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试题集_第1页
电视摄像试题集_第2页
电视摄像试题集_第3页
电视摄像试题集_第4页
电视摄像试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摄像试题集2 1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人眼能辨别_,而电视屏幕仅有_层次。 2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_、_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3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_、_和焦距不变。 4拉镜头画面的_和_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5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成像面积_、放大倍率_。 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_。 7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_、_和平行三角形布局。 8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和_两个基本方面。 1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 )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2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 ) A.123 B.246 C.111 D.135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A.0.415 B.0.314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所导致。( )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7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8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 )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9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 )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0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 )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1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2主光一般采用( )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3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的问题。( ) A.镜头相互匹配 B.镜头的焦距选择 C.镜头的曝光量 D.镜头的色温调整 14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5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强光漫射 2单构图 3摇镜头 4越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固定画面主要有哪些拍摄要求? 2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3电视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应具备哪些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什么是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举例说明电视节目中红色的色彩倾向及其形成。提问者: ken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人眼能辨别_,而电视屏幕仅有_层次。 2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3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机位、光轴和焦距不变。 4拉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5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成像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大。 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用光。 7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外反拍、内反拍和平行三角形布局。 8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和_两个基本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 B )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2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 C ) A.123 B.246 C.111 D.135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D ) A.0.415 B.0.314 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 )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所导致。( A )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7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C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8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 D )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9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 抱歉,没看过但是如果是我,那么长幅的壁画,我会选择移动镜头 )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0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 D )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1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A )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2主光一般采用( A )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3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的问题。( B ) A.镜头相互匹配 B.镜头的焦距选择 C.镜头的曝光量 D.镜头的色温调整 14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B )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5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A )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强光漫射2单构图-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单构图在无声电影时期运用较多。随着电影特别是电视艺术的发展,影视场面调度日趋复杂,运动摄影得到广泛运用,单构图在一部影视中所占比例日趋减少。但导演和摄影(像)人员从内容出发,为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追求某种风格,仍在一些影视片中较多地采用单构图画面,尤其在某些影视教材中单构图画面运用就更多了。单构图多为静态构图,但有时摄影(像)机伴随被摄动作移动,也会出现动态构图形式3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 、介绍环境。 、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表现人物的运动。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4越轴-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倘若摄象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越轴”后所拍得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如果硬行组接的话,就将发生视觉接受上的混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固定画面主要有哪些拍摄要求? 答:(一)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二)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三)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四)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 (五)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2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1.视角窄 2.景深小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3电视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应具备哪些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乱答的) 答:1)新闻的感知能力:具备很强的新闻感知感知能力,能发现新闻,及时采集 2)新闻辨析能力:用职业眼光观察,分析事件起因,发掘价值所在关键. 3)社会交往能力:*与采访对象交往能力.*与各部门合作能力.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什么是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举例说明电视节目中红色的色彩倾向及其形成。 答:所谓色彩基调,即指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色彩基调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五颜六色的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于某一种色彩之下,那么那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 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 如中央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所以其主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一种冷静、客观的形象;CNN基本也是蓝色基调;文艺性的频道和栏目在一般情况下是暖色调,色彩相对艳丽一些;凤凰台是以艳丽黄为自己的主色调; 至于红色倾向,应该让湖南卫视来解答,尤其是负责超女的部门派出代表给大伙上课.