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米老师 粟四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奥林匹克学校教初中物理竞赛。教学风格严谨,解题思路巧妙,与学生的互动中风趣幽默,学生亲切的称之为西米老师。个人学习和教学心得: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感触最深的是高中阶段,刚开始觉得物理学的好艰难,后面老师在还没有讲解这一节之前,就先预习书本,书本上的知识点自己基本上都能看懂,没太明白的语句下画波浪线,重点的概念.定义下画横线,然后把练习册上对应的题目做一遍,发现自己能完成80%以上的题目,只有那么两三道题目是不确定的或做不了的,再就把没把握的题目前画上五角星,等老师上课讲解时做好笔记,把原来卡住的那一步圈起来,还没弄明白的或自己有不同理解的就及时问老师,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提高了自己的物理成绩。其实说白了这个就是自学能力,初中生很欠缺这点,喜欢完全跟着老师后面走,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是一种被动的灌输接受,对概念.公式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自己推导变型公式的过程,这样做题时就习惯性的死套公式。遇到难题根本就做不了。 对于竞赛教学心得,个人认为物理的学习有三点很重要,物理概念的透彻理解物理情景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竞赛题目常见有三难点思路简单而数学解答技巧高数学计算简单而思路比较难与生活实际结合的题目意思不易看懂。下面和同学们分享一道用数学思维解答的竞赛题例题:人在岸上用绳子通过固定在岸边的滑轮拉小船,设人以速度v1 前进,船前进的速度v2,则v1与v2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 B.V1V2 B.V1V2 C.V1=V2 D.不能确定变试题4.(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 如图所示,B、 C两点相距60米,C、 A两点相距80米,AC与BC相互垂直。甲以2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乙以4米/秒的速度同时由C点向A点运动。经过 秒,甲、乙之间的距离最近;经过 秒,甲、乙所处位置与C点构成的三角形和三角形ABC可能相似。例题5.(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客户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楼梯;当他以同样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48级楼梯,则该自动扶梯的级数为()A22级B32级C24级D不能判断变试题5.(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A2分钟B1分钟C3/8分钟D0.5分钟例题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蜒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A. B. C. D.变试题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图4为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由图可知蜻蜓当时是向_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_。例题7.(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图2是小强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请思考并回答:(1)假设脚踏板每2s转1圈,在这种情况下,要计算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还需要测量哪些量?请你用这些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2)该自行车后架上装有向车头灯供电的小发电机,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小轮。行驶过程中,当需要小发电机向车头灯供电时,小轮压紧车轮,此时小轮与自行车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车轮带动小轮转动,发电机发电。测得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8.0cm、3.4cm、33cm,问当自行车的车速为15km/h时,摩擦小轮的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r/s)是多少? 取 =3.14。(3)小强利用第1问中推导的公式,计算出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应为?(变试题为后面练习的13题,17题)勇士战场一、选择题1.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 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 ,求平均 值 ,再乘以声速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和北下落 3.(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有一列夏令营的队伍,长360m,以36mmin的速度沿一条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有一位同学以3ms的速度由队伍的末尾跑到队伍的前头传递消息,立即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队伍的末尾则此同学往返共需时间为( )A200秒钟 B240秒钟 C250秒钟 D300秒钟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不流动,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1,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2,则( )At1t2Bt1t2 Ct1V2,两同学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方向骑自行车,则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_(用题中字母表示结果)13(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想测定自己的速度。他测出1分钟内双脚踩着脚踏转了35圈,已知中轴大齿盘有48个齿,固定在后轮轴上的飞轮有20个齿,车轮直径为66cm,则该同学骑自车的速度是_ms。1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预赛)相距3750米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2分钟有一辆摩托车由甲站出发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开往乙站,每一辆摩托车在抵达乙站后都立即掉头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开回甲站。这样往返的车辆共有48辆;若于第一辆摩托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汽车由甲站出发匀速开始乙站,速度为15米秒,那么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将与从甲站开出的第_辆摩托车迎面相遇,相遇处距乙站_米。15(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乙的心率为 。三综合运用16(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某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36千米每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小心落入水中,过了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于是立即调头追赶(不计掉转船头的时间),在距桥600m时追上木箱,则水流的速度为多少17.(全国竞赛题)早在1800年前的汉代,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用来测量车辆行驶里程的“记里鼓车”,又名“记里车”、“司里车”、“大章车”等。科技史学家王振铎先生根据史书上的文字描述,复原了这种神奇的车,如图9甲所示。图9乙所示为记里鼓车的原理图,马匹拉着该车向前行走,带动左、右足轮转动。立轮与左、右足轮装在同一水平轴上,齿数为18,并与下平轮啮合,带动下平轮水平转动,下平轮齿数为54;齿数为3的旋风轮与下平轮装在同一竖轴上,并与中平轮啮合。中平轮齿数为100,转动一圈,轮上的拨子便拨动上层木人右臂击鼓一次,显示车行一里。汉代曾以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假设那时人们认为的圆周率约为3。试通过计算说明,这架“记里鼓车”的足轮直径应该是多少尺?专题二、声现象之好事多磨知识巩固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3)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3.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取V=340m/s4.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1)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2)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3)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5.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6.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7.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8.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9.响度和音调的区别: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10.噪声的界定: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11.