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1 .名词解释01土壤:地球陆地上可以收获植物的稀疏表层。02矿物:指天然出产、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03岩石:一个或几个矿物的天然集合体。04风化作用:地壳表层岩石受外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05富铝作用: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矿物完全分解,碱和硅酸不断润湿,但含水Al2O3和含水Fe2O3胶体矿物在母质中相对丰富。06硅铝铁率(Saf值) :土体或粘土粒部分中的SiO2的分子数与R2O3(Al2O3 Fe2O3)的分子数的比率。07土壤剖面:具体土壤垂直剖面。08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水平方向随生物气候带变化的规律性。09土壤的垂直地带性:随着土地变高,土壤呈现演绎分布的规律性。10土体结构:土壤发生层规律组合、有序排列情况。11土壤质量:根据土壤中不同粒径粒子的相对含量组成区分的粗细。12土壤容积重:在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包括粒间空隙的容积)的土壤体的干燥重。13矿化作用:土壤有机质是微生物的作用,在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中,同时释放热量,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14腐殖化作用:动、植、微生物残体是微生物的作用,在生化和化学的作用下形成腐殖质的过程。15腐殖化系数:每质量有机材料在土壤中分解1年后残留量占施用量的比例。16 C/N比:土壤中或有机物中有机碳(c )量与总氮(n )量之比.17矿化率:每年矿化作用消耗的有机质质量和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比。18氨化作用:土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产生氨的作用19硝化作用:是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氧化生成硝酸态氮的作用20土壤吸附性能:土壤能够吸收并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浮游粒子、气体和微生物的性能。21土壤胶体:粒径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在土壤中形成的多相系。22永久电荷:取代粘粒矿物晶体层内的同晶体产生的电荷。23永久负电荷:廉价的阳离子代替昂贵的阳离子,取代该结晶产生的电荷24可变电荷: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解离产生的电荷,其数量和性质随土壤溶液的pH值而变化。25阳离子交换量(CEC ) :土壤溶液的pH一定时,土壤中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26碱饱和度(BS ) :交换性碱离子总量在阳离子交换量中所占的比例。27活性酸:土壤溶液中存在的h表示的酸度。28潜在性酸: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h、Al3的酸度。29土壤缓冲性能:在土壤中加入酸和碱,土壤的酸和碱性能不会随之急剧变化。30阳离子交换能力:一种阳离子在胶体上交换另一种阳离子的能力。31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32土壤孔隙度:每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土壤中,所有空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比。33容积重:指田地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的干燥土重。34土壤耕作性:耕作中土壤表现的各种物理性质和耕作后的土壤表现。35粘接性:土粒彼此相互粘结性能36粘附性:土壤粘附异物的性能37土壤结构体:各级土粒或其部分互为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38土壤结构性:指土壤结构的形状、大小、性质及其相应的排列和相应的空隙情况。39土壤耕作性:土壤适宜耕作的程度通常与土壤含水量、土壤质量、土壤结构等因素有关。40矿化过程:有机质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41土壤水势:土壤水因各种力量而趋势(或自由能)变化,即土壤中的水分因各种力量作用,与同样条件下的纯自由水自由能之差。42土壤水吸引力:指土壤水受到一定吸引力时的能量状态。4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能指标和土壤水容量指标建立的相关曲线。44田的保水量:毛细管受到最大水影响时的含水量叫田的保水量。土壤通气性:土壤空气和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46土壤热容量:每重量或体积的土壤,温度上升或下降1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焦耳数。47导热性:土壤受到一定的热量后,除了自身的升温之外,还有一部分热量传递到邻近土层和大气层的性能。48土面蒸发:土壤水不断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土表消散到大气中。49肥料:营养作物或兼有改良土壤的所有物质。50养分返还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时都从土壤中运送养分,减少土壤中的养分,使土壤贫化。 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必须归还植物带来的养分51矿物营养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不是腐殖质。52根据最小养分律学,植物为了生长需要吸收各种养分,而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其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53积极吸收:养分离子的逆养分离子浓度梯度,消耗能量的选择性吸收是必要的。54被动吸收:离子沿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的过程。55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通过一种离子的存在抑制另一种离子的吸收。56养分离子之间的合作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促进另一种离子的吸收。57质流:土壤中的养分在植物蒸散作用下,土壤溶液向根部到达根际的过程58扩散:介质中的养分离子和分子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59必需营养元素: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缺乏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其功能不能被其他元素取代。60必需营养素:植物体内除必需营养素以外的所有元素统称为必需营养素。61有益营养元素:刺激植物生长,减轻其他元素的污染,用特定特异性低的功能简单地替代其他矿物质元素,是特定植物种类和科室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62大量营养元素:植物中含量占植物干物质重量0.1%以上的元素6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所需养分绝对量最多,吸收速度最快,肥料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的营养时期。64植物营养临界期:此阶段营养成分过少或不均衡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的时期。