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极解说词.doc_第1页
武当太极解说词.doc_第2页
武当太极解说词.doc_第3页
武当太极解说词.doc_第4页
武当太极解说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极武当解说词第一集:无形有形引言:传说中,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庄子日,“世问万物气聚而生,气散而化。”人们在与天相交的绝顶,看有形无形幻化万象,寻求着与天地相通的契机。目出而作,日入而息,季节的轮回中,每一个生命都祈盼着能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德国科隆)在地球的另一边,流淌的莱茵河一直在叙述人类另一个角度的信仰解读。 这座以建筑闻名于世的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德国科隆大教堂。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戈特弗里德。玻姆先生也定居此地。此刻戈特弗里德。玻姆与小儿子保罗。玻姆正在为一项设计而兴奋地讨论着。这是一个建筑师世家,祖孙四代都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84岁的戈特弗里德。玻姆已经少有兴起参与新的项目,究竟是什么让他再次兴致盎然呢?答案来自遥远的东方,一个道教文化发源地向大师发来邀请,希望他为中国武当山设计一座名为太极馆的道家文化中心。 【采访】德国建筑设计师戈特弗里德。玻姆 “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道教,在那会儿我就听说了老子,而且对其具有浓厚的兴趣,我还记得的是我当时有一本小书,我还把它拿到了战场前线上去了。书不大,所以我把它放在自己的口袋之中,并且喜欢经常拿出来,读一读里面的文章,它对于我来说包含了种种生活的智慧,对我在有裨益。” (哈佛大学) 2010年4月,哈佛大学举办中国文化研讨会,人们开始探究是什么样的内在价值推动东方大国重新创造发展传奇?哈佛大这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杜维明教授,他所领导的哈佛燕京学社从费正清时代开始,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主流社会研究中国的权威机构。 【采访】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教授杜维明 “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受到普遍的重视,内在的价值,就是中国文之中有一些普世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仅在中国很重要,在中国文化中很重要,那么对世界各地,特别是在21世纪人类碰到了非常重要的挑战,就是人的存活问题,在这个氛围之中,它就更重要了。” (上海世界博览会) 伴随着一抹鲜艳的中国红,中国再次成为了一个宽广而又包容的世界大舞台。世界开始好奇,这个恢弘的有形中国故事,其中亿万主角们的个体内心又是怎样一个精微的无形世界? 【采访】德国学者维尔纳。施万费尔德 “一个中国人从小时候就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是伴随着道家思想成长起来的,倒不是说他从学校里就学到了这种思想,而是因为整个中国的社会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追求生命的永恒,崇尚精神的愉悦,每一个中国人的有形世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无形熏陶。 【采访】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 “我认为中国丰富的思想文化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无论是否来自道家思想是对生命的思考,不是以思辨精神来思考生命,而是一切从生命发展、生命能量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中文所说的气,因此我认为中国思想中最成熟的部分,是所有跟生活有关的部分,生命、活着、活力、寿命等等,中国思想真的很丰富。” 道教文化正是戈特弗里德。玻姆感兴趣的题材,出于对这个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的好奇,从没有到过中国的他接受了太极馆的设计委托。 【采访】德国建筑设计师戈特弗里德。玻姆 “我认为,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将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宾馆工程同富有人文精神的庙观放在一起,甚至是结合起来的想法,是一件令人惊奇的挑战,我们很有兴趣去做这么一件事情。” (法国巴黎) 然而,太极究竟是什么?戈特弗里德。玻姆并不了解。 清晨的埃菲尔铁塔下,人们在练习太极拳,它看似缓慢却内蕴饱满,有人说,太极源于一幅圆形的黑白图案。还有人说,它是所有的价值和动力的源头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 【采访】电影导演李安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太极这种东西在我们血液里面,你不必特别去读,在你生活里面就有,它有阴跟阳。阳是很阳刚的东西,阴是它是有阴有阳,有暗有明,有软有硬的。跟人相处也是讲究这个东西,跟天地相处所以我们是最律的民族,我们不讲征服,讲究和平共存,讲究互生共利,所以这个世界是静止的,它就是一个圆形的,像太极一样周而复始。” 这无疑是一个颇具想象力的话题,太极如此玄妙,让戈弗里德。玻姆感觉万分好奇,所有的这一切迫使戈特弗里德。玻姆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让小儿子保罗。玻姆去一趟中国。等待他的将是一次怎样的太极之旅呢? (武当山紫霄宫) 每天清晨,武当的道人们都会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吟诵经咒,道教称之为早课。干百年来,修行都是以样的方式开始。 【采访】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 “道教啊,为啥这个早晚课是一定必修之课?