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氏雷火灸 特色方法及临床治疗,赵氏雷火灸,针 灸,灸,雷火灸的特色与方法,雷火即为天火强力快速神秘,赵氏雷火灸,祖传 中药秘方 优质艾绒 制成 独特规格 粗大艾条,雷火灸治未病,雷火灸治疗特点,1、火力大 - 240 70 2、药力猛 - 沉香 木香 乳香 鳖甲 艾绒 3、渗透力强 独特手法 左右手配合 4、补泻双效- 针 (泻) 灸(补),雷火灸治疗特点,赵氏祖传中药秘方 沉香 木香 乳香 麝香 羌活 干姜 茵陈 穿山甲 优质陈年 艾绒,雷火灸 灸条 灸具,雷火灸 悬灸棒,雷火灸 灸具,针孔固定,雷火灸 灸条 灸具,雷火灸治疗特点,雷火灸 特色手法,1、雀啄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作雀啄食运动, (距离皮肤12cm 偏泻),2、小回旋灸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圆弧形旋转(距离皮肤12cm 偏泻),雷火灸特色手法,3、螺旋形灸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螺旋式旋转至碗口大,并反复操作。作顺时针方向旋转。,雷火灸特色手法,4、横行灸法: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 左右平行摆动,距离皮肤12, 为平补平泻;距离皮肤35, 为补。,雷火灸特色手法,5、纵行灸法: 火头上下移动 距离皮肤12 为平补平泻; 35,为补,雷火灸特色手法,6、斜行灸法:火头在皮肤表面斜行移动,夹角3060(距离皮肤12为泻;35为补),雷火灸特色手法,7、拉辣式灸法:雷火灸创新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平压躯干软组织,指尖处为施灸部位,手指往后移,火头随指尖移动,距离皮肤2。用时保持红火,患者皮肤需有灼热感。,雷火灸特色手法,雷火灸治疗特点,8、十指(趾)冲:赵氏祖传独,特手法 集合手指(趾) ,火头对准指尖, 快速冲击的方法 (或横行灸) 本方法能打通阴阳经络交通点 阴经与阳经相交于四肢的末端。 临床起到泻除外邪的作用。,9、摆阵法:用单、双孔或多孔温灸盒,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丁字阵等。,雷火灸特色手法,雷火灸特色手法,灸疗部位摆阵法,雷火灸特色手法,灸疗部位摆阵法,1、每天灸1次,操作过程约20分钟。2、10天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3、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疗效。,雷火灸操作时间和疗程,雷火灸操作要点,1、序: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 先阳后阴2、补: 3 5cm、小火、远距离,3、泻: 12cm 大火、近距离,4、度:患者适宜、表皮微红、深部热感、或出现循行感传为佳5、壮:艾灸量的单位 规定手法次数的单位 手法8次为一壮,或手法10次为一 壮,雷火灸操作要点,关于补泻:手法补:每穴 8次 1壮 手法泻:每穴10次 1壮急火为泻 缓火为补距离皮肤近为泻; 远距离为补刺激量大为泻, 刺激小轻为补,雷火灸操作注意事项,1、防止烫伤2、饥、饱、醉、劳禁灸;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脉搏每分钟超过 90次以上禁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4、高热病人,阴虚内热,身体发炎红肿部位禁灸5、对艾灸过敏的人不宜艾灸6、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7、治疗后,口干舌燥,喉咙异常干痛,轻度 皮肤红疹属毒邪外排现象,雷火灸治疗特点,雷火燃烧 气血旺盛 气血运行,二、妇科雷火灸要穴 1、腹部,带脉,大横,归来,任脉,脾经,胃经,下脘,神阙,关元,中极,子宫,雷火灸治疗特点,妇科局部用穴记忆方法 脐 神阙 丁字: 脐中天枢2大横2 脐下关元3气海1.5 十字 脐上中脘4下腕2 气海1.5 关元3 中极4 归来24,命门,肾俞,志室,腰阳关,骶八髎,2、妇科雷火灸要穴-腰骶部,肾俞穴 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命门穴 第2腰椎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 志室穴 第2腰椎棘突旁开3寸处 带脉穴 第十一肋端下 命门穴 腰阳关 骶八髎 骶孔,妇科雷火灸要穴,3、下肢经络腧穴: 肝经:下肢经络为,太冲、行间、蠡沟、 肾经:下肢经络 ,太溪、复溜、照海 脾经:腹部经络 下肢经络 胃经经络 三阴交 公孙 阴陵泉 足三里 丰隆 任脉- 主妊辰 冲脉血海 冲妊督同源,雷火灸治疗特点,妇科疾病配穴规律1、腹部穴下肢穴2、背腰部下肢穴3、背腰部腹部穴下肢穴4、头部穴背腰部腹部穴下肢穴 (宜针),(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妇人腹痛),1. 