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全国I)28.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2_1, 该反应的H_0。(填“”“”或“=”) 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填标号) A. H2S B. CO2 C.COS D.N2 (2017全国II)27.(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4H10(g)= C4H8(g)+H2(g) H1=+123 kJmol-1 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0.1(填“大于”或“小于”); 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 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 _、_ 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 _。 (2017全国III)28(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 _。(4)298 K时,将20 mL 3x molL1 Na3AsO3、20 mL 3x molL1 I2和20 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 (aq)+I2(aq)+2OH(aq) AsO43- (aq)+2I(aq)+ 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填标号)。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33-)cc(AsO43-)/c(AsO33-)不再变化 dc(I)=y molL1tm时,v正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m时v逆_ t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 (2016全国II)27(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3H6(g)+NH3(g)+ 1.5O2(g)=C3H3N(g)+3H2O(g) H=-515kJ/mol C3H6(g)+ O2(g)=C3H4O(g)+H2O(g) H=-353kJ/mol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OC低于460OC时,丙烯腈的产率 (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 ;高于460OC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 ,理由是 。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 。(2016全国I)27.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 _。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_0(填大于、小于、等于)。 (2016全国III)27.(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x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SO42SO32NO3NO2Clc/(molL1)8.351046.871061.51041.21053.4103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 (填“提高”“不变”或“降低”)。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 _。(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x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_ _ _。(2016全国III)28.(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 V4O124 R4V4O12+4OH(以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性(填“酸”“碱”“中”)。(2015全国I)282HI(g)=H2(g)+I2(g)H=+11kJmol-1。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填字母)(2015全国II)27(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CO(g)+2H2(g)= CH3OH(g) H1=-99 kJ.mol-1 CO2(g)+3H2(g)=CH3OH(g)+H2O(g) H2=-58kJ.mol-1 CO2(g)+H2(g)=CO(g)+H2O(g) H3=+41kJ.mol-1(2)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 _,其判断理由是_ _。(2014全国I)28(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 ,理由是: ;气相直接水合法党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 ,压强69MPa,n(H2O)n(C2H4)=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2014全国II)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a: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013全国I)28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i)CO(g) + 2H2(g) = CH3OH(g) H1 = -90.1kJmol-1(ii)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H2 = -49.0kJmol-1水煤气变换反应: (iii)CO(g) + H2O(g) = CO2(g) + H2 (g) H3 = -41.1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iV)2 CH3OH(g) = CH3OCH3(g) + H2O(g) H4 = -24.5kJmol-1(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 + 4H2(g) = CH3OCH3+ H2O(g) H= -204.7kJmol-1。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影响 。(4)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2012全国I)27.(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 H=+108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的大小 ;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 v(15-16)(填“”或“=”),原因是 。(2011全国)27.(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2010全国)26(4)将0.23 mol SO2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SO3。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10海南)(3)精制炉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ll、N2为82)中S0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下图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0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450左右(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0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 _、_ _; (2011山东)28.(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 0(填“”或“ B (2017全国II)27. 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2017全国III)28(2)2As2S3+5O2+6H2O=4H3AsO4+6S 增加反应物O2的浓度,提高As2S3的转化速率 (4)ac大于小于tm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2016全国II)27(1)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2)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3)1 ;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2016全国I)27. (2)2CrO42-+2HCr2O72-+H2O; 增大;小于;(2016全国III)27.(2)2OH-3ClO24NO4NO33Cl2H2O;提高 减小;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3)减小; (4)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2015全国I)28A点、E点(2015全国II)27(2)a;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2014全国I)28(1)C2H4+H2SO4= C2H5OSO3H; C2H5OSO3HH2O=C2H5OH+ H2SO4;(2)污染小,腐蚀性小等;(3)P1 P2 P3 P4;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提高; 将产物乙醇液化转移去,增加n(H2O):n(C2H4)的比。(2014全国II)26(1)大于(2)大于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3)逆反应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小一半,即增大压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013全国I)28(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i)平衡右移,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
- 劝学唐孟郊课件
- 劝人读书的课件
- 剖宫产术中寒颤护理课件
- 学校半天无课日活动方案设计
- 交通运输车辆运输安全管理规范
-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讲解
- 山东科技大学《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数据库基础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现状与前景预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诊断与评估课件 第十六章 功能性评估学习资料
- 代建管理工作程序
-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 便秘的中医护理
- 机电设备安装工艺细部节点做法
-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
- 多模态技术在智能养鸡工厂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美国司法体系》课件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在游戏上的应用》
- 小学信息技术试题(附答案)
-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