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3讲——物质的结构 同步课堂_第1页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3讲——物质的结构 同步课堂_第2页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3讲——物质的结构 同步课堂_第3页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3讲——物质的结构 同步课堂_第4页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3讲——物质的结构 同步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 级新高一学 科化学版 本通用版内容标题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3讲物质的结构编稿老师张占军一、学习目标1、复习原子的构成,懂得质量数和的含义。2、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熟练地画原子结构示意图。3、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4、学会使用电子式表示粒子及化合物的组成。二、学习要点1、原子结构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排布规律、化合物的形成3、电子式三、课程精讲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卢瑟福提出了“核式原子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那么,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核外电子又是如何运动的? 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氢气、水、二氧化碳气体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不但可以结合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铁、铜等金属和稀有气体氦、氖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那么原子可不可以再分?(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4)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数值上,原子的质量数近似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数值,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5)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氢元素存在氕(11H)、氘(12H)、氚(13H)三种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内都含有1个质子,中子数分别为0、1、2。我们把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质量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典型例题】例1. 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核外电子数不同 C. 核电荷数不同 D. 核内中子数不同思路导航:考查元素的定义,原子的组成等知识,对这部分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由元素的定义可知,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故选C仿练:2004年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人奶粉”中蛋白质、钙、磷、锌、铁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的“钙”“磷”“铁”“锌”是指(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元素答案:D点津:这部分是识记内容,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确,特别是定义的关键词语,要多体会。例2. 碘元素的一种核素12553I可用于治疗肿瘤。该核素的质子数为_,中子数为_,质量数为_,核外电子数为_。思路导航:考查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等概念的关系。解答:从核素12553I的组成上看,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质量数与质子数的差即12553=72;质量数为12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为53。仿练:试用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和同位素填空:(1)136C与147N具有相同的_;(2)136C与126C具有相同的_;(3)146C与147N具有相同的_;(4)157N与147N互为_。答案:(1)中子数;(2)质子数、电子数;(3)质量数;(4)同位素点津:了解原子的组成Z A X的含义,掌握两个关系:(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知识点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含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有远有近,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即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我们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由内向外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L、M、N、O、P、Q电子层。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 O Na Al S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2)排布规律:A、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则不超过2个);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分别写出He、Ar、Na、Mg、F、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可以得出:He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Ar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达到饱和,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和其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最外层达到饱和,这样的结构是最稳定的。而Na、Mg、F、Cl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没有达到饱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呢?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上图中,形成的Na+和Cl带相反的电荷,它们之间会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像这样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写出Mg2+、Al3+、S2、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我们知道,氯气、氯化氢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两个氯原子可以结合成一个氯分子,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可以结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它们的分子中的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了吗?所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间共用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像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典型例题】例1.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思路导航:要正确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解答: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要求每层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个,所以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另外,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则不超过2个)。所以A、D错误;C中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不是原子的结构,C错;所以B正确。仿练: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 14 B. 15 C. 16 D. 17答案:A点津:对于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多用多体会。例2. 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质子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 10和9 B. 6和16 C. 11与17 D. 14与8思路导航:能否形成稳定化合物,是以什么方式形成的,这要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而定,所以要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解答:A中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一个是2,8;一个是2,7;由于2,8的排布已经是稳定结构,所以不可能以离子键结合。A错;同理,B中一个是2,4;一个是2,8,6;二者也不可能有电子的得失而形成离子键,B错;C中一个是2,8,1;一个是2,8,7;前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失去,而后面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阳离子,可以离子键结合,C正确。同B,D也不能进行电子的得失而以离子键结合。所以答案为C。仿练:下列物质中,是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稳定结构的是( )A. NaCl B. HCl C. H2 D. H2O答案:A点津: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要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角度去理解,这样才会深刻,所以掌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十分关键。知识点三: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以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用电子式还可以表示化合物的组成。(1)原子的电子式:写出Na、Cl、Mg、F的电子式。(2)阳离子的电子式:写出Mg2+、Al3+的电子式。(3)阴离子的电子式:写出Cl 、S2的电子式。(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NaCl、Na2O的电子式。(5)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H2、H2S的电子式。【典型例题】例、下列粒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思路导航:正确书写电子式,要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解答:NaCl是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组成,A错;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B没有正确表示,B错;HCl是共价化合物,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离子键,C错;H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与另外一个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D正确。仿练:X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1个电子,该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1个原子中去,形成结构稳定的离子化合物,则它的电子式为_。答案:点津:根据电子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各种粒子的电子式的书写,特别是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并体会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四、知识提炼导图:五、目标期望: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要做到:(1)会根据原子的组成,说出ZA X中各部分的含义;(2)学会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3)会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4)学会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5)学会使用电子式表示各种粒子;(6)学会使用电子式判断物质中的各原子是否达到稳定结构。六、下讲预告:我们在下讲将要学习物质的分类,了解众多物质是如何分类的及分类的依据;学习判断物质所属类别的方法;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涵义及研究方法;学习几种重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而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希望同学们做好课前预习!【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5分钟)1、据报道,一高校对某城市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2、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A. 115B. 49C. 66D. 164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B.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与物质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外的电子没有发生改变 D.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看成相对原子质量4、构成原子核的不可缺少的微粒是( ) A. 质子B. 中子C. 质子和中子D. 电子 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m/nB. n/mC. m/12nD. 12m/n6、R2+ 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其核内质子数是( )A. 10 B. 12 C. 20 D. 247、在H2O、H2、O2、H、O、H+、O2 七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_,属于原子的是_ ,属于离子的是_。H和H+两种微粒相同的是_,不同的是_(至少各说出一条)。8、在63Li、147N、2311Na、2412Mg、73Li、146C中:(1)_和_互为同位素;(2)_和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3)_和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9、下列6种物质中:H2;NaCl;KOH;Cl2;MgCl2;H2O(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2)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_。10、有A、B、C三种粒子:已知A带1个单位负电荷,其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B粒子的第一、第三两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每个C粒子中有3个原子核,其质子数总和为10。(1)写出A、B、C的符号:A ,B ,C 。(2)B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粒子的核电荷数是 。11、2H、2H+、H2、21H都可以表示氢,它们有什么区别?12、比较氯分子、氮分子的电子式,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是否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试题答案】1、A 2、C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