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红飘带(教学设计)_第1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教学设计)_第2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教学设计)_第3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教学设计)_第4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地球上的红丝带提交教学计划首先,说到教材地球上的红飘带是道德与社会四年级第四单元的一节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可以知道红军长征冲破了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他们历经艰难险阻,理解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些英雄事迹,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学习和发扬了长征精神,最终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品质,促进了自己的成长。第二,说“学会爱”考虑到今天学生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他们对长征的内容知之甚少,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因此,如果长征的精神要在学生心中扎根,光凭书本读是不行的。有必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三、表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照片来达到教学目标。我们知道红军长征冲破了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我们经历了困难和障碍,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激发了学生对红军的崇敬,甚至有了学习长征精神的愿望。通过学生讲述的故事,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引导学生学习红军在战胜困难、艰苦奋斗中的革命精神。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们可以了解红军长征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红军精神的愿望,并在自己的行为中积极贯彻。四、说教学法1.基于问题的学习指导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实现了从强调“说”到“学”的转变。遵循认知规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2.叙述法和多媒体演示法使用多媒体平台、音像资料、地图等教学设备,如长征课的教学。3.探究和讨论方法激发兴趣,合作探究;采用“看视频创设情境讨论与回答”的方法,体现动眼、动手、动口“三结合”的教育理念。五、学会说话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是适宜的、适时的。为了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有活力”的效果,教学应着眼于问题和学习,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六、表示实施我们计划在三小时内完成这一课。第一节课要求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打破了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它历经艰难险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激发了学生对红军的崇敬,甚至有了学习长征精神的愿望。活动1:激发学生提问和介绍新课。通过对学生头脑中“长征”一词的质疑,总结出问题,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活动2:了解长征的原因。红军为什么长征?这个问题。学生阅读这本书来理解一般内容,同时使用图像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围剿”的含义。用红军五次反“围剿”的兵力对比图,让学生比较一下表中的数字,就可以知道,虽然我军前四次人数不多,但由于全军的共同努力,我们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取得了胜利。从而总结红军严明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红军第五次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因为个别党员排斥正确的领导人,采取错误的方针政策。此外,表中参加第五次反“围剿”的人数和参加长征的红军人数完全一样,所以这个环节是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红军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这个问题。主要内容是飞越泸定桥,飞越大雪山,穿越草原,所以我也经常让学生们看视频,了解当时的危险环境。在理解穿越大雪山的内容时,我还提出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士兵不能在穿越过程中休息一下?我一上山,就觉得呼吸不顺畅。发生什么事了?问题的产生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翻越雪山的困难,从而体现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我还展示了一些理解草的内容的图片。这些照片可以显示红军的毅力和勇气。这些都可以更好地反映长征中战士们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活动五:重返长征路。有了前面的铺垫,创造场景来体验红军长征的路线。让学生们以红军为例,在地图上找到长征的起点,遵义会议的地点,陆定桥,大雪山,大草坪,红军经过的省份。它不仅巩固了地理知识,而且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活动6:听歌曲,升华情感。让学生读一读毛主席为长征题词七律。长征,并在填词后欣赏歌曲。此内容也是本课内容的总结。在华丽的歌声中,学生们可以领略红军长征的伟大,从而升华他们的感情。活动7:课后拓展并定义任务。这是一个扩展的链接,允许学生在学习后收集一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这项作业实际上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第二节课要求学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史,学习红军在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中的革命精神。学生可以在课前读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全班都有学生参加,从而体验了长征的精神。第三节课,在学生已经对长征精神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红军精神的愿望,并在自己的行动中积极贯彻。四处寻找例子,谈论你的表现。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小时)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知道红军长征打破了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就遇到了困难和障碍,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2.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甚至学习长征精神的愿望。教学重点: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史。