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述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述评 陈新余 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 同时 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 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 成和发展以及三、 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 影响。 本文拟就其法币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与影响等分别进行考 察和分析,并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法币政策的实施背景一、法币政策的实施背景 1933 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确立了以银元为国币本位单位的新的 银本位制,然而, “废两改元”仅仅是着重解决了银本位制下的货币本位单位问 题, 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仍未统一, 市面上流通的银行兑换券五花八门, 种类繁多。 辅币的流通也不尽一致,银角与铜元并行,仍照其市价行用。因此,币制改革的 任务仍有进一步深化和改进的必要,此其一。 其二, 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之前,世界主要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放弃 了银本位制度,改行金本位制,因而白银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种普通商品, 其价格也伴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涨落不定。中国是用银国,却不是产 银国,世界银价的波动,对于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影响极大。以致南京国民政府 的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仍需要仰仗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要彻底 摆脱世界银价的波动对于中国货币制度的冲击和影响, 维护国内稳定的金融环境 和货币流通秩序,顺应国际流行趋势和货币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行不兑现纸币、 实现管理通货制度,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办法。 其三, 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在政治上确立了它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但是出于排斥异 己和巩固其政权统治的目的和需要,仍连年发动内战,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对我 国东北、华北的疯狂人侵,导致其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急需要强有力的国家 财政支持,从而给南京国民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据在 华美籍财经顾问杨格的统计:1929-1935 年期间,仅南京国民政府的军费支出一 项,均已占到其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1。其中,1931 年的年度军 费支出为 30400 万元,占到了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 44.5%。而 1933 年,更增至 37300 万元, 所占比重竟高达 48.5%。 南京国民政府也希望通过发行不兑现纸币, 以弥补财政赤字,挽救其左支右绌的财政危机。在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 政策”的文告中,其财政部长孔祥熙承诺,要在法币通行后的十八个月内平衡财 政收支2。 其四,籍此进一步加强对于国家金融的控制和垄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即 着手在上海组建新的中央银行和中央造币厂。 并且在实施“法币政策”前夕通过 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了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在内的全国各 级各类金融机构多达 1971 家,占到当时全国 2566 家金融机构总数的 77%左右。 但是,由于银本位制下的货币发行权问题尚未解决,市面上仍流通着 12 家银行 机构所发行的纸币,其发行纸币的准备金也由各发行机构自行保管。推行“法币 政策”,实现白银国有,即等于取消了除中、中、交、农以外的国内其它银行的 货币发行权,并接收其白银准备,进一步强化了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商业银行资本 的控制和对国家金融的垄断,使中央银行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储备银行。 二、英美日在中国币改前后的明争暗斗二、英美日在中国币改前后的明争暗斗 “法币政策”实施前的三十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在华势力出现了一些此长 彼消的新变化。即美、日两国崛起,英国日渐衰落,形成了英、美、日三国在中 国角逐的新局面。以英、美、日三国在 1934 年对华出口贸易所占中国进口总额 的比例为例,美货为 26.16%,居第一位;日货占 12.21%,英货则为 12%。又比 如在华投资方面, 尽管 1931 年英国仍在各国在华投资总额中占据第一位, 为 37%; 但是日本已紧随其后,上升至 35.1%,居第二位;美国虽然暂时落后,也已有后 来居上之势3。为了维护其各自在华的既得利益,英、美、日三国都对南京国 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和热情,都企图施加其影响,以利于 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贸易规模,进而插足中国的市场、金融和财政。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抵御和转嫁 经济危机对于本国经济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货币贬 值。1933 年 12 月至 1934 年 6 月,美国政府分别颁布了银购入法和白银 法案,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意在通过美元贬值的手段人为地促使国内的物 价回升,从而刺激国内各经济部门的生产。