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区地形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1页
北部区地形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2页
北部区地形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3页
北部区地形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4页
北部区地形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编号:*北部区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 目 设 计 书WWWWWWWWWWWWWWWWWWWWWW二O一O年八月二十八日*北部区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 目 设 计 书任务承担单位:WWWWWWWWWWWWWWWWWWWWWW 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2010年8月28日 2010年8月28日批准单位或部门:审批意见:审批人:二O一O年八月二十八日项目设计书1、任务概述为了搞好WWW市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受WWW市规划局委托,我院进行*北部区1:1000地形测量工程的工作。本次测区范围整个测区面积约124平方公里。测区有各村相通道路,距WWW市约30公里。地处滨海地区,海拔高度较低。测区中间部分以旱地、木麻黄树林为主,通视情况较差。2、自然地理概况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经济收入以出海打鱼和种植农作物为主,总体经济水平一般。3、技术依据a、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b、CJJ 8-99 城市测量规范 c、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d、GB/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e、GB/T 20257.1-200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f、GB/T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4、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及基本等高距1、平面坐标系统:海南平面坐标系;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基本等高距:1.0米; 4、基本比例尺:1:1000。5、基本技术指标要求1)图幅采用40cm50cm的矩形分幅;2)成图方法: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方法;3)数据格式:图形(AUTO cad 2004版本的.DWG),电子文档(*.DOC、*.XLS)格式。4)软件平台:地形测量软件采用南方CASS6.1测量软件。5)图幅命名:本测区地形图采用40cm50cm矩形标准分幅,图幅编号按海南省系列比例尺地形图矩形分幅编号方案执行,其图幅编号由测区名称比例尺代码和行列式编号组成,本测区1:1000地形图测区名为:“*北部区”,比例尺代码为“J”,行列号计算方法为:行号=(西南图廓X坐标/400)取整数+1;列号=(西南图廓Y坐标/500)取整数+1,如:“*北部区(J )”。6)图形文件存储命名:图形数据的存储以图幅为单位,一幅图设一个文件,文件名为图幅号。6、测绘工作量1、GPS E级控制测量,GPS I级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2、四等水准测量;3、1:1000数字化地形测量。7、已有资料及利用1、测区1:1万航测地形图,该图年限久远,现势性差,可作为测区判定,及设计、选E级、I级GPS控制点用。2、测区D级GPS控制点,成果来源于甲方,该控制点点位保存良好,精度等级高,分布均匀,可作为该测区控制网起算点。 3、测区内有等水准线,成果来源于,该成果由测绘局施测完成,经踏勘保存完好,精度优良,可作为测区四等水准网起算点。8、工期 本项目工期为90天。8.1 项目过程中数据生产时间进度安排见下表所示:序号分解项目完成工期1资料收集与技术设计审核3天2首级GPS控制点测量、四等水准测量15天3图根控制测量15天4地形测量60天5数字化成图28天6检查验收28天总工期90天8.2 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表工作进度网络图 时间分解项目4月20日6月10日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资料收集与技术设计审核首级级GPS控制点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数字化成图检查验收9、 平面控制测量9.1控制点的编号及成果整理E级GPS控制点要编写点号,点号均采用“E”打头,其后紧接三位数,其中:“E”代表GPS点等级。一级GPS点编号以字母“I”打头, 其后紧接三位数,其中“I”代表一级点。二级导线点编号以字母“”打头, 其后紧接三位数。其中“”代表二级点。原始观测、记录手簿要注明日期、仪器类别、仪器常数、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为考虑到测区的实际情况,在E级、一级GPS控制点基础上,进行二级导线点加密,加密工作将优先采用快速RTK方法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为了满足数字化测图的需要,在一级GPS控制点、二级导线网(点)基础上,加密图根导线。