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书_第1页
霍山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书_第2页
霍山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书_第3页
霍山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书_第4页
霍山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 西 省 地 质 公 园申 报 书 自然保护区名称 霍山省级地质公园 申 报 单 位 霍州市人民政府 申 报 时 间 2008年6月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制22地质公园名称霍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类型地质地貌地 点山西省霍州市地理坐标N364300 362550, E1114715- 112246总 面 积(km2)400主要地质遗迹面积(km2)100地方建立保护区状况区内已有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时间、批准机构、批准文号1992年由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200号地质公园建立级别变动情况未建立管理机构名称霍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隶属关系霍州市国土资源局人员编制35科技人员10行政管理人员10工人15固定经费来源及数额(万元)入山费、工商税收、罚没收入、资源保护费以及其它专项收入等。2007年收入35万元,支出5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万元)6000自力能力情况收入门票、资源保护费、自来水费、污水费、环卫费、以及其它专项收入等。2007年收入35万元,支出50万元。主要地质遗迹概况及其保护现状公园园区为山西省代表性地层出露区,其中太古界霍县群,元古界太岳山群,分布有年龄可能超过25亿年的变质岩系,下古生界长城系霍山砂岩和上古生界王庄剖面,这些都是以霍县及霍县境内的山体和地名命名的;区内地质构造现象丰富,褶皱、断层、滑坡等皆比 较发育;第四纪塬、峁、梁、沟及冲积、洪积构造、河流堆积构造发育。区内发育有山岳、峡谷、喀斯特、丹霞、瀑布和深潭、黄土、洪积、河流等地貌。还有数处化石产地古人类遗址。是研究太古代直到第四纪地层,地质构造现象,化石,地貌的天然博物馆。主要保护对象类型有:1、构造与地貌类地质遗迹:中小规模的褶皱与断层、发育于变质岩系中的丰富的小构造、地震遗迹,以及山岳、峡谷、喀斯特、丹霞、瀑布和深潭、黄土、洪积、河流等地貌对构造地质、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场所。本类型的重点保护对象包括:以金沟墁为代表的山体断裂形成的陡崖峭壁;七里峪,陶唐峪混合变质岩中的柔皱、断裂等小构造现象。以老爷顶、五龙壑为代表的霍山风光,黄土、河流、丹霞等地貌。2、代表性地层与岩石类:霍县群与太岳山群的变质岩系,长城系霍山砂岩,古生界王庄剖面,新近系南坛组。这些地层和岩石都是以本地地名来命名的,同时对于山西南北方地层的联系与对比有重要意义。本类型的重点保护对象包括:霍山砂岩:岩石命名地,可见典型沉积构造如层理、波痕、及风化特征等;太岳山群与霍县群变质岩系:地层命名地与典型剖面,典型变质岩类出露点,以七里峪-金沟-正南沟前寒武系剖面为代表,入选中国地层典;王庄下古生界煤系地层剖面:区域性地层剖面,入选华北区域地层表,包括古生界的不整合面,煤系地层出露完整;新近系南坛组:区域性地层命名地,入选华北区域地层表。3、重要化石与遗迹:区内化石产地分布有寒武纪海相生物化石、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植物化石、新近系哺乳动物化石群,及早期人类活动遗址等。对于生物科学研究与探索自然有重要意义。本类型重点保护对象包括:古生代海相化石组合遗迹。三叶虫、腕足、珊瑚、蜓等实体化石及遗迹化石;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植物化石;新近系哺乳动物化石组合:这是本区保存非常完好和丰富的化石群,具有重要科研和科普价值;以韩壁新石器人类遗址为代表的人类活动遗迹。由于大部分地质遗迹位于霍山群山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所以总体上公园地质遗迹保存良好,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开展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地质公园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内,依据国家森林法、山西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受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保护。但公园其余部分目前尚无政策性保护法规和专职保护机构。目前急需要保护的重要地质遗迹有:霍山砂岩、新近系哺乳动物化石群、王庄含煤地层剖面、七里峪和陶唐峪的峡谷、瀑布和深潭景观等。 