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松节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松节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松节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松节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松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松节松节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松节”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松节松节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 异名 黄松木节(圣惠方),油松节(药 材资料汇编),松郎头(药材学)。 基源 为松科松属植物油松、马尾松或云南松等的枝干 的结节。 原植物 作药用的松节通常有3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又名短叶松(中国植物志 略),红皮松(河北),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东北 木本植物图志)。 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又名青松、山松、枞松 (广西、广东)。 云南松Pyunnanensis Franch,又名青松、飞松、长 毛松(云南)。 历史 松属植物入药,始载于本经,所载松脂,列 为上品。 古代所说的松往往包括本属多种植物。 植物名实图考载:“关东松,枝干凌冬翠碧,结实 香美,子为珍果。 凡北地,松难长,多节质坚,材任栋粱,通称油松, 盛夏间油即谥出。” 其中所载“结实香美,子为珍果者”系指红松(P koraiensis),所指北地松系为油松。 形态 油松为常绿乔木,高达25m;树皮灰褐色,裂成 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 大树的枝条平展或微向下伸,树冠近平顶状;枝轮 生,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灰黄色,无毛;二、三年 生枝上的苞片宿存;冬芽红褐色。 针叶2针1束,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 缘有丝状缺裂,两面具气孔线,树脂管58个或更 多,边生,叶鞘宿存。 花单性,雌雄同株。 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下部聚成穗 状。 球果卵圆形,径410cm,成熟后常宿存树上数年之 久,暗褐色;种鳞的鳞盾肥厚,横脊显着,鳞脐凸 起,有刺尖;种子长68mm,种翅长约10mm。 花期45月,球果于第2年10月成熟。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11页图622) 生境与分布 油松为中国特有树种,生于海拔100 2600m地带,喜干冷气候。 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山 西、陕西、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 马尾松与油松的主要区别:常绿乔木,高可达45m; 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枝条每年生长一轮。 针叶2针1束,细柔,长1220cm,树脂管47个。 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直径25 4cm,成熟后栗褐色;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微具枝 脊,鳞脐微凹,无刺尖;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 种翅长162cm。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09页图619)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等地。 云南松与油松、马尾松的主要区别:常绿乔木,二、 三年生枝上的鳞叶常脱落;针叶通常3针(稀2针)1束, 柔软,长1525(30)cm,宽约15mm,树脂管46 个,边生与中生并存。 球果圆锥状卵形,长6 11cm,成熟时张开,基部 宽,有短柄;鳞盾肥厚,稍平或隆起,间或反曲;鳞 脐微凹或微凸,有短刺;种子褐色,近卵圆形或倒卵 圆形,微扁,长45mm,种翅长1214mm。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13页图625) 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面及贵州等地。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 【生药】: 采集 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经 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药材产于中国松树分布区。 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圆形或长方形的块状或片状,长6 10cm,厚13cm,也有较小的不规则碎块;表面红 棕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纵深裂纹,绕节的四周开 裂。 木部黄色或淡棕色,可见年轮纹理,富含油脂。 质坚硬,有松节油气,味微苦。 以个大、红棕色、油性足者为佳。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劈碎,洗净,浸润透 (或蒸软),待软切片,晒干。 。 【化学】: 油松的松节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及 蒎烯,两者共占90%以上,另含少量左旋樟烯、 二戊烯等,还含树脂。 马尾松松节的挥发油主含蒎烯、蒎烯和3蒈烯 (3Carene),还含少量水芹烯(Phellandrene)、月桂 烯(Myrcene)和柠檬烯。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8:9,11 【药性】: 性味 苦,温。 别录:“温。” 滇南本草:“平,微酸。” 纲目:“苦,温。” 医林纂要:“苦、辛,温。” 本草再新:“甘、苦,温。” 归经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本草撮要:“入手太阴、阳明、少阴、足厥阴 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主治 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转筋挛急,脚气痿软,鹤 膝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别录:“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 日华子本草:“治脚软骨节风。” 本草衍义补遗:“炒焦治骨节病,能燥血中之 湿。” 滇南本草:“行经络,治痰火,筋骨疼痛,湿痹 痿软,强筋骨。” 本草通玄:“搜风舒筋。” 分类草药性:“治鹤膝风,通气和血。”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 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浸酒涂擦。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服。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松节散(圣惠方)治 从高坠损,恶血攻心,胸膈烦闷:黄松木节150g(细 锉),用童子小便、醋各100ml,于砂盆内以慢火炒, 滴入童便和醋,炒干研为散,每服6g,热童便调下。 松节汤(医学入门)治脚气入腹,心腹胀急,烦躁 肿痛:松节(炒黄)、桑白皮、苏叶各30g,槟榔1g,甘 草15g,加灯芯20根、生姜2片、童便1g,水煎服。 槐白皮散(圣惠方)治齿风,疼痛不止:槐白皮、 地骨皮、松节(锉)各30g。 上药,捣筛为散,每用15g,以浆250ml。 煎五七沸,去渣,热含冷吐。 单方应用 圣惠方:“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松 节烧灰揩之。” 补缺肘后方:“治患脚屈,积年不能行,腰脊挛 痹及腹内紧结:松节1500g,净洗,锉之,以水 6000ml,煮取3600ml,以渍曲;又以水4000ml煮渣, 取2000ml,渍饭。 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 秘宝方:“治转筋挛急:松节30g,锉如米大, 乳香3g。 上药用银石器慢火炒焦,存一、二分性,出火毒,研 末,每服36g,热木瓜酒调下。” 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