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娘子关战役调查报告导语:我的家不在东北松花江上,她在太行山麓,而我则从小听着抗战英烈的事迹长大,和嘎子一样拿一把木头枪假想着鬼子的存在并杀了他。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的铁蹄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敌后战场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敌后抗战也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之中,太行山的儿女们更是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山战场”,就是那个时代在太行上最真实的写照。于是在这条山脉上,日寇前仆后继倒在了这条人民战线,倒在了这条比马其诺防线还要坚固的防线。我的家在太行山东麓山西河北交接地带,且曾属山西平定县管辖,因此我调研的就是娘子关战役,包括前期国军失守和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夺回娘子关,这两次战役的主战场中心地带为娘子关,实际上却包含了井陉县大部地区,甚至于我的老家都曾在日军迂回娘子关时经过。正文:娘子关地处晋冀咽喉,地形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是地域之称,抗战时期包括苇泽关村、东口村、娘子关关隘(即大口村)、娘子关火车站、磨河滩村、河北村、城西村、坡底村等。从地理位置讲,娘子关关隘居东,往西200米就是磨河滩村,当地人习惯上又将该村分为上、中、下三片,磨河滩村西边就是桃河与温河的汇合处,河的西面是城西村和坡底村,娘子关火车站、日军兵营(日军占领后)坐落于(中)磨河滩村,南靠巍峨的绵山,北临桃河与温河汇合后的绵河,绵河的北边是河北村。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在抗日战争的太原会战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在山西省东部娘子关地区抵抗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日军第1军于10月10日占领河北省石家庄后,令第20师团沿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向山西进攻,以配合由晋北南下的日军会攻太原。中国第2战区部队一部,在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指挥下,在娘子关南北地区布防阻击日军的进攻。日军第20师团一部,在师团长川岸文三郎指挥下分两个纵队西进。右纵队沿井陉、娘子关向石门口进攻,左纵队沿微水、测渔镇向石门口进攻。11日,日军进到井陉与在此警戒的中国军队一部接触。黄绍竑急令右翼第3军向娘子关靠拢,主力集结于大小梁江。12日晚,日军突破井陉南刘家沟守军阵地,占领井陉。十月十二日晨,日军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雪花山首当其冲。激战两天一夜,雪花山反复易手数次,敌受挫于我阵地前。唯我右翼刘家沟东端阵地,遭敌空炮猛烈轰击,守兵伤亡惨重,阵地失守,敌遂向旧关突进,同时,又以千余兵力攻我左翼雪花山阵地。赵师长为保持雪花山防御的稳定,并牵制西进旧关之敌,遂抽调一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于十三日晚五时,分三路主动向井陉南关之右侧背出击。我出击部队右翼在第九十八团陈际春团长的率领下,于晚十时歼灭了突入我刘家沟、长生口阵地之敌。13日晨攻占旧关,当日夜,中国第17师所部向长生口方向日军反击,曾克复刘家沟、长生口和井陉南关车站,但因娘子关以东雪花山失守,第17师反攻未逞,退守乏驴岭。14日拂晓,第26路军第27师两个团向占领旧关的日军反击,将该部日军压缩到核桃园东南高地。同时,敌继续向雪花山增加兵力,我伤亡逾千,且火力弱,仰攻不易,而敌机亦不断向我前沿阵地扫射轰炸,我军遂向乏驴岭转进至此,第十七师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面对日寇精锐部队,浴血奋战了九昼夜,为保卫太原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此时,全师旅以下指挥干部仅剩旅长一人、团长二人、营长以下干部不及三分之一,士兵仅剩三千多人。已处于不补充难以再战的地步,赵师长曾五次迳电蒋介石请求补充,只答复应听候阎、黄正副司令长官指示办理。阎锡山明知第十七师损失奇重,不但不给补充,反而借补充之名,要将第十七师之炮兵营归他所有。后经赵师长据理力争,阎才放弃了扣留炮兵营的企图。第十七师在指挥乏人,战斗兵员极少的情况下,不但得不到补充,反而再次受命担负掩护其他部队后撤的任务。当日,日军一部由娘子关以北洪子店西进,在六岭关附近被守军第4旅击退。十四日晨,赵师长将防守雪花山疏虞的第一二团团长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国法。在坚守雪花山战斗中,第一二团共产党员、连长张登弟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敌占领雪花山后,时时向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企图突破正面,与旧关之敌会合,继而进攻娘子关,激战数昼夜,敌不能越雷池一步。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得不承认井陉附近之敌顽强抵抗,战斗没进展。15日,日军一部突入旧关和关沟。这时,阎锡山限令黄绍竑和第3军军长曾万钟于16日消灭旧关附近日军。当日夜,第27师和第3军一部将关沟和旧关的日军包围。日军一部增援。双方展开激战,至20日,形成对峙。