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利_第1页
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利_第2页
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利_第3页
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利_第4页
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利 姓 名:朱丽德孜 学 号:41101028 班 级:2011级法学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力摘 要:截止2006年,全球环境难民总数已达2500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球政治难民总数的一半。联合国预测,2020年会出现5000万名环境难民。难民的急剧增加使得问题横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便会增加。同时,如何对待难民,难民的权力问题也急需得到解决。庞大的难民数量给各个国家增加了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管理和安置这些难民。关键词: 难民; 权利; 环境;20世纪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大片土地变成了荒无人烟的空地。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辐射,34万人被疏散到辐射区以外,这就是人为灾难造成的环境难民。广义上的难民是指因政治迫害,战争或自然灾害而被迫离开本国或其经常居住国而前往别国避难的人,包括政治难民,战争难民,和经济难民。近几年来,又出现了新的名词环境难民,就是因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人。这些人在失去原来的生存环境之后,生活更加艰难,因而被称为“环境难民”。在远古时期已经有不少的原始部落居民因为居住环境的恶化而被迫迁徙。 “气候难民”是属于“环境难民”的一支。造成环境难民的具体原因有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这些环境变化造成食品短缺、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各个方面。迫使居住区域内原住民或合法的背井离乡,或违法的铤而走险、移民他国。根据英国的“眼泪基金会”于2006年推出的研究报告热浪袭人显示:截止2006年,全球环境难民总数已达2500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球政治难民总数的一半。联合国预测,2020年会出现5000万名环境难民。生态学家诺曼梅尔斯预计,在50年内环境难民的总数将会暴增至2亿人。同环境相关的移民现象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最为严重,亚洲的印度等国也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受到影响。北非和拉丁美洲正在遭受土地和水资源恶化之苦,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亚各国每年因荒漠化丧失1000平方公里的多产土地。已有部分非洲人进入了西班牙、德国等国。有预测表明,到21世纪中期,孟加拉和埃两条河流的下游附近15%至16%的土地将遭到海水淹没,可能造成4000万环境难民。在食品短缺愈发严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向北半球转移。同时,有一项研究表明,至少有5个小岛国将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其中最为大多数人熟知的便是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将会在2080年之间被淹没,如果没有国际社会进行保护,那么马尔代夫的国民将会成为斯里兰卡的少数民族,但是斯里兰卡也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在南太平洋的图瓦拉岛,居民已经与新西兰达成协议,分批进行移民。以上事例皆表明,环境难民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社会较为关注,需要各国相互帮助来解决的问题。日益膨胀的难民数量带来的以下的问题:1. 难民数量过大,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矛盾突出。 2002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领导人遇到的最为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就是非法移民和难民庇护问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订了明确的移民法规和相关政策,基本都将移民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家庭、亲属团聚型;第二种为就业、教育及投资型;第三种称之为人道主义移民,绝大多数国家都将符合接收条件、拟作“永久性解决”的难民列于此类项下。但在现实社会中,三类移民之间的界线十分容易混淆,入境前的界定更加困难。三种类型的移民相比较,在现代国家的主权面前,第三类移民似乎比前两类移民更具有特殊性。对前两类移民,主权国家可以直接做出接纳或拒绝的选择而不必对后果有任何担心。而人道主义移民受到难民公约等国际法的特别保护,各国政府则不能强制将他们遣送回原籍国或居住地。这一特殊性也越来越多地被前两类移民所借用。2002年6月,欧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召开首脑会议,研究的首要议题是区域内的移民和难民问题。会上讨论了欧盟当前面临的非法移民的形势、落实坦佩雷会议目标的情况和今后共同的移民难民政策。