自然环境状况及人文景观资源状况拟建公园范围和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部分重叠,园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是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相互结合促进的最佳地理位置。霍山又被称作“霍太山”或“太岳山”,位于山西省腹地,属太行山系,西至汾河与吕梁山毗邻,东至太(原)长(治)公路,与太行山绵延,霍山主峰五龙壑海拔2504m。北起祁县,南达安泽,余脉至浮山县界与中条山县衔接,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长150公里。区内交通方便,景区西距霍州市15公里,北距太原市210公里,南距临汾市60公里。南同蒲铁路和大运高速横贯区内,省级公路纵贯市境南北,乡村公路辐射成网, 四通八达。本区位于内陆高原区,属北温地带,为典型大陆性气候,受台风影响不明显。地形复杂,气候炎热,雨量分布不均,汛期(69月)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最大降雨量发生在7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510mm750mm,多雨年可达1000mm,少雨年为350mm,0的年积温25003700,10的年积温21003300,年太阳辐射总量523kJ/cm2543 kJ/cm2。全年日照时数2400h2600h。春季27.2,夏季29.2,秋季23.6,冬季20,5、6月份日照时间最长。本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比较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7左右,出现在7月,极端最低气温-25左右,出现在1月。无霜期平均197天,最少150天,最多219天,初霜日期一般为10月17日,最早10月4日,终霜在来年4月17日。风向春季以偏南为主,其次是偏北风。春、秋、冬三季以偏北风为主,次之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春季风速最大。土壤地质方面,区内地形复杂,多断层峡谷,石质山地较多。主要有片麻岩和花岗岩,山地丘陵区为黄土沉积物构成。本区水平地带性土壤为褐土。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及亚高山草甸土。动植物特征方面,霍州地区植物区系应属泛北极植物区中的以落叶阔叶林和林灌草原为特点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而在山西省植被分区中,其属于晋东南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分布的各类植物约411种(包括变种)隶属73科。209属,其中木本植物233种44科99属,草本植物187多种。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如金钱豹、原麝、黑鹳、金雕、胡桃楸、水曲柳、野大豆等,有着“生物多样性宝库”之誉,原始林,人工林与草甸生态系统都是科学与观赏价值的结合体。人文景观资源方面:区内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重点有霍州署、霍州鼓楼、雁塔、千佛崖、祝胜寺、娲皇庙壁画、许村民居、周历王墓、宋代瓷窑遗址、隋唐古代战场遗址、韩壁新石器人类文明遗址等,无形文化遗产包括威风锣鼓、南庄莺歌等,对于区内人文、历史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公园区内自然景观特色显著,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古寺名刹众多,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 地质公园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其评价公园所属行政区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地处临汾市北大门,东经110381123,北纬36263642,东倚霍山,与沁源县、古县毗邻;西跨汾河,与汾西县接壤;北接韩信岭,和灵石县交界;南扼十五里垣,同洪洞县相连。全市总面积768平方公里。霍州市有217个行政村,总人口27.8万人。霍州交通十分便利,南同蒲铁路复线,大运公路,霍候一级路,大运高速公路贯穿霍州南北。霍沁、霍汾公路连接霍州东西。乡村公路纵横交织,辐射成网。乡乡、镇镇、村村通油路公路里程达五百公里以上。霍州围绕建设“电力大市、煤焦大市和化工大市”的目标,着力优化结构,提升总量。现有霍州发电厂、霍州兆光发电厂。生产能力分别为4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全市煤炭年采量已超过千万吨。中冶、韶钢、化工、紫云能源等焦化厂焦炭年产量总计达200万吨以上。霍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市的支柱性企业。霍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以“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绿色板块为重点,逐步形成“沿山生态、沿路林果、沿河畜菜”三条带发展格局。全市建有二万亩优质小麦示范基地,四万亩枣粮间作。