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基本情况简介表项目名称220kV电力线路隐患治理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通讯地址山东东营市东营区淄博路105号法人代表刘军邮 编联 系 人李东进联系电话项目地点东营市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项目依据-项目性质改扩建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511.8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65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背景胜利油田电网始建于油田开发初期,其中220kV主干网架由3座220kV变电站(盐镇变、九分场变、新孤变)和胜利发电厂升压站组成。随着城镇建设、城乡道路规划、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原先的220kV线路设计标准已不满足目前安全运行要求,主要表现在:线下的工业设备设施、农畜牧业加工车间等安全距离已严重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极易引发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线路建设初期采用的混凝土电杆仍大量存在,经统计分析占比约41,运行年限超过20年,受滩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混凝土电杆腐蚀老化严重、杆体裂纹、“爆皮露筋”现象普遍,存在电杆抗弯能力不足而导致杆塔折断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现阶段油田220kV电力线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目前的设计标准规范,结合电力行业主流技术水平及油田电网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万盐线、盐孤线、万杨线、万九线、沾盐线共5条220kV线路提出改造方案,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油田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保障油田生产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国家环保局令第18号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受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本项目环评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在对项目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收集工程设计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该报告表。二、编制依据及产业政策符合性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09年修正),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正;(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修正版),国务院第239号令,1998年1月7日;(12)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2011年3月1日;(1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1997年3月25日;(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4月9日;(15)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1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1277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函2009130号,2009年4月16日。(18)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1号,2012年11月29日。(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2012年10月30日。(20)关于印发输变电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辐射201684号,2016年8月8日。2、行业标准、技术导则(1)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2)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与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4)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1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1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有关的工程资料胜利石油管理局220kV电力线路安全距离、构架等隐患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中第一类“鼓励类”的第四项 电力 “10.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评价因子施工期: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固废、施工噪声和生态影响;运营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4、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有关内容和规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如表1所示。表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项目判断条件评价等级电磁环境1、220kV输电线路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生态环境位于一般区域,且工程占地2km2三级声环境本工程建设地点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声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增量小于3dB(A),本次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二级地表水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产生/五、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等有关内容及规定,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如下:(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2)生态环境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3)声环境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的带状区域六、工程内容分析1、工程现状及建设必要性油田220kV电力线路处于比较复杂的运行环境,随着城镇建设、城乡道路规划、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与油田已有的供配电设施布局存在大面积交叉,许多电力线路下处的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先的线路设计标准已不能满足目前安全运行要求,尤其是线路对工业设备设施、农畜牧业加工车间等的安全距离已严重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极易引发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主要改造线路的现状介绍如下:220kV万盐线:121#122#铁塔之间线路对线下房屋实测距离为2.5m,存在触电、短路可能;79#81#之间对高度公路收费站及新建的济东高速的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改造;114#-115#之间跨越化工厂,并且对油罐的安全距离不满足规范的要求,需要改造。220kV盐孤线:4#5#铁塔之间线路对线下屠宰场的实测距离为3.5m,存在触电、短路可能。67#杆老化露筋,需要改造。220kV沾盐线:57#58#杆之间线路对线下房屋实测距离为3.5m,存在触电、短路可能,需要改造。220kV万九线:92#93#杆塔之间及87#88#间线路对线下新建金湖银河公园景观绿化、47#48#间线路对线下新建植物园内景观绿化,实测距离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存在触电、短路可能,需要将线路进行加高处理。220kV万杨线:142#143#杆之间对线下的蔬菜大棚实测距离为3.9m,存在触电、短路可能,需要改造。147#150#杆线路跨越油罐,线路对储油罐的垂直距离及边导线对储油罐的安全距离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将该范围内电力线路迁出。