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经典_第1页
被忽视的经典_第2页
被忽视的经典_第3页
被忽视的经典_第4页
被忽视的经典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忽视的经典读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作为莎士比亚艺术成熟时期的杰作,集历史剧、爱情剧、君王剧、罗马剧、悲剧等剧种特色于一身,堪称为莎士比亚第五大悲剧,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获得其他莎剧一样的关注度,本文即通过品味莎翁被忽视的经典之作,拜读其高超的人物塑造技巧和神秘的意象运用方法,再透过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传达的爱情观、死亡观、权力观探究莎剧的终极关注,从而捕捉到莎士比亚在这部鸿篇巨制中所偷渡的灵魂。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写于1607年,与罗密欧与茱丽叶相隔十年,与之不同的是,安东尼是古罗马大将,克莉奥佩特拉是古埃及女王,这对英雄与美人的爱情是成年人的爱情,既热烈深沉而又受到政治军事风云变幻的摆布。这是一部海阔天空的戏,时跨十年,地跨欧亚非。最后两人失败并殉情,可歌可泣,而其后果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在历史上起了关键作用。英国评论家柯勒律治曾说:“在莎士比亚的所有历史剧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绝对是最令人惊叹的。”那么,这部杰作到底蕴藏着莎翁怎样的神技与哲思?1 谈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人物塑造文艺复兴时期,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发现“人”,由此,这个时期的文学就是人的文学,也是关注人的文学。若要追溯文学的源头,人类创造文学的动机大概就是要了解人,并通过文学这种方式展示人的行为揭示人的思想。所以说思想是文学的灵魂,有了思想,文学便可以穿越时空,生生不息;而人可以说是文学的心脏,有了鲜活的人物,灵魂便由了寄托。对于用过表演来完成的戏剧来说,人物更是尤为重要。莎士比亚以其非凡的天赋感悟着这个世界,并且将它展现给后人,他的作品中,对于人物性格的重视,对于人物心灵的揭示,对于人生问题的探讨,无不具有时代的特征又具有着超时代的意义。他既是一位非凡的语言大师,又驾驭着一个时代的哲思,同时拥有者洞察人心的睿智。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安东尼是罗马三大执政之一,“世界上三大柱石之一”,这样的一个伟岸男子的心中,有着激烈的自我和本我的冲突,事业功名和欲望爱情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当这对矛盾愈演愈烈之时,他只有选择和哈姆雷特一样的归宿死亡抑或是毁灭。事业和爱情的冲突是莎士比亚塑造安东尼这个人物遵循的一条主线,他在第一幕时就向克莉奥佩特拉深情款款地告白,然而在回到意大利后又可以毫无愧色地违背自己的承诺:“我必须斩断情丝,离开这个迷人的女王。”然而,爱情的魔力又使他在感受了功名地位的味同嚼蜡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女王的身边。如此反复,最终只能以走向毁灭的形式来了结自己的爱情和事业。莎翁对于女主角克莉奥佩特拉的塑造与安东尼迥然不同,在莎翁的笔下,克莉奥佩特拉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她内心中存在的并非是矛盾而是炽热的爱和难以压抑的不安。她是爱情的完美主义者,对爱的渴望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她苛刻地要求爱人的承诺当发现爱人的背叛后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和心虚。在她的喜怒无常、忽嗔忽喜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又缺乏安全感的女子,她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却被外界和内心的纷扰时时折磨着。当她最终与挚爱彼此包容、心心相印后,等待他们的唯有一同的毁灭。2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意象分析和其他莎剧作品一样,意象是情节主题的必要部分,也是描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剧中,莎士比亚亦使用了大量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在剧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深层象征系统,为戏剧组织结构、揭示主题、提供背景、刻画人物性格,使全剧情节、主题、人物、场景浑然一体。在这些丰富的意象中尤以“蛇”这一意象为最,克莉奥佩特拉堪称莎士比亚塑造的最为复杂的女性形象,而这一形象与“蛇”密切相关,她们二者相互隐喻、相映成趣,浑然天成。克莉奥佩特拉就像蛇一样,魅力非凡又诡计多端,就连她统治下的埃及国民也有着复杂的“蛇性”。朱生豪先生将原文中的“serpent”一词意译为花蛇,更贴切地说明了克莉奥佩特拉的性格,妖娆妩媚、狡黠阴暗,同时这既是对她魅力的肯定也是对她的荒淫的暗讽,正因为克莉奥佩特拉如蛇一般的令人欲罢不能,安东尼才会如此纠结于挣脱抑或是沉溺于温柔乡,而事实是,他对她是一种挣脱不了的无可奈何的迷恋。既然克莉奥佩特拉是埃及女王,那么,这种蛇性也应该在她所主宰的埃及和埃及人民身上体现出来。“埃及的蛇是生长在烂泥里,晒着阳光长大的。”埃及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和埃及的蛇一样是生长在尼罗河的烂泥里的,在这个意义上,蛇就是埃及,埃及具有蛇的一切特性:丰饶多产、神秘诱人、阴险毒辣。而这块土地哺育的人民也是蛇一般的狡猾和善于背叛。在这个悲剧的结尾,莎翁安排一条花蛇来结束女主角的生命,克莉奥佩特拉最终死于蛇吻,古老尼罗河畔的花蛇,噬咬着女王,但是她却感觉像是婴儿在胸前吸允乳汁一样的甜美:“像香膏一样甜蜜,像微风一样温柔啊,安东尼!