对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与会领导人最终克服了巨大分歧,就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和难民保护的有关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会议通过了三项具体措施:严格法规,建立签证资料认证统一标准和系统,制定有关难民身份和避难申请统一标准时间表,拟在2003年6月前出台有关难民身份、家庭团聚和外籍长期居民身份等统一政策;加强共同边界管理,建立边防联合行动和移民联络官员网络,加强信息沟通与边防人员交流培训;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加强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合作,堵住非法移民的“源头”和“中转站”。对英国等欧盟成员国提出的采取经济措施联合制裁持不合作态度的“非法移民来源国”及“过境第三国”的建议,欧盟领导人采取了一项折中方案,决定在今后明确合作态度的判断标准后再考虑实惩罚,包括中断经济援助等措施。欧盟塞维利亚首脑会议通过的这些措施,为统一欧盟各国的移民和庇护政策奠定了基础,对今后协调一致打击非法移民和“假冒”难民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旦实施,在短时期内可能会遏制非法移民的势头。但欧盟采取统一政策措施之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人道主义移民,难民庇护渠道更为狭窄,真假难民会同时受到制约和限制。原先能起到释放移民压力 “安全阀”作用的人道主义移民通道被严格限制之后,被拒绝的寻求庇护者做出的选择则不可能受到控制。2.国家内部排外势力有所抬头,社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国家内部民众由于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和安全引发的排外倾向对各国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事实上,在一些主要的难民庇护国,外来难民和申请庇护的人数与难民高峰时期相比已大大下降,接收安置难民并不十分困难,真正左右政府难民决策的正是难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影响,这也是难民问题棘手的重要原因。相信今后一段时间,各个国家将会在难民问题上继续紧缩庇护政策。3. 全球日益膨胀的难民群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非洲之角,难民潮对生态环境毁灭性的破坏则更为明显。中非小国卢旺达发生大规模难民潮至今已有8年之久,为数众多的难民至今仍生活在坦桑尼亚、扎伊尔等周边国家的难民营里。为了维持日常的生机,坦桑尼亚平原上的珍惜野生动物,包括大猩猩在内都成为偷猎和捕杀的对象;扎伊尔维尤加国家公园的数百平方英里原始森林遭到野蛮的滥砍滥伐,数以百万计的树木成为难民的棚屋建材和釜底之薪。难民营地周围的土地被大片开垦,植被完全被破坏。卢旺达政府几年前在面积2500平方公里的阿卡及拉国家公园划出一大部分安置归国难民,目前公园已面目全非,几乎被完全毁坏。阿富汗难民危机留给人们的环境问题也显得相当严重。2001年12月22日,阿富汗临时政府在喀布尔成立,在此后的三个月内有100多万流亡在外的难民和至少16万国内流离失所者返回了家乡,开始重建家园。这给原本就非常脆弱的阿富汗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编写的一份报告,2002年6月,阿富汗全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已经从两年前的59%骤然跌至9%,水资源的类似衡量水平也从43%下降到了15%。难民高峰过后,大片被难民遗弃的营地需要进行清扫和环境恢复,仅在阿富汗就有200个营地需要清理。许多地方由于缺少资金而被迫放弃,成为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难民问题,就要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要改变环境问题,是非常困难。所以,在环境难民的问题上,只能是缓解和减少难民数量。这就牵扯到如何解决环境难民的权利问题。国际法确立的对难民的保护的原则主要有两个,即“不推回”原则和“国际团结合作原则”。 “不推回”原则(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要求,除非有正当理由认为难民有足以危害其所处国家的安全等其他严重情形,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其生命或自由受到威胁的领土边界;“国际团结合作原则”要求,世界各国在难民的接纳、安置、援助、保护,难民事务开支的分摊以及消除和减少难民的产生的根源方面有责任加强团结与合作。根据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和1967年的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国际法依据。但是,因为该公约针对的是政治难民,所以由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而形成的难民均不能获得该公约的保护。不过随着大规模难民问题的出现,联合国难民署先后通过扩大保护范围的难民署章程,斡旋职能以及将流离失所者和寻求庇护者纳入“受难民署关注的人”,为公约之外的实际难民提供临时避难,物质救助和自愿遣返。但是,在一点上,国际公约任然没有实现突破。本文认为这正是公约在难民问题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任何一部的法律、规定是必须应实际而存在,不能单单是为了法律的稳定性而忽视了现实变化。尤其是这种牵扯到生命权的公约,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应当为了逐渐增大的利益受损群体改变或者重新制定我们的规则。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有以下几个设想:一、将环境难民置入难民地位公约的保护之下。二、各国联合成立一个难民基金,各国对于该基金有监督权力,该基金的运行有联合国难民署负责。三、针对已经或者即将失去国家的难民,如马尔代夫的环境难民,各国在不触动各国利益的情况下,解决该国家民众的生活地域问题。不可将安置国民问题全部交由受灾国处理。如果能将国民分而处理,既可以避免部分国家的人口压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