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_第1页
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_第2页
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影响一、历史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具备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为现实的历史条件。(一)客观:1、经济上: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史称1861年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俄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自由劳动力问题,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导致了俄国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政治上仍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民只能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份地,俄国仍保留小农经济,国内市场十分狭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也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说明俄国已具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却受到封建残余的影响,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2、政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的落后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2)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3)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4)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3、军事上:一战激化了矛盾(二)主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1、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组织性。2、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3、俄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二、革命过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第一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二月革命:(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2)经过: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3)结果: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四月提纲:(1)背景:二月革命后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2)内容: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在政治上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经济上要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军事上要退出战争(3)意义:提出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2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1)背景: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2)经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3)结果: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A、政治上: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批准人民委员会的组成,列宁为主席。B、军事上: 通过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三、影响:1、对俄国的影响: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1)1918年苏俄国名确立,1922年苏联成立。(2)政治体制:苏维埃政体。2、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1)它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