2、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对胜利油田电网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的万盐线、盐孤线、沾盐线、万九线和万杨线共5条220kV线路进行改造。拟改造输电线路地理位置见附图1。3、改造方案工程改造规模见表2,具体线路改造位置见附图26。表2 220kV线路改造规模一览表序号线路名称改造方案拆除线路长度(km)新建线路长度(km)备注1万盐线(单回)将万盐线79#、80#杆更换为呼称高27m的角钢塔,将121#、122#角钢塔更换为呼称高27m的钢管塔;在114#、115#间增立呼称高27m的钢管塔1基。4.504.45原路径改造2盐孤线(单回)将盐孤线4#角钢塔更换为呼称高27m的钢管塔,将5#混凝土门式杆更换为呼称高27m的角钢塔;将67#混凝土杆更换为呼称高24m的角钢塔。6.005.40原路径改造3万杨线(单回)将147#杆更换为转角杆,自147#杆向东新立2基角钢塔147-1#、147-2#,自147-2#向南新立2基角钢塔147-3#、147-4#,再与原线路150#转角塔连接。8.108.10新路径建设4万九线(单回)在47#、48#间增立呼称高24m的角钢塔1基,在87#、88#间增立呼称高24m的角钢塔1基;将85#混凝土门式杆更换为呼称高27m的角钢塔。5.04.90原路径改造5沾盐线(单回)在57#、58#间增立呼称高24m角钢塔1基。3.303.30原路径改造4、改造线路工程量汇总本项目220kV架空输电线路改造工程汇总情况见表3。表3 改造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序号线路名称线路长度(km)改造/新建杆塔(基)小计角钢塔-27角钢塔-24钢管塔-271万盐线4.452352盐孤线5.4011133万杨线8.10664万九线4.901235沾盐线3.3011合计26.154104185、导线和塔杆(1)导线本项目导线型号的选取情况见表4。表4 导线规格及设计安全系数一览表序号线路名称导线型号导线设计安全系数1沾盐线LGJQ-4002.52盐孤线LGJQ-4002.53万杨线LGJQ-400/502.54万九线LGJQ-400/502.55万盐线LGJQ-4002.5(2)塔杆本次改造选用的杆塔均采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kV输电线路分册)中所规定的塔型。220kV线路使用的杆塔主要有角钢塔、钢管塔2种,角钢塔、钢管塔优缺点对比情况见表5。表5 角钢塔、钢管塔优缺点对比一览表杆型优点缺点适用范围角钢塔1.造价较低。2.具有通用塔型,生产周期短。3.最大使用应力大,使用档距大,可选用较低杆塔。1.基础占地面积大,狭窄地区开挖困难。2.杆塔挂线点外伸距离较大,易造成对建筑间距不满足要求。3.杆塔只能选用通用型号。地势开阔地带钢管塔1.基础占地面积小。2.占用空中通道较窄。3.可根据实际条件设计杆塔。1.导线安全系数较大,使用档距小,杆塔数量较多。2.杆塔设计生产周期较长。3.造价较高。城区在充分考虑2种杆塔优缺点的情况下,结合线路实际改造内容及路径特点,本次改造新建杆塔以角钢塔为主,对走廊狭窄或有景观要求的特殊地区,采用钢管塔。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对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的规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需重点关注对象的规定,经现场踏勘,本次输电线路评价范围(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内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内容如表6所示。居住区分布图分别见附图3和附图4。表6 本次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线路敏感目标相对位置性质数量高度盐孤线民房线东南9m处居住1户9m,1层民房线东北23m处居住1户9m,1层沾盐线南洼村民房处线北6m处居住1户8m,1层南洼村民房处南4m处居住1户8m,1层八、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共改造5条架空输电线路。其中4条架空输电线路沿原线路径建设,原路径所处地表平整,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开阔平坦,周边无重要文物、电台和通讯等重要设施;另1条线路(万杨线)根据实际情况将建设路径进行部分迁移,避开了原输电线路的线下的储油罐等工业区,且新建路径周边地势较好,无重要文物、电台和通讯等重要设施。整个评价范围内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工程选址基本合理。九、环保投资情况本工程总投资1511.80万元,主要环保投资为场地复原投资,费用约为4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2.6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改造220kV高压输电线路项目,包括万盐线、盐孤线、万杨线、万九线、沾盐线共5条线路。线路改造前正常运行,因此主要污染为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噪声。1、监测布点及监测项目本项目监测点位情况见表7,监测布点情况见表10、附图26。表7 现有输电线路监测点位一览表监测项目名称监测点位布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万盐线、盐孤线、万杨线、万九线、沾盐线共5条线路的杆塔中点位置,向架空线路两侧横断面方向布点,监测点间距5m,测至50m处为止,距离地面1.5m处噪声5条线路线下设1个监测点;沾盐线设1个衰减断面根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架空输电线路断面监测路径应选择在以导线档距中央弧垂最低位置的横截面方向上,对于挂线方式以塔杆对称的输电线路,只需在杆塔一侧的横断面方向上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一般为5m,顺序测至距离边导线对滴投影外50m处位置。在测量最大值时,两相邻监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2、监测仪器本项目监测仪器见表8。表8 拟建项目监测仪器一览表项目仪器名称鉴定证书编号测量范围检定有效期限工频电场NBM-550场强分析仪EHP-50D电磁场探头XDdj2014-06765 mV/m 1 kV/m,500 mV/m 100 kV/m;2016年03月06日工频磁场0.3 nT 100 T,30 nT 10 mT声环境AWA6270+A/B/C噪声分析仪F11-25130dB(A)2016年04月21日AWA6221A声校准器F11-10Hz20kHz3、监测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监测时间2015年5月27日2015年5月31日。5、监测条件本项目涉及线路较多,监测周期较长。每条线路的监测条件见表9-1。表9-1 监测条件一览表序号线路名称检测日期、条件1万盐线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27日昼间:08:3012:00 环境温度:24.128.6 湿度:3945%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31.8m/s;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27日(噪声)夜间:22:0023:50 环境温度:20.321.2 湿度:4247%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62.1m/s2盐孤线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27日昼间:13:0016:30 环境温度:26.429.8 湿度:3239%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21.6m/s;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28日(噪声)夜间:00:3002:50 环境温度:19.520.7 湿度:4649%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41.7m/s3沾盐线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27日昼间:17:1019:00 环境温度:24.726.4 湿度:3441%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31.7m/s;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28日(噪声)夜间:03:3005:30 环境温度:18.920.2 湿度:4752%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21.5m/s4万杨线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31日昼间:08:2011:50 环境温度:25.730.1 湿度:3844%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41.8m/s;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31日(噪声)夜间:22:0023:40 环境温度:23.324.6 湿度:4852%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21.5m/s5万九线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31日昼间:13:1015:30 环境温度:28.233.0 湿度:3438%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21.6m/s;检测时间: 2015年06月01日(噪声)夜间:00:5001:30 环境温度:24.725.4 湿度:4347%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31.5m/s6、工程运行工况该工程运行工况见表9-2。