朋友,我已经尽力了,说实话,挺累的,这题出的有点弱智,我知道的都答了,不知道的也代你在百度上搜索了,还空着的我是实在没招.整体来说,我自个儿答的保证都对,百度搜的,也应该问题不大,不过难免有疏漏,如果错了,别骂我就是了.我付出的努力,可真值你给的分了吧.哈哈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和_两个基本方面。 这道题出的纯粹弱智,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多了,就两个基本方面?不知道该怎么答,翻教材吧,那里有比较弱智但绝对权威的答案. 注意,简答题的第三小题,纯粹是胡诌的,你自己再找其他答案 电视摄像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人眼能辨别_,而电视屏幕仅有_层次。 2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3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机位、光轴和焦距不变。 4拉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5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成像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大。 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用光。 7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外反拍、内反拍和平行三角形布局。 8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和_两个基本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 B )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2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 C ) A.123 B.246 C.111 D.135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D ) A.0.415 B.0.314 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 )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所导致。( A )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7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C )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8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 D )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9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 抱歉,没看过但是如果是我,那么长幅的壁画,我会选择移动镜头 )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0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 D )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1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A )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2主光一般采用( A )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3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的问题。( B ) A.镜头相互匹配 B.镜头的焦距选择 C.镜头的曝光量 D.镜头的色温调整 14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B )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5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A )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强光漫射2单构图-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单构图在无声电影时期运用较多。随着电影特别是电视艺术的发展,影视场面调度日趋复杂,运动摄影得到广泛运用,单构图在一部影视中所占比例日趋减少。但导演和摄影(像)人员从内容出发,为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追求某种风格,仍在一些影视片中较多地采用单构图画面,尤其在某些影视教材中单构图画面运用就更多了。单构图多为静态构图,但有时摄影(像)机伴随被摄动作移动,也会出现动态构图形式 3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 、介绍环境。 、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表现人物的运动。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4越轴-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倘若摄象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越轴”后所拍得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如果硬行组接的话,就将发生视觉接受上的混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固定画面主要有哪些拍摄要求? 答:(一)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二)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三)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四)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 (五)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2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1.视角窄 2.景深小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 3电视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应具备哪些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乱答的) 答:1)新闻的感知能力:具备很强的新闻感知感知能力,能发现新闻,及时采集 2)新闻辨析能力:用职业眼光观察,分析事件起因,发掘价值所在关键. 3)社会交往能力:*与采访对象交往能力.*与各部门合作能力.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什么是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举例说明电视节目中红色的色彩倾向及其形成。 答:所谓色彩基调,即指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色彩基调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五颜六色的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于某一种色彩之下,那么那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 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 如中央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所以其主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一种冷静、客观的形象;CNN基本也是蓝色基调;文艺性的频道和栏目在一般情况下是暖色调,色彩相对艳丽一些;凤凰台是以艳丽黄为自己的主色调; 至于红色倾向,应该让湖南卫视来解答,尤其是负责超女的部门派出代表给大伙上课.电视摄像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人眼能辨别_,而电视屏幕仅有_层次。2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3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机位、光轴和焦距不变。 4拉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5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成像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大。 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用光。 7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外反拍、内反拍和平行三角形布局。 8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和_两个基本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 B )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2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 C ) A.123 B.246 C.111 D.135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D ) A.0.415 B.0.314 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 )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所导致。( A )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7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C )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8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 D )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9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 抱歉,没看过但是如果是我,那么长幅的壁画,我会选择移动镜头 )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0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 D )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1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A )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2主光一般采用( A )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3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的问题。( B ) A.镜头相互匹配 B.镜头的焦距选择 C.