减弱噪音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12.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回声定位(3)于医学:如听诊器的使用 (4)传递能量。高徒出名师例1.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 响度 B.音色 响度 C.音色 音调 D.音色 音调 响度 例题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题)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例题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重庆八年级预赛题)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变试题3(第23界初中物理竞赛题) 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常使用听诊器,因为听诊器能( )A增大振动的振幅,使响度增大B增大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集中声音的能量,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更响D减小医生和患者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更响例题4.(初二竞赛)“高级音响设备”、“高声大叫”、“高音独唱”这些语句中表示发声体振幅大的是 ;表示发声体振动频率大的是 。 变试题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题)音乐厅正在举办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效应。例题5.(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题)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A. t B. C. D. 例题6.(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题)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同向前进。后艇的水下声纳系统发出声纳信号,到达前面的艇时立即被反射回来。已知声纳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0。(1)证明: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为:(2)通过对这个数学式的讨论,说明当两艘艇处于何种状态时,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最短。(3)如果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当时,的分母为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是一个表达一定的物理意义的式子。那么,从物理的角度说,当时,的分母为零意味着什么呢?勇士战场一选择题1(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能很好地反射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 D使声音传播速度变慢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3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中解释正确的是( )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4.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3所示,海北中学有一个跑道为400 m的操场,在操场的主席台和观众席上方一字形排列着A, B, C三个相同的音箱。在一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站在操场中的所有同学都可以听到音箱发出的足够大的声音,但站在某些位置的同学却感觉听不清音箱中播放的内容,在图3的1,2, 3三个位置中,位于哪个位置附近的同学应该是“感觉听不清”的( )A. 1 B. 2 C. 3 D.在哪个位置都一样 5.(第22界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20m/s B25m/s C30m/s D40m/s二填空题6(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题)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中传播。(2)小儿招手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_。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往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接着看到了强烈的爆炸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1) ;(2) 。8.(初中物理竞赛题)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 _m。三实验探究题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的过程)。音名中央C1D2E3F4G5A6B7C唱名(C调)DoReMiFaSolLaSiDo频率/Hz264297330352396440528弦长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下列三张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的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请你利用给出的图用刻度尺、直角尺等工具估测下图a、b、c中飞机飞行的速度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四计算题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4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假设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3(物理竞赛题)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的耳朵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三位同学的位置到达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分析过程)专题三、物态变化之柳暗花明知识巩固1.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2.热力学温度: 国际单位制中用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 T = (273 + t)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T = 273K, -273相当于0K, 0K称为绝对零度。这也是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称为绝对零度。 气固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3物态变化总结4晶体和非晶体(1)定义: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点和凝固点的固体物质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例 晶体:海波 冰 石英 水晶 食盐 明矾 奈 各种金属 钻石;非晶体:松香 玻璃 蜂蜡 沥青 塑料等(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熔化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3)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4)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5)晶体温度上升到熔点时才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下降到凝固点时才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 发生部位不同: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温度不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达到沸点才能发生,剧烈程度不同:蒸发是缓慢的,沸腾剧烈 联系: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体表面上空气体流动的快慢。(4)空气湿度的大小有关。(3)沸点大小的影响因素: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海(4)液体沸腾的条件:(1)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5)水沸腾前后上升气泡大小的变化:沸腾时,上下气温差别不大,但下面的压强大,越向上压强越小,同时,由于气泡的聚集,所以气泡越上升越大,沸腾前,下面温度高,上面温度低,来自底部的水蒸气上升后遇到上层的冷水,气泡中的水蒸气不断液化,气泡体积变小甚至消失,因此,气泡越上升越小6液化知识点归纳:(1)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一是压缩体积。(2)凡是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雾、露、“白气”、“冒汗”、或“冒气”等,通常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产生。(3)平时常见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水蒸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过程。例碘、舞台上用的干冰、冰冻的衣服变干过程、用久的灯泡里灯丝变细8.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例霜、雾凇、窗玻璃上的冰花形成。高徒出名师例题1.(初中物理竞赛)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B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变试题1.