血瘀证:少腹胀痛或刺痛,腰酸背痛,带下赤白相兼,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色暗血块多。2. 湿热证:低热起伏,头重目眩,身体困倦,胸闷腹胀,小腹坠胀,带下量多 色黄味臭。3. 邪毒伤阴:五心烦热,盗汗,小腹疼痛, 腰骶关节酸胀,月经不调。,1.血瘀证:(1)温灸器横摆(横阵)骶髂关节处温灸20分(2)双孔灸具放置少腹部疼痛部位 少腹(斜阵)或小腹(横阵) ,温灸20分钟;(3)用小回旋灸法灸阿是穴(疼痛点) 双 足三里、三阴交穴 距离穴位2,每10次为一壮, 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次。,(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一)盆腔炎性后遗症(妇人腹痛),2. 湿热证、邪毒伤阴证:(1)双孔斗式灸具置于带脉(前平脐), 温灸25 分钟; (2)命门、 八髎穴,小回旋灸法灸 (3)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足十趾冲 距离穴位12,小回旋灸 每10次为一壮, 每壮之间按压一次。,(二)原发性痛经(辩证),1.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2.寒凝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周期后延,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3.气血虚弱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血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4.湿热蕴结证: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二)原发性痛经 腧穴,灸疗部位:小腹、骶髂关节。主 穴: 关元、气海、曲骨、 归来 三阴交 血海1. 气滞血瘀:太冲2. 寒凝血瘀:中极、水道、阿是穴3. 气血虚弱: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4. 湿热蕴结:足十趾冲,(二)原发性痛经(痛经灸法),1.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证:(1)灸小腹与骶髂关节部: 用两头灸具,灸至皮肤发红, 深部组织发热,每处15分钟(2)灸主穴:关元、气海、曲骨、归来、 三阴交、血海, 雀啄法,每8次为一壮,每壮之间按压一次,每穴各灸8壮 月经期疼痛可灸,每天一次,13天, 月经走后一周再灸10天,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二)原发性痛经(痛经),2.气血虚弱证:(1)局部:两头灸具,小腹、骶髂关节, 距离3-5 ,灸疗间25分钟;(2)主穴: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距离穴位3-5,用小回旋灸法, 每旋转8次为1壮,每穴各灸8壮; 月经疼痛期可灸,每天一次,灸13天,月经后一周再灸10天,共三个月经周期,(二)原发性痛经(痛经),3. 湿热蕴结证: 主 穴:曲骨、子宫、 三阴交、足十趾冲 雀啄灸法,距离皮肤12,泻法 每8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轻压, 每穴各灸10壮; 经期疼痛,每天灸1次,灸13次,或经前3天灸。,(三)闭 经 辩证,1.气血两虚证:闭经,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胸痛。2.阴虚血热证: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潮热盗汗,颧红唇赤.气滞血瘀证:闭经,小腹胀痛拒按,胸胁胀痛,烦燥易怒,嗳气叹息。4.寒湿凝结证:闭经,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青白。,(三)闭 经 取穴配穴,灸疗部位:小腹、骶髂关节。主 穴:关元、气海、肾俞 、三阴交1.气血两虚证: 肝俞、脾俞、肾俞、命门2.阴虚血热证:肾俞、 足十趾冲。3.气滞血瘀证:肝俞 、太冲4.寒湿凝结证:脾俞、丰隆、阴陵泉,(三)闭 经,1.气血两虚证:(1)双孔灸具,骶髂关节、小腹、 距离3,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 每处不能少于20分钟;(2)灸关元、气海、曲骨; 肝俞、脾俞、肾俞; 三阴交、足三里 距离3,小螺旋形灸法, 每8次为一壮,每穴各灸8壮。每壮之间按压一次,(三)闭 经,2. 气滞血瘀证: (1) 灸穴位: 关元、气海;(先腹部,急则治其标) 肝俞、肾俞、(后治其本) 三阴交、太冲、十趾冲 ;补脾,泻肝, 距皮肤23,回旋灸法,8次为1壮, 每穴各灸8壮,每壮之间用手轻压,(四)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辩证),1.