一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田、一万亩大葱基地,十一座规模养殖场,五百亩日光节能温室,三百亩节水池藕种植。重点发展优质红富士苹果、红枣、核桃、梨湾小米、双龙面粉、城南大葱、大张绿色无公害蔬菜等品牌农业。霍州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旧貌换新颜色。新汾河大桥连接城区东西,平坦、宽阔、迷人的滨河路、北环路、鼓楼大街,前进路、兴霍路,光明路全部美化、绿化、亮化。“绿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蓝图已经变成现实。“十五”期间,按照中央、省、临汾市等各级要求部署,霍州市全面加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67亿元,5年增长138.2,平均增长15.7,在全省排名由2000年的24名上升到2004年的21名;工业增加值达到20.85亿元,五年增长250.97,平均增长28.54;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7.6亿元,五年增长127.2,平均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62.6元,五年增长112.9,平均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40元,五年增长51.9,平均增长8.32,财政总收入达到70047万元,五年增长501.9,平均增长43.2,在全省排名由2000的39名上升到17名。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队在临汾市的名次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5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由2000年的第1098名上升到2005年第334名。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初具规模。一产方面,初步形成了“沿山生态,沿路林果,沿河畜菜”三条产业带发展格局。粮食产量由6000万公斤增加到7000万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42元增加到3900元以上,人均纯增加1300元。二产方面,重点实施了一批大中型项目,全市工业基本形成了电力、化工、煤焦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迈出了可喜步伐。三产方面,加大旅游宣传和开发力度,“华夏州署”、“中镇霍山”形成较大影响,霍州署、陶唐峪、七里峪景区的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且带动了餐饮住宿、商贸服务和交通运输的全面发展。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7亿元。实施了林业四大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解困等工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教育“两基”顺利通过省政府两次复验,农村学校危改成绩突出,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临汾市前茅;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疾控中心业务楼等国债项目的建设,提高了霍州市应对医疗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扩大,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 霍山古称霍太山,史称中镇,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镇)之一。史载古时华夏名山有五岳、五镇,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中镇霍山。“中镇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镇之首。据禹贡记载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谓太岳之阳。又曰: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周礼职方:冀州,镇曰霍山。尔雅:西方之美者有霍山,多珠玉。唐六典:河东道名山曰霍山。祀典谓之中镇明洪武中,建中岳庙,祀霍山。至此,中镇霍山神崇名美号,历代有加。山中有关举行祀典的建筑及佛道文化建筑如中镇庙、兴唐寺、慈云寺、真武庙、广胜寺、红崖寺、喝石庵等也随之遍布其间。时至今日,霍山仍然是山西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中镇霍山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特色。这些资源构成了地域文化的自然基础,有重要的地质、地貌和生物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观光旅游资源。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也就迫在眉睫。