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_第1页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_第2页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_第3页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吕智红 张雪门先生(18911973)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 儿教育专家。他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全都献给了儿童 和幼儿教育事业,毕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工作,在幼师教育、 幼稚园课程建设等方面形 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体系。他的行为课程作 为一个时代的典型的课程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行为课程进行考察,以期 为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一、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理论基础 作为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尤为注意不断吸收 同时代有关的最新学术成果,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 学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并且将其运用到幼 儿教育领域中,这也是行为课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原因之一。 早期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决定 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期的新行为主义还通过强调 “操作” 这一互动行为把人的心理与意识也纳入了心 理学的研究范围。张雪门将这些观点运用到他的行 为课程之中,提出活动是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的主 要手段,幼稚园应创设积极的环境以引起儿童的主 动活动。到了后期,他又将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儿童 的思维能力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加以研究。 幼稚园行为课程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实 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要以儿童 为中心,课程要为生活作准备。张雪门在行为课程 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始终把课程要符合儿童身心 发展的规律作为一条根本原则,同时课程必须和儿 童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因此,“这份课程完全根据 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 结束。 ” 以上两种理论成为张雪门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方 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思想发展 早在1926年,张雪门的课程观已初步形成。经 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他的课程思想也有了 新的发展。从以下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张雪门课 程思想发展的脉胳。 (一)课程概念的界定 20年代,张雪门对课程的定义是:“课程是经 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 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 这一 定义明显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创设积 极的环境来引起儿童的活动。 30年代,他这样写道:“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 经验,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 ” 课程的指向更 加明确了。什么是 “有价值的”“选品” 呢?张雪门用 自然经验和课程加以比较说明。他认为自然经验 “太零碎,太紊乱,获得太不经济,仅有适应简单环境 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 ” 课程应当是经 过组织的、 适应儿童生长的、 合于时代需要的经验选 品。 60年代,张雪门才首次阐明了什么叫行为课 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的实践, 就是行为课程。 ” 课程既是经验的选品,同时又要符 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生活就成为两者之间的结 合点,但必须是儿童眼前的、 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62 幼儿园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68期) 而不是未来的生活。只有通过对这种生活的学习才 能获得真正对他们有益的经验,使儿童获得真正的 发展。这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张雪门认为课程 是经过选择的经验,而活动化和生活化是幼稚园行 为课程的主要特征。这两点也正是当代幼儿园课程 改革的方向。 (二)课程理论的指导思想 11 “国家本位” 与 “儿童本位” 相结合 早年的张雪门出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主张教 育应当以儿童为本位。随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识 到了这一思想的偏颇。 “在起初我仅承认儿童为一 切的本位;我的意思,好像什么全都可以不必管,只 要能够使儿童的心身发展,将来社会的建设就包含 在现时的教育中了。