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ppt_第1页
12、1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ppt_第2页
12、1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ppt_第3页
12、1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ppt_第4页
12、1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有何特点?,中西合璧,五权分立,三民主义,毛主席穿中山装接见来宾,张艺谋和李连杰穿中山装出席颁奖典礼,旗袍的发展史,三十年代的旗袍有什么特点?,中西合璧,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决赛,旗袍走向世界,刚剪过辫子的“马子盖”头型,西式头型,清朝辫子头型,“断发”,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断发”,中国留学生“改装去辫”,政府禁止,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因变法失败未实现,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法令,影响不大,颁布剪辫通令强制剪发,彻底革除,(2)、不缠足运动,三寸金莲,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穿高跟鞋的女子,小脚的女子,不缠足运动,(2)、不缠足运动,下令废除缠足,成效不大,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康氏兄弟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传统的变化,从跪安,到鞠躬,到握手,旧式婚礼,新式文明婚照(20世纪20年代),3.礼仪的革新,探究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2)渐进性: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3)不平衡性: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民族性: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5)进步性:这种变化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历史的进步。,(1)总趋势:由繁琐到简约,由讲究等级走向平等自由。,探究,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习俗的冲击。(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生活方式、民主平等思想。),2、政府政策与政治运动的推动。,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4、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请你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近代报刊有哪些?,1、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1815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1872年: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民众有了新闻观念,申报,1884年点石斋画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内容,歌女红牡丹剧照,主演胡蝶,阮玲玉,周璇,女明星,2、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最早放映电影: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中国人第一次拍摄影片: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3、近代报刊和电影带来的影响,传播时事、娱乐生活、普及科学、开阔视野,宣传政治纲领、开展政治斗争,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铁路开始出现,但受到阻挠。,铁路发展原因、状况,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1909,北京张家口,詹天佑),19世纪末1911(甲午战后),1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1876,上海吴淞)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平胥各庄)3自建的宫廷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1888),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甲午战前),铁路建设成就,历史时期,1、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詹天佑,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国营招商局的广告,二:近代中国水运业的发展,1鸦片战争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了中国航运业。2洋务运动期间: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1872年)3清末及民国期间: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冯如,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历程:(1)航空事业的起步: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研制水上飞机(1918)(2)民国时期:航空事业较快发展。,1、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1)晚清:A、列强开办“客邮“: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领事邮政代办所。B、中国人正式开办近代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1906年设邮传部。(2)民国: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数年后,撤销“客邮”。(3)红色邮政:中共革命根据地,(1)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2)民国时期:因战乱频仍发展缓慢,30年代情况发生改变。,2近代电报电讯业的发展,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结合课本及材料概括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影响?,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情境三: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物,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情境四:“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情景五:李鸿章晚年坐蒸汽轮船周游世界。,改变了通讯手段出行方式,异地传输更便捷,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