镜头的曝光量 D.镜头的色温调整 14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B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5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A )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暖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强光漫射2单构图-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单构图在无声电影时期运用较多。随着电影特别是电视艺术的发展,影视场面调度日趋复杂,运动摄影得到广泛运用,单构图在一部影视中所占比例日趋减少。但导演和摄影(像)人员从内容出发,为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追求某种风格,仍在一些影视片中较多地采用单构图画面,尤其在某些影视教材中单构图画面运用就更多了。单构图多为静态构图,但有时摄影(像)机伴随被摄动作移动,也会出现动态构图形式 3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 、介绍环境。 、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表现人物的运动。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4越轴-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倘若摄象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越轴”后所拍得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如果硬行组接的话,就将发生视觉接受上的混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固定画面主要有哪些拍摄要求? 答:(一)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二)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三)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四)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 (五)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2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1.视角窄 2.景深小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 3电视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应具备哪些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乱答的) 答:1)新闻的感知能力:具备很强的新闻感知感知能力,能发现新闻,及时采集 2)新闻辨析能力:用职业眼光观察,分析事件起因,发掘价值所在关键. 3)社会交往能力:*与采访对象交往能力.*与各部门合作能力.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什么是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举例说明电视节目中红色的色彩倾向及其形成。答:所谓色彩基调,即指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色彩基调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五颜六色的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于某一种色彩之下,那么那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 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 如中央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所以其主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一种冷静、客观的形象;CNN基本也是蓝色基调;文艺性的频道和栏目在一般情况下是暖色调,色彩相对艳丽一些;凤凰台是以艳丽黄为自己的主色调; 至于红色倾向,应该让湖南卫视来解答,尤其是负责超女的部门派出代表给大伙上课.电视摄像课本解读之十二 (124)电视调度与舞台调度的区别?答:依据固定在座位上的观众设计的,表现形象与观众视点一致,只限于舞台有限空间;电视场面调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度,二是镜头调度(画面范围内的调度)【注意】新闻节目的调度:角度、机位,安排新闻人物的座位、轴向、距离;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的关系:场面调度是对人物和镜头总体设计安排的,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确定的基础上产生的,构图是场面调度的结果;场面调度的作用:画面构成、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相成长镜头纪实、演员表演、摄像造型,蒙太奇技巧的结合;场面调度的方法:(重点)A:纵深性场面调度,就是一个长镜头;B:重复性场面调度,指重复出现相同、相似的演员调度;C:对比性场面调度,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衬托;D:象征性场面调度,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将一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为婉转含蓄的形象。(125)什么是轴线?轴线的规则是什么?答:轴线就是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摄像机要在180之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126)什么是越轴?答:越轴是指摄像机越过原先轴线一侧,到轴线另一区域进行拍摄,即为越轴。(127)克服越轴的常用方法是?答: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的轴线;利用摄像机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镜头,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利用插入镜头改变方向,越过轴线;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128)场面调度中的三种方向关系?答:两台摄像机在平行线角度或共同视轴角度拍摄,画面中运动对象方向将完全相同;轴线一侧设置两个互为反拍机位,画面中对象方向一致;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运动方向合一,无左右变化。(129)三角形布局的优越性?答:两个被摄人物各处于画面固定一侧,便于观众统一方向认识;摄像机在三角形底边两点上转动光轴可得到三个不用角度:第一种:外反拍布局:底边顶端上的两个机位,是一种客观性拍摄角度;第二种:内反拍布局:可以利用位于底边上的两个顶端位置的机位,分别表现两个人物;第三种:平行三角形布局: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的视轴相互平行,即平行三角形布局;(130)什么是三角形原理?三角形原理有那些变化形式?什么是大三角形布局?答:【定义】当我们在拍摄两个人的交流场景时,在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关系轴线,也称作关系线。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三个顶端位置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形。摄像机的机位可以设置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端位置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置,这就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外反拍、内反拍、平行三角形,大三角形;外反拍布局、内反拍布局,平行三角形布局可以形成多样的大三角布局。(131)怎样利用三角形原理处理好现场镜头调度?答:访谈节目中,面对面谈话;关系线是倾斜或垂直时的三角形布局;A:关系线倾斜;(一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B关系线垂直;(拍摄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坐在轮椅上,分别拍三个镜头:a推车人特写;b被推人特写;c推车和被推人全景)拍摄三人时的三角形布局;(132)滤色片的作用?答:滤色片的主要作用是校正色温,补偿因色温不同而产生的色温变化。(133)为什么说电视摄像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 答:电视摄像不仅要通过连续的记录和多视角的表现,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物体的运动过程,更要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形成多变的审美效果和逼真运动的视听感受;被摄主体的运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 (134)如何理解电视用光的动态性?答:时间上:电视画面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光色变化;空间上:电视摄像随着被摄主体的移动和摄像机的运动,画面表现的空间是多样化的。在一个镜头中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和角度可能始终处在变化中,画面内的光影结构及影调、色调也会随着画面表现空间的变化而变化;造型上:电视画面中光线随着环境、被摄主体、机位甚至光位的变化而变化;心理上:电视画面中的用光随心理变化而变化。 (135)摄像记者如何在新闻采访中挑等抢拍新闻素材?答:精心选择最能反映本质内容的事物,选择人物最富有个性的动作、表情,选择最佳的光线效果和拍摄角度;善于等,要等到最富有表现力的时机,要等待关键人物的活动,要等待某个精彩场景的出现;凭借自己的技术功底和艺术直觉,抢拍下稍纵即逝的精彩场面; 电视摄像课本解读之十二(124)电视调度与舞台调度的区别?答:依据固定在座位上的观众设计的,表现形象与观众视点一致,只限于舞台有限空间;电视场面调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度,二是镜头调度(画面范围内的调度) 【注意】新闻节目的调度:角度、机位,安排新闻人物的座位、轴向、距离;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的关系:场面调度是对人物和镜头总体设计安排的,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确定的基础上产生的,构图是场面调度的结果;场面调度的作用:画面构成、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相成长镜头纪实、演员表演、摄像造型,蒙太奇技巧的结合;场面调度的方法:(重点)A:纵深性场面调度,就是一个长镜头;B:重复性场面调度,指重复出现相同、相似的演员调度;C:对比性场面调度,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衬托;D:象征性场面调度,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将一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为婉转含蓄的形象。(125)什么是轴线?轴线的规则是什么?答:轴线就是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摄像机要在180之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