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ICS13.030.01Z 68DB62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 2020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指南 - - 发布 - - 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管管理局发布DB62/T 2020目次目次I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建设要求26 设施设备要求27 餐厨废弃物收集、回收、清运38 餐厨垃圾接收39 餐厨垃圾处理310 运营管理技术要求711 资源化利用产品包装、标识、运输、贮存7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流程8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甘肃省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选性、梁彤、张颖、周丽、赵睿、张文霞、吴琼、窦芙萍。9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指南1 范围本标准提供了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的设施建设、设备选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指导。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并实行集中统一收集的餐厨废弃物的工厂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28739 餐饮业餐厨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设备GB/T51063 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CJJ52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CJJ 86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 184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JB/T 13166 餐厨垃圾自动分选系统 技术条件NB/T 13007 生物柴油(BD100)原料 废弃油脂NY525 有机肥料NY/T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NY884 生物有机肥NY1106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T1220(所有部分)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142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T 2374 沼气工程沼液沼渣后处理技术规范DB62/T 2571 餐厨废弃物分类、收集、回收、清运技术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卫法监发200299号)3 术语和定义CJJ 184-201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餐厨废弃物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加工废料、过期、变质食品以及废弃动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3.2厌氧消化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控制地使废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CH4、CO2和稳定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3.3好氧堆肥在有氧条件下,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使其降解为较高稳定性的高肥力腐殖质。 3.4湿热处理基于热水解反应,在适当的含水环境中,利用热能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处理,并改变废弃物后续加工性能的餐厨废弃物处理过程。CJJ 184-2012,定义2.0.84 总则4.1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4.2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应结合当地的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资源状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餐厨垃圾产生量等因素统筹安排处理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应满足选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可行、设备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4.3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应根据当地餐厨垃圾产生规模、组分和理化性质,选择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置。4.4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制定废弃物处理作业规程及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障处理设施安全运行,按要求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5 建设要求5.1 推进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构建城乡餐厨废弃物一体化集中收运处理网络体系。5.2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应以近期工程规模为主,兼顾远期规划,并为今后发展预留改、扩建的余地。5.3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应符合CJJ184的要求。5.4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沼气工程系统的工艺设计、供气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质量评价等应符合GB/T51063、NY/T 1220的规定。