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朱文阳2012-6,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监管要点,传染病防治法,1989 年 2 月 21 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修订,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共九章八十条,目录,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四章 疫情控制 第五章 医疗救治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主要内容,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9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种乙类传染病比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后增加了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后来增加的手足口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型流感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传染病的预防,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建立传染病的监测制度;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的疾控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疫情控制,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四)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未按照各自职能履职的,由其上一级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照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提请有关人民政府依据职责权限,责令停建、关闭。,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个体或私营医疗保健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元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责令停业整改,并可以处2002000元以下罚款;触犯刑律的,对其经营者、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11月7日由卫生部发布实施;2006年8月22日进行修改后发布。,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监管要点,依据:2010年卫生部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被监督对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供血机构,监督检查内容,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二.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 ;三.消毒隔离管理;四.医疗废物管理;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一)管理组织与制度1. 是否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2. 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培训、预检分诊、自查等制度。3、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二)传染病疫情报告(1)报告病种法定传染病:39种。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2)报告程序与方式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3)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4)传染病报告卡要求 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5)登记要求 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传染病疫情登记薄、检验科登记薄、放射科登记薄等,均专册登记;(6)培训要求 医疗机构应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传染病及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7)自查工作 自查内容包括:有关科室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薄上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是否报告预防保健科,检验科和放射科的阳性结果是否及时反馈首诊医师等。,二.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1、预检分诊: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2、控制措施(1)检查感染性疾病科、预检分诊点的设置情况和预检、分诊的落实情况,以及医疗卫生人员、就诊病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2)检查对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场所、设施设备;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对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记录。,三.消毒隔离,1、管理组织与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2)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服务环节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上列出了必须建立的16种核心制度。,2、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管理工作 (1)消毒剂的索证与验收 索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进口消毒剂还需要经销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验收: 是否为有效证件;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是否相符;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是否与许可一致;产品标签说明书是否与批件一致 注:所有复印件均应加盖持有机构的公章。,消毒器械的索证与验收索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经销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法定质量检测机构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验收:是否为有效证件;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是否相符;产品标签说明书是否与批件一致;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型号是否与批件一致。,对于75单方乙醇消毒液、次氯酸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及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次氯酸类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部已调整了监督和许可范围,无须取得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但75单方乙醇消毒液应当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备案证明,次氯酸类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应当有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在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中明确要求: 对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室、口腔科、注射室、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发热门诊和肠道传染病门诊、检验科(血库)等科室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情况 进行检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剂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剂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血液透析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四、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分为5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1、管理组织及职责 医疗机构设置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对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培训。,2、管理制度 (1)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3)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3、医疗废物收集:(1)在产生地进行分类收集,放置于专用包装物和利器盒中。(2)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应进行医疗废物登记。,4、医疗废物暂存点 选址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密集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1)应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以及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有基本清洁设施;(2)暂存点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3)暂存点及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5、医疗废物登记 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地 暂存点 集中处置机构,每一个环节都需有医疗废物登记记录。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6、医疗废物的处置 (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超过2天。(2)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3)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自行就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培训课件讲解
- 时间的速度课件
- 小鸟造房子课件
- 时装画速写课件
- 2025餐饮业团餐配送合同集成手册
- 二零二五版城市综合体LED大屏广告租赁管理协议
- 2025版绿色金融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版离婚协议书:房产债务分割与处理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借款抵押交易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空调安装与能耗优化合同范本
- 施工合同 补充协议
- 2025年贵州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解读(精校打印)
- 2025抗战胜利80周年现代诗歌朗诵稿(16篇)
- GB/T 23781-2024黑芝麻糊质量通则
- ICH指南指导原则Q11原料药开发和生产课件
- 110kV企业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及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静脉输血流程图2
- 2022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福建师范大学各学生组织部门简介
- 起搏器基本功能PPT
- (新版)铁路防洪知识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