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退耕还林二期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隆回县退耕还林二期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隆回县退耕还林二期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隆回县退耕还林二期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隆回县退耕还林二期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湖南省隆回县退耕还林二期建设工程(2)建设地点麻塘山、小沙江、虎形山、金石桥、司门前、鸭田、大水田、罗洪、高坪、岩口、羊古坳、六都寨、七江、西洋江、滩头等15个乡(镇)(3)项目建设单位隆回县林业局(4)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刘维湘(5)主管单位湖南省林业厅(6)项目性质新建。(7)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全期共实施工程建设10,000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3,333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3,333公顷,封山育林3,334公顷。(8)建设期工程建设分5年实施,即2,011-2,015年,每年实施2,000公顷。(9)项目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1,6550万元,其中:造林种苗费1,250万元,占7.5%。营造林工程4,820万元,占29.1%。基础设施工程630万元,占3.8%。其它费用325万元,占2.0%。不可预见费325万元,占2.0%。国家政策补助资金9,200万元,占55.6%。(10)资金来源中中央预算资金12,180万元,占73.6%;林农自筹资金4,370万元,占26.4%。(11)建设目的到2,015年,共完成项目建设营造林面积10,000公顷。通过工程实施,实现区域内治理大于破坏,全面遏制水土流失扩展趋势,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恢复,森林整体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一期建设成果得到较好巩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得到初步解决。(12)项目效益项目建设成功后,通过培育绿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初见成效后,将给项目区带来丰厚的回报。每年可直接获得木竹及林副产品等直接经济收入;项目区内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扩大了农村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林竹加工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1.2可研编制单位及资质邵阳市林业调查规划院资质证书:甲007号(国家林业局甲级调查规划设计证书)1.3 研究结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荫及子孙、惠及万民的德政工程。实施二期项目建设能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遏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其生态经济效益将十分明显。尤其是我县广大群众有着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和较高的建设积极性,迫切要求继续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对我县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国家生态产业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工程,生产条件、技术上成熟,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立项批准。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隆回县位于湘西南,境内有资水、沅水两大流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退耕还林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继续和延伸,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项目之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县对项目建设十分重视,早在2,000年就启动实施了一期工程建设,2,001-2,010的全县累计完退耕还林一期工程营造林25,433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10,867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100公顷,封山育林1,466公顷,为全县的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该县境内生态脆弱地区尚有3,500公顷坡度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急需实施退耕还林,有4,000公顷宜林荒山荒地、4,000公顷疏残林需要营造和封育治理。该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县,广大群众有着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和很高的建设积极性,迫切要求继续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对全县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虽然退耕还林一期项目建设对提高森林覆盖率,遏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目前该县境内生态脆弱地区尚有大量坡度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急需实施退耕还林,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需要造林和封育治理。项目建设对进一步全县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解决农户长远生计的需要退耕农户在一期项目建设中为生态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钱粮补助,但还没有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补助到期后,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低于当地的贫困线,生计受到了一定影响,仍存在生活困难的问题。因此,实施二期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建设模式,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建设,巩固一期建设成果,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户长远生计的需要,也是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全县广大山区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隆回县位于湖南西南,邵阳中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038-11515,北纬2700 -2740。(2)地形地貌隆回县属涟邵盆地西缘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由大东山、九龙山东西延伸,以其南麓为界,将全县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部以丘陵为主,地势较低。县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73个。最高峰白马山顶1,780米,最低处为北山大田张230米,相对高差1550米。形成西北向东南倾斜,由中山到低山到丘岗三个梯级的地貌特征。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横穿东西,辰河直贯南北,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大二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3)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因地形和海拔高低差异的影响,南北小气候差别明显。南面年平均气温17.9,最冷月平均气温3.3,最热月平均气温28.4,年降雨 1 ,293.2毫米,年日照时数1,539.9小时;北面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平均气温0.8,最热月平均气温25.6,年降雨量1,622.9毫米,年日照时数1,196.2小时。(4)土壤境内成土母岩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砂岩、板页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红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石灰土。土壤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海拔800米以下为红壤,8011,200米为山地黄壤,1,201-1,500米为山地黄棕壤,1,5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5)植被隆回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雪峰山低山丘陵植被片。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94科633种,其中乔木树种260种,主要有杉木、马尾松、柏木、泡桐、香椿、檫树、楠木、樟树、楮、栲类、光皮桦、桤木、刺楸、栎类等。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马尾松+杉木继木铁芒箕,杉木杜鹃白茅,毛竹白栎五节芒,映山红五节芒。3.2社会经济状况隆回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26个乡(镇),5个国有林场,1,005个村(居委会、社区)。全县总人口113万,其中城镇人口15万,农村人口98万,农村劳动力55万人;全县总面积285,4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0,612公顷,占总面积的21.2%,人均0.0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59,388公顷,占总面积的55.9%,人均0.15公顷。