那么道教的衣鞋,道教的衣幡,道教的寺,道的最基本理念和它的修行方式,都在早坛和晚课里面,尤其修行的方式。为警醒,他要读必修之课啊,它的早坛晚课,你每天是必修之课,不做一回你就不是个道士。” 道教信徒认为,太阳初升的时候,阳气生发,同时杂念也会萌发,如果随着欲念的游走而不加以控制,则背离了修道的目的。那么,道教为什么认为天地时辰的变化会影响到自身呢?这来源于一个非常朴素的天人观。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你比如说人长了两只眼睛吧,天上呢,有太阳和月亮,这个是对应的,然后呢,人不是有头发嘛,有毛发,那在宇宙当中呢,自然当中有树和草啊,然后人身上有流动的血液,那自然当中呢,那就有河流啊,等等等等。”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相信人的自身小世界与外部大世界都有着阴阳五行的构成,这种天人同构的古老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现代科学的研究探索,显示出某种联系。 【采访】哈佛大学科学哲学教授杰夫瑞“当代科学家哲学家仍然相信,人的本质是属于世界的一部分,人们受到变化的影响。比如天空、四季、月亮、时间的变化等等,就像其它的物种一样,所以才产生了这种表面性的思想变化,但最根本的观点还是,人们被变化所影响,甚至很遥远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 干百年来,武当的道人们一直寻找着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契机,在他们眼中,宇宙是人的身体的外化,它因为与人同体而与人相亲,因为与人相亲而成为诗意和审美的存在。云卷云舒间,道人们感受着天地灵气,在天人合一梦想的支撑下,他们又将怎样遵循着天地的规律休养生息呢? 晨雾散去,保罗。玻姆和助手来到了紫霄宫,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距今600年前,也有一个人来到武当山,他怀揣北京紫禁城的图纸,以此为模本,大兴土木,令武当成为名扬天下的皇家道场。 【采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他们虽然远隔这么万里江山,但是他们之间实际上是一个模本,这种情况正好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在历史上的这种非常非常密切的联系,或者同源。 北建紫禁,南修武当。从开工之曰起,这座大山就和帝国的京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少有帝王对一座大山如此热情,大明王朝二百多年历史,武当山共接受了近400道圣旨。在这里,统御四海的威严皇权,被融入了更为尊崇的道法自然中,人与天地完美融合,成为了理想的洞天福地。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风水是什么意思?它实际上是指这个建筑啊,要避开风抓住水,因为风它一吹来之后,它是会把这个气给吹散的,而这个水呢,它能扑住气,所以叫藏风聚气,所以风水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阴阳中和,这就反映了那个太极原理。 今天,当我们从空中俯瞰紫霄宫,一条笔直的中轴线贯串始终,这和明朝“皇权中轴”的审美十分吻合,它三面环山遥对五老珠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原则,宫内的金水河、朱雀池是紫霄宫生气凝聚而不散的风水池,完美的生态环境让道人们得以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与天地相交相融 【采访】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 “中国成语说竭泽而渔,打鱼结果把水去抽于,你水抽干你就没有了,其实水是本,鱼是副的,你不能打大自然的资源全部用光,资源用光了的时候,你人类也生存不下去,所以,无限制的开发是可怕的。” 行走于武当的山林之中,感受人与天地自然而流畅的互动,远离了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包围,那些莫名的焦虑和压抑,似乎也自然消隐。 (武当山南岩宫) 当晚课的鼓声响起,这座大山让保罗。玻姆感悟良多。 【采访】德国建筑师保罗玻姆 “今天的游览告诉我,我做得不错,我里与我以前看到的有所不同,在建筑语言里它们不尽相同,但对于空间和房屋设计的用意上,我认为它们与这些古老的建筑有诸多相通之处。 (武当逍遥谷) 这是一次奇妙的武当之旅,当新的一天到来,保罗。玻姆决定拜访一位在武当隐居三十多年的道医,在他看来,中医玄妙而又不可言喻,仅仅是望闻问切,不依靠任何仪器就可以与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晓身体的疾患,这是许多西方人所好奇的东方智慧。【采访】道医&保罗玻姆“那你有没有看过中医?”“看过,看过我的舌头。 “看过吗?” “看过。 “多长时间?” “我想是两年前。 “她(中医)给我开了一些药,我在服用中药。” 这是一个快速奔跑的时代,欲望太多,速度太快,我们的身体人为地失去了平衡,被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幻着的世界,所谓大道至简,中国传统的医者就是帮助人们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万病皆由心病起,这些精心研制的良药只能治疗疾患,而不能让身体永久保持生命的活力。生活在这座大山的道医们所推崇的是因天之序,顺应着自然的节奏来生活,才能长久保有人体自身的和谐。 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王医生认为保罗。玻姆应该找全山武术总教练钟道长学习太极拳,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疏通经脉,在与天地山川的对话中体悟太极的奥妙。 大道如气,若有似无,却是生存的根本,一升一降,就是太极拳的起式,好似人生的起起伏伏,有高潮,有低谷,升降往复,道人们认为,修炼太极拳,能让人心境平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采访】电影导演李安 “人生是一个修炼的道场,就像道家讲的一样,我们都是来修炼的,能够练一练气,知道怎么样是一个平顺的气,什么样是一个平衡的状态,逆气来的时候能够把它顺开,顺气来的时候能够知道有一种节制,让它循环不绝,绵绵不息。 