拟建霍山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霍县岩群”是本区最古老的一套区域变质岩石,其形成时间在26亿年前。“霍县岩群”作为典型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单位入选了中国地层典。霍山是该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地和层型剖面所在地。“霍县岩群”由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和山西省地质局213队于1973年共同命名。命名地点为霍县金沟大河滩、义城古县大南坪以及古县下冶棚沟。“霍县岩群”主要分布在山西省霍县社沟金沟一线以南,出露面积350km2。岩性主要是各类片麻岩、变粒岩,夹有少量石英岩、浅粒岩、长石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及少量的片岩,以含石榴石、夕线石和石墨为特征。该岩群的次级分组单元均以本区内典型出露地点名称命名,如正南沟组、金沟组、黄梁组等。在霍山地区,作为区域最古老岩层,可与北方其它地区的相应地层对比,如西北的贺兰山群、太行山的龙泉关群、吕梁山的界河口群等岩群对比。在太古界地层研究、区域变质作用研究、华北古陆核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地貌上也形成独具特色的变质岩地貌,如各种奇峰、象形石、峡谷等,也具有很高的景观美学价值。2)霍山是华北区域地层“霍山砂岩”的原始命名地和标准剖面,“霍山砂岩”主要分布在霍山太岳山主峰的东侧。“霍山砂岩”,系日本人山根新次于1924年命名。该岩层为区域性特征地层,在晋、陕、冀、豫、鲁都有分布,而本地区是该地层的原始命名地和标准剖面,具有重要的地史学和沉积学研究价值。“霍山砂岩”以灰红色浅紫色灰白色,中至厚层状中细粒石英岩状砂岩为主,因而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加上其岩性坚硬,颜色独特,故构成的地貌景观颇为壮观,如岩石“城堡”、绝壁断崖等都有分布。作为华北古陆的最早盖层沉积,长期以来,有关其形成时代和环境的争论一直是地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3)王庄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是华北区域的代表性地层,石炭-二叠纪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成煤时期之一,以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的含煤地层一直是古生物学、地层学和煤田地质学研究的重点。霍州王庄的石炭-二叠系剖面虽不及太原西山剖面的知名度高,但其完整的层序,丰富的化石和岩性的代表性也充分地反映了其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的特点。与该组地层命名地太原西山相比,本剖面是晋南含煤岩系最典型剖面代表。在煤层特征、石灰岩层数、沉积环境、顶底板岩性方面都有其独特性。该剖面底部可见明显的古风化壳,由于整个华北地台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与中奥陶末普遍抬升并经受了长达一亿多年的剥蚀、风化作用。因此,在奥陶纪灰岩的基底上发育了及具特色的、分布广泛的古风化壳,也就是著名的本溪组和“山西式铁矿”的主体。在霍县王庄同蒲铁路一侧出露的剖面以其可接近性、直观性、代表性真实地反映了这一重要的地质事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4)公园区内广泛发育的盖层沉积中有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如海相的寒武纪一奥陶纪地层中丰富的的三叶虫、头足类、牙形石。另有腕足类、海白合及藻类。海陆交互相及陆相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中的植物化石。尤其重要的是霍州北部的新近系哺乳动物化石群,以其属种多保存完好而著称。该化石群指霍州安乐水淋沟新近系保德组的三趾马动物群,据童云生等人的研究属混合型的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也就是说其中既有低冠、食嫩叶的类型,也有三趾马型的食草动物。而在南潭组下部地层中,虽然已知的化石不多,但以鹿科、猪科和葛氏羚羊等森林生活的动物为主,而没有发现典型的草原生活的动物。该化石群产地对于研究整个华北地区自古近纪以来的生物群面貌及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5)公园位于太岳山隆起南段,受新生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环太平洋活动带的影响,太岳山断块强烈隆升,临汾盆地大幅度沉降,受构造控制和河流深切作用的影响,形成了本区地貌复杂、山川雄伟峻秀的山岳景观。区内峡谷成群,谷深险幽,潭瀑交相辉映。这些峡谷和山地,景观独特,观赏性强,国内少见。此外,在古老变质岩中发育的各种韧性、脆性断裂构造,不同方向的节理,和岩浆侵入体使得像七里峪大峡谷这样的景区内形成了峰谷交错、长脊、长崖、奇峰异岭、雄伟壮观的变质岩山地地貌景观。因此,区内雄险挺拔、峡谷幽深的峡谷群地貌对研究区域构造运动和太岳山地区地貌的演化上,均具有典型性和重要的地质地貌研究价值。