图根点编号按T表示,“T”为图根点,后接四位数编号,如T0001、T2002。图根导线布网形式一般采用附(闭)合导线,尽量少用支导线。9.2 控制点的选点、埋石E级GPS点、一级GPS控制点必须设置永久性标志。每平方公里布设不少于5个固定I级以上控制点(已有等级控制点可利用),I级以上控制点高程必须达到四等水准精度要求,每幅图必须有二个或以上且互相通视的埋石点(包括图根点),建筑物密集地区要求每幅图有3-6个图根点设立永久性标志。且E级、一级点均要求制作点之记。一级GPS点标石埋设图(单位:cm)E级GPS点标石埋设图 (单位:cm)埋石点的规格:建筑物上各等级GPS点标石埋设图(单位:cm)1) E级GPS控制点在水泥路面时,需要在道路上钻入不锈钢标志,或者尽量采用埋石,其埋石标准如上图,中心标志为不锈钢标志。2) 控制点尽量做在地面,无法避免要做在楼顶时,其楼顶的混凝土标石如上图所示。3) 一级GPS控制点选在水泥路面上时,应在坚硬路面凿成2525cm的方框,以直径为1216mm,长约6-10cm的不锈钢标志做中心标志。中心标志上刻十字丝以便定位。水泥路面标志规格如下图:IT10020012020cm 图根点2525cm 一级导线点4) 其它地方埋设的混凝土标石规格如下:图根:上底为1212cm,下底为1515cm,高为40cm。9.3 GPS控制网观测、平差1)野外数据采集采用六台精密测量型中海达 GPS接收机以静态模式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天线高两次量取,并取其平均数。数据采集方式为L1采集。外业观测作业严格按照GPS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1 GPS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等级观测方法同步观测时间(min)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个)数据采样间隔(s)平均重复设站数强度因子PD0P四等一级静态45154101.662)基线解算及观测成果质量检核:采用中海达公司研制的随机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对于每天的观测结果应及时进行解算,检查外业记录和输入的点号,天线高等是否有误。基线处理采用软件缺省值,基线逐一解算完毕后,要对同步环、异步环、重复基线较差的进行检核。3)网平差 (1)WGS-84三维无约束平差先在WGS-84地心坐标系中进行最小约束平差,平差控制参数的选择全部采用缺省值,以检测外业观测成果的内部精度和一致性。(2)二维平差约束平差为了把当前在WGS-84坐标系中的GPS网转换到实用的海南平面坐标系内,在软件平差时将相关参数设置成海南平面坐标系参数,利用控制网起算点进行二维(三维)约束平差,转换成海南平面坐标系坐标。9.4 二级导线加密网1)考虑到测区的实际情况,在已有的四等、一级控制点基础上,优先采用RTK方法进行二级平面控制测量。拟用中海达双频RTK GPS接收机,该仪器动态时的平面标称精度为5mm+0.5ppm,高程标称精度为20mm+1ppm。按1台基准站,两台流动站配置,基准站选择四等或一级控制点上,流动站与基准站距离不超过3km。RTK作业流程如下图:较差5cm原有资料处理基准站选择转换参数计算根据星历预报编制作业计划基准站设置流动站测量到已知点检核测量控制点逐点测量,测量20个点左右再进行已知点检核,若较差大于5cm,该批次成果重测换基站作业不同基站不同时段两次成果检核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用第三基站重测2)在E级、一级GPS网的基础上,其次采用附合导线、结点网的形式均匀布设二级导线网。点的密度要满足布设图根的要求;水平角观测均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仪器不应受日光直接照射,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应超过一格,可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全站仪仪器内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以便进行自动改正;边长要往返各观测一测回,一测回读数较差小于3mm,往返观测读数较差小于5mm。角度、边长采用全站仪自动记录,最后转化成记录格式输出。计算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测量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95)或者南方测绘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导线技术要求见下页表:导线观测技术要求等 级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 距测回数测角测回数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2二 级240020021810161/10000n为测站数方向观测各项限差()仪器型号两次照准读数较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2381399.5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为了满足数字化测图的需要,在一级GPS控制点、二级导线网(点)基础上,加密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布网形式一般采用附(闭)合导线,尽量不采用支导线。