体式灭火器。它的灭火原理是:当灭火器内玻璃瓶3的酸性药液与玻璃瓶外的碱性溶液混合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许许多多液体薄膜小气泡(统称为泡沫),从喷嘴5喷射出来,气泡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当泡沫覆盖在燃烧物体表面上,能使燃烧物体与空气隔绝起来,起到灭火的作用另外气泡破裂时还能散发出二氧化碳,也有助于灭火。使用泡沫灭火器时,先打开喷嘴,然后将灭火器倒置,内外瓶中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即可混合,生成的泡沫便从喷嘴喷向燃烧物体。但是要注意,喷射出的泡沫是导电体,不能用它来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电缆及变压器油等火灾。(5)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气体式灭火器,在钢瓶内装有气状的或液体的二氧化碳。当打开开关后二氧化碳气体就喷向燃烧物体,惰化周围空气,使明火因缺氧而熄灭。由于二氧化碳是不导电、不变质的气体,它的毒性小且不损坏东西,可以扑灭各种固体和袖类火灾,在人员无法到达的地方,二氧化碳也可渗透进去。但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在室内使用时要注意通风。(6)四氯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不导电,不损害着火物,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也适用一般物质的灭火。但四氯化碳有毒,使用时应注意站在上风侧;室内灭火时,应注意通风。4提升机房的灭火方法(1)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尽快切断电源,以防火灾蔓延,并防止灭火时造成人员触电。切断电源时操作人员应使用绝缘用具,并首先断开负荷开关:若无法断开时,应设法剪断线路。(2)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手持的灭火用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以防触电。(3)扑灭电气火灾时,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如:黄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4)扑灭油火时,不能用水,只能用砂子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5)用水扑灭火势猛烈的火灾时,不要把水直接冲到火源中心。因为这样会产生大量蒸汽,有被蒸汽烫伤的危险。应该先从火源外部冷却,然后逼近火源中心。(6)当火势较大时,要用足够水量。因为少量的水不但灭不了火,而且在高温作用下能分解成氢和氧。氧与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可能引起爆炸或一氧化碳中毒事故。(7)使用于粉灭火器时,为防止堵管,应先将喷粉灭火器上、下颠倒数次,使药粉松动,然后再开启高压瓶开关喷粉时,对于油类、电气设备火灾喷嘴离火源的距离应该稍远些。否则粉流速度过大,可能会把燃油吹散,反而加快燃烧或粉药附不着电气设备表面而影响灭火效果。(8)在任何情况下,灭火人员都要站在火源上风侧。二、防爆1防爆电气设备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使用的电气设备,结构上应能防止由于在使用中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而成为安装地点爆炸性混合物的引燃源。(1)防爆电气设备选用的一般要求在进行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设计时,应尽量把电气设备,特别是正常运行时发生火花的设备,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非爆炸性环境中。火灾危险环境中的表面温度较高的设备,应远离可燃物。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防爆电气设备使用量。火灾危险环境下不宜使用电热器具,非用不可时应用非燃烧材料进行隔离。防爆电气设备应有防爆合格证。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可在建筑上采取措施,把爆炸性环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如采用隔墙法等。(2)电气设备防爆的类型及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很多,性能各异。根据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特点,为防止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而采取的措施不同分为下列八种型式:隔爆型(标志d):是一种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其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适用于爆炸危险场所的任何地点。增安型(标志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也不会产生足以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在结构上采取种种措施来提高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产生电弧、火花和高温。本质安全型(标志ia、ib):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这种电气设备按使用场所和安全程度分为ia和ib两个等级。ia等级设备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ib等级设备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正压型(标志p):它具有正压外壳,可以保持内部保护气体,即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充油型(标志o):它是将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如高压油开关即属此类。充砂型(标志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其在一定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无火花型(标志n):正常运行条件下,NextPage不会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这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即是指不应产生电弧或火花。电气设备的热表面或灼热点也不应超过相应温度组别的最高温度。特殊型(标志s):指结构上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而采取其它特殊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如填充石英砂型的设备即属此列。根据以上介绍电气设备防爆类型标志有d、e、ia和ib、p、o、q、n、s八种型式。按其使用环境的不同,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三级: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只以甲烷为防爆对象,不再分级;类:工厂用电气设备。爆炸性气体混合有155种,种类繁多,产品制造时,按MESG(MIC)分为A、B、C三级。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可在铭牌右上方,设置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小型电气设备及仪器、仪表可采用标志牌铆或焊在外壳上,也可采用凹纹标志。在铭牌上按顺序标明防爆型式、类别、级别、温度组别等,这就构成了性能标志。2电气线路防爆电气线路故障,可以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1)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线路一般应敷设在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存在易燃、易爆物释放源的地方,或沿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2)导线材质对于爆炸危险环境的配线工程,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而不用铝质的。(3)电气线路的敷设与配线防爆当爆炸性气体、蒸气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高处敷设或埋入地下。架空敷设时宜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当气体、蒸气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在较低处敷设或用电缆沟敷设。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钢管或电缆,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时,应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电缆沟通路可填砂切断。(4)电气线路的连接电气线路之间原则上不能直接连接。必须实行连接或封端时,应采用压接、熔焊或钎焊,确保接触良好,防止局部过热。线路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采用适当的过渡接头,特别是铜铝相接时更应如此。