5)霍州地区所在的水系属黄河水系,特殊的构造背景和地势,使公园所在地区河流较为发育,作为黄河著名支流的汾河自北向南流经本区,而汾河的支流则以山区水系中的沟谷水流为主。水的来源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次为断层裂隙水。由于山区河流的深度下切,形成峡谷,加上横切河流的断层和节理,在谷底形成众多的跌水坎、叠瀑和锯齿状的岩壁,经水流冲刷形成系列的水蚀旋潭,如七里峪正南沟的飞瀑,悬泉山的断崖,陶唐峪的滴水崖等,这些遗迹不仅具有极好的观赏性,也是新构造运动的重要形迹。公园内奇特的地势,丰富的水流,使公园内形成多种瀑布和泉水。公园内峡谷成群、瀑布水体与之交相辉映,具有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意义和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综上所述,霍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遗迹具有以下特点:1)面积大,地质遗迹类型丰富,露头多;2)地质遗迹跨越地质历史较长,从太古宙-新生代都有分布;3)地质遗迹在地学研究上具有代表性,是很多地层单位的原始命名地和保存区;4)研究历史悠久,在国内尤其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5)地质遗迹与地貌景观结合形成优美的旅游资源;6)地质遗迹保存较完整;7)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良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显然,为进一步促进霍州市的旅游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为了保护该地区不可再生的珍贵的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就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地发展而言不失为最佳的举措。地质公园与其他保护机构的关系霍山及其周边有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太岳山森林经营局管辖;霍州市市区也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10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霍州市文物局管辖;公园内有三个旅游景区管理处,属霍州市外事旅游局管辖。1992年11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林批字(1992)200号文件批准,山西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园区涉及七县二市,总占地面积达6万公顷,为山西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木本植物233种,隶属44科,99属;草本植物62科,500多种;古树名木有“油松之王九杆旗”、二仙传道、一佛二菩萨、一炉香、三大王、茅庵杉、红岩松等,这些古树不仅树龄古稀,生长高大,而且都有一段优美的传说;野生动物有166种,其中兽类46种,鸟类12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原麝,二类保护动物有林麝、红脚(猫头鹰),三类保护动物有黑熊、岩羊等。其中和霍山地质公园相关的主要有七里峪林场和小涧林场。2005年起,霍州市在政府牵头下,由外事旅游局统一协调旅游事业的发展,制订了总体规划,招商引资也走上了正规路线,霍山风景区的旅游正呈现高速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现霍山旅游区已经成立了三个管理分支机构,即七里峪景区管理处、陶唐峪景区管理处和悬泉山景区管理处,负责旅游的管理工作。霍山风景区的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工作主要由四个部门负责:太岳林局、环保局、林业局和文物局。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在由霍州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公园所在地行政上属霍州市,但太岳林局为省林业厅直属,对林场区域行使具体管理,为避免矛盾,2004年霍州市政府与太岳山森林经营局就合作开发七里峪景区签署协议,2005年市政府正式接管经营,取得了七里峪景区的旅游开发经营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同时悬泉山景区经营权移交给太岳林局小涧浴林场。公园所在其余地区分归霍州市下属的李曹镇、冯村乡、三教乡和陶唐峪乡。2005年成立了“七里峪旅游开发公司”,隶属于霍州市政府。现霍山旅游区已经成立了三个管理分支机构,即七里峪景区管理处、陶唐峪景区管理处和悬泉山景区管理处,直属于霍州市旅游外事局。拟建立的霍山省级地质公园包括七里峪风景区、陶唐峪风景区和悬泉山风景区三个景区,总面积达400平方公里,重要地质遗迹保护面积10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将由霍州市人民政府、霍州市旅游局、霍州市国土资源局共同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由国土资源局成立专门的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各景区旅游管理处协作来共同完成。