特殊困难地区,可布设总长度不大于250米,边数不超过三条边的支导线,水平角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且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80。非埋石图根点在水泥路面上,应打入铁钉或在水泥上凿十字,其它地方的非埋石图根点应打入4420cm的木桩,木桩中心打入铁钉为标志。图根导线技术要求比例尺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距测回数测角测回数DJ6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500900801114014000注: n为测站数1、图根导线边数一般不超过12条边,在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导线水平角用II级全站仪按全园方向观测法观测一测回,方向数超过3个时要归零,半测回归零差24;导线边长单向测定一测回,读记二次读数,一测回读数较差小于或等于10 mm,取中数用;图根导线点的高程采用光电测距高程的方法测定,垂直角对向观测一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均量记至毫米。导线高程路线闭合差不得大于40(mm)(D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单位km)。2、每幅图埋石点不少于2个(包刮GPS点),平地每幅图控制点总数不少于5个,居民地每幅图控制点总数不少于8个。3、局部地区图根导线无法闭合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且每条边不应超过80m的支导线。支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在支导线的起始点上应尽量联测两个已知方向,每幅图的支点数,不能超过总点数的(含各级控制点)的1/3。4、计算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测量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95)或者南方测绘平差软件进行平差。根据测区控制情况也可应用GPS-RTK来进行图根控制测量,要求按规范标准执行。10、 高程控制测量1)在己有的高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对测区内I级导线点以上级别的控制点进行四等水准施测,山地上、个别建筑物上的点采用拟合高程。水准路线可布设为附合路线,结点网或者闭合环。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当水准路线为附合路线或闭合环时采用单程测量,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每一站视线高度要求三丝能读数,前后视距差不大于3米。任一测站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大于10米。附合路线或环级闭合差20(L为公里数),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四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等级附合路线最大长度(km)每公里高差全中误差(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基辅分线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cm)四等10010201003.010.03.05.02.02)图根点的高程,可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定。3)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的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测距高程导线的技术要求精 项目 度 等级平均边长(m)边数(N)垂直角测回数J2垂直角指标差之差往返测高差较差(m)闭合差(mm)一、二级200300122150.1S50图根100121150.4S40注:一、二级测距高程导线主要是指一级点在房顶,二级点在山地的情况;S为边长,以公里为单位平差计算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测量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95)或者南方测绘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11、地形测量11.1 地形图测绘方法和要求1)地形图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化解析法测定,作业方式采用测记法(草图法):使用全站仪内存记录碎部点坐标,同时现场画草图,在南方CASS软件下生成点图,再根据工作草图,经内业编辑成图。在外业直接采集界址点、地物点、地形点坐标和高程。水平角采用全站仪施测半测回。为保证地物点、地形点的精度,应尽量采用多站近测的原则,困难地区增设测站点,采用小棱镜测点以减小棱镜中心到点位的误差距离,每天设站都应进行测站点、定向点检核,并施测一定数量的重合点进行检测,减少不必要的失误。隐蔽地区配以钢尺量距,几何法测定地物地貌要素。2)地形图采用全要素编码,编码方案采用南方CASS的默认编码方案。11.2 测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及其取舍11.2.1 控制点及高程注记点:1)各等级GPS控制点,包括一级GPS控制点、二级导线点、图根点和水准点,按照国家图式标准在地形(籍)图上表示。