气滞血瘀证:小腹胀痛,行经期疼痛加重,疼痛放射至腰骶关节,剧痛时可发生昏厥,疼痛拒按,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性交不快反疼痛,行经淋漓,经色紫暗,并有瘀块。2.痰凝瘀阻证:经行后期,经量或多或少,肛门阴部均有坠胀感,腰骶关节酸胀疼痛,行经时疼痛加剧,形体肥胖,精神倦怠,平时带下量多,行房时疼痛不快,不孕。,(四)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辩证),3.寒湿瘀阻证:常发生下腹部冷痛或隐痛,得温热而舒适,经行后期,行经时腹痛加重,恶寒肢冷,腰膝酸痛,头昏脑痛,带下白而多,大便稀,婚后不孕。4.肾虚瘀凝证:时常腰酸胀,耳鸣头晕脑胀,行经时腹痛加重,累及腰骶关节,肛门坠胀,月经紊乱,先后期不定,行经量多,经色暗红,精神倦怠无力,孕后易发生流产,继发不孕。,(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配穴,灸疗部位:小腹、肾俞、骶髂关节。主 穴:阿是穴、 三角灸、关元 归来、 骶八髎、 三阴交1.气滞血瘀证:肝俞、太冲。2.痰凝瘀阻证:血海、丰隆、阴陵泉。3.寒湿瘀阻证:水道、气海、足三里。4.肾虚瘀凝证:太溪、足三里。,(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灸疗方法,(1)灸部位:两孔灸具放在小腹上 (摆横阵) 骶髂关节部位, (摆竖阵) 灸头距离皮肤3-5,每处各温灸30分钟;(2)灸穴位:阿是穴、 三角灸、关元 归来、 骶八髎、 三阴交 足三里、丰隆等 距离皮肤1-2,雀啄法,每8次为一壮, 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次,每穴各灸10壮; 月经疼痛期可灸,每天一次,灸1-3天, 月经后一周再灸10天,需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五)不孕症 临床辩证,1.肾虚证:月经不调,经量或多或少,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2.肝郁证:经期先后不定,经行而不畅,量少色暗,质黏稠,有小瘀块,胸胁苦满,经前乳房胀痛,精神忧郁,烦躁易怒。3.痰湿证:形体肥胖,性欲淡漠,经闭或经行后期,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倦怠嗜睡,面色恍白,头晕心悸,胸闷欲恶。,(五)不孕症 用穴配穴,灸疗部位:小腹、骶八髎 主 穴: 神阙、气海、关元、中极、 三阴交 1.肾虚证:肾俞、 脾俞,2.肝郁证:肝俞、次髎、太冲、足三里3.痰湿证:神阙、水道、归来、 足三里、阴陵泉、足十趾冲。,(五)不孕症 灸疗方法,(1)腹部: 双孔灸具盒横放在小腹上(摆横阵) 灸头距离皮肤3-5,灸30 分钟 骶髂关节部,(摆横阵),灸10分钟;(2)穴位:神阙、气海、关元、中极、 三阴交、肾俞 距离皮肤2-3,旋转灸法,每8次为一壮, 每壮之间用手 按压一下,每穴各灸10壮,,(五)不孕症 灸疗方法,(3)月经后7天开始,每天灸1次,10天为1个疗程 连续3个疗程, 休息一个疗程 配合妇科内分泌检查和排卵检测 宜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增强雷火灸疗效,雷火灸治疗妇科常见病,1、痛经:关元、气海、曲骨、三阴交、骶八髎2、宫寒不孕:子宫穴配照海穴; 中极穴、 三阴交穴针灸大全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4、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5、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6、月经不调: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足三里,儿科 雷火灸治疗注意事项,1 .治疗前:需先与家长及患儿做好沟通,家长及患儿需配合好以防烫伤。2. 治疗中:火头应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随时注意患儿反应,以避免灼伤。3. 治疗中:宜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揉穴位),疗效更佳。5. 治疗后:勿即刻洗涤,同时避免着凉,嘱适当饮温开水。,(一)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辩证),1.腹部中寒证: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痛减,面色苍白,痛甚时额出冷汗,肢冷,可伴有发热。2.乳食积滞证: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呕吐酸腐,不思饮食,粪便臭秽,泻后痛减,夜卧不安,时时啼叫,可伴有发热。3.脏腑虚冷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得温痛减,得食则缓。或食后作胀,大便稀。4.气滞血瘀证:脘腹胀闷,痛而拒按。