拟由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将由地质公园管理处来统一负责。科学研究概况 霍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发展史,形成了跨越漫长地质年代的地质遗迹和鲜明的地形地貌,对霍山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有很多地学研究问题至今仍有争议,是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研究的天然博物馆。1、古代的地球科学研究概况霍山及其周围汾河流域的水文、矿产和地形地貌研究较早。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尔雅,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多珠玉焉。水经注笺上说:“彘水出东北太岳山,即霍太山,又西流经观阜(即现上乐平乡的观堆村)北,故百邑也”。又“彘水又西南流,经永安县故城南,向西南流,注入汾水。”这可能是对霍州水系的最早描述。尔后,无论是明霍州志,还是清朝的霍州志,对水系都有记载。如霍岳堆云:即霍山高大,为州巨镇。每云生其上,卷舒变化,莫可形状。一或酿而为雨,山色益奇。州人恒以为雨征。元王恽诗:老涧湾环两翼分,一川草木气如薰。土人为说山灵异,欲雨先占顶上云。东岭夕晖:在州东,即蛤蟆岭。屹立山表,每日将暮,群阜深黑,而此岭独受其返照,锦霞绚彩,色象可观,斯亦奇也。霍州志等还记载了一些发生在霍山、霍州及其周围县、州的地震事件及其对本区的危害情况。318年,霍山(今霍县东南)元帝大兴元年霍山崩(晋书卷102载记.刘聪)。大德七年(一三三)地震倾圮。(明) 霍州志。十分简略地记载了1303年发生在洪洞的8级大地震对霍州署的破坏情况。由上述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的史书古籍记载中,反映出了霍山及霍州的多泉水、多地震灾害发生,而且由于霍山的存在,也是自然景观优美多姿,所以有“陶唐谷在州东三十里,中有玉泉西流,汉书瓒注永安唐城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群峰四合,孤泉独喷,丛壑茂林,绣错殊状。相传尧尝游此”的记载,不仅留下了尧帝的足印,也留下了如今陶唐峪的尧祠。霍州泉水遍布,山水合一,留下了与同样发育太古代变质岩系的泰山、五台山和嵩山很不一样的,除岩峭壁林立、“嵯峨平势倚中天”的山景,“遥从云朔起嶙峋,西华东行近接邻。”(元,胡谧)其形胜中原外,幽幽清泉长年流淌而更增添了霍山的独有胜景!2、近代的地球科学研究概况霍山区内地质工作始于一八七年。德人李希霍芬于一八七年由河南之沁阳县入山西,经晋城、沁水、临汾、霍县、平窑、徐沟、寿阳、平定、昔阳,达直隶之井陉县;一八七一年,李氏由察哈尔入山西,经大同、灵石、赵城、临汾、渡黄河,达陕西之潼关县。李氏曾对出露于霍山的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及其地层做过较粗略的研究。1917年至1923年间,王竹泉等为测制全国百万分之一地质图,先后到山西省调查五次。1921年夏,王竹泉等在山西西南部之汾阳、汾西、灵石、霍县等十六县进行地质调查工作。他们都较笼统地称霍山前寒武系变质岩系为“古老变质岩系”,“霍山杂岩”,“五台系”,并与“泰山系”或“泰山片麻岩”相对比,将其时代归属太古代。此外,李氏和王竹泉等还对霍山的构造及断裂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区内古老变质岩系的研究起到了启蒙作用。1904年,维理士对霍州及周缘地区的地质构造与河流进行了研究 (王竹泉,1926;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1982) 。李希霍芬还对山西的含煤岩系进行了研究,谓晋煤能供世界数千年之用。王竹泉(1926)对他谓之的“霍州东南煤田”进行了研究,当时该煤田“所采厚十四余公尺”,并指出,“其下当尚有待第二第三等煤层之希望。上曹村宋庄河底一带,仅有煤系上部露布。”王竹泉进一步指出,“所产煤能炼焦,平均厚六公尺。烟煤量一九三,五,吨。”王竹泉(1933)还就山西的煤田地质考察成果编写了山西煤矿志。1924年,日人山根新次将左权县、黎城县一带寒武系之下的“红色、白色石英砂岩层”(厚890m)划归前寒武(系)纪(?);而当他在河南省新乡以西观察到该套砂岩与寒武系为不整合接触后,把太行山区的这套“石英砂岩”肯定为震旦纪,并与他在山西省霍山地区所见到的砂岩做了对比,并且将其称之为“霍山砂岩”。1926年,德日进和桑志华观察了辛置村附近的剖面,曾将霍县晚新生代地层分为蓬蒂期紫红色砂泥岩、周口店期红色土和马兰期黄土三带;德日进、杨钟健(Teilhard de Chardin and Young,1933)将霍县附近晚新生代地层分为(由上至下):黄土(马兰期) (图),浅红色土和砂、底砾(周口店期),淡红色土及底砾(三门期)和泥岩过渡为湖相灰岩(蓬蒂期)等四层。在霍县及其邻区的现代煤田地质填图研究方面,可能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0年,侯德封等曾于灵石、霍县区附近填有1:5万地质草图。1942年9月,日人山根新次曾于汾河与沁水流域炭田调查报告,并附有介休、灵石炭田1:5万地质图一幅。1954年6月至12月,原地质部华北地质局212队组织的普查队于孝义与霍县间进行了大面积的1/5万地质测量,对本区之煤层、煤质、地质构造及其它有益矿产有了初次的正确了解,但未进行必要的勘探工作。