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开端和发展古体诗时期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集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最后编定的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在体例上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十五“国风”所反映的是来自民间的社会呼声,它叙述劳动人民之间的婚姻恋爱,展示思妇、军人对沉重的国家赋税、兵役制度的不满,揭露、讽刺统治阶级的繁重剥削和荒淫无耻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十五“国风”的主要内容;而“雅”、“颂”则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宴乐祭祀、点缀升平的一种高雅方式,诗篇记叙周王的各种祭祀、征战、朝议活动,歌颂王公们清明的统治,描写各种宴饮的繁华富丽,当然,偶尔它也会流露出“大厦将倾”的哀叹所有这些,则构成了“雅”、“颂”的主要内容。总之,一部诗三百篇,就是一轴反映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 如果说诗经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战国时期兴起的“楚辞”的诗歌创作则表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楚辞”是诗经之后兴起的完全不同于诗经的一种新诗体,而楚国人屈原则是这一新诗体的杰出代表。屈原以他崇高、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人格和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奇幻的理想世界的艺术手法,创作了以离骚为代表的大量诗篇。这些诗篇和其他一些楚人的诗篇一起,以其想象丰富、辞采瑰丽的艺术风格而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远祖。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深远影响的作家。 诗经和“楚辞”,分别以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为我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西汉、东汉共四百多年的时间,官府比较重视民间声乐和歌谣的采集,设立了专门的采集机构乐府。乐府为着政府采集了大量民间歌诗、民间声乐。流传至今的乐府篇章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都是优秀的诗歌,而其中尤以揭露封建礼教妇女的深重罪恶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为突出。西汉的乐府民歌是对诗经中“风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情感;它的叙事性和典型性标志着现实主义传统在民歌中的发展,它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优良的民歌艺术特色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两汉时期,史传、辞赋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文士的注意力,但到了东汉后期,在接受民间文学优良成分的基础上,文人的诗歌创作再次兴起,而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则表现得更为显著。五言诗的形式,为语言、音节的变化和运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而更便于叙事和抒情,因此它很快代替了四言诗的旧形式,而成为诗人创作最主要的一种诗体。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作品是现存所谓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文人五言诗兴起以后迅速形成汉末魏初时期的建安文学、正始文学的高峰。建安文学以“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而其中尤以曹操和曹植的成就最为突出。建安文学继汉乐府之后,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诗人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主要诗人还有所谓的“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近体诗时期。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产生了以律诗绝句为代表的近体诗。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首先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诗歌体例众多,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齐头并进,各呈异彩。涌现出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游历祖国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杜甫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又涌现出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以及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唐代的五、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进一步成熟,讲求声调韵律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最后形成,诗歌形式百花齐放。到盛唐时代,众多的诗人把诗歌创作推向高峰,壮阔的山河,优美的田园,繁华的都市,苍凉的边塞,惨烈的战争,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特别是李白的充满狂放激情、猛力抨击现实的浪漫主义诗篇和杜甫关注国家命运、悲悯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晚唐的文人词以温庭筠为代表。五代时期,后蜀在温庭筠的影响下出现了“花间词派”,南唐则有冯延巳、李竟、李煜等人。宋以前,除了南唐李煜在亡国后的一些词,对词的发展有所贡献以外,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属绮罗香艳之作,内容上多偏重于写艳情闲愁。3、诗的变形期-词。使词真正得到发展的是宋代。 在宋代,除了晚唐、五代时期形成的婉约词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外,还出现了足以与婉约派分庭抗礼的豪放词派。正是这两大词派相辅相成的发展,才使得词在宋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婉约词派在两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人,其走品主要以反映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愁怀闷意的词作为主。北宋词至柳永为一大变。虽然柳永的词仍然没有摆脱“词为艳科”的藩篱,但他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使得词作能够容纳更为丰富、更为复杂的内容;他也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以极其生动活泼的俚俗语言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加上作者善于运用铺叙的艺术技巧,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市民气息,因而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享有以往任何词人都不曾获致的“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秦观、贺铸的词,继续沿着柳永抒写男女别情和悲叹个人身世的风格发展。到了北宋后期,周邦彦以高度形式化的典雅工丽之词,被谶纬婉约词的所谓“集大成”词人。实际上,他的词主要致力于粉饰北宋晚期表面的繁荣景象,内容上空虚贫弱、脱离现实的倾向比较明显。