近一年来,我的心,从我的文字 上渐倾向于社会的需要;似乎抛去了社会而空谈儿 童的心身,教育总要落空的,其结果恐怕和抛开了儿 童专注将来的社会以至毁坏了儿童现时的生活有一 样的危险。 ” 于是他重新编写了 新幼稚教育 和 幼 稚教育新论 等书,明确指出对旧本引以为憾的首要 原因就是 “儿童本位的学说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 国情及时代的需要” 。当时中国需要的是以改造中 华民族作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事实上,张雪门以他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终身都在寻求着适合中华民族 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的课程思想可以说是 “国家本 位” 与 “儿童本位” 的辩证结合。 21 “思” 与 “行” 相结合 张雪门早年论及课程的目标、 内容、 原则、 方法 时,多强调直接经验、 活动、 社会生活等概念,对儿童 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几乎未曾涉及,这和早期行为 主义只见行为而无视意识的指导思想是有关系的。 但张雪门始终关注国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稍有 动向就可以在他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得到反映。当新 行为主义对行为与意识日渐正视的时候,他也认识 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着手修订自己早年的课程理 论。他指出:“课程固由于劳动行为,却需在劳动上 劳心。 ”“但错误行为的结果,必唤起其心理的思想; 从思想所引出的动作,如果仍旧失败,一定再思想再 行动一直到完全解决了为止。这一种行为,不是单 独的劳力,也不是单独的劳心,却是在劳动上劳心。 ” 幼稚园的行为课程绝不仅仅是为行为而行为,更需 要在行为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后来张雪门将这 一点作为实施行为课程的重要原则。 三、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结构 张雪门行为课程理论从儿童个体身心发展需要 出发,兼顾社会需求,强调课程内容要根据儿童的直 接经验,主张各科之间的界限不宜分得过于清楚,应 以混合教学为主。 (一)行为课程的目的 11 “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 。从科学的儿童观出 发,张雪门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特别的规律的, 教育必须从儿童的能力、 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出发, 才有可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21养成 “扩充经验” 的方法与习惯。根据杜威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的观点,张雪门主张 着重培养儿童 “改造旧经验,扩充新经验” 的方法,而 不是像传统教育总是急于塞进去很多 “新经验”,那 样只能适得其反。 31 “培养其生活的能力” 。当时中国需要的是能 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不再是手无缚鸡之 力的一介书生。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当时时代的特 征,而且在幼儿教育 “唯智化” 倾向愈演愈烈的今天, 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二)行为课程的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张雪门提出了选择内容的 具体标准 :(1) “应合于儿童的需要”,符合并且促进 儿童的身心发展。(2)“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 。 相对于个人生活而言的社会风俗以及个人在介入社 72 幼儿园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68期) 会生活时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如饮食、 起居的习 惯、 穿衣的技能、 文字和数的知识等,都应成为课程 内容的一部分。(3)“应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 料”,而不是由成人来主观地决定,“因为成人的经 验,不是儿童的经验。 ”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张雪门对 儿童主体的尊重及其本土化的教育思想。(4)“应顾 到社会生活的需要”,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到儿童现时 生活的需要,又要考虑儿童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5)“上面所述还没有道及的一切冲动习惯态度”,包 括对一些突发事件加以正确引导的灵活性原则和用 以适应不同环境的普遍原则等。 根据以上标准,他将选择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主动进行的一些 活动,如攀登、 呼吸等。(2)“儿童的自然环境”,包括 儿童周围生活中的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与儿童现在生活或未来生 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商店是什么样子?怎样 买东西?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应该怎样做?等 等。 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张雪门把这些内容按照学 科体系划分为 “游戏”“工作”“故事和歌谣”“音乐” “常识”“科学”“算术” 等领域。其中,“工作” 是指借 助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一定作品的活动,分为积木、 积 铁、 泥工等13个种类。张雪门特别强调,在对儿童 进行教学时,领域之间的界限不能分得太清楚,应以 混合教学为主。这和我们现在课程整体化的思想是 一致的。 (三)行为课程的实施 张雪门将行为课程的实施分为实施前的准备、 实施中的指导和实施后的进展三个部分。这是张雪 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其中不 少主张在今天仍然给我们很大启示。 