65株捕获:植物根系生长时接触土壤直接吸收养分的方式66必需营养素的同等重要律法和不可替代律法:植物必需的营养素与植物体内含量的高低无关,植物营养地位同等重要,而且都不能被其他元素取代。67生理酸性肥料:在土壤上施用肥料后,通过作物的选择性吸收使土壤变成酸性的肥料。68生理碱性肥料:在土壤上施用肥料后,通过作物的选择性吸收使土壤变成碱性的肥料。69根际营养:通过植物根系从生长环境中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70株外营养:在植物根系以外的部位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71矿物营养元素:除碳、氢、氧以外,根系主要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72气体营养元素:有机物质主要含有c、h、o、n 4种元素,这4种元素又称气体称为元素(Gaseous elements )或能量元素。 (因为干物质在燃烧时会挥发出这些元素)。73脱氮作用:指土壤中的硝酸盐由于脱氮菌最后失去二氧化氮等气体的过程。74氮肥利用率:季节作物吸收利用肥料中氮的比例。75硝化作用:将氨或铵盐氧化为硝酸及其盐类的作用。76长期n肥:减缓氮素释放速度,减少氮素损失,可用于植物持续吸收的氮素肥料。77过磷酸钙的不同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用于土壤后,水分从四面聚集到施肥点,溶解和水解磷酸一钙,形成同时含有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78闭蓄态磷:游离态磷在土壤中用活性铁、铝固定后,熟化脱水形成的难溶性磷是非有效磷。79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在储藏中吸湿后,其中磷酸钙在酸的作用下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80枸溶性磷:可溶于2%柠檬酸或中性、微碱性柠檬酸铵溶液中的磷酸盐,是植物有效磷。81土壤养分的化学固定:82土壤养分的生物固定:83微量营养元素:铁、硼、锰、铜、锌、钼和氯7种元素84间接肥料:改善土壤性状,增加适合作物生长的植物营养的肥料。85直接肥料:施肥可直接供应氮、磷、钾肥、微肥等作物生长所需养分。86单元肥料:仅含有一种显示含量的营养素的化肥。87二元肥料:只含有2种显示含量的营养素的化学肥料。88多价肥料:含有3种和3种以上营养素的化学肥料。89复合肥料(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n、p、k 3个要素中的3个或任意2个的肥料。90专用型复合肥:对某地区某作物配置、生产的复合肥。91有机肥料: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降解或发酵的肥料。92饼肥:油料种子被榨油后残留的残渣制成的肥料。93厩肥:家畜粪尿和各种衬垫材料混合堆积而成的肥料。94堆肥:使用稻草等有机废弃物和其他植物残体,在好氧条件下堆肥化的有机肥料。95泸肥:将植物茎棒、绿肥、山青湖草等植物性物质与泥炭、人畜粪尿、化学氮肥和石灰等材料混合堆积,经厌氧微生物腐烂的肥料。96绿肥:用绿色植物体直接返回土壤制成肥料97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98共生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入侵植物形成共生结构后进行固氮作用。99种肥料:在播种、定植时,靠近种子、苗期和提供植物苗期营养的肥料。100基肥:满足播种前施用作物对整个生育期肥料需求的肥料101追肥:植物生长期间为了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102联合固氮作用:自生固氮微生物受高等植物影响促进固氮作用。103二元复合肥:含氮、磷、钾三要素之一的复合肥。104三元复合肥:同时含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105绿色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有5个:光热水肥料。106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融合体称为生态系统。原生矿物:从岩浆中结晶的原始成岩矿物。108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109岩石根据成因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次生岩石)、变质岩(次生岩石) 3种110岩浆岩:岩浆凝结而成的岩石。111岩浆岩的类型: 1、喷出岩2、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代表岩石:花岗岩、玄武岩。112自然土壤剖面结构:复盖层、润湿层、沉积层、母质层、岩盘层。113土壤的基本粒级为砂砾、砂粒、粉粒、粘粒(0.01mm的为物理性砂粒,0.01mm的为物理性粘粒)。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114土壤的基本质地类型:砂土类、土壤类、粘土类。115土壤质量的改良:客土土体构造的改良洪漫泥法有机肥料的增加量116土壤有机质(Organic Matter ) :指土壤中的生命来源物质。 (O.M.20%被称为有机质土壤O.M.20%被称为矿质土壤,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以下117腐殖质:是一种被土壤微生物彻底改造的特殊类型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中真正的有机质。118土壤微生物形态类型: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119土壤微生物生理类型:自养型微生物、异养型微生物。120比表面:单位重量和每单位体积的物体的总表面积(胶体数越多,比面越大,表面能越大,吸附能力越强)121土壤胶体有溶胶和凝胶两种状态。122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称为土壤孔隙性。123土壤缓冲性能:土壤有抵抗外来物质引起的酸碱反应急剧变化的能力,称为土壤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124有机氮矿化:蛋白质、氨基糖、核酸等有机氮化合物分解,释放无机形态NH4的过程。填空问题01土壤矿物根据其由来可分为原生矿物和二次矿物。02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03影响岩石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有氧、温度、水等。04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解、水化、氧化和溶解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05道库契夫土壤发生学理论表明,影响自然土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种。06构成地壳的4种主要化学元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用消毒药品应用指南
- 唾液腺肿瘤手术护理查房
-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中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舞蹈舞台汇报课
- 社区教育成果汇报
- 天然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 社交圆场技术介绍
- 全屋定制整体讲解
- 形式科学与技术
- 香奈儿企业讲解
- HAUNI-KLD-2烘丝机设备结构
- GB/T 41605-2022滚动轴承球用氮化硅材料室温压痕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法
- 天津高考语文卷各题型思路要点提示
- ktv转让标准合同范本(3篇)
- 普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课件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行政处罚案卷制作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