5.5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堆肥系统的总体设计、工艺、检测、运行维护等应符合CJJ 52、CJJ 86的规定。5.6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应合理布置厂区的生产设施、服务设施,生产原料和产品进出厂区应有便捷的通道,使人流、物流分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存放车间和场所、贮罐区应远离锅炉房等明火源,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6 设施设备要求6.1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设计的工艺流程,构(建)筑物、主要设备、设施应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以保证各工序功能的实现。6.2 工厂化餐厨废弃物处理应根据资源化利用的目标选用适宜的无害化处理设备,设备应具有耐腐蚀、耐负荷冲击等性能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应符合GB/T 28739的规定。6.3 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对经常操作且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管道及监控部位,应尽可能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方便运行管理,降低劳动强度。6.4 餐厨废弃物沼气工程设备厌氧消化装置应有良好的防渗、防腐、保温和密闭性,室外厌氧消化器应具有耐老化、抗强风、防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性能。6.5 应在不断总结生产经验和吸收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7 餐厨废弃物收集、回收、清运餐厨废弃物的收集、回收、清运应符合DB62/T 2571的规定。8 餐厨废弃物接收8.1 餐厨垃圾处理厂应设置收运计量系统,计量系统具有称重、记录、打印与数据处理、储存、传输功能,能够统计出每台收运车每次、每天、每月收运数量,并与城市综合管理系统联网对接,城市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在线监控收运情况,。8.2 餐厨垃圾收料车间相对密闭,卸料接收口数量及卸料平台大小尺寸,应满足卸料高峰期及最大收运车辆的卸料作业需求。8.3 餐厨垃圾卸料平台及卸料口应设置强制通风及臭气收集装置,臭气统一收集后通过化学、微生物等技术除臭处理达标后排放,卸料车间、卸料平台设置除臭喷淋系统,非卸料作业时段定期喷洒除臭剂,卸料作业时段持续喷洒空间除臭剂,净化车间内空气质量。8.4 餐厨垃圾卸料平台及卸料口设置防液体飞溅、溢洒功能,卸料过程中飞溅、溢洒原料收集后进入预处理工序。8.5 餐厨垃圾卸料车间、卸料平台及卸料口,配套冲洗设备及冲洗水回收系统,冲洗水统一回收后进入厌氧发酵系统处理。8.6 餐厨垃圾预处理前不设置暂存、缓冲容器,每日收运回的餐厨垃圾必须及时预处理后进入每个子工艺段,子工艺段可根据工艺需求,设置与处理工艺相匹配的暂存、缓冲容器,避免预处理前餐厨垃圾混合物暂存期间无序自然发酵带来的生物安全、生产安全等相关风险。8.7 餐厨垃圾输送采用密闭的无轴螺旋输送装置,且具有以下功能:a) 螺旋输送机转速具有变频控制功能;b) 螺旋输送机机械结构为模块化组装,便于故障维修时模块化拆卸、更换安装;c) 螺旋输送机具有防卡死功能及自清洗功能。9 餐厨废弃物处理9.1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应根据餐厨废弃物处理年限、工程规模和建设目标,选择投资省、占地少、工期短、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的工艺路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9.2 工艺流程处理工艺流程参见附录A。9.3 预处理9.3.1 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宜采用一体化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工艺,应包括收料、均料、破袋、固液分离、破碎、筛分、分选、油水分离等处理过程。9.3.2 餐厨废弃物统一回收运至处理厂后,要在4小时内完成预处理工作。9.3.3 预处理系统采用性能稳定、能耗低的全自动机械分选设备,对餐厨废弃物杂质进行分选,设备应符合JB/T 13166的要求。 9.3.4 预处理系统收料仓要有防止物料飞溅和逸洒功能。9.3.5 预处理系统对已去除杂质后的餐厨废弃物进行湿热处理、固液分离。9.3.6 预处理系统对经固液分离后的液体物质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油脂和有机液体。9.3.7 预处理系统应设有排风罩,异味气体统一收集处理后排放。9.3.8 餐厨废弃物液相储罐底部应设有除砂装置,排砂口便于砂石排出、清洗。9.3.9 预处理过程中分选的不可降解物杂质应进行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9.3.10 预处理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 预处理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分选后不可降解物杂质含量/% 5固液分离后固相含水率/% 80液相油脂分离率/% 95湿热处理温度/120160湿热处理时间/min 209.4 废弃油脂综合利用9.4.1 废弃油脂处理9.4.1.1 预处理系统处理后油水分离提取的废弃油脂根据油脂再生利用目的,选择成熟、可靠的技术进行加工处理。9.4.1.2 废弃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原料,产品应符合NB/T 13007的规定。9.4.1.3 废弃油脂用于转化为工业用油脂或其它化工产品,应符合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卫法监发200299号)规定。9.4.1.4 煎炸油脂、地沟油脂应设专用设备单独进行油脂分离,分离出的油脂进行后续加工工序,分离后的固体残渣和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9.4.1.5 废弃油脂综合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渣应转入厌氧消化制气、好氧堆肥工序进行处理。9.4.2 生物柴油生产9.4.2.1 生物柴油生产原料为预处理后的油水分离提取的生物柴油原料,宜采取复合碱催化剂工艺(二次酯交换反应),进入酯化反应釜的油脂原料,水分0.3%,酸值 20mg KOH/g。