古老朴素的中国哲学世界观,衍生出中国人独特的自我健康方法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极拳在行云流水,动静结合中,生动具象地演绎着一个和字。 距今一千多年前,一位叫陈抟的传奇智者给后代留下了那一幅不朽的传世经典,古老的太极图,蕴含了宇宙间永恒不断的循环发展规律,不时与今天的文明进程发生穿历史时空的邂逅。科学一再证实,我们所了解的宇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们想更好地生存,就是要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这种理想中的状态被古人命名为太极,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几千年前的中国先贤早就以这样简单而又深奥的太极,揭示了宇宙万物间有形无形的阴阳和谐之道。 。【采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你要一直发展而不至于枯竭,就必须要均衡,要有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看到的是,根源是太极,而人类的世界要追求这个太极的理想,等于是说我要设法使我的有生之年,我所有的行动,所有的思维,跟别人互动的模式,都要能够符合太极的一种原则,就是你不要过,也不要不及。 北京的第一场雪后,保罗。玻姆代表事务所向国内外的建筑专家诠释太极馆的设计方案。 【讲解】德国建筑师保罗玻姆 “它是一种对现代生活哲学的诠释,它也是一扇窗户,让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能够与上天交流,要把这个译成建筑语言。我决定(这个地方)随台阶层层而上。”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都是现代人对这座大山、对太极的敬畏和解读,实际上从古至今人类都渴望企及太极的美好状态。 武当山古称太和山,一个和字点出了太极的精髓,日月春秋中,这座大山巍然屹立在中国的版图中心,似乎调和着四方的风水,阴阳平和,共生共荣。 【采访】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武当太极文化体现了东方的哲学思想,这个精髓,太极的精髓就是和谐,如果人类遵循了这个和谐的思想,那么,世界就会和平,国家就会和谐,家庭就会和睦,人类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每到特殊的日子,武当的道人们都会登上最高峰金顶,去记录这一天的星象。有人说,人离开尘世后,灵魂不灭,将化作天上的一颗星星。 今天,道人们遥望着璀璨的夜空,似乎在与无数的先白哲们对话,我们来自哪里,终将归向何处,面对人生诸多未知,如何平静身心,坦然自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第二集:太和九州引言:每天清晨,阳光照亮武当最高峰的紫金城。此时,千里之外的紫禁城也从沉睡中醒来。600多年前,南北两座紫禁(金)城,同时开工,相继建成。大明王朝几乎所有的帝王在登基之时,都会一南一北同时诏告天下。历史的日月光华中,武当与紫禁城,承载了一个帝国的太和之梦。 这是一个帝王亲自为武当山所作的道曲,也是他一生中谱写的唯一一部乐章。乐曲幽婉华丽,表达了对这座大山的主神玄武神的感激与虔诚之心,历朝历代少有帝王对一座大山如此之顷心,这是道教音乐史上一部巅峰之作,名为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2010年底武当山法事音乐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邀前往国外演出,道教协会决定将这部武当山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演出的开篇,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只留下了极其简单的古代道人曰传心授的词谱记法。武道长是紫霄宫管委会主任,她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武汉音乐学院的专家们一起让经典重现世间。 【采访】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史新民 “现在据历史所查,皇帝单独为一个山制玄帝乐章,恐怕仅此一家,这个音乐能不能传下来呢?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感觉很困难,为什么呢?你首先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你不是吹一个笛子,吹一个二胡,拉一个二胡啊,吹一个笙啊,你音调可以吹出来,但是没有它那个气氛,没有它的效果,达不到它那个张力。辉煌,使人受到灵魂的洗礼这种效果。 在道人们心中,演奏道教音乐是在与天地神灵相交流,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要遵从其音乐的完整和神圣性,每当仙音缭绕的时候,乐由心生,音乐为修道人指引着方向,给予了力量。 【采访】武当山道人武道长 “道教音乐的目的就是更好更完善地表达人的心愿,一方面是表达人们对神仙的向往,更好更完善地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向往,祈求上天保佑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们一切顺心如意,祈求宇宙天地和谐。” 当年,乐章完工后,明成祖朱棣钦定其为明代宫廷祭祀音乐,在祭词中,他动情地写到:天以清,地以宁,神道难名,荷上穷诞布恩泽,永乐逢太平。 永乐皇帝真诚地希望在玄武神的注视下,神光普照,百姓安居,天下太平。皇帝为何将天下太平的梦想寄予一座大山呢? 今天,当人们登临武当,无不惊讶于它浓郁的皇家色彩。从唐太宗李世民下旨敕建武当历史第一座皇家道观后,无数的帝王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这座大山的仰慕之情,无论是建制还是规模,武当的各大宫观都将帝王们的虔诚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采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王子林 “南京紫禁城里面有一条金水河,北京紫禁城里面也有一条金水河,金水河,就是因为这条河从西方流过来,西方属金,故曰金水河,金水河一般都是从西北方向进来,东南方向流出去,西北方向属于天门,东南方向属于地府,那么这叫天地相通,金水河就代表了把天和地联系起来了,这就是金水河,属于皇家独有。”