南宋中叶以后的词家,以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为代表,继承了周邦彦偏重格律的特点,他们的词作仍然存在着脱离现实的倾向。但是,两宋先后经历了亡国惨剧,又不能不影响到他们的创作,因此在一部分词作里我们还隐约能够听到他们曲折隐晦、哀婉情深的亡国哀音。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主要还是继承了婉约派的传统,但是,由于她一生经历坎坷,加上她在艺术上的力求精益,个人命运和家国之叹在她的词里有着鲜明而深刻的反映,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词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豪放派词在两宋兴起并蔚为大观是词发展提高的重要表现。北宋前期, 在范仲淹等个别词人的词作里,已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独特风貌。但真正创立豪放派并使它在词坛大放光芒的则是苏轼。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点,而是把词看作是和诗一样具有言志咏怀作用的新体裁,这就极大地扩展了词的内容。在苏词中有要求建功立业的明确的爱国主题,有富于幻想的浪漫精神,有雄浑博大的意境,这些丰富的内容表现出了豪迈奔放的个人性格及其乐观处世的生活态度,它在词的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确是前无古人的;另外,苏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也极大地丰富了词的创作技巧,;苏词还打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为词作能够更自由地表现思想内容提供了更大地余地。苏轼以他接触的成就震撼了当时的词坛,但是由于一般士大夫狭隘保守的观念,除了象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的某些作品带一点点豪放气概外,北宋一代大部分词人的词作仍然沉浸在绮丽婉约的香艳之风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词的发展与提高。到了南宋,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激情,岳飞、张元干、张孝祥等人的词作,以其义薄云天的爱国激情,为南宋词坛豪放刚健词风的形成做出了很大贡献。而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人对这一新风格的弘扬和发展,则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大力冲破一切词法和音律的严格限制,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问为词”的观点,这就使得词“无不可运用的题材,无不可描绘的事物,无不可表达的意境”(胡云羽语)词的范围和内容就更为扩大了。另外,辛词中还贯注着一种坚定不移、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是南宋一代人民普遍心声的反映,因而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辛弃疾以他丰富多彩、接触横放的爱国主义词作,雄视当代,成为词坛的权威和典型。他和词友陈亮、刘过等人一起,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所谓“辛派词人”。随着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辛派词人”的影响不断扩大,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蒋捷、邓剡等人,成为辛派的后劲。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这一历史巨变给汉族士人心理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得曾一度占据南宋词坛的豪放词派,因无法表现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渐趋消歇,而传统的婉约词派又无法承担起表现新时代内容的任务。4、元曲.宋代就曾流传于民间的元杂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这一时代主要的文学体裁;而脱胎于元杂剧的散曲开始逐步成为流行于士人中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一般认为,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而在这里,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作为诗歌变体的散曲。元散曲是继宋词之后旧体诗诗体的第二次演变,对戏曲而言,它是一种不具备表演内容的歌曲;对诗词而言,它是一种新兴的诗体。元散曲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小令和套数。小令类似于词,其不同于词的方面是用韵比较密,没有双调或三、四叠的调,并且还可以在本调外加衬字;套数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组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一韵到底。 散曲最初起源于民间,又称为“街市小令”“叶儿”等。元代时期散曲逐步转入文人手中。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分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或咏男女恋情,或抒个人情怀,或状自然景物,内容丰富,风格质朴自然,还保留了某些民间歌曲的特色。后期作家以张可久和乔吉为代表,多啸傲湖山和嘲弄风月之作,内容上比较远离现实,而在艺术上则显得更为精工典丽。后期比较重要的作家还有雎景臣、张养浩和刘时中等人。 宋元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旧体诗的代表性诗体的古体诗和近体诗先后出现了宋词、元曲两种变体,但古体诗和近体诗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消歇,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在新时代中还取得了新的发展,如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以陆游为代表的南宋爱国主义诗派等。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范本:特殊职业离婚财产分割方案
- 2025年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提升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内容质量与用户满意度评价报告
- 2025企业贷款合同模板
- 2025园林绿化工程石材供货合同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专利技术市场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
- 网络文学IP开发全产业链跨界融合创新与价值提升研究报告
- 风电叶片回收处理技术环保创新与产业升级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大学新思想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度分析2025年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金属表面处理设备制造业的应用与推广前景报告
- 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 电影鉴赏教学课件
- 跨境贸易背景下非遗工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 (高清版)DB11∕T 2456-2025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规范
- 胎心监护及并发症处理
- 2025至2030苯基吡唑类杀虫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 老年病贫血护理
- 锁骨骨折术后护理
-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复习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眼科常见疾病及其用药
- 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监测与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