9.4.2.2 工艺流程:a) 酯化反应:一次酯化反应:加入甲醇量为:20%25%,加入浓硫酸催化剂的量为1%2%;一次酯化反应的条件:温度为115,压力为0.4MPa;二次酯化反应:加入甲醇量为:10%30%;二次酯化反应条件:温度95;酯化期间,定时抽样检测物料的酸值,以判断是否酯化完全,酸值判定标准:酸值 3.0mg KOH/g;酯化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泵入沉降罐中,回收上层甲醇进入酯交换反应,下层酸水加热至90再次进行甲醇提纯回收,回收的甲醇进入酯交换反应;b) 酯交换反应:待回收甲醇温度降至60,加入20%25%的甲醇与1%的强氧化钠/钾,维持温度在50,搅拌反应1小时,回收提纯上层粗生物柴油(粗甲酯),酯交换反应后添加磷酸中和的量为0.3%1%;c) 甲醇回收:酯化反应后排出的经过反应的甲醇、酸水中的甲醇以及甘油中的甲醇经统一回收后,进入甲醇蒸馏塔,提纯后得到高纯度的甲醇以再利用;d) 甲酯提纯:粗生物柴油经过预热进入蒸馏塔,通过再沸器加热至250260,甲酯气化经冷凝器后回收得到精甲酯。不皂化物、杂质色素等高沸物从塔底排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9.5 厌氧消化制气9.5.1 厌氧消化原料采用预处理系统处理后油水分离提取油脂后的高浓度有机液体。9.5.2 厌氧消化宜采用湿式中温厌氧消化工艺。9.5.3 厌氧消化器的选用应符合GB/T 51063的规定。9.5.4 湿式厌氧消化进料方式宜采用批次进料方式。9.5.5 湿式厌氧消化物料搅拌方式宜采用回流搅拌。9.5.6 湿式厌氧消化工艺技术指标见表2。表2 厌氧消化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破碎粒度/mm 5物料含固率(TS浓度)/% 515物料消化停留时间/d 21消化物料pH值6.58.0最大有机负荷率(OLRmax)/kgVS/(m3.d)5.0VS(挥发性固体)降解率/% 80消化物料碳氮比(C/N)25:130:1消化温度/ 352厌氧反应器内物料温度波动值/2钠离子浓度/(mg/L) 30009.5.7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应经过脱水、脱硫处理后进入沼气储存和输配系统。9.5.8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本企业热电联供,因后端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故障等原因确需排入大气时,应通过火炬燃烧后排入大气。9.5.9 沼液、沼渣需经后处理进行有效利用,后处理技术要求应符合NY/T 2374的要求,沼渣应进入堆肥处理环节进行处理;沼液做液体肥料时,其液体肥产品质量应符合NY/T 798、NY 1106、NY 1428、NY 1429的要求。9.6 好氧堆肥9.6.1 好氧堆肥原料采用预处理系统固液分离后的固体、厌氧消化沼液固液分离的沼渣。9.6.2 好氧堆肥宜采用一步动态发酵工艺,并采用强制通风方式,反应器类型宜选用回转筒式反应器。 9.6.3 好氧堆肥应符合CJJ 52的有关规定。9.6.4 好氧堆肥前,应对堆肥原料碳氮比、碳磷比、含水率、粒径等进行调节处理。堆肥原料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表3 堆肥原料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物料粒径/mm 60含水率/%4565总有机物含量(以干基计)/ % 45碳氮比(C/N 质量比) 25:130:1碳磷比(C/N 质量比)75:1150:19.6.5 好氧堆肥过程中应强制通风,并配置除臭设备。9.6.6 好氧堆肥过程中应监测堆体温度变化情况。9.6.7 好氧堆肥工艺技术指标见表4。表4 堆肥处理主要工艺指标项目指标要求发酵周期堆层各测试点温度/ 55主发酵持续时间/d 15物料氧含量浓度/%818堆层氧浓度/% 5强制通风量/(m3/min)0.050.20物料充满度/ %(回转筒式,达诺筒)2550主发酵终止指标耗氧速率上升至最大后逐步下降,与最大耗氧速率相比应下降90% 并趋于稳定次级发酵终止指标耗氧速率 0.1%O2/min种子发芽指数/% 909.6.8 堆肥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且质量技术指标、重金属、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应符合NY 525、NY 884、NY/T 798、GB/T 18877的要求。表5 堆肥产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 5含水率/ % 30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 45酸碱度(pH 值)5.58.09.6.9 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应进行回收利用,无法回收利用部分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10 运营管理技术要求10.1 应具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能得到有效执行。10.2 应具有完善的环境保护与监测措施,保护与监测要求应符合CJJ 184的规定,应具备完善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残余物达标处理排放方案以及污染控制应急预案。10.3 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餐厨废弃物处理的工艺和设施、设备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德市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叉车实操考试技巧卷子及答案
- 现代题目及答案李永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应用题训练二【含答案】
- 物权法条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商场店铺租赁合同书样本
- 物流计划管理试题及答案
- 物流概论学试题及答案
- 物料经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前交叉韧带损伤PPT
-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管理工作报告
- 中药柴胡种植技术
-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 八级教程十五单元第二课
- 第四节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 GB/T 36441-2018硬件产品与操作系统兼容性规范
- GB/T 14682-2006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 第一编-《法理学(第四版)》课件
-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管理学(马工程)课件
- 黑布林-Peter-Pan-中英双语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