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pg检测机构CMA章總 編 號ZXJ2011No.XXXXX分 編 號總 頁 數建 築 消 防 設 施檢 測 報 告工程名稱: .委託單位: .檢測機構: . 浙江省消防協會監製日 期: 年 月 日檢測機構聲明1、本檢測機構經批准具備 消防供配電設施、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給水系統、防排煙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標誌、火災應急廣播及警報裝置、消防通訊、防火分隔、消防電梯 檢測能力,在許可範圍內從事檢測工作並出具公正數據;2、本報告無本機構檢測報告專用章或公章無效;3、未經本機構書面批准,部分複印檢測報告無效;4、本報告無報告審核人、批准人簽名無效;5、本報告塗改無效;6、對本報告若有異議,請收到報告後於十五日內向本機構提出。機構名稱:機構地址:聯繫電話:FpgFpg基本情況工程名稱建築高度m檢測地點建築層數F/- F委託單位建築面積m2聯 系 人聯繫電話建築類別檢測日期天 氣使用性質溫 度濕 度檢測類別委託年檢檢測人員檢測範圍序號消防設施現有設施委託檢測序號檢 測 依 據1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1建築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範GA503-20042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06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 (2005年版)GB50045-19953消火栓給水系統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範GB50116-19984防排煙系統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驗收規範GB50166-20075氣體滅火系統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範 (2005年版)GB50084-20016水噴霧滅火系統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61-20057泡沫滅火系統8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50338-20038火災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9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50219199510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50370-20059火災應急廣播及警報裝置11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63-200712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範(2010年局部修訂)GB50193-1993 10消防通訊13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50151-201011防火分隔14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81-200612消防電梯15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範GB50098-200916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範GB50067-199717建築工程消防驗收規範DB 33 10672010檢測設備感煙探測器試驗裝置照度計溫度計感溫探測器試驗裝置聲級計濕度計消火栓系統試水檢測裝置微壓計風速儀水噴淋系統試水檢測裝置萬用表碼錶垂直度測定儀坡度計流量計卷尺(50m)卷尺(5m)檢測結論及重要事項說明:受 (委託單位) 委託,本公司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現行消防技術標準(見本報告第1頁引用標準)相關條款,於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對 (工程名稱)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給水系統、防排煙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標誌、火災應急廣播及警報裝置、消防通訊、防火分隔、消防電梯等)消防設施進行年度檢查測試。經檢測,結果判定如下:1、 檢測合格,消防設施運行正常;(檢測不合格;)2、 消防設施運行中存在以下問題:以下空白備 注:/檢 測 人審 核 人批 准 人檢測專用章年 月 日 以下空白消防供配電設施檢測概述抽檢位置:綜合判定: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消防配電1.消防用電設備應採用專用供電回路。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與排煙風機房消防用電設備及消防電梯等供電,應在其配電線路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3.消防配電設備、線路應有明顯標誌。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直流備用電源宜採用火災報警控制器專用蓄電池電源或集中設置蓄電池電源。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電源保護開關不應採用直接動作切斷電路漏電保護開關。