明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朱元璋的小儿子就因王府超了规制而被诬以谋反之罪,虽然责为亲王,仍落得全家自焚而死的结局。一座大山为何被赋予如此至高权力,能和皇家具有相同的规制等级呢?明成祖朱棣在修建武当山时,特意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的父皇之所以能够得天下,这是玄帝显灵佑护的结果,如今,天下太平,特来答谢。”事实果真如此吗? 【采访】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 阎崇年 “朱元璋死了之后,没有把位子传给燕王朱橡,传给了他的长孙,传给了他的嫡长孙朱允文,就是建文帝。后来燕王朱棣不服,他从北京起兵,叫做靖难之役,率了军队一直打到南京夺取了皇权。他的侄子建文帝的下落,有说是被火烧死了,有说逃跑了,当和尚去了,不管怎么着吧,反正是皇权归朱棣掌握到了。朱棣的皇权得来之后,他曾经问过他一个史官,说将业历史怎么记载我的事呢?那史官很直率说:一个字篡。” 篡位者比正常继位的人更渴望得到世人的认同,无数个不眠之夜,当朱橡打开道德经,都会被老子的治国理论所折服,他渴望达到那种“人民甘其食、美其服”的理想王国,这是他的父亲朱元璋的梦想,他需要实现父皇的理想,以此来告诉天下人,他才是传承父皇理想的最佳人选,这个国家就应该由他来治理。 这一刻他渴望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指引。 (道教音乐白鹤翅) 这是一首用来接神的乐曲,名为白鹤翅,在这个细雨纷飞的时刻,武道长用音乐表达着一份虔诚之心,希望在神灵的指引下,自己能感受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的美妙与恢弘。 (武当山榔梅祠) 永乐3年,武当山五龙宫旁的榔梅树突然开花结果,在道人心中,这意味着天降瑞兆,他们是否也奏响了一曲白鹤翅来答谢神灵的恩惠?消息传到京城,永乐皇帝大喜,赐重赏。千里之外的皇宫,朱棣似乎也被白鹤指引,当他仰望天空,看到了一个绚烂夺目的未来。 古人仰观天象,最亮的星是正中的紫微星,皇帝自称天子,紫微垣在人间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而玄武是守护紫微星的北方护法神。无独有偶,朱棣曾被分封为燕王,镇守北方,所有这些意象汇聚在一起,在朱橡心中共筑起对北方护神的顶礼膜拜。 【采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建文皇帝被永乐皇帝赶下台之后,永乐在南京住了一段时间,但是他总觉得他是北方起家,而且确确实实在北方有他关心的,需要把蒙元的残余势力抵御下去,抵御出国门,这样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所以对他来讲,对北方的眷顾远比在南方要令他关心得多,所以他时刻相着要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方来。 今天当我们重新梳理历史,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有了令人回味的深意。朱棣将都城迁到玄武神守护的北方,营造一个地上的紫禁城,在玄武神坐镇的仙山武当山,营造一个天上的紫金城,如此两大紫禁(金)城,一个占据精神的至高点,一个缔造权力的中枢,永乐皇帝终偿所愿,大明王朝从此一统天上人间,百生安居乐业,此谓太极。 (宋真武神像)(明真武神像) 当朱橡将真武供奉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的时候,他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因为贞观年间天下大旱,最终在武当山五龙宫祈雨得以灵验,唐太宗下令开始祭祀玄武神,唐玄宗时又在宫北玄武门内建玄武道观,同样是篡位,同样是企盼神助,大唐王朝的辉煌灿烂令他心驰神往。 【采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王子林 “永乐皇帝把真武大帝请到了紫禁城里面,专门为真武大帝营建了一个玄武空间,那就是坤要宫北、玄武门里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他建了一个钦安殿供奉真武大帝,钦安殿的两侧建了七所房子,称为七所,这个取象于北方天空七宿,玄武门就是玄武的象征。 由门开始,武当和故宫一南一北,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遥相呼应,天圆地方,太极肇始,阴阳互动,这种带着朴素辩证法色彩的世界观,正是中国先哲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武当山宫观独特的圆形莲花如意门,与故宫的方正大门相对应,就像不同的取景框,形成了妙趣横生的天圆地方视角。 【采访】二胡演奏家陈军 “歌德就会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符,同时又把音乐比作成一个流动的建筑,我们走在武当山这样一个大山上,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的交响音乐之中,我们想象中在云间飘下来,用鹤一样的视角来观看武当,这个时候武当山就会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伟大的作品,而它的每一个建筑群的点都会成为这一个大的交响乐的每一个细小的乐章。 琴瑟和鸣,每一个音符都牵引我们回到遥远的过去。永乐18年,在故宫即将完工之时,永乐皇帝在刚刚建成的天地坛设神乐署,从此这里成为教练舞生、乐生、演习礼乐的常设机构,其中凝禧殿为演习礼乐所用,显佑殿供奉玄武,皇帝下旨召全国道教音乐人才,在这里为武当培养了四百名乐舞生,钟声磬韵,金声玉振,当我们聆听这来自明清的宫廷祭祀音乐时,不禁想象当年的大明御制玄教乐章是何等的恢弘与华丽。也许只有那样的壮丽盛世才能诞生这样伟大而恢弘的音乐作品,所有的一切都为即将到来的竣工准备着,从侄儿手中夺得政权以来,朱棣北征漠北,南驱倭寇,为了这个国家从来没有懈怠过,每每入夜,孤独和寂寞如这首乐曲般随风入心。 