实施前的准备类似于今天的 “备课”,包括 : (1) “知识上的准备” 。教师应将课程中有关知识点的相 关知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查找和了解,对儿童 发散型的求知欲才能做到 “处处逢源” 。(2)“技术上 的准备” 。对于一节课中的各种小活动都要细细考 评,看它们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内 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兴趣等等。(3)“作业程序分析的 准备” 。这是说把完整的活动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 步骤会有助于儿童的学习。即使有些活动初看时似 乎觉得对儿童有些难度,但只要分解合理、 循序渐 进,儿童同样可以掌握。当代国际幼教界对这方面 的研究依然热情正酣。(4)“工具、 材料的准备”,包 括教师用的教具和学生用的工具、 材料等都要事先 购置。(5)“集中心力的准备” 。如果说上面四种是 关于 “知” 的,那么这第五种就是关于 “情” 的。上课 前,教师一定要酝酿自己的感情,带着对孩子的爱、 带着满足他们求知欲的渴望走进教室,儿童才会真 正活泼、 自由地参与活动,行为课程的实施才真正有 效。对今天的幼儿教师而言,把 “情” 作为备课的一 项重要内容恐怕还是很值得大力提倡的。 关于实施中的指导,张雪门认为:“所谓指导,是 完全抛弃了成人主观的成见,切切实实注意幼童需 要而给以满足,并时时注意他们的困难,加以解决和 帮助” 。指导分六种 : (1) “计划上的指导” 。教师心 里有了全盘计划之后,遇到具体的事情,应给儿童机 会让他们自己思考并制定计划,教师仅仅指出错误 之处并加以鼓励,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2)“知识上的指导” 。教师不应对知识作系 统的讲解,“而是在幼童的行动中,随时随地的提供 和补充” 。(3)“技术上的指导” 。比如儿童剪贴时用 的浆糊要不多不少才能粘牢,这就是 “技术” 。教师 对此的指导,与其示范教学,不如在参与儿童活动时 加以暗示,或引导他们互相参观比较。此外,关于 “兴趣”“习惯” 和 “态度” 上的指导,教师应做到运用 多种方式、 正面地、 随时随地地在儿童的活动中加以 引导。尽管上述六点都是针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但 82 幼儿园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68期) 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张雪门 “只见儿童不见成人” 的课 程指导观,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与学习的。 实施后的进展分为四个方面 :(1) “对儿童行为应 有检讨” 。一次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要 有恰当评价,让他们明白好和坏的所在及原因。(2) “对幼童的行为应有继续的注意” 。教师要留心观察 儿童的行为,善于从上一个活动中捕捉动机,自然地 引导儿童进入下一个活动,如此连续不断地进行,关 键在于教师注意观察、 善于发现。(3)“对儿童行为应 有记录” 。对幼童重要行为的详细记录 “不但可以供 将来的考察,而且可以发现教师自己失败及成功的地 方。 ”(4)“对幼童行为经验应有估计” 。这是指在每一 单元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当把实际达到的效果和预 定的目标加以对照。这是对目标达成程度的检验,它 虽然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但对课程的改进和实施时 质量的保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 行为课程的特点 行为课程对三四十年代我国北方的幼儿教育, 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台湾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这是由这一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兼顾了社会的需求和儿童个体的发展 这一观点体现在张雪门课程思想的方方面面。 如早年提出 “幼稚园的课程就是教给儿童能够学而 且必须学” 的经验,“能够学” 是以儿童为立足点来考 虑问题,“必须学” 则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来斟酌选择;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他专门论述了课程一定要兼顾 个体与社会的需求;在动机的分类上亦以两者的关 系作为划分的维度等等。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行 为课程是儿童本位的;相对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而言, 行为课程又是社会本位的。张雪门根据科学的儿童 观和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将两种完全对立的课程中 的可取之处融进了行为课程中,正是由于这种辩证 思想的指导,行为课程不仅具有了历史的价值,更具 有了时代的价值。 (二)以活动为手段,通过直接经验使儿童获得 发展 无论是福禄贝尔的 “游戏” 还是蒙台梭利的 “工 作”,其根本都是强调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发 展。张雪门直接以 “行为” 二字命名他的幼稚园课程 体系,不仅表明了对封建教育中的 “灌输” 的否定,同 时也表明了张雪门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看法:儿童 既不是容器,也不是任人捏塑的泥胚,“儿童是生长 的有机体。 他用自己的生理与心理,与其当时 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俾得逐渐生 长,以完成这一时期的生命。 ” (三)以生活为教材,发挥儿童周围环境的教育 功能 传统教育之所以用 三字经 、千字文 等作为 教材,是因为封建社会需要儿童掌握这些知识,而他 们此时此刻自身的兴趣与需要却被抛在一边,因此 儿童在传统教育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从生活 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 的行为课程 不仅将生活作为内容,同时也作为目的,它和儿童擅 长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