(一)激发学生质疑,引入新课程1.从1934年到1936年,一条红丝带出现在我们的蓝色星球上。它是由数十万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的脚印和鲜血组成的。它持续了25000多英里,成为20世纪人类最庄严、最激动人心、最英勇的一次游行。它有一个伟大的名字“长征”。你对长征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一般问题:(1)为什么叫“长征”?(2)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3)有多少红军战士参加了长征?(4)长征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障碍?)(2)了解长征的原因1.红军为什么长征?学生可能不太了解这段历史,所以让我们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段历史。(解决问题2)58页的书。(二)自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国民党反动派一直痛恨和惧怕中国革命力量的发展。他们决心摧毁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先后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围剿”就是包围和进攻。红军五大战役敌我兵力对比大约6: 1失败(三)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挥下,根据地军民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党内个别人士排挤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实行了错误的政策和政策,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这是需要长征的主要原因。(4)考虑一下。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严格的纪律和紧密的团结)(五)(补充:参加长征的人数可以和表中第五次反“围剿”的人数比较)(问题三)(三)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1.长征期间,我军分别突破了四条敌线。虽然我们突破了防线,但我们的兵力显然从原来的八万多人减少到三万多人。为了保持军事力量,我军在遵义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观看视频)2.向与会者介绍会议。(看照片)3.遵义会议的意义: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方针政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4)了解长征中的困难和障碍1.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困难和危险。他们面临着什么难以想象的困难?(解决问题4)2.学生们读书。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三个例子。分组阅读,并在课前交换所学内容。3.学生交流,老师添加图片和视频。飞越泸定桥:视频和图片穿越大雪山:1。录像2.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什么士兵不能在中途休息?我一上山,就觉得呼吸不顺畅。发生什么事了?(不怕困难和艰苦奋斗)穿越草地:视频和图片(毅力和勇气)4.这些只是长征中战士们遇到的一些困难。课后,我们将寻找其他相关信息。红军在下一节课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障碍,并以各种形式进行了交流。(5)返回长征路(解决问题1)1.我们的军队有四个队参加长征。让我们看看他们的长征路线图。(视频)2.以红军第一军为例。(展示:长征路线图)(1)根据本书第59页,在这些地方画小红旗。(二)查明红一方面军经过了哪些省份。圈出它。3.学生交流。(6)听歌,升华情感1.长征是伟大的,史无前例的。读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总结今天的教训,谈谈自己的体会。2.欣赏这首诗创作的音乐。(七)课后拓展,明确任务在长征的过程中,我们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不仅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而且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课后收集它们,并在下一堂课上交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中的一些英雄事迹。2.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史,引导学生学习红军在战胜困难、艰苦奋斗中的革命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一)重温旧知识,进一步感受红军的“无敌”1.重温旧知识: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那时,我们都知道长征是在我军无退路的前提下进行的。那时,我们的军队很弱。为什么几十万国民党军队不阻止几万红军,领导长征胜利呢?3、学生小组交流。4.内容提要:正是因为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起了重要作用。(2)交流感人的故事,感受长征的艰辛1.除了我们在上节课学到的关于长征的感人故事之外,你还收集了哪些可以通过讲故事或其他形式与我们交流的信息。2.小组交流和准备如何实践红军精神?第三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的意义。2、激发学生学习红军精神的欲望,并在自己的行为中积极实施。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红军精神的愿望。(一)理解长征的意义(指)一本书的一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2.小组交流和讨论。3、总结(见视频)(2)寻找“新时代的长征”(看视频)了解红军长征道路的变化。2.摘要:现在的西部地区已经改变了它的旧面貌。人们正在不断努力,为改造旧城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你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吗?4.学生交换。(3)我能做到,引导行为1、结合长征精神,谈谈长征精神在自己的表现。2.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壮丽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伟大山川的英雄史诗。愿每一个中国儿女学习红军克服困难的精神,努力应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和困难。让我们努力工作,一起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教学反思:让学生快乐学习。在这节课开始时,我认为内容很清楚,应该很容易教。然而,随着教学设计的深入,这种情况确实很难找到。例如,文本量大,知识点多。如果只有老师能教它,这只是一个现实的讨论。它没有任何效果,学生很难理解。今天和昨天的差别如此之大,以至于学生们很难想象红军在长征中的艰辛。他们会从一个新颖的角度看待长征,甚至认为长征是一次冒险。如何用现代手段在课堂上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首先,我将从问题入手介绍课文的教学。我知道孩子们对“长征”这个词肯定有很多疑问,所以我让孩子们在上课开始时尽情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整理归纳出四个问题。从问题开始,全班开始了。这种介绍很自然,更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种方法新颖,学生们非常喜欢。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