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车机、斗轮机液压原理培训 一、翻车机型号、结构及液压系统原理: 1、我厂使用的翻车机是折返转子式,型号为:FZ12A型式“C”形。翻车机的结构:转子式翻车机主要由转子、平台、压车机构、传动装置和支撑部分等组成。2、我厂使用的斗轮机是斗轮堆取料机,型号为:DQ1500/3000.35型斗轮机。二、翻车机、斗轮机液压系统原理:1、液压系统主要包括:动力元件泵(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用来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 控制元件阀。用于控制和调节液流的压力,方向和流量以满足对传动性能的要求。伐又包括:压力阀、(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流量阀(节流阀、调速阀),方向阀(单向阀、换向阀)执行原件油缸、油马达。用来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工作机械能。工作介质油液,用来传递能量。(翻车机、斗轮机一般使用#32液压油、斗轮机液压马达使用#68液压油)。辅助元件游位计、压力表、加热器、冷却器、油位继电器、油箱、滤油器、管路、接头等。2、我厂翻车机、斗轮机使用的油泵是齿轮泵,齿轮泵的结构由泵体、两个齿轮、四个滚针轴承、长、短轴组成,泵的壳体由前盖、后盖三片组成。泵的工作原理:当电动机驱动齿轮旋转时,由于吸油齿合的齿顺序退出齿合,在吸油腔形成一个自由空间,它使吸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此时油腔内部把液压油的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油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油腔,随着两齿轮的转动把油送进液压油腔内,把齿间的油液挤出来获得油压后,通过控制元件伐、辅助元件压力表、滤油器、管路等使机械运作。 三、翻车机、斗轮机液压系统异常现象:1.异常现象有以下几点:检查油位、油压、滤油器(滤芯)、油泵异音、管路泄压及漏油、液压锁、油缸泄压等。油泵异音:检查油位油位低,或是油泵泵齿、油泵轴承损坏可造成异音。滤油器(滤芯):滤油器(滤芯)时间过长没有清洗或更换。2.管路泄压及漏油:翻车机、斗轮机本体液压管路接头密封垫损坏泄压及漏油:油缸泄压:油缸缸体损坏造成泄压,严重的漏油。3. 液压锁:讲述一期斗轮机俯仰油缸,液压锁液压锁块是在油缸缸体头部和尾部各一组。因缸油油压输出压力大小不一液压锁常开现象,造成斗轮机俯仰油缸油泵停止以后会自动上升或下降。所以检修人员应对液压锁用压力表校准压力使液压锁恢复正常使用。斗轮机俯仰油缸就不会出现斗轮机俯仰油缸油泵停止以后会自动上升或下降现象。4. 检查各部分执行原件油缸及油马达的机械部分是否运作不灵活或犯卡等现象,也可能造成执行原件油缸及油马达损坏。5.因以上讲述故障现象,望各检修人员仔细检查液压系统的各动力元件泵、控制元件阀、执行原件油缸、油马达、辅助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自主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纪检信息上报管理办法
- 社保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2025年皮肤性病鉴别诊断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农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 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前景
- 2025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调配真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公职人员考试题库时事政治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年高级导游证考试(导游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
- 产科护理SBAR交班模式
- DB61∕T 1576-202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技术规范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乡村振兴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中学数学课件学习方法
- 燃气智慧燃气行业数字化转型
- 2025年中国药用菌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软陶教学课件
- 2025年黑吉辽蒙高考化学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