永乐l9年,紫禁城主要工程完工,没有人知道,朱棣面对此景,是何等的感慨万千,身处巅峰的代价就是无人可以倾诉,然而,就在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完工一百日时,一场神秘的雷火,一夜之间将朱棣十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此时,武当正进入到最后也是最艰难的工程太和宫内的紫金城,在饱受打击之后,紫金城是否能顺利完工,成了他莫大的精神支柱。 【采访】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 “当时永乐皇帝下了七十多道圣旨,讲究其山分毫不能修动,所有的建筑群要依山就势,巧妙布局,若隐若现。现在大家看到的武当山的古建筑群,有的是在高山之巅,有的是在悬崖峭壁,都是遵循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个规律,使自然生态非常好,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 每到重要节日,武道长都会和道友们一起举行斋醮仪式,为天下苍生祈福。六百年前的某个清晨,武当金顶的紫金城即将落成之时,道人们也在紧张的忙碌着,那将是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穿云透雾、浩荡南北的时刻。 【采访】古建筑学家罗哲文 “武当山的建筑很有它的特色,它最精彩的就是所谓的紫金城北京的叫紫禁城,它的叫紫金城一那一群建筑,就是金顶,所谓的金顶,金殿也在上头,旁边用石头砌筑的高墙,围绕着这个山顶,那也是非常雄伟壮观的。 公元l424年,一场国家盛典在大明帝国版图中央的武当之巅恢宏揭幕,诵经声中,紫金城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城墙上按东西南北四方建筑了四座天门,以象征天阙,四座天门凌绝云空,极力渲染天庭仙界的威严,而武当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众峰拱托,八方朝拜的景观也恰恰应和了征服者想要彰显的神权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一 “去北京的故宫我们看的是文物,看的是建筑;但是登武当,更多你感觉的是山林,是一种云卷云舒之间那种自由浩荡,所以其实为什么人登山会觉得身心舒朗呢?因为有些境界不在攀援之中是不能体会到的。武当山是很雄奇的,云遮雾绕,在一路攀援而上的时候,其实你能够感觉到中国的武侠和中国的哲学,中国最宁静的这种道家和无为无不为的那种思想。” 对玄武神的崇拜,从永乐年间一直待续到康乾盛世,从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主殿名称的演变,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武当文化、太极文化对历代帝王们的精神支撑。从朱棣时代的奉天殿,到嘉靖年间的皇极殿,再到清代顺治年间改称太和殿,奉天承运,皇建有极,太和九州,天地间的和谐大美,成为了数代君王们的治国理想。 公元l535年,为了便于自己举行斋醮仪式,明嘉靖皇帝在钦安殿外设天一门,与武当紫霄宫天一池遥相呼应,取义“天一生水”。大明王朝二百多年间,人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祈求着这座大山的护佑,或许只有身处其间,才能体会世人对天地是何等的敬畏,无论大明御制玄教乐章能否重现世间,这都是人们面对浩荡天地而内心激荡的一曲赞歌。 公元l703年,经过漫长的沉寂后,康熙皇帝为武当金殿手书“金光妙相”,三十年后,乾隆皇帝为故宫钦安殿手书“统握圆枢。 【采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王子林 “圆枢,就是天的中轴,他掌握着这个中轴,那么实际上他就掌握着紫禁城的中轴,紫禁城的中轴也就是全中国的中轴,天轴在不断地旋转,所有的星都绕着天轴在运转,那么真武大帝就掌握着这个天轴,所以说他的作用非常之大,那么这尊神的地位已经尊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了,它就成了紫禁城的保护神,也成为明清皇朝的保护神。 (道教音乐三清宫) 古汉语中的“和”字,最初的含义为乐器,音乐调和着欢乐和忧伤,梦想和现实,音乐也和着一个太和九州。 六百年的韶华乐章中,这座承载着朱棣和他的事业后继者们精神寄托的圣山,与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北京紫禁城,都曾经是这个国家最神秘最神圣的所在,仙音瓢渺中,人们用音乐向这座大山倾诉着自己生命的梦想。 隔着千百年时空,山水的法度万象,天地的大道显隐,从未停止与我们的回应。第三集:众妙之门引言:雨后,武当山陆海奔潮,恍若仙境。古往今来,无数的帝王和他的臣民都相信,这里就是神仙的居所。他们一次次来到这座大山,期望自己的生命,能与天地一样长久。这也许是逐梦的入生,终点恰是回到起点。在无数次循环往复中,长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每天清晨,王道医都会带徒弟去采集草木上的露水,他们称之为天河水,用这种水调药是武当道家的秘传,或许今天的人们看来,这更像是一种仪式,然而,千百年来,身处于这座大山的道人们一直都在寻求巧到天地灵气的秘法。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天河水就是指天上的露水还没有落到地上,那叫天河水。它最早是源于那个扁鹊,说那个扁鹊曾经跟长桑君,跟他在学习的时候,由于他非常善待长桑君,所以长桑君为了报恩,就给了他一种药,这药告诉他,我给你这个药,你要用天河水叫上池之水把药吞下去。” 传说中,当扁鹊用天河水服下药后就具有了透视的功能,所以他的医术才变得神奇,在敬天敬神敬自然的时代,道人们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道家一直是这么主张的,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天是跟道最接近的,那天下来的水是最洁净的,所以说你要是饮了上池之水,这个天河水的话,那你人,你就变得洁净了,按照老子的话来说,叫涤除玄览,就把体内的那些污垢的东西,那些浊气、秽气、污气全部能够洗涤掉,所以他特别重视这个天河水。 今天,科技的发展不断告诉人类,世界很大很奇妙,我们只窥得一二,而这座大山流传至今的传说则构筑起一个真幻交织的世界。 史料记载,南北朝有一名叫刘和的武当道士,能够一天往返三四百里地,为百姓采药治病,山高林密,健行成了武当道人一个很特别的本领,毒蛇猛兽,让采药治病成了修炼的必须,这些在道人看来似乎很平常的技能,在常人乃至帝王眼中都具有了某些神秘的色彩。传说中的医道圣贤早已无处可寻,但道人们口曰相传,武当果真有一个长生的秘方被代代珍藏,传说中它不仅可治百病,而且药到病除,无病之人服此药,可延年益寿,所以道人们将它称为神丹。 