7.報警控制器主電源應有明顯永久性標誌,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插頭,控制器與其外接備用電源之間應直接連接。8.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控制功能和轉換功能應符合要求。以下空白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集中報警器感煙探測器區域報警器感溫探測器聯動控制器手動報警按鈕樓層控制器紅外探測器聯動控制對象:抽檢位置:綜合判定: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火災探測器1.火警與故障報警功能正常,地址編碼正確。2.底座安裝應固定牢靠,宜水準安裝。2手 動報警按鈕1.應安裝牢固,不應傾斜。2.被觸發時應輸出火警信號,啟動報警確認燈;應能手動複位。3消 防控制室1.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入口處有明顯標誌。2.消防對講電話及外線電話功能正常。4火災報警系統電源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2.報警控制器主電源應有明顯永久性標誌,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插頭,控制器與其外接備用電源之間應直接連接。5報警控制器功 能1.有自檢、消音、複位、故障報警、火警優先及報警記憶功能。2.有主備電源自動切換功能,並應分別顯示主、備電源狀態。3.備用直流電源供電時應有斷路故障報警、火災優先、二次報警功能。6火災顯示盤1.能接受火災報警信號,顯示火災報警和故障報警部位。2.有消音、複位功能,應在3s內正確接受和顯示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火災信號。7對消火栓給水系統控制功能1.控制消火栓泵啟、停。2.顯示消火栓泵工作、故障狀態。3.顯示啟泵按鈕位置。8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控制功能1.控制噴淋泵啟、停。2.顯示消防水泵工作、故障狀態。3.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安全信號閥工作狀態。9控制設備對管網氣體滅火系統控制功能1.顯示系統手動、自動工作狀態。2.在報警、噴射各階段,控制室有相應聲、光報警信號,並能手動切除聲響信號。3.在延時階段,應自動關閉防火門、窗,停止通風空調系統,關閉有關部位防火閥。4.顯示氣體滅火系統防護區報警、噴放及防火門(簾)、通風空調等設備狀態。10對常開防火門控制功能1.門任一側火災探測器報警後防火門應自動關閉。2.防火門關閉信號應送到消防控制室。11對防火卷簾控制功能1.疏散通道上卷簾在感煙探測器報警後降到距地1.8m,感溫探測器報警後降到底。2.作防火分隔用卷簾在火警後迫降到底。3.探測器報警信號及卷簾關閉信號應送至消防控制室。12火災報警後對防排煙設施控制功能1.停止有關部位空調送風,關閉電動防火閥,並接受其回饋信號。2.啟動有關部位防排煙風機、排煙閥等,並接收其回饋信號。3.控制擋煙垂壁等防煙設施。13火災確認後聯動控制功 能1.控制相關警報裝置或應急廣播系統。2.切斷有關部位非消防電源,並接通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標誌燈。3.控制電梯全部停於首層,並接收其回饋信號。以下空白消火栓給水系統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室內消火栓消防水泵室外消火栓穩 壓 泵直接啟泵按鈕氣壓水罐水泵結合器消 防 炮抽檢位置:綜合判定:消火栓給水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消防水源1.消防用水可由給水管網、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給。2.應保證用水可靠性,有補水措施。2水泵房1.主備電源為消防電源,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自動切換可靠。2.消防水泵應保證在火警後30s內啟動,3.控制櫃按鈕、指示燈及儀錶應正常,應能按鈕啟停每臺水泵。4.消防控制中心手動啟、停消防水泵,水泵應能正常啟、停。5.主泵不能正常運行時,應自動切換啟動備用泵。6.消防對講電話功能正常。3穩壓系統增(穩)壓泵啟停運行應正常,啟泵與停泵壓力符合設定值,壓力錶顯示應正常,當消防主泵啟動時,泵應停止運行。4室內消火栓1.應設在位置明顯且易於操作部位,有明顯標誌。2.設有室內消火栓建築平屋頂,宜設試驗和檢查用消火栓(高層帶壓力錶)。3.同一建築應採用統一規格消火栓、水槍、水帶,栓口直徑應為65mm,水帶長25m,水槍噴嘴口徑19mm。4.消火栓箱組件應齊全,箱門應開關靈活,開度應符合要求。5.栓口離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為 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牆面成 90角;栓口與消火栓箱內邊緣距離不應影響消防水帶連接。6.消火栓間距30m/50m,佈置應保證同層任何部位有兩支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7.充實水柱長度7m/10m/13m。8.栓口靜水壓1.0MPa,大於時應採取分區給水。9.栓口出水壓0.5MPa時應採取減壓措施。10.高層建築最不利點靜水壓0.07MPa/0.15MPa。5消防炮1.控制閥應啟閉靈活;回轉與仰俯操作應靈活,操作角度應符合設定值,定位機構應可靠。2.觸發啟泵按鈕時消防水泵應啟動,出水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6管 網1.