同时,提高银本位制国家的货币购买 力,便于美国抛售其过剩的商品。然而,过高的银价等于也抬高了银本位制国家 的工农业生产成本,使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 最主要的用银国家,美国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中国货币向美元靠拢。结果,世界市 场的白银价格迅速上扬。 国际白银市场的市价已远远超过了中国国内的白银价格, 造成了国内存银被大批私运出口。且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种种庇护,虽强征以关税 也不可止。仅自 1934 年 7 月起的三个半月内,国内现银的流失即达 2 亿元以上 4。而 1934 年的最后几个星期,又有价值达 2000 万元的白银走私出境5。由 此大大动摇了我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基础,引发了国内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我国 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以上海为例, 1935 年 1 月至 10 月, 就有 1065 家工商企业倒闭。同年,其商品的批发价指数较 1926 年还低 90%。工人工资不 断下降,失业人数大量增加。面对如此严峻的金融和经济形势,南京国民政府却 阮囊羞涩,唯有向列强寻求援助,革新币制,放弃银本位制。英国政府遂借机派 遣其首席财经顾问李滋罗斯来中国进行活动,动员中国实行“法币政策”,并 以新货币必须与英镑相联系作为英国政府给予支持的条件, 为南京国民政府所接 受。 经商定,双方以 1930-1934 年五年中中国货币对英镑的平均汇价为作价之基 础,厘定法币对英镑的汇价为 1 元兑 1 先令 2 便士半。 新货币与英镑相挂钩,使美国政府希望中国货币加入美元集团的企图落了空。美 国遂于 1935 年 12 月 9 日停止在伦敦市场收购白银,以打压银价,向中国政府施 压, 使中国用作外汇基金的白银储备于无形中严重缩水,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与之 谈判。经过一个多月的讨价还价,双方于 1936 年 5 月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白 银协定。美国政府以每盎司 50 美分的价格,向中国续购白银 5000 万盎司,以 维持法币的汇率。其售银款应作为法币准备金,储人在纽约的美国银行。同时, 以法币对英镑的汇价为基础, 确定法币与美元之间的汇价为100元兑换30美元。 这样,法币又与美元建立了联系。 日本方面极欲独霸中国, 一直是威胁和反对其它列强以联合或单独行动向中国提 供财政和技术援助的。 为了干扰和破坏中国的币制改革, 日本方面用尽各种手段, 不断地制造麻烦。一方面继续大规模走私白银,鼓动日商在华银行带头拒绝兑换 白银。 另一方面阻挠华北地区中外银行的存银南运,阴谋策动华北地区的“币制 独立”运动。直至野心勃勃,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三、法币政策的实施及其内容三、法币政策的实施及其内容 1935 年 11 月 3 日午夜 11 时,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币制改革的公告 和宣言,其主要内容如下6: 1自本年 11 月 4 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一 笔者注)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 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如有故存隐匿、意图偷 漏者,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处治。 2.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以外,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现在流通者, 准其照常行使,其发行额即以截至 11 月 3 日止流通之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 财政部酌定限期,逐渐以中央银行钞票换回,并将流通总额之法定准备金,连同 已印未发之新钞及已发收回之旧钞,悉数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保管。其核准 印刷中之新钞,并俟印就时一并照交保管。 3法币准备金之保管及其发行收换事宜,设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管理,以昭确 定,而固信用,其委员会章程另案公布。 4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它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它银币生 银等银类者,应自 11 月 4 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 法币,除银本位币按照面额兑换法币外,其余银类各依其实含纯银数量兑换。 5旧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契约,应各照原定数额,于到期日概以法币结算收付 之。 6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 限制买卖外汇。 与此同时,财政部即另案公布了发行准备管理委员章程,并在上海设立了发 行准备管理委员会,规定该委员会由财政部、中央、中国、交通三行以及银钱业 和商界代表等组成,在天津、汉口、广州、西安、济南、长沙等处设立其分会, 专门办理法币准备金的保管以及发行收换事宜。接着,财政部又发布了兑换法 币办法、兑换法币收集现金办法、收兑杂币杂银简则、接收中南等 九银行发行钞票及准备金办法 、接收各省省银行发行办法 等一系列文告7, 要求各地银钱、行号、商店、公共团体或个人,凡持有银币、厂条、生银、银锭、 银块及其它银类者,必须于本年 11 月 4 日起,三个月以内,就近交各地兑换机 关换取法币;兑换机关除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及其分支行或代理处外,还有三 行委托之银行、钱庄、典当、邮政、铁路、轮船、电报各局及其它公共机关或团 体, 各地税收机关和各县政府;除三行及其分支行代理处以外的兑换机构收兑的 银币、厂条、生银、银锭、银块或其它银类,应即送交附近中、中、交三行兑换 法币。 方案公布后, 全国各地相继行动起来, 贯彻执行新的法币制度。 至 1937 年 6 月, 南京国民政府共计发行法币 14.07 亿元。收兑国内存银五亿盎司左右,中、中、 交、农四行原存 1.3 亿盎司,从境内其它中外银行收兑 2 亿盎司,从民众手中收 兑 1.7 亿盎司,这些白银就是南京国民政府发行法币的全部准备金8。 