【采访】武当山道入 “清朝顺治年间,据说皇姑,就是皇帝的姑姑病重,天下的这个名医,甚至太医都治不好她的病,那么就听说武当山的道医医术高超,那么就请了曾和宗道长到了皇宫,把这个皇姑的病给治好了,那么他用的药是什么呢?就是八宝紫金锭。” 关于八宝紫金锭的传说,王道医早听闻了不知千百遍,史书记载紫金锭在中国传统药方里又被称为万病解毒丸,它解毒的功效甚至强大到可能解河豚的剧毒,查阅清朝大内的成药和药方,可能清楚地看到,太乙紫金锭已成为宫廷常备药。当王道医随手写下对八宝紫金锭的所感所想,他对这味药,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怀疑,三十年的时光,竟沉淀出一个似乎很不现实的想法一自己是否能配制出传说中的八宝紫金锭呢?这个想法一旦萌生,就像是私酿了一坛美酒,风雪不能将它冰冻,时光只能让它更醇香诱人,每每细细思量,他总想付诸现实,但如同一个行者打点行装准备远征,却总在开始时就发现前路错综复杂。 【采访】武当山王道医 “做八宝紫金锭或有些养生丹,很多的药都是借用天气的灵气,五行星旺的时候,就借用它的气,这是和一般世俗医生制药上的一个不同的特点,它强调了时间,强调了天人合一,说人也是自然之中的一物,所以说生存都是靠自然之气,他才生存。 王道医很明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药方,明代时武当山是皇家道场,各种秘方属皇家专享,清代时秘方又成为道人们谋生的依仗,八宝紫金锭代代单传,到现在完整的药方难觅踪迹。老道长们说八宝紫金锭最初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东晋,一个叫徐子平的隐士来到武当,弃官修道,寻医问药,当时的紫金锭只有九味中药,且以治疗金疮、跌打损伤、解毒为其特色。王道医决定先从这几味药入手,开始这一浩大的制药工程。 浩瀚八百里武当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药材宝库,一直吸引着众多的仙家名人、医道圣贤。史料记载,明代医圣李时珍曾数次登临武当,居住在黄龙洞内。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武当山近四百种中草药。 这是一项从一开始就可能预想其艰辛的工程,看似简单的几味药,其采摘的时间、地点、天气和季节,直接影响到药材的纯度,采集完的药材晾晒的方式,制药的时机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稍有差池,药性就会大减,正因为制药过程的诸多未知,武当的道人都会遥拜最高峰金顶,希望得到天地的启示与回应。数千年前的道人们更是笃信,如果能在自然界找到某些神秘的物质,把它们调配在一起,在调温中融合,能够变成令人青春永驻的仙丹。 【采访】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主任卢国龙 “他有这样一个思想逻辑就是,我是我父母生的,那么生命的链条无穷地追上去,最初发动生命的源头是什么?修炼内丹,道家追求长生,是要找出这个源头,这个源头既在远古,又在我们自己本身,我这个生命才能不断地传衍下去,传续下去,那么我所修炼的就是要固住那个根本。” 那么什么才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永久动力呢?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副教授 曲黎敏 “当你占有某种物质的时候,你跟这个物质本身会发生感应,那么外丹其实它的很核心的一个原理就在这里。就是说,中国人认为人的生命不如树木的生命长,而树木的生命不如石头的生命长,那么这里边他就会发现,那我就要占有什么呢?我最好是要让我的生命来占有这种石头的特性,所以最初的外丹其实全是矿物质中去炼的。 正是皇室对长生的无限向往和盲目崇拜,烟熏火燎的炼丹活动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就曾特派亲信到武当明察暗访,寻找长生的药方,汇集成著名的卫生简易方。 现代科学证实,人体组织中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大多数元素,为保有生命的活力,人体需要一些金、银等矿物质的微量元素,历史记载,八宝紫金锭中就含有包括珊瑚、贝类等众多的矿物质成分,然而对长生的渴求,使得炼丹家们早已逾越了对金石适度进服。早在晋隋时期,矿物药养生达到顶点,服食五石散几乎成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时髦。神话与科学之间的高墙始终矗立,鲁莽偏执的探求不能延年长生,反而害人送命,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往往是蒙昧催生智慧。 【采访】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主任卢国龙 “他认为,通过这样的一种修炼,就能够提炼出天地生化万物的、最初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源头,服食外丹、金丹,其实他要服食的是天地造化万物的生生不息之力,当这样一个力融化到生命当中的时候,生命才有可能健康长寿。 史载,金丹服用以后,轻则慢性中毒,重则立时暴亡,唐代就有七位皇帝死于服丹。今天,武当紫霄宫内仍供奉着唐代药王孙思邈,史料记载,在武当隐居的日子,药王写出了医道经典之作千金要方,但他另一部名为丹经的著作,其中“伏硫磺法”篇章已有类似火药秘方的记载,历史一再证明,谬误和失败也可以成为通向真理的起点,无数道徒抱着宗教的热忱,通过不懈的炼丹实践,开拓了原始化学、医药学和养生学。关于此,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给了积极的评价:在中国文化技术中,哪里萌发了科学,哪里就会寻觅到道家的足迹。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副教授 曲黎敏 “中国古代那个医字的写法,它下面恰恰有两种写法,一种底下是那个巫字,其实跟道教也就很有关系了,就是后来到说文解字里面它解释巫是说,两个女人围着火堆跳舞的意思,那么这个就跟古代的这个巫术它就有一点关系。 (伏羲女娲交尾图) 这幅汉代名画则更形象地解释了巫字,图中伏羲持矩,女娲拿规,掌握了规矩就是掌握了天地之道和宇宙奥秘,就是通晓大道的仙人。炼丹术虽然失败,但道家却从此通彻了人与自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开始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滋生,相互助长,任何一个脏器失衡,都会累及其它的脏器,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人体阴阳失调。 