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合用消防泵時應在報警閥前分開設置。2.閥門應保持常開並應有明顯啟閉標誌或信號。7啟泵按鈕1.臨時高壓每個消火栓處應設直接啟泵按鈕,並應有保護設施。2.被觸發時,應直接啟動消防泵,同時確認燈顯示。以下空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噴 頭噴 淋 泵噴 頭穩 壓 泵水流指示器氣壓水罐報 警 閥水泵結合器雨 淋 閥末端試水裝置抽檢位置:綜合判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消防水源1.消防用水可由給水管網、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給。2.應保證用水可靠性,有補水措施。2水泵房1.主備電源為消防電源,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自動切換可靠。2.啟動消防水泵時,水泵應在30s內投入正常運行。3.控制櫃按鈕、指示燈及儀錶應正常,應能按鈕啟停每臺水泵。4.消防控制中心手動啟、停消防水泵,水泵應能正常啟、停。5.主泵不能正常運行時,應自動切換啟動備用泵。6.消防對講電話功能正常。3穩壓系統增(穩)壓泵啟停運行應正常,啟泵與停泵壓力符合設定值,壓力錶顯示應正常。4報警閥組1.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保護區域標誌,壓力錶顯示符合設定值。2.報警閥和控制閥閥瓣及操作機構應動作靈活、無卡澀現象。3.組件應靈敏可靠,壓力開關動作應向消控設備回饋信號。4.雨淋閥組電磁閥啟閉及回饋信號靈敏可靠。5.距水力警鈴3m處警鈴聲強70dB。5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啟動與複位應靈敏可靠,並同時回饋信號。6系統管網1.報警閥後管路上不應安裝其他用水設施。2.配水管道工作壓力應1.2MPa。3.開啟末端試水裝置後,出水壓力不應低於0.05MPa。4.管網無滲水、漏水現象。7噴 頭噴頭與障礙物間距應不影響噴水效果。8模擬滅火功能試驗1.濕式系統:在末端試水裝置處放水,報警閥應及時啟動;帶延遲器水力警鈴應在590s內發出報警鈴聲,不帶延遲器水力警鈴應在15s內發出報警鈴聲;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報警,消防水泵啟動,消控室有三者信號顯示。2.預作用、雨淋和自動控制水幕系統:模擬火災報警信號,報警主機應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並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採用傳動管啟動雨淋和水幕系統:啟動1只噴頭或打開手動試水閥或電磁閥時,雨淋閥動作,壓力開關報警,消防水泵啟動,消控室有信號顯示。以下空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局部應用系統)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噴 頭噴 淋 泵水流指示器增 壓 泵報 警 閥水泵按合器抽檢位置:綜合判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局部應用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系統供水應保證用水可靠性,有補水措施。2加壓系統組件完整、安裝正確、功能正常。3報警閥組1.應動作靈活、無卡澀現象。2.報警閥和控制閥閥瓣及操作機構應動作靈活、無卡澀現象。3組件應靈敏可靠,壓力開關動作應向消控設備回饋信號。4水力警鈴鈴錘應轉動靈活、無阻滯現象,無滲漏水現象。5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啟動與複位應靈敏可靠,並同時回饋信號。6噴 頭1.應採用快速回應噴頭,噴水強度6L/minm2。2.保護區域內房間和走道均應佈置噴頭。3.採用K=80快速回應噴頭時,應符合中危險級I級場所有關規定。7系統管網1.報警閥後管路上不應安裝其他用水設施。2.配水管道工作壓力應1.2MPa 。3.開啟末端試水裝置後,出水壓力不應低於0.05MPa。8系統控制功 能1.報警控制裝置應具有顯示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及水泵、信號閥等組件狀態和輸出啟動水泵控制信號功能。2.未設報警閥組或採用加壓泵直接從市政供水管吸水系統,應採取壓力開關聯動消防水泵。3.未設報警閥組系統可採用電動警鈴報警。以下空白水噴霧滅火系統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水霧噴頭水 霧 泵雨淋閥穩 壓 泵報警控制器氣壓水罐火災探測器水泵結合器抽檢位置:綜合判定:水噴霧滅火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消防水源1.消防用水可由消防給水管網、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給,並應確保用水量。2.合用水池或水箱有確保消防用水措施。2消 防水泵房1.主備電源為消防電源,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自動切換可靠。2.啟動消防水泵時,水泵應在30s內投入正常運行。3.控制櫃按鈕、指示燈及儀錶應正常,應能按鈕啟停每臺水泵。4.消防控制中心手動啟、停消防水泵,水泵應能正常啟、停。5.主泵不能正常運行時,應自動切換啟動備用泵。6.消防對講電話功能正常。3給水管道1.給水管道上應設泄水閥、排污口;雨淋閥後不應設其他用水設施。2.雨淋閥前應設篩檢程式,當水霧噴頭無濾網時,雨淋閥後亦應設篩檢程式;篩檢程式濾網應採用耐腐蝕材料且孔徑為4.0-4.7目/cm2。3.篩檢程式後管道採用內外塗鋅管道,且宜採用絲扣連接。4雨淋閥組1.接通或關斷系統供水。2.接收電信號可電動開啟雨淋閥;接收傳動管信號可液動或氣動開啟雨淋閥。