,1、腹部治疗:双孔灸具放置(斜阵、横阵) 少腹部疼痛部位或小腹,温灸20分钟; 5岁以下,单孔灸盒,神阙为中心灸腹部 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 5岁以上,双孔灸盒,十字灸 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2、腧穴治疗:双侧足三里,上巨虚 采用小回旋灸法或雀啄灸,每穴10分钟。,(一)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治疗方法),1. 风热郁结证:发热、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2. 肺热壅盛证: 咳嗽黄痰,咽喉肿痛,扁桃体肥大大便干,小便黄。3. 痰瘀互结证:鼻塞,呼吸受阻,时有张口呼吸, 扁桃体坚硬肥大4. 肺脾气虚证:鼻塞,流涕,色白,咯吐白痰,腹胀纳呆,睡时打鼾,触摸腺样体较柔软。5.肺肾阴虚证:鼻塞不通,流黄白涕,睡时打鼾, 腺样体肥大,日久不消。,(二) 腺样体肥大 临床辩证,(二)腺样体肥大 (操作方法),1. 灸头面部:患儿坐位,头勿后仰。 悬灸百会上星至素髎,雀啄灸,每6次为一壮,灸3壮, 印堂至左右两侧迎香,做八字斜行悬灸,两侧各6次为一壮,灸3壮;S形灸额部6次为一壮,灸3壮;百会、上星、2. 灸耳部:灸至发红,患者感觉发热,6次为一壮, 雀啄灸耳心,两侧各6次为一壮,灸3壮,3. 灸鼻孔,患儿头后仰,深呼吸,用手指压上唇,雀啄灸鼻孔,6次为一壮,灸3壮,每壮间歇一会。4. 远端配穴: 雀啄灸双侧合谷,6次为一壮,灸3壮,每壮间按压一次灸处,(四)青少年近视 中医辩证,1.气血两虚证: 不能远视,面白神疲,乏力健忘,多梦。 2.肝肾不足证: 远视不明,头晕失眠,腰膝酸软。,(三)青少年近视 配穴,主 穴:睛明、攒竹、鱼腰、瞳子髎、四白、合谷 风池、风府、大椎、肝俞。部位治疗:双眼、额头、双耳。辨证加减:1.气血两虚证:加脾俞、双侧足三里。2.肝肾不足证:加肾俞、涌泉、双侧三阴交,(三)青少年近视 灸疗方法,灸眼部:患儿取坐位,头直立勿仰,双眼闭合 用横行灸法灸双眼,火头距离眼睑23cm,平行摆动, 每来回摆动6次为一壮,每灸一壮用手按轻压眼部一次。灸腧穴:睛明、攒竹、鱼腰、瞳子髎、四白穴,火头距离皮肤23cm ,雀啄灸,6次为一壮,每壮间用手按压穴位一次, 每穴灸3-6壮;灸眼额部:双眼张开,平视前方,火头距离皮肤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移动6次为一壮,每壮之间嘱患儿闭眼,术者用手按压双眼一次,共灸8壮; 距离额部皮肤2-3cm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移动6次为一壮,灸8壮。,(三)青少年近视 灸疗方法,(三)青少年近视 灸疗方法,眼部腧穴,瞳子髎,(三)青少年近视 灸疗方法,(三)青少年近视,4. 耳部灸法: 用螺旋灸法灸耳廓正面、背面。火头距离皮肤23cm,每旋转6次为一壮,灸8壮,每壮间按压一次。 雀啄法灸外耳道口。火头距离外耳道口2cm,雀啄6次为一壮,左右各灸3壮。5. 配穴灸法:合谷4壮,雀啄6次为一壮,距离皮肤2cm。6. 真性近视加灸:风池、风府、大椎、肝俞,各灸8壮,用回 旋灸法,回旋6次为一壮,距离皮肤2cm。 灸疗完毕,患儿闭目休息15分钟。,(四)变应性鼻炎(鼻鼽辩证),1.营卫不和证: 鼻腔奇痒,喷嚏连连,流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平素恶风怕冷,易感。2.肺脾气虚证:鼻痒喷嚏,鼻涕清稀或粘白,鼻塞头昏,食少乏力。3.肺经郁热证:鼻痒不适,喷嚏频作,涕多而黄,鼻塞不通,嗅觉迟钝,头脑昏沉。4.肾阳不足证:鼻痒不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前瞻与挑战应对
- 游戏营销双十一攻略
- 人工智能辅助NDT技术-洞察及研究
- 商会知识图谱构建-洞察及研究
- 手抄报课件设计思路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RLDB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5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9月考试试卷及答案
- 手工丝安全帽培训课件
- 学生炊事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草果种植技术课件大全
- 2025年水利A证考试题及答案
- 新疆就业政策课件
- 认识机械教学课件
- 轮胎硫化培训课件
- 执法监督培训课件
- 沉淀滴定法32课件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苏绣纹样提取及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 202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电气焊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地块管护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