这是王道医从道教导引术中提炼出的一套养生功,名为八段锦,它可以帮助人们能经活络强身健体,其实对于医家而言,自有医书以来就已经把导引、行气等作为治疗手段,其中最早和最先成系统的当属禹步和华佗的五禽戏,当今紧有名的则是易筋经。【采访】世界养生大会秘书长郑志坚 “世界卫生组织的许多专家们已经发现,这些年已经发现,影响人类健康与死亡的疾病谱或者死亡谱呢,这些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以前已经大不同了,比如说现在影响我们人类健康、尤其是都市人健康的常见病,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这几种疾病是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疾病,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也发现,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并不是什么好像是遗传或什么,而常常是由我们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好还是更糟?我们在名利大道上一路疾行,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被远远抛在身后。 【采访】世界养生大会秘书长郑志坚 “其实道家这个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体系,它整个文化的概念和现代的我们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我们重要关注的预防医学的体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预防医学在西医上叫预防医学,中医叫什么呢?叫治未病。” 这是武当山金顶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建筑,名为皇经堂,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29年重建,大殿的阑额、隔扇上浮雕着众多道教人物,反映出清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或许正是因为它的神圣,在道人们的口口相传中,皇经堂成为了八宝紫金锭最初的诞生地。史书记载明嘉靖年间,武当道士曾抱一研制出八宝紫金锭,此时的八宝紫金锭已多达一百多味药,其中,皇家专享的珍稀药材居多,仅南洋地区进贡给明朝皇帝降真香一项,每年耗费上万斤。 不知不觉中,冬天悄悄来到,王道医的八宝紫金锭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然而让他遗憾的是他并没有配齐传说中的一百零八味药,道人们相传,当年的一百零八味药,要分成不同的八份放在武当山方圆八百里的八大宫加工炮制,配方时要根据甲子做年、月、日、时推算,并针对不同年景,不同月象,不同节候,不同气运将八味主药的先后顺序、多寡剂量不断变换,以此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那是600年前人与天地的一次近乎完美的对话,道医道药与天地阴阳五行思想的交融曾经达到了它们理想中的巅峰。 【采访】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主任卢国龙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道家的养生里面,始终啊包括从外丹到内丹,它都有同样一个逻辑,一个叫做顺则生人,就是顺应自然本性,他会生生不息,生化万物,一代换一代;那么还有一种道家的修炼,叫做逆则成丹,逆则成丹,要反生,火可以反生木,水可以反生金,就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或者保持生命的生生不息。 现在,一切诸事具备,王道医和徒弟们开始做最后一项工作制药。当年,金顶皇经堂是负责八宝紫金锭炮制的秘密之地,八大宫送来的药,验收集中后,就在高临悬岩之上的总坛进行最后加工,研磨好的药粉,由专职道士用提前预备好的天河水滴入药粉中,轻滴慢搅,再以大中小不同容量、造型的楠木模子装进药泥,待水气挥发到一定程度,就打开模子,剥出锭胎,滚以朱砂,以金箔包裹装入特制的宝匣之中。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王道医的八宝紫金锭终于成药,三十多个春去冬来,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这一刻,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生活重归平静,梦想的完美与现实的遗憾让他不由得怅然若失,无论自己所制的八宝紫金锭药效如何,人生的心愿总算得以了结,他将制药过程汇成一本医书,留与后人借鉴,这一刻,王道医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采访】武当山道人王道医 “神仙出于道家,它无非就是一种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过程。何为心理,你像我们常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在七情六欲,在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来源于精神这方面,你放开了这些东西,就是一种心理上的一个解放、喜悦,你心理的摧残都好了,你的五脏六腑不受到伤了,他自然就平和了,所以说呢,他的生理自然就得到了和谐这种永恒的调节。” 事实上,那些所谓的仙丹,治疗的都是我们的心病,千百年来,外在功名诱发着人们对生命无尽的贪念,却偏执地疏忽了一些简单的根本。 韶华易逝,人生苦短,天地万物间,我们的心是否合乎自然大道?也许,保持生命永久活力的奥秘,一直都在我们自己手中。第四集:阴阳圆融引言:致虚极,守静笃。在老子看来,致虚守静的心境,是真正认识自我和世界的根本之道。在他们的世界里,清晨的钟声敲醒沉睡,是“开静”,黄昏的鼓声收敛杂念,是“止静”。一天之中,他们合着自然的节奏休养生息,以求人身小宇宙与天地问的对话,达到阴阳圆融的和谐境界。 每天早上,在去金殿给祖师爷上香的路上,卢道长都会顺便学学西班牙语。