四、法币政策的历四、法币政策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史作用与影响 1935 年的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国内外极其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 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首先,法币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整顿了我国货币流通环境和秩序,摆脱了银本位 制下世界银价的波动对于本国货币的影响,使“纸币发行权,铸币铸造权,已大 体被统一于中央政府,于是我们的货币,至少已取得了现代型的外观” 9。二 十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货币理论也认为,调节货币数量可以调节商品价格,从 而稳定经济,消除危机。主张由国家控制的中央银行根据社会货币供应量的需要 和变化,自由地增减发行,借以调节货币的数量,实现国家对于经济的调控和干 预。因此,法币政策下的纸币流通制度是符合货币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要求的, 是我国货币制度上的一个进步。 其次,法币政策的实施,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国内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的形成, 对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资料统计显示,1936 年我国国民收入计 258.01 亿元, 人均国民收入 57.34 元,工农业生产总值为 306.12 亿元,此三项通常用于衡量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均达到了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10。当然,推 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币制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一 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在: 民族工业方面:由于法币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国内金融和投资环境,从而进一步 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欲望,带动银行放款增加和社会就业机会增多,工业 生产重现活力。1936 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 106.90 亿元,其中近代工业的 总产值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至 31.04%11。仅上海一地, 1935-1937 年间即 新设工厂 387 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12。工业生产的增加又带动了社会消 费的增长,而市场的活跃和物价的回升,又反过来推动生产的发展,形成了生产 与消费的良性发展。因此币制改革后至抗战爆发前的这一段时期,是旧中国民族 工业发展最好的一个历史时期。 农业方面:法币政策的实施,刺激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复苏。1936 年,除川、豫、 粤三省受灾减产外, 全国各地农业普遍丰收。 1936 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为 199.22 亿元,而 1935 年为 187.9 亿元,前者比后者增加了约 6.0%13。另据当年中国 银行的统计,我国主要农作物收成的价值总计达到法币 56 亿元,比 1933-1935 年的平均年产值高出 17 亿元,即几乎增长了 45%。1936 年的棉花产量则比 1935 年增产了 6 成,小麦增产了 8.1%14。 商业方面:法币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国内银本位制时期因为白银外流造成的通货 紧缩的状况,物价止跌回升。币制改革的当月,全国物价即普遍开始回暖。南京 的物价总指数为 82.8, 上海则为 103.3, 两者分别比 1935 年 10 月的 78.1 和 94.1 回升了 6%和 10%15。而上海一地的棉布价格指数,在 1935 年 10 月币改前夕, 已连续下降了 40%,1935 年 12 月-1936 年 12 月的一年中,又回升了 36%。从事 棉布销售的商家,也从 1932 年的 573 家,增加至 1937 年的 700-800 家。1936 年,上海的批发物价指数回升至 108.5%,经营批发业务的商家增至 100 家,比 1931 年的 33 家增长了 2 倍多16。 再次,法币政策的实施,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方便于国内资本参与国际市场 的流动与竞争,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法币稳定的对外汇率避免了银本位制下 以白银偿还外债时、由于世界银价的波动所带来的损失;而法币稳定的对外汇率 也吸引了海外侨汇的增长,增加了国家的外汇收入。同时,法币稳定的对外汇率 还避免了过去由于银元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钦州市钦北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农发行衡阳市常宁市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沈阳市辽中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石家庄市晋州市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保定市阜平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2025年水发集团权属一级公司纪委副书记专项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源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招聘12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关键功能优化与居民满意度调查报告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国企竞聘上岗与干部竞聘上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武科大大学生手册考试内容及答案
- 集装箱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家用WiFi路由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 DB33T 2476-2022 长期护理保障失能等级评估规范
- DL∕T 5440-2020 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Ⅱ》全套教案
- 孔明灯(Lantern)3.4使用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