表9-2 工程运行工况一览表序号线路名称电压(kV)电流(A)1220kV万盐线(单回)225.1942220kV盐孤线(单回)220.4153.83220kV万杨线(单回)210.3834220kV万九线(单回)221.8163.25220kV沾盐线(单回)223.4115.26、环境现状监测结果(1)电磁现状监测监测期间线路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现有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周边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值分别见表10。表10-1 现有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万盐线)测点编号测点位置(79#80#之间)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A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164840.38670.0005B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m216840.46590.0003C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0m172740.40630.0004D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5m117430.32170.0002E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0m666.10.30.17450.0004F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5m401.40.30.12410.0003G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0m255.30.40.07540.0004H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5m174.30.40.05430.0003I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0m122.40.40.05300.0005J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5m85.450.040.04510.0004K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0m57.640.020.03810.0006表10-2 现有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盐孤线)测点编号测点位置(67#68#之间)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A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179335.2200.002B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m260034.4850.004C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0m221833.4070.002D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5m123522.1110.004E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0m698.30.31.3540.003F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5m436.30.20.97420.0003G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0m279.10.50.74360.0005H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5m198.60.30.60900.0003I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0m142.10.40.50270.0005J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5m110.40.30.44250.0005K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0m73.300.020.39890.0003表10-3 现有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沾盐线)测点编号测点位置(57#58#之间)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A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181720.43150.0002B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m236020.60600.0002C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0m201820.51460.0002D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5m131530.34240.0002E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0m836.70.20.19890.0002F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5m519.40.20.13700.0002G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0m349.70.30.09510.0002H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5m255.30.20.07630.0002I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0m166.70.20.05700.0002J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5m121.00.70.04740.0002K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0m93.260.020.03680.0002表10-4 现有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万杨线)测点编号测点位置(141#142#之间)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A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840.30.43.3610.004B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m104242.8220.003C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0m130432.5240.004D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5m130232.2260.005E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0m102451.8040.004F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5m764.40.41.2340.003G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0m481.30.60.75040.0003H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5m270.50.30.35240.0003I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0m166.40.30.18380.0003J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5m94.540.030.09220.0003K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0m55.580.040.06860.0004表10-5 现有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万九线)测点编号测点位置(87#88#之间)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A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167931.0230.003B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m286241.5620.003C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0m192651.0440.003D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5m114330.83450.0004E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0m662.60.40.60530.0003F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5m347.70.70.36460.0003G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0m473.20.40.52140.0004H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5m236.70.60.30690.0003I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0m154.60.4280.19850.0003J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5m87.560.050.10570.0002K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0m45.430.030.06410.0004由上表可知,现有5条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工况下,周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4000V/m和100T)。