十九日晨,敌增兵两联队在优势炮火及飞机掩护下向我攻击。我官兵依托阵地,沉着应战,奋勇抵抗,敌未得逞。十时许,敌机二十余架,与炮兵配合,猛烈轰击我防御阵地,并掩护步兵再次攻击。激战至下午一时,我守备乏驴岭之补充团翟济民团长身负重伤,营以下军官伤亡二十七人之多,士兵前仆后继,伤亡过重,弹药殆尽,即以石击敌,终因寡不敌众,乏驴岭南侧阵地为敌突破。我守备荆蒲关的黎子淦营,终日与敌殊死战斗,至下午五时,第八连连长阵亡,营长黎之淦负伤,全营除十余人外,其他均负伤力战壮烈捐躯。其中九连排长刘惜棠(共产党员)全排壮烈牺牲。此时,乏驴岭北侧阵地正处于敌三面包围之中,耿景惠旅长、李维民团长率部与敌苦战至黄昏时分,带领百余人向神灵台转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于20日令第20师团向阳泉地区进攻。当日,第20师团以右纵队攻击井陉、新关、固驿镇方面及以北的守军防御阵线;以左纵队沿横口、测鱼镇、固驿镇向娘子关正面守军后方迂回。当日拂晓,日军右纵队在飞机支援下向娘子关正面守军展开攻击,战至22日,守军伤亡极重,即缩短战线于当日夜间转移至神仙洞、绵山、苇泽关、785.3高地、宋家岩底一线阵地。23日,日军左纵队由横口车站渡甘陶河,尔后向西南前进。24日,该部日军由南障城、测鱼镇方面进攻,在七亘村与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发生战斗(这即时是七亘村伏击战)。25日,守军第3军将其右翼过分突出的部队向娘子关靠拢,主力控制于固安驿。新进入前线的川军第122师占领马山村东方高地,准备阻击西进迂回的日军。日军乘第3军右翼部队移动,第122师尚未到达马山村之际,突入乱安村,攻击固驿镇右侧背。这时,日军已迂回到娘子关正面守军的右后侧。黄绍竑请示阎锡山后,将娘子关一线守军主力后撤。除第26路军留一小部守娘子关外,其余部队退至巨城镇、移稂镇一线。26日,日军占领娘子关,将右纵队改为右追击队,左纵队改为左追击队,以阳泉为目标发动追击。阎锡山已无兵增援正太线,便电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着第115师和第129师速开往阳泉,归黄绍竑指挥。八路军第129师已于10月18日进至平定地区,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等地打击日军,取得一定胜利。接着八路军总部率第115师由五台地区南下,支援正太路作战。第十七师奉命由娘子关正面转移到北面的驴桥岭时,旧关阵地已被敌占领,正在扩大突破口。第三十八军教导团在李振西团长率领下,由河北转进到娘子关,奉黄绍竑命令,随即投入战斗。教导团与敌短兵相接,以刺刀与敌展开拼杀肉搏,全团两千余人,仅剩下五六百人,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与此同时,第十七师在驴桥岭激战三昼夜,阻滞敌人前进。二十六日晨,第十七师奉命向巨城附近转进,扼守要道,继续阻敌前进。我与敌奋战一昼夜,突破我旧关以南第三军防线的日军向阳泉推进。第十七师左右翼的友军均已撤退。该师曾多次与上级联系,均得不到指示,为防敌包围,被迫撤出阵地,向西转移。这就是第一个娘子关战役,虽然失败,但是以国军以自身重大伤亡牵制住了优势日军,为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障。而在年月,日军占领娘子关后,在娘子关火车站东依据险峻的山谷加修了个大堡垒,站前的东兵营驻有日军的警备队,娘子关关隘(大口村)驻有伪军和便衣队,娘子关成为正太路上重要的日军据点。因此,娘子关就成为百团大战破袭正太路的重要目标之一。百团大战中担任主攻娘子关任务的是晋察冀边区部队第5团(俗称老五团),团长陈祖林,政委肖峰,团部设在绵河北岸河北村西的一个山头上。1940年月日2时,第5团2营的两个连首先潜入娘子关关隘(大口村),歼灭了驻守村内的伪军及便衣队,接着攀登上陡峭的绵山,向日军堡垒发起攻击,我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经过小时的冲锋,我军伤亡余人,歼敌4余人,天近黎明的时候,摧毁了日军碉堡,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娘子关城头。与此同时,5团1营在夜幕的掩护下,从河北村西的新家脑山下悄悄地渡过绵河,进入了(中)磨河滩村,对娘子关车站和日军兵营发起攻击。正待1营扩大战果时,午夜零时,由西而来载有准备回国的8多名伤残退伍军人的列车到达娘子关车站,这些日军听到枪声后,仓皇躲进车站东的吕祖庙进行抵抗,战斗态势顿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1日拂晓,1营被迫退回了(上)磨河滩村,根据上级指示,除留下第1连继续牵制日军外,其余部队迅速展开破路。21日,1营1连连长邓仕均(四川人老红军)带领全连145人,在(上)磨河滩村的民房墙壁上挖好射击孔,在房顶上搭好工事掩体,做好反击日军冲锋的准备。22日上午11时,从阳泉方向来增援的酒井铁甲车队,连同武装了的回国退伍军人,以数倍的兵力向坚守在(上)磨河滩村的1营1连进行反扑,邓仕均连长临危不惧,指挥全连战士依据街道、民房英勇反击日军的冲锋,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第5团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命令重武器对1连进行火力支援,日军在来自绵河北岸猛烈炮火的袭击下,反击受阻。经过个小时的激战,打退日军余次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下午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温河洪水暴发,1营1连处于三面受敌一面临水的危险境地。黄昏时,1连根据团部命令,分四批陆续撤出战斗,向北强渡绵河突围,由于水深浪大,一些战士被洪水冲走,1连返归主力部队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