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家访日志:不放弃一个学生_第1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家访日志:不放弃一个学生_第2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家访日志:不放弃一个学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家访日志:不放弃一个学生 已来新塘小学支教近一年时光,心中是无限惆怅。山高、路远,初到本地,一切是那么生疏,寥寥村落,给人一种悠长的思念。教师分班情况下来,我带的是二年级二班,听说是出了名的“优秀”,一种无形的压力变随之产生,当然与之相佐的还有机遇。不到一月时间我便对全班情况有所了解。这帮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学习习惯太差,让人无从下手。此时的我就像是一朵飘浮雨中的云,有些许无奈,即使有一种亢奋的力量支撑着自己,却仍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班上很多同学做作业拖拖拉拉、偷工减料,总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非要老师一个劲地催着,盯着他们才能把作业做完,尤其是碰到数学要动脑动手的时候,他们更是不参与。他们这样还能变勤快吗?轮到班级劳动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偷懒,不愿动弹。老师拿他们没办法,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他们全当耳旁风,听完转眼就又还原了。这让一位执教者产生了很多疑问!班里的廖荣爱、曾丽萍、廖炎等同学被称为“班级支柱”,他们的态度和习惯懒到都让每位老师直喊头疼。我每次看到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不知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而作为一名老师,最不忍心看到的也就是让一个有问题的学生继续放纵下去。教书育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因此,身为班主任的我更想帮他找到病症的原因,挽救这群迷失的孩子。为了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组织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我主动走访了这几位同学,在对他们的家访中,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也体会了很多。首先走访的是曾丽萍家,我和兰老师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她们家,路途的艰辛让我体验到知识的获取是多么的不易。二十几公里的山路,不是一般的孩子能承受的了的。这段求学路走得很艰辛,没有车也没有大人接送,道路的泥泞与崎岖让我担心起这些孩子来。同时也曾疑惑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是怎样看待这种教育现象,更无法理解他们对中国的教育观以及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坚持留在大山?又是什么让他们宁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说罢,零星的几户人家盘绕在山间。平时少言寡语的曾丽萍看到我们的到访,显露出特别惊奇的表情。此时他爸妈也在家,正忙乎着什么?老师的到来,打破他们的沉寂。忽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或许我知道这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内向了。爸妈也没有多说话,只是交待孩子招呼着我们。当问起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看法时,他的父母才慢慢地与我们聊起来。他说:“很多事没有办法,我们呆在这里,是很想把孩子送出去的,我们出生在农村,没有其它的希望,也没有别的指望,现在唯一能寄托的就是想孩子多读点书,让他们能走出去,可是,可是我们当家长的只有这么大个用,你让我们怎么去对待孩子,我们呆在家里,又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也没有什么其它的收入,哪怕现在国家政策好,读书不要钱,我们送她读书也使尽了全身力量,感觉还是力不从心,没能让孩子穿好,也没吃好,穿的好多衣服也就是亲戚送她的。你看他这件厚衣服,还是上一年级她表姐给她的还在穿 。”看着她穿的衣服我也感觉有点心寒,一个星期她也就是只穿这一件衣服,也知道为什么我叫她换一件衣服而她始终没有换。“我们这一辈是呆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要吃很多的苦,要受到常人难以想像的挫折,同村很多人都是通过读书考出去,然后工作挣钱,我很羡慕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这一条路走出去,去实现她们的理想,虽然我们当农民的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