(2)噪声现状监测本次环评对于正在运行的5条线路,监测了噪声现状情况,同时以沾盐线为例,监测了衰减断面的噪声值。具体见表11。表11-1 现有输电线路噪声监测结果测点编号测点位置(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噪声dB(A)昼间夜间1*万盐线46.541.12*盐孤线46.439.83*万杨线45.340.24*万九线44.941.55*沾盐线45.839.5表11-2 现有输电线路噪声监测结果(沾盐线衰减断面)测点编号测点位置(57#58#之间)噪声dB(A)昼间夜间#1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0m46.239.7#2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5m44.939.4#3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0m38.335.0#4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15m36.434.7#5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0m36.734.8#6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25m36.235.1#7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0m35.934.7#8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35m36.335.4#9距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点40m35.734.9#10距边导线对地投影40m36.435.2由表11可以看出,本项目涉及的5条输电线路在正常工况下,噪声检测值昼间最大为46.5dB(A),夜间为41.5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问题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等)1、 地理位置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东营市交通便利,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淄博东营铁路与胶济铁路联接,新建了飞机场和东营港,东(港)青(州)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飞机场于2001年10月启用。基本形成了以陆地交通为主,海空交通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胜利石油管理局基地区域220kV电源线路改造建设工程在东营市。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2、 地形、地貌及地质东营市辖区内除小清河以南广饶县所辖的367平方千米为山前冲积平原外,其它地区均为黄河冲积平原,是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总体地貌特征是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东营市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总面积1208万亩。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现代黄河三角洲上地貌有河滩高地,坡地,大型洼地等。黄河尾闾摆动新成的陆地带地势宽阔低洼,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分布连续,厚度基本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场区内无不良地质作用。3、气象、气候东营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四季温差分明。春季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气候湿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站址所在地区累年气象特征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2.6,多年平均风速3.4m/s,多年平均气压1016.6hPa,多年平均降水量505.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32mm,平均相对湿度65%,全年盛行风向均为SSE。4、水文东营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东营市海岸线北起顺江沟河口,南至淄脉沟口,全长412.67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0”米至岸线滩涂面积10.19万公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冬季沿岸有2个月冰期,海水流冰范围为05海里,盐度在35左右;春季海水温度为1220,盐度多为2231;夏季海水温度为2428,盐度为2130;黄河入海口附近常年存在低温低盐水舌。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5、植被及生物资源东营市辖区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等。根据土宜特征,可分别进行粮、菜、果、牧、林生产。另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草场、兽、鸟及中草药资源。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5.3万公顷,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350公里,滩涂面积12万公顷,分别占山东省的1/7和1/2,负15米以上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是山东发展浅海养殖潜力最大的地区,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 据初步调查,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区内水生生物有8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松江鲈鱼等。有野生植物上百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各种鸟类约187种,列为中日候鸟保护协议受保护的达10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灰鹤、蜂鹰等32种,各种鹭类、雁鸭类水禽不但种类多,数量也极为丰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近代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晚,草甸过程短,生态环境又较为脆弱。6、矿产资源东营市矿产资源丰富,境内集中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石油产量,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经近40年石油勘探,东营境内发现油田41个,探明含油气面积达1148.1万平方千米,油气地质储量达几十亿吨。在沙河街组、东营组、明化镇组、馆陶组有丰富的油气储藏,在寒武奥陶纪地层、石炭二叠纪地层甚至前寒武纪花岗岩中也有油气显示。滨海地区地下卤水储量达74亿立方米,地下岩盐矿床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储量丰富,更赋有丰富的地热、石膏、煤、油页岩、砖瓦粘土、贝壳砂等矿产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构成,为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7、生态环境东营市环境质量优良,生态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其原始状态的自然面貌,造就了以野、奇、特、新为主要美学特点的河口景观、森林景观、湿地景观、草地景观和海滩景观。近岸海域水质以一类、二类海水为主,100%的测点达到近岸海域功能区要求。空气质量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处于较好等级,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符合国家标准。