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村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_第1页
与农村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_第2页
与农村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_第3页
与农村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_第4页
与农村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与农村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城市化建设,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消费、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的实际步骤。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速度。我国工业产值比重已达到57,但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361),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60,更低于发达国家的80,说明工业化并没有带动城市化。根据经济学分析,农村城市化要比农村小城镇建设更有实效,是更为科学的实施方案。通过改革劳动就业、户口制度,以及城关镇建设,大中小城市向特大、大、中城市发展,到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45。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农民合理流动和进城的政策、文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进城就业,非农收入难以提高,国家城市化进程缓慢。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下,有关涉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限制、集中管理,主要维护涉农主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的利益。农业政策的目标本是针对农业生产者的,但农民得不到的好处消耗到中间环节,保护的是农业的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政策损失2)。有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业、部门的封闭性,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导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从全局考虑,全国一盘棋;从全球考虑,农业国际化,摆脱就农业而农业,就教育而教育的狭隘思路,可从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得到更为开阔、清晰和准确的答案,这也是入世对我国农业提出的警示。研究表明,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非农收入,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更为有效之举。近几年,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浙江省却一花独放的原因就是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2000年浙江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25367元,其中非农收入达296462元,比1999年增长121,占农民收入的70。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长7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民人均农业收入为95382元,比1999年下降35,增长率连年下降幅度也大大缓和3)。当然,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和个体经济发达,带动建筑、运输、服务业等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农村城市化建设,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就业人口长期大量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世纪性难题的一项国策和对策。目前,我国有42万个小城镇和182万个村庄正在发育成为小城镇,居住人口达2亿,平均每一小城镇的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口达163万,面积为176平方公里。农村城市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农民的转岗培训、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农村城市化也不是简单的工业化,农村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文化、教育建设同样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因此,农村教育又涉及到农村社区教育和社会化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农村教育的诸多内涵归结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关键是正确把握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社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一、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点和问题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全国小城镇平均面积是176平方公里,人均占用耕地面积是108平方米,与大中城市比较没有差别。小城镇具备城市基本设施和职能,有幼儿园、中小学、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图书馆、医院、邮局、车站、自来水等设施。就业人口比重比城市高,非农人口占大多数。根据有关统计,在小城镇中就业人口占716,比城市的486高得多。农业人口占37,非农人口占63。第三产业发展快,从事三产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就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17,从事第二产业人口占444,从事第三产业人口占386,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多达83。第三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1,第三产业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722。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占多数。在国有企业就业的人口占22,集体企业占28,个体企业占25,非国有企业数和就业人口都比全国平均高是小城镇的特点。工商业发达。小城镇的工商业发达,占全镇财政预算内总收入的63,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经济十分发达。在商品交易中,生产资料占34,生活用品占66。根据1996年统计,小城镇人均纯收入为3100元,比全镇人均纯收入高900元,高出农村人口纯收入1倍4)。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落后,难以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村城市化要求。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缓慢,2/3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每年有500多万名中小学辍学生,且有上升的趋势;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现实中的农村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