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唐诗五首复习课.ppt_第1页
八年级唐诗五首复习课.ppt_第2页
八年级唐诗五首复习课.ppt_第3页
八年级唐诗五首复习课.ppt_第4页
八年级唐诗五首复习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五首复习,在语文考试中,什么题目拿分最容易,丢分最痛心?,古诗文默写,在试卷中占多少分?,6分,题型分类(1)直接默写型。(2)理解运用默写型。,比一比,看谁能拿满分满分标准:1、正确默写,无错、漏、多字。2、书写工整、清楚。,1.征蓬出汉塞,_。2._,长河落日圆。3._,江入大荒流。4.月下飞天镜,_。5、树树皆秋色,_。6、_,猎马带禽归。7、_,此地空余黄鹤楼。8、相顾无相识,_。9、晴川历历汉阳树,_。10、最爱湖东行不足,_。11、几处早莺争暖树,_。,理解运用型默写。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1、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2、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3、使至塞上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5、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了解答题失分的几个因素,(1)考试内容不会背或背得不太熟,无法作答。(2)丢字、添字、改字、写错别字。(3)字迹潦草,难以辨认。(4)没有审清题目要求,错答。,1、积极诊治错别字:,(二)突破默写关技巧:,写别字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同音字代替。由于平时读书背诵不认真,随口而出,久而久之,字音记住了而字形比较模糊,所以在考试时,写不出了就用同音字代替。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很多同学把“晖”写成“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形似字误用。背诵过的诗文,有时只知道这个字的大致形状,默写时就用形似字代替了。如“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很多同学把“候”写成“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义又不同音的字,但它们的字形很相似,不认真辨析就容易出错。,(3)写字习惯多一点少一点造成。有很多同学在写字时,不严谨不认真,总是多写一点或少写一画,造成错字。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不少同学总是把“啄”字的右半部分写成“豕”,少写了一画,写成了错字。,征蓬出汉塞,归()入胡天。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然。使至塞上乡书何处达,归()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浣溪纱,燕,雁,雁,燕,雁,燕,燕,请给我找个家吧,南燕与北雁,相看两不厌。燕脂燕然意不同,理解记忆不混淆。,3、易错字上画圈,重点记忆。,4、进行常错字整理,考前重点复习。对于经常出现的错别字要整理到一起,做到自己心中有数,,5、开展纠正错别字趣味比赛。,唐诗五首鉴赏练习古诗词鉴赏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诗歌内容,找意象,分析意境。2、炼字或对诗句进行品析。3、概括事物特点。4、分析作者情感。,野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答案: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黄鹤楼,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答案,1.B2.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使至塞上,1.【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1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渡荆门送别,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1.【答案】C(C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2.(2分)“随”字用得好,(1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钱塘湖春行,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