社会环境东营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胜利油田所在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今为山东省海防前哨,新开通的利津黄河大桥成为山东省最富庶地区胶东半岛和全国重要经济区京津唐地区联系的咽喉要道。东营市现辖5个县(区),4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781个行政村(居委会),行政区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0万。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华东)坐落在这里。东营市以石油和化工为主要产业,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近年来,东营市实施了“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使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造纸、机电、轻纺、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得到较快发展。在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形成了粮棉、畜牧、水产、瓜菜、林果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科技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随着土地盐碱化得以治理,近几年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棉花加工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东营市积极发展商业、餐饮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成为黄河三角洲的商贸、金融中心。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2015年东营市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50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7万亿元,增长19.5%,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24家。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79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00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4亿元,增长13.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8亿元、贷款余额2161.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53.2亿元、349.9亿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9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0元、增长10%。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计划。有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61万人。新型农民学校培训4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保、低保、五保等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万套,油田职工住房新一轮工程启动。新建改造城乡养老设施115处,市级养老产业园开工建设。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对中心城6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经调查,项目评价内没有受保护的文物古迹和重要的人文景观,属生态环境非敏感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次评价由济南中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拟建输电线路走廊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2。详情如下: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2、监测区域拟建输电线路及线路中心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3、监测布点本项目监测点位情况见表12。表12 本项目线路监测点位一览表监测项目名称监测点位布置工频电场万杨线新路径上布设3个监测点;环境保护目标布设1个监测点;工频磁场噪声万杨线的新路径各布设1个监测点;环境保护目标布设1个监测点;4、监测仪器本项目监测仪器见表13。表13 拟建线路监测仪器一览表项目仪器名称鉴定证书编号测量范围检定有效期限工频电场NBM-550场强分析仪EHP-50D电磁场探头XDdj2014-06765 mV/m 1 kV/m,500 mV/m 100 kV/m;2016年03月06日工频磁场0.3 nT 100 T,30 nT 10 mT声环境AWA6270+A/B/C噪声分析仪F11-25130dB(A)2016年04月21日AWA6221A声校准器F11-10Hz20kHz5、监测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6、监测条件、时间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31日昼间:08:2011:50 环境温度:25.730.1 湿度:3844%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41.8m/s;检测时间: 2015年05月31日(噪声)夜间:22:0023:40 环境温度:23.324.6 湿度:4852% 天气:晴 风向:南风 风速:1.21.5m/s7、环境现状监测结果(1)拟建工程线路走廊本项目中万杨线为新路径建设,其电磁环境现状背景值监测结果见表14。表14 拟建线路走廊测点处的电磁环境现状值(万杨线)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1拟建架空线路下方,距离地面1.5m5.4260.0040.02900.00052拟建架空线路东侧5m处,距离地面1.5m3.3780.0070.05210.00063拟建架空线路西侧5m处,距离地面1.5m5.9990.0220.02700.0008由表14可知,本工程拟建线路(万杨线)走廊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5.999V/m,工频磁场强度最大值为0.0521T,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T的要求。(2)拟建工程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重点评价范围内(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及其环境质量现状值见表15。表15 拟建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线路名称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盐孤线线东南9m,民房处90.910.031.5020.003线东北23m,民房处173.10.21.5720.003沾盐线线北6m,南洼村民房处240.00.30.19390.0002线南4m,南洼村民房处281.30.80.07250.0002由表15监测结果表明,拟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81.3V/m,小于4000V/m的控制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最大值为1.572T,小于100T的控制限值。综上表14和表15分析,拟建输电线路和保护敏感目标处的现状背景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茶叶采购合同模板
- 保育员(初级)基本考试题
- 2025年交通安全检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与检测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门中考各科题目及答案
- 加氢裂化(处理)装置操作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传热传质试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彩云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二年级)
- 水产技术员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人力资源计划考试题
- 古代文学史杜牧课件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桩基质量管理制度
- 口腔颌面外科缝合技术要点
- 2025至2030中国军用导航仪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年科创板开户试题及答案
- 西宁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 中职导游课程课件
- 静脉血栓护理课件
- 精神科护理学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