3.具有手動應急操作閥。4.顯示雨淋閥啟、閉狀態。5.驅動水力警鈴。6.監測供水壓力。7.距水力警鈴3m遠處聲強70dB。5水霧噴頭水霧噴頭工作壓力:滅火時0.35MPa;防護冷卻時0.2MPa6操作與控制1.控制方式有:自動控制、手動控制、應急操作,T響60s時採用手動控制和應急操作。2.接到火災報警控制信號或其他火災傳輸信號後,在系統回應時間內,雨淋閥動作,水力警鈴發出鳴響,壓力開關動作,啟動消防水泵,消防控制中心顯示水泵、雨淋閥動作信號。3.傳動管L宜300m,DN=15-25mm,其閉式噴頭間距2.5m。4.控制設備功能:(1)選擇控制方式;(2)重複顯示保護對象狀態;(3)監控消防水泵啟、停狀態;(4)監控雨淋閥啟、閉狀態;(5)監控主、備電源自動切換。以下空白氣體滅火系統檢測概述氣體類型: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操作與控制方式:儲存瓶組設置部位:啟動瓶組緊急啟停裝置:選 擇 閥工作壓力:噴 頭抽檢位置:綜合判定:氣體滅火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儲瓶間儲瓶間內應設應急照明和消防對講電話。2儲存裝置1.裝置上應設耐久固定銘牌,並標明滅火劑名稱、編號、充裝量、充裝日期和充裝壓力等。2.儲存容器支、框架應固定牢靠,並經防腐處理。3閥驅動裝置1.驅動氣瓶正面應標明驅動介質名稱、對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名稱或編號有永久性標誌並便於觀察。2.電磁驅動器電源電壓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4選擇閥應設有標明其工作防護區或對象永久性標誌。5防護區安全要求1.滅火劑噴放前防護區內除泄壓口外開口應能自行關閉,通風機及防火閥在系統工作前自動關閉。2.應有保證人員在30s內疏散完畢通道和出口。3.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誌。4.區內設火災聲報警器,入口處設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以及採用氣體防護永久標誌。5.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並能自行關閉。6.在滅火劑對人有危害防護區,應在其入口處設手動、自動轉換控制裝置,且有手動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7.防護區入口處明顯位置應配備專用空氣或氧氣呼吸器。6控制系統設 置1.主備電源自動切換並顯示主備電源狀態。2.應有火災報警、故障報警、自檢、顯示記錄與計時功能。3.自動、手動轉換功能應正常,無論裝置處於自動或手動狀態,手動操作啟動均應有效。5.裝置所處狀態應有明顯標誌或燈光顯示,回饋信號顯示正常。7啟動方式1.管網滅火系統有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2.預製滅火系統應有自動和手動控制兩種啟動方式。3.自動控制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火災信號才能啟動。4.手動控制裝置應設在防護區門外便於操作處,機械應急操作裝置應設在儲瓶間內或防護區門外便於操作處,並能在一處完成系統啟動全部操作。5.滅火系統手動控制與應急操作應有防止誤操作警示顯示與措施。8模擬試驗1.在報警、噴射各階段,控制室和防護區應有相應聲、光報警信號,並能手動切除聲響信號。2.在延時階段自動關閉防火門、窗,停止空調通風系統,關閉有關部位防火閥。3.信號回饋裝置動作後氣體噴放指示燈工作正常。4.儲存容器間內設備和對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滅火劑輸送管道無明顯晃動和機械性損壞。5.試驗氣體能從每個噴頭噴入被試防護區或對象上。以下空白防排煙系統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送 風 機排煙風機送 風 口排 煙 口送 風 閥排煙防火閥擋煙垂壁電動防火窗機械排煙部位(層次、軸位):正壓送風部位(層次、軸位):抽檢位置:綜合判定:防排煙系統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風機房機房內應設置消防對講電話和應急照明燈。2機械加壓風 機1.控制櫃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標誌,儀錶、指示燈顯示正常,開關及控制按鈕應靈活可靠;應有手動、自動切換裝置。2.啟動轉速平穩,葉輪旋轉方向正確,無異常振動與聲響。3機械加壓送風口安裝牢固;開啟與複位操作應靈活可靠,關閉時應嚴密,回饋信號應正確。4機械排煙風 機1.控制櫃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標誌,儀錶、指示燈顯示正常,開關及控制按鈕應靈活可靠;應有手動、自動切換裝置。2.啟動轉速平穩,葉輪旋轉方向正確,無異常振動與聲響。5機械排煙口1.安裝牢固;開啟與複位操作應靈活可靠,關閉時應嚴密,回饋信號應正確。2.排煙口平時關閉,並應設置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6排煙防火閥在排煙支管上及排煙風機機房入口處均應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排煙防火閥。7系統功能1.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自行啟動,並回饋信號。2.火警後聯動啟動相應部位送風口、排煙口,啟動相關風機,動作正常,信號回饋準確。3.設有補風系統,應在啟動排風機同時啟動送風機。4.當通風與排煙合用風機時,應能自動切換到高速運行狀態。