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李商隐诗两首(巩固篇)_第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李商隐诗两首(巩固篇)_第2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李商隐诗两首(巩固篇)_第3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李商隐诗两首(巩固篇)_第4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李商隐诗两首(巩固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李商隐诗两首(巩固篇) 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杜鹃(子规)B.宵柝(报更的梆子)晓筹(更筹)莫愁(没有忧愁)C.绣成堆(锦绣)次第(一道接一道)红尘(飞扬的尘土)D.秋夕(秋天的晚上)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轻而薄的丝织品)2、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C.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D.尾联“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表达了全诗的主旨。3、对杜牧过华清宫(其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唐玄宗命人远途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描写,深刻揭露了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B.起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回望”点明了题中的“过”字。C.前三句对荔枝一字未提,只在“红尘”二字中有一点暗示,结句才委婉地揭出谜底。D.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情景交融,含义深刻,风格清新而明快。4.对杜牧秋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中的女主角是深闭内廷的宫女。B.“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C.“天阶夜色凉如水”是说天宫中的石阶冰凉如水,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D.“卧看牵牛织女星”是说宫女仰视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有杜少陵集传世。B.杜牧生活在中唐,他也擅长写赋(如阿房宫赋)及古文,为别于杜甫,人称“小杜”,现存有樊川集,C.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尤长于七言律绝。诗作大多朦胧婉约,寄托深远,律切精严,绮彩缤纷,被称为义山体。着有玉溪生集、樊南文集。D.从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依旧依照古诗作法写的、不受格律限制的诗也叫古体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两题。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7.对这首诗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空刘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知他俩可以永不分离。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8.对这首诗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B.“空闻”句,用“虎诱鸣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诱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和心境,跃然纸上。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拓展性训练:1.对下面一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A.这是诗人想象的情景:汉文帝求贤,召见被流放的贾谊。贾谊非常兴奋,大谈安邦治国之道,言谈高雅,无人可比。B.这是诗人向往的情景:汉文帝求贤若渴,贾谊连夜献策。鬼神也被当作贤臣询问。C.第三句继续蓄势,为最后一句揭开谜底再铺垫,写汉文帝挪动坐处,靠近贾谊,竭力刻画君主虚心纳下的姿态。D.第四句揭开谜底:原来汉文帝并不关心百姓,而是向贾谊询问关于鬼神的事。强烈地讽刺了汉文帝求贤不用贤,崇佛媚道的本来面目。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2-4题。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2.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3.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5、6两题: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5.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答:。6.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两题。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7。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8。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9.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问题。暮春归数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综合全诗,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什么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D2.D3.D4.C5.B7.C8.A拓展性训练:1.B2.留赠柳3.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4.答: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5.答: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6.答: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7.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8.答:诗中写得最为精妙之句是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理由可以有: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突出一点谈,即可)。9.解答分析:诗人刻画“幽竹”所用的手法,综合全诗这是解题的一把钥匙,应是“对比”或者“反衬”而不是“拟人”。有两问,第二问重点要回答幽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诗词往往有所寄托,从“诗言志”这一角度来看,应突出竹的外在形象特点和内在品质特点。答案提示: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幽竹不改初衷,不为俗屈的高尚品质。在“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