(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为了保护航天发射台的安全,发射台的下部往往有一个大水池。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发射时,我们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内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 ) A 水受热汽化成大量水蒸汽 B 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C 水被气流冲起的大量水花 D 水蒸汽遇冷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例题2(初中物理预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饭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相比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 B.油层阻碍了热的辐射C.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交换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变试题2(物理竞赛)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例题3(初中物理竞赛)如图4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 )A.很快就会结成冰。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 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变试题3(初中物理竞赛)把温度为-5的冰块,投入到盛有0水的隔热容器中,混合后的温度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冰的质量减少 B.冰的质量增加 C.冰的质量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例题4.(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来源:学。科。网Z。X。X。K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A.冰冻的衣服晾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变试题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如图所示的4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例题5(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如图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变试题5-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变试题5-2.(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如图3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图3 A、 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 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 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 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例题6(07年物理竞赛)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而实现脱水变试题6(10年物理竞赛)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例题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只温度计不准确。在标准温大气压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插入沸水中示数为95,仔细观察,他的刻度是均匀的。(1)现用此温度计测一杯液体的温度,显示为32,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2)当被测液体的温度为多少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结果是准确的?变试题7.(第九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只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他的示数是4,82时的示数为80。仔细观察,他的刻度是均匀的。(1)请以x表示任意温度时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以y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x表示y的公式。(2)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是多少?(3)在什么温度时,这只温度计的温度等于实际温度。勇士战场一选择题1.(湖南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持续严重干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形成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过程是凝固 B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过程是升华 C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过程是汽化 D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过程是熔化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B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C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D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3(初中物理竞赛)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或热力学温标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293K。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大于1K B 温度升高等于1KC 温度升高小于1K D 无法确定升高的值与1K大小的关系。4(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复赛)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二填空题5.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 和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由于 的原因。 6.(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 。7. (初中物理预赛)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 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 。1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熔点/冰固态水银固态酒精038.8117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它的最低温度可达80,即使在暖天气温也只有20,如果要在南极大陆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你认为选择_ _来做温度计的测温物质较为合适。南极的空气十分干燥,素有“白色沙滇”之称,其原因是_。9.(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_。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_。10.(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一只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确的温度极,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其示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其示数正好与物体的实际温度相同,则该物体的温度为_三综合运用题11.(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12.(初中物理物理竞赛)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 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顺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考点及答案
- 2025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吊机购买合同范本
- 饰品订单合同范本
- 家具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租客个人转租合同范本
- 策划意向金合同范本
- 2025年水利工程监理员网络培训考试试题与答案
- 保险车险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初三化学上教学工作方案
- 施工合同 补充协议
- 楼梯切割安全生产合同范本
- 2025年银发族市场洞察报告
- 加油站秋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部队课件的教学设计方法
- 2025年农村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开学摸底考试英语模拟卷
- 2025至2030中国CPU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