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1页
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2页
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3页
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4页
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是指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患者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大量介入性诊疗和治疗手段的发展与更新,放疗、化疗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医院感染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复杂。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也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一、 发现与报告1、对短时间内同类感染的剧增病历进行 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过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正是为暴发。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h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时,应与24h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后,应与24h内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报告;接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非典、人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疫情报告后,城市应2h内,农村应在6h内落实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48h内落实消毒措施。4、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以组织力量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并应立即赶赴现场,与医院建立的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组织一起进行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调查,并做好医院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调查结果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与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 核实诊断1、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人员48h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病毒等。3、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检查方法,包括X线、B超、内镜、CT及活体组织检查病原学诊断,从而判断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因。4、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陪护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查。(2)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3)证实医院感染暴发:对感染病例进行确诊和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是医院感染。三、疫点(区)处理1、医院感染暴发疫点(区)处理(1)隔离感染者或保护易感染者:当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大,传染性强时,应将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原体扩散,但大多数情况下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因此,保护易感染群非常重要。必要时还要暂停接受新患者。常见的隔离措施有:严格隔离主要用于防治高度传染性或毒力的病原体经由空气与接触等途径的传播。接触隔离主要用于防止具有高度传染性或在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的感染(或带菌),但不需要严格隔离的。呼吸隔离用于防止那些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抗酸菌隔离也称结核隔离 或AFB隔离肠道隔离用于防止粪口途径传播的感染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用于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脓汁或感染部门引流物而传播的感染。血液体液隔离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传播。(2)分级护理:将护理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与护理非感染者的工作人员分开。将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别放置。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应反复督促医务人员做到这一点 (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根据调查结果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2、疫点(区)的消毒处理(1)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污染。(2)疫点(区)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指疫点内有传染源存在时随时进行的消毒。主要是消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生活用具、双手、衣被、病房、生活污水以及做好患者陪伴和护理人员的卫生防护和消毒。终末消毒指医院感染患者隔离、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房和周围环境进行的消毒。操作如下:1)准备工作:消毒人员在疫点(区)消毒前,首先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2)个人防护: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3)消毒范围:仔细了解病原居住的病房、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从而确定消毒范围。4)进入疫点(区)通道: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一条通道,喷药量为60300ml/m5)地面、墙壁、门窗: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2000mg/l有效率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 ml/m。石灰墙为50100 ml/m,木板墙为1050 ml/m。对上述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1次,喷药量为50300 ml/m,带室内消毒完毕后,在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以上各种方式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6)空气:房屋经密封后,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 ml(1g/m),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 ml(3 g/m),放置瓷器或玻璃制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 ml/m)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 h。7)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 min,或用流通蒸气消毒30 min,或用0.2%0.3%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含有效率1.21.8 g/L)浸泡1 h,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 ml(1g/m),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 ml(3g/m)。有环氧乙烷消毒柜的单位,可将被消毒物品置消毒柜中,在温度54,相对湿度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6h。8)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对稀薄的排泄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含有效氯25%),或二氯尿酸钠20g(含有效氯60%),次氯酸钙15 g(含有效氯80%),或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2000 ml,搅匀放置2 h。对无粪的尿液,每1000 ml加入干漂白粉5 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 g,或次氯酸钙1.5 g,或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50ml混匀放置2 h。对成形粪便不宜使用含氯消毒剂干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液(含有效氯5%),或8%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含有效氯4.8%)、6%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4.8%)或含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2份加入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 h,对分泌物如痰、脓、唾液等,可加入等量1%过氧乙酸,或含10 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作用时间为3060min.9)餐(饮)具:首选1%碳钠溶液(碱水)煮沸消毒30 min,或流通蒸气60 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5000ml/L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洗净。10)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 min。患者的剩饭菜不可在食用,煮沸30 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用含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2 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11)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g/l)、含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