几年前他就是这样学会了英语,他还想学习法语、德语,乃至其它更多的语种,以便自己能向更多的人介绍这座美丽的大山。从22岁来到这里,他已经在武当生活了15年,现在,他负责武当山金顶的道教事宣。 给祖师爷上完香后,一天的修行就从卯时开始了。 。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副教授 曲黎敏 “卯时是指的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为什么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叫天门开,天门开就是翻译过来,其实无非就是天亮了。那么天亮了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天地之间的阳气全部都升起来了,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人们要出来,就是一定要起床,一定要工作了。所谓人与自然的相合是什么呢?就是当天地的气机都起来的时候,你自己人的气机也要起来。” 而道人大多会在此前的寅时起床,因为这个时辰适宜仙家所推崇的“寅时漱玉精。”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就是我们口中啊,有那个津液,这个津液叫琼浆玉液,这个你要经常地去漱它。漱有两种,一种是把舌头伸出来,伸出牙齿的外面,这个嘴唇在里面,这是一种;还有就是在牙齿的里面搅动舌头,这样满口生津,琼浆玉液,要给它缓缓咽下,咽下之后于什么呢?要滋润那个肾精。” 这是一种因循了几千年的生活,在道人们心中,太阳升起的时候,万物苏醒,阳气生发,自身的欲念也会随之生发,此是时静坐修炼可以保养精气神,屏弃一切凡尘杂念,虔诚其心,一心向道。那么为什么道教认为天地时辰的变化会影响自身呢? 在早期中国古籍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天”字的天,从一,从大。在早期的象形文字中,天字是一个人张着四肢,这是一个大字,但是其上加画了一横,代表人头上的天。甚至在很多鼎文中,天字就是一个人形,在道教信徒的心中,人有耳目,天有日月,日月也就因此成了天的耳目,人有血气,天有风雨,风雨也就成了天的血气,人有胆肾肝脾,天有云气风雨雷,云气风雨雷因此成了天的脏器,依此类推,风雨寒暑是天的四种情感,三百六十五日是天的骨节,八方加中央是天的九窍,春夏秋冬是天的四肢,金木水火土是天的五脏,圆形的星空是天的头,方的大地是天的足。当物理性的世界完成了身体性的改造后,人生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说法似乎也变得生动而玄妙。 【采访】武当山道人卢道长 “做天上神仙的前提条件,先要做好人间神仙,先要做到自己本身身体和大宇宙的和谐,你这样搞,才能度人才能成道,才能社会更和谐,因为整个社会和谐了,人人都和谐了,人人都是人间神仙,你这个修道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对人与自然对应关系的有趣说法,在古代典籍黄帝内经中还有更奇妙的阐述,黄帝内经甚至认为人体呼吸与天地的运行有规律可循,如果加以科学的换算,古人的一呼一吸是64秒,而现代入呼吸的平均值是333秒,也就是说,现代人比古人的呼吸频率快了近一倍。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呼吸越慢,人的这种生理的过程就越长。大家想一想那个乌龟就知道了,龟息法,它是非常非常缓慢的,所以它的寿命也很长。所以黄帝内经里就讲了,人要注意呼吸,叫50寅的呼吸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个人你能做到一呼一吸64秒,那你人就可以度过百岁乃去。 那么,天地运行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呢?距今l000年前,一个叫陈抟的隐士到来了武当,在洞察世间万物变化的奥秘后,他留给世人一张双鱼相交的图案,后人将它称为太极图。【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一“中国的道家,最核心的道理之一,这也是武当太极给我们的一个最深的道理,就是阴阳之间的平衡,什么是阴阳呢?其实我们看阴阳鱼这个太极图,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它的分割呢,不是一个硬邦邦的直线,而是柔和的曲线,阴阳是一种流动,阴阳是一种变化,阴阳也是一种相克相生之间的平衡。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也忽略了这种阴阳的道理了呢?” 古人看山川万物,发现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地一片温暖,此时朝阳的地方更加明亮,因此便形象地创造出“阳字,而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大地重归寂静,所以便创造出“阴”字,形象地说明了阴阳与日月的关系。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一 “人在社会角色中就应该过这种太阳下的生活,像太阳那样去发光发热,承担职责,但是大家看月亮呢,月亮没有哪两天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天天在变化,圆满到极致就开始清减,清减到月牙,又开始丰盈,日复一日的变化,每天都在让你思考什么叫月有阴晴圆缺,跟人有悲欢离合一样,这是此事古难全的,如果想明白这一点,月亮给人的是平常心,它让你接受、适应,让你有一种宁静和辽远。” 去年卢道长就读武当道教学院的研究生,他将毕业论文定为论道教内丹修炼的现实意义。根据天人同构的阴阳和谐理论,是否可以从人体本身的运行规律中找到生命持久的解吗呢?这就是道教的内丹养生说。长久以来,道教的内丹修炼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在以治炼金属物质为内容的炼丹术以失败告终后,道人开始以人身作炉鼎,希望经过修炼,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内丹,内丹修炼的终极境界,老子比喻为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儿虽然骨弱筋柔,但握力十足。 【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 “那么这个手指啊,它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