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教处范文之班主任培训资料:一“网”情深 才入高二,发现苗头不对。 班上部分男生:上课注意力下降 发呆。作业马虎涂鸦。几次三番测试成绩宛如“9?11”事件后的股市 “一泻千里”。 作为班主任的我,能不气不急! 气归气,急归急,可问题摆在那里。得赶紧解决才是,于是静下心来细细琢磨。班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呢?好像最近男同学放学回家特别积极,连以前我怎么也赶不走的篮球场上,也不见他们生龙活虎的身影。听到放学的铃声,他们犹如听到“冲锋”的号角,转眼无影无踪。几经周折,我发现,好像最近西藏北路路口又新开了一家很大的网吧;好像最近沪太路路口上电脑房门口的自行车傍晚时分也停得是密密麻麻;会不会是 猜想归猜想,我先不露声色,开始明察暗访。找班干部了解近况;加强家校联系,找家长打听情况;跟踪调查几个重点对象;“线人”传来“情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班上的有些同学迷上了上网,经常在放学后,刚钻出“ABC”和“XYZ”,便一头栽进WWW”和“COM”,成了网虫,乐不思蜀。我有点困惑,怎么都高二了,还不懂事! “上猛药”!利用早读课时间,我表情严肃地宣布了两个“坚决”:“第一,坚决不允许无故上网;第二,坚决不允许玩电脑游戏。”同时再苦口婆心地讲述利弊:学生当以学业为重,网吧非吾学子常去之所,希望大家能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大道理讲了一套又一套,连我自己都有点洋洋得意,这下他们该不会去了吧!)下午,坐在办公室里,隐约觉得还不够保险。放学时,我板着脸再次走进教室,又宣布了一个补充条例:凡是发现放学后去网吧者,将呈报学校进行纪律处分另请家长来校配合教育 “杀手锏”,说完放心离去。接下来的头两天,颇为平静,我有点高兴。遗憾的是,过了风头后,故态复萌,放学后,学生泡吧依旧,作业马虎依旧,更有甚者,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说孩子经常泡网吧,回家还一身的烟味,同学反映他们都跑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上网了。我有点光火了,真想狠狠批评他们。可冷静一想,我对学生的说教不可谓不多,对学生进网吧的相关条例亦不可谓不严厉,但学生为什么做不到呢?看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深层的原因。于是我请教其他的教师、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的结论,“部分学生网虫”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归纳如下: 1依赖心理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学生上网一段时间后,就被深深吸引了,沉迷其中,如果有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烦躁不安,不能抑制地想上网。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上网频率才能达到心理满足。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社会交往。而且更可怕的是,经调查发现,学生经常上的网站往往是一些聊天网站、游戏网站,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网站,而很少或从来没有上一些健康向上、开阔眼界、促进学习的网站。他们患上的是类似于饮酒、赌博、吸毒的“瘾君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上网过程中,他们产生了心理和生理的愉悦反应,这种反应多次重复,就形成了人对愉悦刺激补偿的渴求,这种渴求又带来刺激的不断强化,于是形成了人对这种刺激的依赖。 2孤独心理 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可视性、亲和感,而人经常上网,无疑会减少这种可视、亲和的人际交往。正常的人的情感需要不断与社会交往来维持,如果整天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缺乏活生生的、形象的、有情感的联系,久而久之,易造成交往能力差和孤僻冷漠、孤独的心理。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但在网上却活跃异常,下网后却更加孤独、更加内向。孤独的学生因为孤独而上网,而网络使他们更加孤独。3矛盾心理 无休止的上网必然会使学习的时间减少,成绩下降也是在所难免。上网与学习始终是摆在他们面前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当阶段性的成绩检测的时候,这种矛盾心理更加突出、更加明显。因为考得不好,将面临家长、同学和老师的压力,自己的面子也过不去。于是他们对学习、作业更不感兴趣,甚至破罐破摔,更加疯狂地上网,借网消愁,愁更愁。从意识的分析来看;“网虫”上瘾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而非传统的生理上的药物上瘾。故粗暴的干涉、禁止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不是封堵,而是疏导。 “退烧药”某天班会课,我经过准备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上网利大于弊”,反方“上网弊大于利”,特意请了几位“网虫”担任反方辩手,让他们自己去意识和体会上网带来的弊与利。当时的辩论气氛异常热烈,正反两方辩手讲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据理力争,最后我引导归纳得出一点:上网是把双刃剑,处理得好,是件好事,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处理不慎反被其误,势必影响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尤其目前网络世界十分复杂,学生分辨能力又差,接受能力不强,易迷失方向。这次意味深长的班会后,有几条“网虫 主动来找我了,谈了他们的体会,有的对我说:“老师,我以后不会经常上网了,今天当着全班的面说了这么多上网的不好,要再去经常上网,那太不好意思了。”通过这次生动形象的疏导,看来学生有触动了。之后,班上果然逐渐平静下来。当前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网络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同时他们也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有自己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教育,横加干涉,粗暴指责,只会引起他们内心的不服,造成逆反心理,对于像“上网”这类事情,解铃还需系铃人,对他们正确加以引导、宣传,深入、耐心做好工作,让学生教育自己,再犟的毛驴也能扭过头来。综合评析: 班主任处理学生的上网问题,已经成为一件经常性的事情,特别在中学阶段,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生成迷于网络并影响学习。不少班主任往往会象孟老师前面的做法一样,一是宣布规定禁止(第一,坚决不允许无故上网;第二,坚决不允许玩电脑游戏。凡是发现放学后去网吧者,将呈报学校进行纪律处分,另请家长来校配合教育);二是讲大道理教育(学生当以学业为重,网吧非吾学子常去之所,希望大家能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可惜效果一般都不理想。 本案例中孟老师及时觉察了自己处理方法的问题,转而请教其他的教师、查阅资料,以期了解和掌握学生进网吧的深层原因。因为学生上网往往有其心理的原因,光靠“堵”和“禁”是没有用的。作为班主任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需求和所思所想,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自己来教育自己。文中孟老师举行的一场班级辩论赛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他特意请了几位“网虫”担任反方“上网弊大于利”的辩手,让他们在查找资料和辩论的过程中自己去认知和体会上网带来的弊与利。这种体会和感悟比简单的说教要有力许多且更加有效,因为它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能打动学生。事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正如孟老师最后所言,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这些都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远景图文体课件
- 《机械员》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常见病症用药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广东政府采购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级电子商务运营师认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桥梁博士v4培训课件
- 2025年财务核算中心面试官眼中的理想候选人从模拟题透视要求
- 2025年财务会计实操案例分析文档及面试模拟题集
- 2026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专家应聘模拟题集详解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PCR实验室基因扩增检验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学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富县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第四版)课件2-2普通话训练
- 新教师三年职业成长规划
- 理化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保密观试题含答案2025年
- 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