1949年前的地质工作虽然并不深入,但是,奠定了本区地质研究的基础,确定了本区内主要的地层年代划分,构造格局和矿产资源特征。3、当代的地质科学研究概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煤田地质勘探单位进行了煤田地质勘探区1:1万地形地质图的测制。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进行了煤田地质勘探。1956年初,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地质调查二分队进行了1/1万的地质测量。截至1960年,完成了周村(属霍州)普查勘探及辛置、赤峪、道美、白龙等区精查勘探(山西省煤矿管理局编,1960)。20世纪60年代以来,霍州及其周缘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逐渐稳步而有序地开展起来。1961年,山西省地质局二一二地质队赴霍山地区进行一比十万概略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其成果就是1965年提出的霍山地区普查报告。报告中基于区内变质岩岩性组合的不同,把区内古老变质岩自上而下分为四组,即;(4)角闪质岩及不同程度混合岩化岩组;(3)混合岩,含铁石英岩岩组;(2)混合岩岩组和(1)石英岩夹不均一的混合岩组。这是霍山地区首次揭示了“霍山杂岩的可分性,同时,他们还将它和五台山的五台群进行了初步对比,认为它们大致相当,故也将其时代归于太古代。在变质岩岩石学研究中,该队基于对沉积韵律的认识,变余交错层,变余粉砂结构的发现,还推定区内变质岩为副变质岩,指出岩系顶部可能有变火山岩等。在新生代地质构造和考古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孙维汉(1964)、周明镇(1965)、黄万波(1974)和童永生(1975)等人对本区某些新生代地层剖面和古脊椎动物化石进行过观察和研究。王择义(1965)对霍县一带的旧石器地点也作过报道。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有原地矿部与煤炭部系统等许多单位对霍州地区的地质构造、地震、矿产、水文地质等进行了研究。1972年,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开展一比二十万汾阳幅、平遥幅和沁源幅,临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又相继对它们进行了较系统、较详细的研究,同时还和1973年进入区内进行一比五万区调普查的山西省地质局二一三地质队密切协作,在共同测制部分剖面,划分填图单位,详细制图的基础上,又将区内古老变质地层自下而上重新划分为两个群九个组;即下部霍县群辖六个组及其上覆太岳山群含三个组。其成果分别载于1975年出版的一比二十万平遥幅汾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1976年出版的一比二十万沁源临汾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以及山西省地质局二一三地质队提交的霍山地区普查报告中。地层划分一致,但时代归属上却不尽相同。例如:临汾沁源幅,在将它们分别和吕梁山的界河口群,吕梁群以及五台太行山的龙泉关群、五台群对比后,认为太岳山群与吕梁群、五台群大致相当,而汾阳平遥幅却将太岳山群与吕梁山的界河口群上部地层以及五台太行山的龙泉关群对比。将太岳山群置于吕梁群之下。1975年经山西省地层表编表组研究对比,提出太岳山群相当龙泉关群、霍县群可以与阜平群对比的观点,其成果并反映在1979年出版的华北区区域地层表山西分册,中。霍山太古界的成果反映在随后的山西省区域地质志(1989)等文献中。1990年提交的霍山区1:5万报告,及其随后发表的文章,对以片理为基础而划分出太古界地层单位提出了质疑(张兆琪,1992)。20世纪80年代以来,霍州及其邻区的新构造运动研究取得不断的进步。2001年4月27日发生在霍州冯村的四级地震和1303年发生在洪洞的8级地震的研究讨论会(2003),对霍州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研究逐步迈向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山西省213队正开展霍山地区的1: 25万的地质填图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霍山地区的地质研究必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和霍山相关的科学研究论文有两百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前期工作及总体规划简介 在霍州市政府的领导下,研究人员于96年进行了初步可行性考察并提交了考察报告,2006年至2007年之间进行了七次野外实地考察,同时进行了资料收集、室内整理、分析测试和报告、图件的编制工作。同时配合三门峡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了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山西霍山地质公园内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地质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重要的煤炭资源、粘土矿资源、石英岩资源、矿泉水资源等也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有关霍山的勘探报告和科学研究论文达上百种之多。