2)凡E级以上(包括E级)及一级GPS控制点的水准高程注记到0.001米,二级导线点的高程注记到0.001米,GPS拟合高程,等外水准和间接高程注记到0.01米,高程点注记的高程注记到0.01米。3)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并优先选注在地貌特征点和方位点,起伏较大的地方应适当加密。高程注记点每格应为10个。复杂地区适当加密。4)坎要测注坎下高程。斜坡坎坎脚不绘地类界要高程。11.2.2 图层设计图层的分层原则根据南方测绘软件自动分层,该分层标准符合国家标准,总图层为28层,常用的为13层,分别为DGX、DSX、DLDW、DLSS、DMTZ、GCD、GXYZ、JMD、KZD、SXSS、TK、ZBTZ、ZJ,所有地形、地物图式符号按软件自动分层。11.2.3 注记字体及字高设计测图字体要求符号名称符号字体字高字宽门牌号58等线体1.01.0乡、镇政府驻地林旺镇等线体2.251.0村庄名称、自然地名李家院子等线体2.01.0单位名称兴发养猪场等线体2.01.0路名G223等线体2.01.0水域名称龙江港左斜宋体2.01.0山名大凉山等线体2.00.8性质说明水、水泥、沥等线体1.50.8性质说明树名、树高等线体1.51.0比高等线体1.51.0其它字体(含图框文字)根据南方成图软件自动生成,采用默认字体和字高。11.2.4 居民地1)房屋是地形最重要的要素。要求准确反映实地各房屋的外围轮廓和建筑结构特征。房屋以外房勒脚以上外围轮廓为准。2)房屋与建筑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小于1mm,简单房屋小于1mm,可用直线连接。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3)房屋层高大于或等于2.2米,包括屋顶的楼梯间,要计算层数,层高小于2.2米时,不计算层数。屋顶有柱、有顶盖的廊房应计算层数,房顶平台上设有的花圃、水池等建筑物一般不表示。4)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层次的房屋应分开表示。5)房屋性质的区分:凡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材建筑的或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注记“砼”;凡承重的主要构件以钢筋混凝土,以砖墙为承重墙的房屋注记为“混”;凡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建造的注记“砖”,凡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竹、木建造的注记“木”;有棚顶,四周无墙或仅有简陋墙壁的建筑物用棚房表示。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以简易房表示如图: 破坏或半破坏的房屋不分建筑结构如右图表示 :破6)彩门、牌坊、牌楼墩的位置应实测表示。7)当简易房等房屋的墙以围墙代替时,如图表示, 正规房屋应是墙代替围墙(围墙打断)。 8)骑楼、飘楼等按实地轮廓测绘水平投影,有柱的按柱的位置实测表示。如图:砼4 9)建筑中的房屋,凡墙基清楚,外型确定的应表示,并注“建”,已封顶的用建成房屋表示。10)地下建筑物入口的表示有两种情况(如图),应据实表示。 11)幼儿园、小学或公园,室外游乐场中固定的建筑如滑梯等,应按其外形特征表示,并加注说明。12)房屋附属设施包括房廊、门廊、柱廊、门、门墩和室外楼梯等均按图式符号表示,柱廊以柱外围为准,门廊以柱或护围外围为准,独立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支柱位置应实测,门墩以墩外围为准,墩的位置应实测。13)阳台和雨罩区分表示。雨罩实地宽度大于0.8米时,按实际投影用虚线表示。阳台一般都应表示,如图:砼雨罩的表示砼4 阳3阳台的表示14)居民区门墩和门頂的表示方法参看图式。11.2.5 公路1)等级公路、简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山地上的小路应表示,村庄内、塘基、田埂上的小路可适当取舍。公路的各种附属物如隧道、桥梁、涵洞、路堑、路堤、公路的立体交叉、里程碑、路标等都应表示。加油站和收费站应实测并加注记表示。2)等级公路、简易公路在图上均按宽度以比例尺表示,铺面、路基及路肩宽度也依比例尺表示,等级公路要注记公路名称,车道中心每隔15米左右应注记高程点。3)大车路及乡村路,路宽依比例尺表示,若实地宽窄变化频繁,图上可取平均宽度。4)公路通过居民地时不宜中断,按真实位置绘出。城区内固定的安全岛、人行道、绿化带及街心花园均按相应的符号表示。公路进入城区时,公路符号以街道线(人行道坎线)代替,次要街道一般以各类地物自然形成的边线表示。5)路堤、路堑均按实地位置绘出,并在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公路路堤(堑)应分别绘出路边线与堤(堑)边线。两者重合时,将坎线外移0.2mm。6)双线道路的边线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线重合时,以建筑物边线代替道路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接头处间隔0.2mm。7)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内部有铺装材料的道路,按内部道路绘出,内部空坪中未经修筑的人为行走的道路不表示。8)各种车行桥的主桥、引桥的桥墩应实测表示,桥面的人行道图上宽度大于1mm的应表示,并加注桥梁的建筑结构,如“钢”、“砼”、“石”、“木”等字。9)人行桥、级面桥等均按图式表示。