让我把你也拿来。我还有什么留恋呢”3 论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价值观虽然说是一部悲剧,但是安剧所传达出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极乐原则”。生命本身的“唯乐原则”之间,与“民生性”中坚不可摧的欢乐原则之间,有着一种深刻的契合和本质上的同构性。在莎士比亚那里,一切场景和道具都是现成的,整个埃及世界似乎都在欢笑着,而克莉奥佩特拉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无休止地追求快乐,无数的狂欢、纵欲是她生活的原生状态,没有受到过安东尼那样的教养,原理罗马世界文明熏陶她的欲求更直截了当。除了总的价值观,安剧更是涉及了权力观、爱情观、死亡观,而这三者之间两两相互结合、相互牵制、相互制衡。安东尼是罗马的英雄和统治者,而克莉奥佩特拉是拥有着非凡权力的女王,他们二人都身不由己的受到权力的左右,安东尼始终摇摆在权力和爱人之间,并曾一度打算为了事业放弃爱情,克莉奥佩特拉的爱虽然炽热强烈,她在感情上一系列的变化都与政治权力密不可分,当安东尼权势一落千丈时,她就在海战最关键的时刻临阵脱逃,寻找新的更有力的靠山。作为莎翁四十不惑时间的爱情剧,安剧所体现的爱情观自然是最为成熟的,尽管都是与死亡捆绑在一起,但是它不再如罗密欧和茱丽叶中那种不顾一切飞蛾扑火的爱情一样,而是在权力与爱情中加入了权力这一杠杆,权力与爱情作为一组激烈的矛盾,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由于政治权力的介入,剧种主人公政治地位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感情上的轩然大波,甚至导致情感的彻底变质,正是因为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之间的政治权力和所处局势的变化,致使他们的爱情反复无常。但是剧种之时,爱情在反复的纠结过后终达平衡,权力最终失去了作用,爱情还是纯粹和永恒。“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不仅是哈姆雷特的困惑,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很多剧作共同探讨的焦点,在莎翁的四大悲剧里,死亡即为完美的永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作为第五大悲剧,自然也是莎翁抒写其死亡观的衣钵。莎士比亚相信基督教义,他认为完美和真正的幸福在人世间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天堂,灵魂才能得到重生。安剧没有规避这一莎剧常规,人物的创造探究了自我毁灭,最终也是通过死亡实现爱情的永恒,同时也表达了死亡即是重生这一观念英雄用死亡来置换感知和荣誉。4 莎士比亚的终极关注虽然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但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存在显而易见的宗教话语和神学意识,威尔逊奈特尔曾称莎士比亚的许多剧本都“笼罩着宗教仪式的雄伟气氛,贯穿着崇高的、正统的基督教精神;莎氏笔下的英雄,每个都是一个小型的基督”。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从头到尾都笼罩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无可逃遁的宿命阴影,弥漫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克莉奥佩特拉,她的守护神就是艾息丝,代表月亮,司生育和繁殖,在埃及神话的影响下,克莉奥佩特拉与艾息丝、尼罗河、花蛇为被认同为一体;安东尼是一个不可否认的英雄,但是英雌终归末路,最终结局也是基督教义的殉葬。尽管离合悲欢和哀怨心酸是莎氏悲剧不变的基调,但是他超越了人世悲欢的寻常层面,进入人类心灵的最深层次,在那里捕捉人的终极关注,其核心意象就是上帝。莎剧人物忠实地诠释了上帝的绝对属性如全知、全能、遍在、永恒等等,及其道德属性如仁善、至善、正义、信实等等。面对人生,莎士比亚通过对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热烈爱情的描写礼赞爱情,主张破除禁欲主义、解放人的情感、维护人的自由、保障人尽情享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在社会的政治领域,通过对这两位领导人的肯定,莎翁痛斥昏君暴政,讴歌贤明君主,向往一个安定统一、祥和美满的社会。这些观念都富含人类文明的精华,因此也赢得了延绵不息的盛誉。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莎翁的剧作把人文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它是一种既能给人以尘世的幸福,又能拯救人的灵魂的杰作。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区别与其他的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拥有道德、理性、信念,能够超越自我而趋于永恒,除了一般关注还有终极关注,那便是与上帝同在。终极关注是涉及人的精神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终极关注除了拥有不言而喻的终极性外,还有无限性、整体性和无条件性,它不但是人的特殊精神属性,而且构成了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殊本质。所以,体现为宗教信仰的终极关注绝非食古不化,相反,它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也无所不在,对于莎剧这样载负这人类文明重要成果的文学经典而言尤其如此。结语借歌德一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翁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学宝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