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的中医养生保健_第1页
中老的中医养生保健_第2页
中老的中医养生保健_第3页
中老的中医养生保健_第4页
中老的中医养生保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老年的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的概念,何谓健康?词典: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生理缺陷或疾病。古人称“体壮为健,心怡为康”。WHO认为:健康是指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老年人的标准,标准:五好三良1胃口好;2二便好;3睡眠好;4口才好;5腿脚好。1良好的个性;2良好的处世能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60取决于个人因素;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自然环境。,做一个健康的老年人,做一个真正的健康人生活质量比生存时间更重要尽早关注自己的健康健康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健康要靠我们自己,老年人健康的一二三四五,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记:年龄,疾病,怨恨;四老:老伴,老本,老窝,老友;五要:掉,俏,笑,跳,聊。,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精神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起居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药物养生方法。,精神养生法,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调节人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精神养生法: 包括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1少私寡欲,“少私寡欲”,是指对自己内心的“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贪欲:过分地追求可欲而不可求的东西,就是贪欲。贪欲是造成自身痛苦和罪恶的根源。孔子提出“人生三戒”。,2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内心中要有满足感。“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期望值,不攀比,懂感恩。“满足现状,积极进取”。,3心胸豁达,“心胸豁达”,是指性格开朗,心胸坦荡,气量大。长寿老人的特点:性格开朗,乐观安详,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学习名人,修身养性。“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4善于处理家庭关系,家庭问题上夫妻之间要做到:注重感情,淡化道理;强调优点,忽视缺点;忘记过去,重视现在。对子女只提供建议和帮助,不包办代替。,5做财主,不做财奴,财主:能够自由地支配财产的;财奴:守着财产舍不得支配的。老年人消费观念应转变,消费最低的是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孙,轻自身;重钱财,轻健康。,6善调情绪,善调情绪,是指要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达到最佳水平。人体对外界的客观事物而引起的内心相应的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平时应该注意修身养性,以舒畅情志,保持稳定的情绪。,ABC D E,A事件;B认知方式 C结论;D情绪 E心身健康相同的事件,不同的认知方式可推导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同的结论则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心身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举 例,一位老太太有二个儿子,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因为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所以经常生病。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是个有福气的人,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天天有钱赚。”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身体也健康了。,7免生三气,首先是免生闲气。何为“闲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事而生气。 第二是免生怨气,是指不要总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抱怨或心生怨恨之气。 第三是免生闷气,是指如果感到有令自己不高兴的事情要及时说出来,以求得到解决或化解,不要闷在心里生气。,起居养生法,起居有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 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而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遵照人体生物钟安排作息时间。,按人体生物钟安排起居,高质量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睡眠不但有效地消除脑力和体力的疲劳,使人恢复旺盛的精力,调整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只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保证人体的精力充沛,精神状态好,效率高。“磨刀不费砍柴工”,保证睡眠时间,提高学习记忆效率更重要。,合理的作息时间,合理的作息时间:6:00左右起床;午休半小时; 23:00前睡觉。高质量睡眠的标准:一、入睡顺利,1015分钟内入睡;二、睡眠过程良好,中途从不觉醒;三、觉醒后感觉良好,清新、舒适。,饮食养生方法,饮食养生法:是指通过饮食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食养,即饮食养生,是指应用饮食来营养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食疗,即饮食治疗,是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药膳,即药物膳食,是指在饮食中加入适量中药材来治病健身的方法。,中西医在饮食方面的不同,重视食物“性味”对人体的影响。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等性质和辛甘酸苦咸等五种味道。利用食物的性质和味道来滋补身体和治疗疾病。,重视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将营养成分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大营养素。利用不同的营养成分来滋补身体和治疗疾病。,饮食养生的具体方法,营养齐全,合理搭配;一荤一素一菇一袋奶一把豆, 一个鸡蛋加点肉, 一斤蔬菜半斤果, 粮食及水基本够。,科学地饮水,科学合理地饮水,对于促进健康长寿是十分有益的,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饮水的数量:每日饮水1.5以上。主动饮水:每日至少要喝五次水。“五一二”饮水法:五个一杯(起床白开水,早餐豆浆、午餐汤,晚餐粥,睡前牛奶);二个二杯(上下午各喝二杯茶)。,运动养生方法,运动养生法是通过各种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来保养生命的方法。传统的动形养生方法较多,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现代运动方法更为多样,如散步、各种体育运动、跳交际舞、扭秧歌等。,意守、调息及动形的和谐统一,意守、调息及动形的统一,是指以意调息,以息动形,保持三者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的目的。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意守,只有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使精神充分放松,才能做好调息和动形。,药物养生方法,药物养生保健方法,是指通过药物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中年人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或补益中药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有益。 目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还不够规范,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很关键。,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我国死亡率前三位是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中风患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脑出血,分别占到70和30。脑梗塞患者在第一时间,即6小时内得到规范治疗的只占1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知识非常重要。,心脏疾病的预防知识,症状:胸痛、胸闷、心前区发憋或烧灼感,伴大汗,持续20分钟以上,应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措施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措施二:立即平卧休息,避免紧张用力;措施三:紧急呼救,社区或急救中心;措施四:意识丧失时进行适当的急救。,中风的分类和采取的措施,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出血性中风是脑部的血管破裂出血,损伤局部的脑组织,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必须急救中心送医院进行救治。缺血性中风是脑部的血管栓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起病较缓,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但由于其症状较轻,易被患者和家人忽视而延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处理,1.将患者就地平放或抬上床去,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取得联系;2.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口腔内异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勿给患者进食、进水;3即使头痛明显,也不能给予镇痛药或镇静药,以免掩盖病情;4.尽早、尽快、就近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处理,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若能及时应用溶栓药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溶栓治疗必须在卒中发生后3小时内实施,才能发挥最理想的效果。缺血性中风临床表现较轻的患者不了解该病的严重性,所以到医院治疗的时间常常已超过3 小时,给溶栓治疗带来困难。,自我诊断缺血性中风的方法,1让患者微笑;2举起双臂,并维持些时间;3抬起下肢,维持些时间;4连贯说短句。 若患者微笑困难,抬举起上下肢无力,讲话含混不清,则表示有脑卒中的可能。简易测试法中只要有一项阳性,就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病人去医院诊治。,“小中风”的预防,医学研究表明,大约60以上的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的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内会出现一个或数个先兆症状,中医称其为“小中风”或“中风先兆”,西医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中风是脑中风的早期表现,提示脑部已有致病因素在作怪,脑血管疾病正在形成之中,有可能发展成为脑中风。,“小中风”的症状,小中风(中风先兆),是指因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的短暂性功能障碍,患者在中风发生前的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先兆症状: 1一过性眼发黑。单侧眼睛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2突然性眩晕。眩晕是脑血管病先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小中风”的症状,3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其特点是某种神经功能的突然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