11.2.6 管线与垣栅1)电力线、通讯线均需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实测,同一杆上有多种线路时,只表示主要线路。2)电力线、通讯线可不连线,仅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电压在1万伏以上的高压线应调注伏数,并注记塔号及线号。无线电杆应测绘杆的位置,并注“杆”。闭路电视线按通讯线表示。3)居民区内有的地方为了安全,电力线没有连到电杆上,此时应按伸出的距离正确表示,如右图。 4)地下管线能判别走向的情况下,应按实际位置测绘如图表示。地下电缆线 地下通讯线 5)电力线、通讯线入地口,在入地口短线紧靠杆且垂直于电力线、通讯线描线,地下部分用虚线表示。如图: 6)地面及架空管线均需表示,并注记输送物质名称。地下管道检修井、消防栓、污水篦子等均应按真实位置测绘。架空管线应测绘支柱位置,按图式表示。有管堤的管线宽度图上大于0.8mm时,依比例尺表示。7)当多管道并行时,至少实测外侧两条管线,中间管线可根据图上间距大小适当表示。8)围墙、栅栏、栏杆、篱笆、铁丝网等均应测绘。凡街坊、居民地内高出地面0.5m以上的均需表示。图上宽度小于0.5mm时按0.5mm表示,宽度大于或等于0.5mm时依比例尺表示。9)高压线全部连通10)居民区的电力线、通信线只绘方向;外部的全部连通。11.2.7 水系各种自然和人工水系图上均应准确表示。1)河涌、鱼塘、水沟的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小于1mm时,可以陡坎线表示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线重合时,水涯线应绘出。2)河流沿岸的码头、加固岸、水文站、停泊场要实测,航向标志也应表示,河边码头有专用名称的注上专用名称,一般也要加注“码头”二字。3)人工修筑的贮水池,有低于地面、高于地面和有盖之分,按图式表示。喷泉、假石山按图式表示。4)河涌在图上宽度小于1mm(不含1mm)时,以单线表示。大于或等于1mm时用双线表示。有堤岸的人工沟渠,应测注堤顶高程。5)有流向及潮流向的河流、溪流、渠道均应表示流向及潮流向。较宽的河流测绘水涯线时应注记测图时间。6)鱼塘的塘基用水泥及水泥柱加固的,则该鱼塘用加固坎表示。塘基有竹棚房的,用棚房表示。养鱼的塘注“鱼”,非养鱼的塘注“塘”。7)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池塘应测注塘边水涯线高程及塘底高程,干枯的水塘要注“旱塘”;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并注出井台至水面的深度。沟渠、塘、水、河均要求间隔15米测定底高;水面高要注测图日期:如2009.05.21施测。河流应隔10测注一个水涯线高程。8)压水井要测,用水龙头符号表示。11.2.8 地貌1)自然形态的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石堆、土堆、陡崖、坑穴、冲沟等特殊地貌与人工修筑的梯田、坎、斜坡等用相应符号表示。2)土堆高于0.5米,底部直径图上3mm以上者均表示,并注比高,以实线绘其顶部轮廓、斜坡线至坡脚。3)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用双线表示。比高大于0.5m,用坎表示。单线田埂一律测中心线,双线田埂测顶面边线。需要测注田面高程。4)坑穴、洼地均应测注底部高程,用曲线表示时,注意绘示坡线。5)等高线,0.5米等高距的计曲线,以0、2.5、5来绘计曲线,同幅图内不允许有两种等高距。曲线不能综合取舍,曲线必须在实地勾绘。城镇区、厂矿及水泥铺面不绘曲线,只适当加注高程点表示。6)菜地内排水沟较多,且大部分宽度小于0.5米,则小于0.5米未加固的排水沟可不表示。7)填土区、施工区、乱掘地不会曲线,只绘范围线和陡坎并测注高程。8)高程注记点的测注,道路、河流水涯线、街道图上每隔10cm至15cm应测注一高程点。山头、鞍部、地形变换处、街道交叉中心、桥面、等均应测注高程点。空地、墙基角、农田内也应适当注记高程点。9)陡坎高度小于0.5米的一般不表示,大于0.5米的应表示。10)山上的独立坟、零星坟要求认真测绘,成片的坟地应圈出范围。11.2.9 植被1)各种树木、苗圃、灌木丛、散树、独立树、行树、竹林、经济林、花坛、花圃、草地、菜地等均应正确表示,各植被的地类界应表示清楚。在图上大于25cm2的林地按图式表示。2)行树两端需实测,中间配置表示,草坪地里有零星树木时,用零星散树符号配置,有较正规的花坛时,则实测边线表示。3)各种果树均要根据不同树名用地类界圈定表示;桉树、木麻黄等要注树高;独立的椰树要测出。11.2.10各种名称注记图上的所有居民地、道路(包括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及工矿企业单位、学校、机关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正确注记。注记的排列形式、字向、间隔、大小等按图式执行。1)较大居民地应按实际情况注记,字隔不得大于5个字的大小,当一个字组不能控制范围时,可分多组注记(包括图幅接边时)。2)同等级的名称,字体大小应一致,同一名称的字隔应等距。不同名称的字组间隔应区分明确,不得相连或相交,同一名称不得被双线线状地物分割。3)相邻图幅的同一条河流或道路名称注记,其位置应注意字组的间隔大致相等。4)街道名称、铺面材料(或道路等级)注记、管线属性注记的字向以及字序按图式执行。5)镇、区、农场等居民地名称等级大小按图式执行。6)注记采用以下要求。门牌号要注。各种注记随层;如树名注记在植被层,村名注记在居民地层,路名、路面材料注记在交通层等。11.2.11 地形图上各种要素配合表示原则1)为保证地形图各要素的清晰,各符号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m。在符号密集、相距很近的情况下,允许将符号尺寸缩小1/3或移动次要符号来表示,但要保持地物的相关位置。线状符号相距很近时,可移动或采用共线描绘(共线时,各层都存在相应线条)。