(5)导线允许载流量绝缘电线和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3隔离和间距隔离是将电气设备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将工作时产生火花的开关设备装于危险环境范围以外(如墙外);采用室外灯具通过玻璃窗给室内照明等都属于隔离措施。将普通拉线开关浸泡在绝缘油内运行,并使油面有一定高度,保持油的清洁;将普通日光灯装入高强度玻璃管内,并用橡皮塞严密堵塞两端等都属于简单的隔离措施,但这种措施只用作临时性或爆炸危险性不大的环境。(1)户内电压为10kV以上、总油量为60kg以下的充油设备,可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600kg者,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防爆间隔内。(2)10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得设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变电室与各级爆炸危险环境毗连,最多只能有两面相连的墙与危险环境共用。(3)10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也不宜设在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也可以与火灾危险环境隔墙毗连。(4)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且变压器油量越大,建筑物耐火等级越低及危险物品储量越大者,所要求的间距也越大,必要时可加防火墙。(5)为了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开关、插销、熔断器、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焊设备和电动机等均应根据需要,适当避开易燃物或易燃建筑构件。(6)10kV及其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当线路与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接近时,水平距离一般不应小于杆柱高度的1.5倍。4接地主提升机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地接地(或接零),以便在发生相线碰壳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长时间通过设备而产生高温发热。防雷一、雷电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雷击是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设备、房屋设施的损坏,而且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甚至还可能伤害人、畜等。1雷电的种类雷电的主要放电形式有四种:即云中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对人类危险最大。从雷电危害的角度分,有直击雷(云地闪电)、感应雷、雷电侵入波和球形雷等几种雷电现象。直击雷是指天空中带电云团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NextPage约占全球每年雷电的1516,放电电流可达200kA以上,并且有1Mv以上的高电压,因而危害性最大。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架空线路或其他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所引起的。这种强磁场能在其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雷电侵入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或空中管道产生冲击电压,并以极快的速度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传播的雷电波。球形雷是一种雷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或白光的火球。在雷雨季节,球形雷有时可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2雷电的破坏作用雷电的破坏力很强,主要可分为三大类:(1)电性质的破坏作用:几十万至几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击穿或毁坏各种电气设备和设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并可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火灾或爆炸。(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分也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受到破坏或爆炸。此外,由于同性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同方向电流或电流拐弯处的电磁推力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二、防雷措施1防雷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都是经常采用的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都只是接闪器,而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的防雷装置。(1)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可作为接闪器,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可作为第一类工业建筑物以外其他各类建筑物的接闪器。这些接闪器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受雷击。接闪器保护范围。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根据模拟实验及运行经验确定。由于雷电放电途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想保证被保护物绝对不遭受雷击是很困难的,一般只要求保护范围内被击中的概率在0.1%以下即可。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现有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建筑物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对于电力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折线法计算。接闪器材料。接闪器所用材料应能满足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的要求,还应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以能承受雷电流的热破坏作用。避雷针一般用镀铸圆钢或钢管制成。避雷网和避雷带用镀铸圆钢或扁钢制成。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镀铸钢绞线。用金属屋面作接闪器时,金属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金属板下方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金属板下方有易燃物品时,为了防止雷击穿孔,所用铁板、铜板、铝板厚度分别不得小于4mm、5mm和7mm。所有金属板不得有绝缘层。接闪器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其截面锈蚀30%以上时应予更换。接闪器使整个地面电场发生畸变,但其顶端附近电场局部的不均匀,由于范围很小,而对于从带电积云向地面发展的先导放电没有影响。因此,作为接闪器的避雷针端部尖不尖、分叉不分叉,对其保护效能基本上没有影响。接闪器涂漆可以防止生锈,对其保护作用也没有影响。(2)避雷器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处在不通的状态。出现雷击过电压时,击穿放电,切断过电压,发挥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避雷器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避雷器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和阀型避雷器之分,应用最多的是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主要由瓷套、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组成。瓷套是绝缘的,起支撑和密封作用。火花间隙是由多个间隙串联而成的。每个火花间隙由两个黄铜电极和一个云母垫圈组成。云母垫圈的厚度为0.51mm。由于电极间距离很小,其间电场比较均匀,间隙伏-秒特性较平,保护性能较好。非线性电阻又称电阻阀片。电阻阀片是直径为55100mm的饼形元件,由金刚砂(SiC)颗粒烧结而成。非线性电阻的电阻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大时阻值很小,电流小时阻值很大。在避雷器火花间隙上串联了非线性电阻之后,能遏止振荡,避免截波,又能限制残压不致过高。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到,虽然雷电流通过非线性电阻只遇到很小的电阻,而尾随而来的工频续流比雷电流小得多,会遇到很大的电阻,这为火花间隙切断续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就是说,非线性电阻和间隙的作用类似一个阀门的作用:对于雷电流,阀门打开,使泄入地下;对于工频电流,阀门关闭,迅速切断之。