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剪梅,李清照(宋),作者及背景: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李清照(1084-1155),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纪念堂和漱玉泉,李清照纪念堂位于趵突泉公园东北隅漱玉泉的后端。纪念堂有郭沫若手书的一幅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上联指的是她的故居所在地;下联是对其词作成就的赞扬。,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诵读,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红藕香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红艳的荷花已经凋残,玉席生凉,轻轻地提起罗裙,独自来到木兰舟上。,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一排大雁已经飞走,西楼满是清冷的月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花已飘落,流水也悠悠流走,同是一种相思,分成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闲愁实在无法消除,眉上愁云刚消,却又上了心头。,一剪梅,李清照,你能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吗?,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轻轻解下丝绸披肩,独自登上木兰小舟。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啊也该早日归来。,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各天一方。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涩涩的味儿却又涌上心头!,“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主旨句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的上下两阕分别侧重写什么?全词抒发词人什么感情?上阕写人物行动,下阕侧重抒情,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以及主旨句。,红藕香残,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赏析意象,玉簟秋,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交代了时令即秋季,那么作者是从几个角度入手写秋景秋意,渲染环境的呢?,明确:视觉、嗅觉、触觉。作者从多个角度入手描写秋意的冷落萧条,不仅刻画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现象,又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作品首句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句中那个字最好?为什么?-独,过去和夫君一起双双击楫,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击楫。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快乐啊。从一个“独”字可看出,词人想借泛舟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愁呢?一个“独”字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处境。,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倒装句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谁赵明诚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上片写女词人独居生活虚实结合,小结,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中那个字最好?为什么?-自,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落花流水从没体会到词人内心世界。物不解人,人看物去,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以物衬人、移情于物、借景抒情韶光易逝青春难。(因为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浓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何谓“一种”“两处”?,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两处闲愁:可见两心如一,心心相印.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这句是名句,名在哪里?,“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几种对这句的评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快速运动。,愁锁眉间,是感情的外露;愁思在心,才是感情的根源。先下眉而后上心,似乎不合常理,但正表现了作者极力排解愁思,要舒展愁眉却令心头更觉愁苦的情态。此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这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一“上”一“下”,加上“才却”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的无奈。字眼平常之极,却给读者留下无止境的遐想。,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才,却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BACK,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小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国企项目合伙协议书
- 构建开放平台鼓励知识共享机制
-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第二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卫生社:丝路书香申请表-中国柯尔克孜医药汇编
- 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手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2026届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零售行业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云存储服务安全责任承诺书
- 2025年高级食品检验员面试常见问题集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明方向沉心落力干实事
-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规范
- 2025年北京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烟酒行经营合作合同范本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 DGJ08-81-2015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件(共九章)
- 部编新课标培训课件
- 非工作时间行为协议
-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