2)大车路和依比例尺的乡村路编辑时,其虚、实线不要频繁变化方向,按光线法则一直绘到居民地、桥梁或其他双线路相交为止,外业绘反方向,内业要修正。3)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通讯线不连线,只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4)施工区用地类界绘出范围,并注“施工区”,其范围内不绘曲线,但陡坎应适当表示。5)房屋或围墙、防洪墙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的建筑物,按正确位置绘出,坡坎可直接绘在建筑物的边线上。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7)双线道路并行不能同时绘出各自符号时,则以高一级道路为主,按真实位置绘出,为次的可省一条边线。不同水平面的平行路,上面一条按真实位置用堤符号绘出,下面一条可省去一条边线。8)公路与双线沟渠相距很近或一边重合时,可以公路边线代替沟渠边线,沟渠每隔1015cm绘出流向。9)水涯线与陡坎重合时,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时,水涯线应单独绘出。主要河流测绘水涯线时应注记测图时间。11.3技术要求(1)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10基本等高距。(2)地形图的高程点分布均匀,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5cm.(3)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见下表: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物和平地、丘陵地0.500.4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0.750.6(4)等高线插求点的点位中误差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距)1/31/22/3112、 质量管理12.1质量保证体系我院专门成立项目组,由副院长亲任组长,项目组下设技术组、质检组及外业作业组和内业作业组,单位根据人员的技术特点确定项目负责及若干副负责,并配备相关技术人员。项目负责协调项目开展、进行数据质量的控制,总工办负责内部数据质量验收。12.2 质量控制方法我院依据ISO:9000标准,建立了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制度化的工序管理流程和规范的作业手段,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质量督导,严格实行三级(自检/互检、队检、院检)检查制度,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对成果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由总工办负责成立项目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对图形、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把关,并采取逐步、逐阶段检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是工程生产的根本,也是生产企业的生命。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群众性的TQC活动,促使质量意识提高,健全质管机构制度,以保证工程质量。具体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培养和形成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等三个基本意识,强化职工职业素质和创造性,形成“质量高于一切”的工作环境。质量管理制依据ISO:9000标准制订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本项目实施质量管理工作。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精神、要求和相关的技术规范、图式、设计书、补充规定等,使本次工作开展得更加规范化、统一化和制度化。在总工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监督、指导工作。a、资料是否规范齐全。b、外业测量是否遗漏。c、外业表示是否规范。d、内业计算机成图是否标准。e、推行TQC是否认真,对薄弱环节是否采取有效措施。f、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建立质量责任制制定各岗位责任制,使责任到人,各岗位从各种不同角度和要求承担质量责任,并把质量作为年度评比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a、院长主管全面质量工作。对质量全面负责;认真处理重大问题;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诊断。b、总工负责处理重大技术问题,督促生产人员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的技术标准;组织职工的业务学习和考核。在项目开始之前,对项目小组成员进行业务考核,确保各成员能够熟练掌握规定要求,熟悉作业程序、作业方法c、技术负责认真执行技术规范,严格把关,对成图质量负责;深入作业现场,帮助作业员提高质量;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