2004年,霍州市委托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所对霍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霍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对各景区和市区的协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进行了规划。2005年委托宁波远见设计公司和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所对各主要景区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对山门、建筑、景点、步游道、服务区、导游指示等的位置选择和风格作了具体规划。旅游规划是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要求,按照风景区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一、二、三级保护区,并划定相应的外围保护地带。所有的一级景点均纳入绝对保护景点,主要有陶唐峪、悬泉山、五龙壑、红岩松、百花湖以及植物园。保护范围以视域范围为基本依据,以山峰,脊谷、等高线等为基本参照物。景点所辖范围内不应有无关的人工建筑,必要的建设以不削弱景观形体为度,同时严格控制其性质、规模、体量、色彩及造型等。建设须经批准之后方可动工,并应当注意控制合理的游客量,扩大观赏类植物数量,保护古树名木。外围保护景点主要指游览区范围以外有价值的、零散的景点,包括桃花潭、龙王洞、黑龙峡、怪树等,这些景点及周围环境以保护为主。控制周围居民点的发展规模,加强环境绿化、美化。景点再创造时,应当注重维护整体环境效果,对破坏环境的建筑物应予拆迁、改造。地质公园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原地质矿产部地质遗迹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景观的保护力度,防治对自然生态系统及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污染和破坏为宗旨。按景观类别、地位、科学文化价值、综合环境价值等因素对自然与人文景观实行分类、分级保护。根据公园内地质遗迹分布及其价值特征,对地质遗迹实行三级保护,其中级保护区面积45km2,级保护区面积53km2,级保护区面积22km2。其中I级保护遗迹涵盖了本区的最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区,II级保护区为次要地质遗迹分布区,级为缓冲区。拟建立的霍山地质公园均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境内,各景区边界早已由霍州市政府划定,本次地质公园范围的确定,在现有旅游景区现状(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到地质遗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园区的边界作了局部调整,得各园区的核心范围不变。公园范围涉及李曹镇、冯村乡、三教乡和陶唐峪乡,公园总面积400km2。边界由总体规划详细划定,界址将由霍州市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勘定。基础设施概况 霍山省级地质公园所属的霍山风景区现由霍州市外事旅游局下设的三个景区管理处以及七里峪旅游发展公司和太岳林局共同管理,由霍州市政府统一协调职能和区域分工。其中陶唐峪景区和悬泉山景区已经开发成较有规模的旅游风景区,七里峪景区也投资6000万元进行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了山门、景区公路和旅游步道,也包括相关的景点指示系统和生活医疗服务设施。地质公园建设和旅游共用的公用设施包括生活和业务用房,景区交通工具、通讯设施、消防、供水、排水、供电、厕所等,存在问题是公用设施距离较远,采暖和燃气不能统一供给,现在为了保持景区生态环境采取禁止燃煤的措施。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景区内的综合配套功能会日益完善。由于景区交通方便,所以游客可选择住在景区或市区的宾馆、酒店。目前位于景区内的较大型的宾馆饭店共3家,加上中等和个体经营户有近1000个床位的接待能力,位于市区内的宾馆饭店旅行社则达50家之多。区内餐饮业发达,即有各地风味,也有民间小吃。景区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景区所在的三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包括汽修、美容美发、打字复印、KTV、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其它商业包括日杂、土产、五金、交电、烟酒、副食、水果等百货和日常用品的大小超市和个体商店,服装、家电和高档消费品基本上在市区的大型超市或专卖店经营。景区附近的医疗设施有人民医院和矿务局医院,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