以下空白火災應急廣播或火災警報裝置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擴音機揚聲器備用擴音機警報裝置抽檢位置:綜合判定:火災應急廣播或火災警報裝置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設置要求揚聲器和警報裝置安裝應牢固可靠,表面不應有破損。2應急廣播與公共廣播合用時功能1.火災時消控室能將火災疏散層揚聲器和公共廣播擴音機強制轉入應急廣播狀態2.消控室應能監控用於應急廣播時擴音機工作狀態,並有遙控開啟擴音機和採用傳聲器播音功能3系統功能1.擴音機儀錶、指示燈顯示正常,開關和控制按鈕動作靈活。2.擴音機監聽功能正常。3.應能用話筒播音。4.播音區域應正確、音質應清晰。5.消防控制室應設置火災警報裝置與應急廣播控制裝置,其控制程式應符合下列要求:(1)二層及以上樓房發生火災,應先接通著火層及其相鄰上下層;(2)首層發生火災,應先接通本層、二層及地下各層;(3)地下室發生火災,應先接通地下各層及首層;(4)含多個防火分區單層建築,應先接通著火防火分區及其相鄰防火分區。6.警報裝置應在接收火災報警控制器輸出控制信號後,發出聲警報或聲、光警報。7.60dB場所最遠聲壓級應高於背景雜訊15dB。以下空白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誌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應急照明安全出口標誌抽檢位置:綜合判定: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誌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工作間工作面應急照明照 度1.一般控制室75lx,主控制室:150lx。2.配電室、自備發電機房、消防電梯機房30lx。3.泵房、防排煙風機室:20lx。2疏散用應急照明地面照 度1.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及前室、合用前室及疏散走道地面最低水準照度0.5lx。2.觀眾廳、展覽廳、舞廳、多功能廳、餐廳和商業營業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及避難層(間)內地面最低水準照度1.0lx。3.樓梯間、人防工程內地面最低水準照度5.0lx。3設置要求消防應急照明、消防疏散指示標誌應牢固、無遮擋;疏散方向指示應正確、清晰。以下空白消防電梯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消防電梯消防電梯抽檢位置:綜合判定:消防電梯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設置要求轎廂內設置專用消防對講電話。2控制功能1.首層設消防專用按鈕,觸發按鈕能控制消防電梯下降至首層,其他樓層按鈕不能呼叫和控制消防電梯,只能在轎廂內控制。2.聯動控制消防電梯,應由消防控制設備手動和自動控制電梯回落首層,並接收回饋信號。以下空白防 火 分 隔檢測概述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實際數量抽檢數量防火門甲 級防火卷簾m2乙 級m2丙 級m2抽檢位置:綜合判定:防 火 分 隔序號檢測專案技 術 要 求檢測結果結 論1防火門啟閉性能1.組件齊全完好,應啟閉靈活、關閉嚴密。2.防火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平開門,並在關閉後應能從任何一側手動開啟。3.用於疏散走道、樓梯間和前室防火門應具有自閉功能,雙扇和多扇門應有按順序關閉功能。4.人員密集場所疏散用門或設門禁系統居住建築外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工具即能從內部易於打開,並應在顯著位置設置標誌和使用提示。5.常開防火門火災時能自行關閉並有信號回饋功能。2防火卷簾一般要求1.組件應齊全完好,緊固件應無鬆動現象。2.運行時應平穩順暢、無卡澀現象。3.應具有防煙性能,與樓板、梁和牆、柱等空隙應進行防火封堵。3疏散走道上防火卷簾1.卷簾兩側應設置探測器組及警報裝置。2.卷簾兩側應設置啟閉裝置,並具有自動、手動和機械控制功能。4作防火分區分隔防火卷簾1.在設置防火牆確有困難場所,可採用防火卷簾作防火分區分隔。2.當採用包括背火面溫升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防火卷簾時,其耐火極限不低於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五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绿色环保施工执行与监管协议
- 紫丁香肥料管理办法
- 汽车维修汽车维修试题及答案
- 上网管理设备管理办法
- 丢失发票发票管理办法
- 规范公务卡管理办法
- 仓储区域卫生管理办法
- XX集团资金管理办法
- 上海旅店宾馆管理办法
- 车辆用油卡管理办法
- 1.1 常见的植物(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年学习二十届全会精神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福建漳州闽投华阳发电有限公司招聘5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一启新程扬帆再出发-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初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中国法制史试题题库(附答案)
- GA 568-2022警服夏执勤短袖衬衣
- 绿色化学原理课件
- 高处吊篮使用审批表
- Apple Watch中的设计美学课件
- DB32∕T 28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养护技术规程
- 土石方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