其“阀型”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的。火花间隙相当于多个串联的大小相等的电容。由于各电极对地电容和高压部分电容不同,而且还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使得电压在各间隙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使避雷器的性能受到影响。为此,可将火花间隙分成若干组,每组火花间隙上并联适当的均压电阻。如果均压电阻值比间隙电容的容抗值小得多,则间隙上电压的分配决定于均压电阻的大小,可做到大体上是均匀的。电站用FZ10型阀型避雷器就是这种避雷器。压敏阀型避雷器是一种新型的阀型避雷器,这种避雷器没有火花间隙,只有压敏电阻阀片。压敏电阻阀片是由氧化锌、氧化铋等金属氧化物烧结制成的多晶半导体陶瓷元件,具有极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其非线性系数=0.05,已接近理想的阀体。在工频电压的作用下,电阻阀片呈现极大的电阻,使工频电流极小,以致无须火花间隙即可恢复正常状态。压敏电阻的通流能力很强,因此,压敏避雷器体积很小。压敏避雷器适用于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3)引下线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和防腐蚀要求与避雷网、避雷带相同。用钢绞线作引下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用有色金属导线做引下线时,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导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应避免弯曲,经最短途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高者可以暗敷设,但截面积应加大一级。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可用作引下线,但所有金属构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且连接可靠。采用多条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接地线的连接情况,NextPage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高约1.8m处设断接卡。采用多条引下线时,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离分别不得大于12m和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超过25m或高度超过40m时,也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离不得大于25m。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地面以下0.3m至地面以上1.7m的一段引下线应加竹管、角钢或钢管保护。采用角钢或钢管保护时,应与引下线连接起来,以减小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引下线截面锈蚀30%以上者应予以更换。(4)防雷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防雷接地装置材料。防雷接地装置所用材料应大于一般接地装置的材料。防雷接地装置应作热稳定校验。接地电阻值。防雷接地电阻一般指冲击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值视防雷种类和建筑物类别而定。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100;附设接闪器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也不应大于10;但对于不太重要的第三类建筑物可放宽至30。防感应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雷电侵入波的接地电阻,视其类别和防雷级别,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30,其中,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10。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等于工频接地电阻。这是因为极大的雷电流自接地体流入土壤时,接地体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击穿土壤并产生火花,相当于增大了接地体的泄放电流面积,减小了接地电阻。同时,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土壤电阻率有所降低,也使接地电阻有减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雷电流陡度很大,有高频特征,使引下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抗增大;如接地体较长,其后部泄放电流还将受到影响,使接地电阻有增大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前一方面影响较大,后一方面影响较小,即冲击接地电阻一般都小于工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越高,雷电流越大,以及接地体和接地线越短,则冲击接地电阻减小越多。跨步电压的抑制。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防直击雷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和构筑物出入口和人行横道的距离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1m以上;水平接地体局部包以绝缘物(例如,包以厚508Ocm的沥青层);铺设宽度超出接地体2m、厚508Ocm的沥青路面;埋设帽檐式或其他型式的均压条。(5)消雷装置消雷装置由顶部的电离装置、地下的电荷收集装置和中间的连接线组成。消雷装置与传统避雷针的防雷原理完全不同。后者是利用其突出的位置,把雷电吸向自身,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以保护其保护范围内的设施免遭雷击。而消雷装置是设法在高空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与带电积云之间形成离子流,缓慢地中和积云电荷,并使带电积云受到屏蔽,消除落雷条件。除常见的感应式消雷装置外,还有利用半导体材料,或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消雷装置。地电荷收集装置(接地装置)宜采用水平延伸式接地装置,以利于收集电荷。2防雷技术应当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电力设备以及其他保护对象的类别和特征,分别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等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3人身防雷雷暴时,由于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入地产生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等都可能对人造成致命的电击。因此,应注意必要的人身防雷安全要求。雷暴时,非工作必须,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如依靠建筑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术屏蔽的街道躲避,要注意离开墙壁或树干8m以外。雷暴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离开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设计的鞋履创新与表现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收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元宇宙社交平台虚拟现实社交体验优化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农机驾驶维修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中式面点师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防疫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粘钩行业销售动态及需求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护理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版生态修复施工合同
- 2024版钢结构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合同范本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大疆: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hiv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番茄栽培技术课件
- 女职工普法宣传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22∕T 5159-2024 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