2009年,全县GDP为42.56亿元,财政收入4.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2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8亿元,其中林业产值4.0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3%。境内各实施乡(镇、场)水、电、路、通讯设施齐备,各实施村均通电话和村级公路,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纵横交错的县、乡、村级公路网络为竹产品的加工提供了方便的交通条件,同时,邵怀高速公路及国道320线贯穿东西,省道312、219、317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3.3项目区的土地资源条件全县总面积285,4 0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3,588公顷,耕地面积60,612公顷,建设用地10,056公顷,水域面积8,123公顷,未利用地面积206,165公顷,其它地面积12,918公顷。全县林地面积中有林地135,02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2.9%;灌木林地17,412公顷,占林地的10.9%;未成林造林地6,202公顷,占林地的3.8%;其它宜林地4,948公顷,占林地的2.4%。3.4科学经营条件隆回县自1,990年以来,累计实施完成长江防护林一、二期工程建设33,400公顷,退耕还林一期工程建设25,433公顷,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率、质量合格率一直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长江防护林质量优异奖等荣誉称号,并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石灰岩石山造林技术、容器苗育苗技术等林业科技成果技术,其中石灰岩石山造林技术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章 建设目标4.1项目建设目标到2,015年,共完成项目建设营造林面积10,000公顷。通过工程实施,实现区域内治理大于破坏,全面遏制水土流失扩展趋势,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恢复,森林整体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一期建设成果得到较好巩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得到初步解决。4.2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在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处理好退耕还林与农民生计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以科技为先导,重点地区治理为突破口,全面部署、精心组织,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搞好试点示范工程,促进全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建设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分类实施,突出生态、兼顾经济,区域治理、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总体布局(1)项目布局方案重点建设境内资水、沅水水系主要干支流两岸及其源头汇水区,320国道、上瑞高速公路、S312、S219、S217省道两侧和魏源湖森林公园、虎形山自然保护小区范围内的生态脆弱地区,涉及麻塘山、小沙江、虎形山、金石桥、司门前、鸭田、大水田、罗洪、高坪、岩口、羊古坳、六都寨、七江、西洋江、滩头等15个乡(镇)。(2)项目区划根据规划原则,结合本县南北差异较大的特点,拟将全县分成三大经营区。即:西北部高海拨高效生态经济防护林区。包括小沙江镇、虎形山乡、麻塘山乡、大水田乡等4个单位。建设面积3,333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33.3%;北部水源涵养林、竹林、经济林区。包括金石桥镇、鸭田乡、罗洪乡、高坪镇、司门前镇、羊古坳乡、七江乡等7个单位。建设面积4,334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43.4%;中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林、竹林、经济林区。包括六都寨镇、西洋江、岩口乡、滩头镇等4单位。建设面积2,333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23.3%。5.2项目建设内容(1)营造林工程全期共完成工程建设全期共实施工程建设10,000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3,333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3,333公顷,封山育林3,334公顷。按林种分,防护林7,000公顷,经济林3,000公顷。(2)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柏木良种繁育基地20公顷,完善苗圃地排灌设施;整修圃地公路5公里;修一栋500平方米的薄膜钢筋结构温室,100平方米的玻璃钢筋结构温室一栋;添置电脑、干燥箱、恒温箱、分析天平等必需的办公用品和科研仪器设备;购买一辆用于种苗调运与集散的小型货运车。5.3项目可行性分析(1)从方案技术特点看,虽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技术含量较高,但其技术目前均比较成熟,该县自1,990年以来,累计实施了大量的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一期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广大群众有着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加上该县林业局作为实施单位,其技术力量雄厚,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实施退耕还林二期工程建设,是一期期工程建设的延续,是对一期建设成果的巩固,符合行业发展规划,是国家政策支持生态建设项目。(3)耕还林二期工程建设是发展后续产业,解决农户长远生计为目的,因此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在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市场前景。综上所述,该项目从技术方案、建设投资和效益上进行分析都是可行的。第六章 项目消防、劳动安全、节能节水措施6.1 消防(1)森林防火。利用道路、溪河等天然屏障,增设50公里防火线和30公里防火带,防火线主线宽1540米,副线宽1015米;防火带主带宽2642米,副带宽1826米。供防火带栽植树种有木荷 、杨梅、冬青、油茶、茶叶等,选择地势高、视野广的山头设计了望台5座,分布在白马山、九龙山、望云山、大东山、木瓜山等5个国有林场。架设电话线30公里,购置对讲机10对,国产三凌防火指挥车一辆。(2)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一是建立健全防治机构及预测预报站,县林业局要加强森保站的建设,对全县森林保护进行统一部署和指挥。二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防重于治,早治,快治”的方针,采取生物、化学、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将病虫害控制消灭在灾前。6.2 劳动安全(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加强劳动安全宣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2)制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3)制订劳动生产纪律,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严禁野蛮作业、施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4)作业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巡查,杜绝材料、物资失窃事件发生,确保材料、物资万无一失。6.3 节能节水(1)节能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尽可能减少高能耗的设备、电器使用,使用节能设备和电器等。(2)节水项目建设的生产用水主要为灌溉用水,为过到节水目的,拟采取以下主要节水措施。一是抗旱过程中的用水量较多,必须严格按施工要求用水,作业结束后应即时关停,确认停水后方可离开。二是经常查验水池、水管有无渗漏情况,及时补修。对于生活用水,则主要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7.1 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生态环境条件很好,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无“三废”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7.2 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1)项目建设在整地造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轻的水土流失。(2)农药、化肥残留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实施后,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和促进林木生长,将使用极少量的农药和化肥,有可能对土壤、地下水产生轻微污染。7.3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项目建设中林地清理严禁炼山,改变传统的整地方式,一律采用穴垦整地,“品”字形布穴,沿等高线栽植。在山顶、坡脚、沟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要保留5-10米的原生植被告,做到“山顶戴帽,山脚穿鞋”。项目区坡度较平缓,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后,项目实施不会产生水土流失,相反,柏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后,能增加森林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基地灌溉用水和少量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生活用水在利用氧气池处理后自排。消防用水的频率和总量较小,不会产生污染。基地灌溉用水大部分被土壤、林木吸收,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3)农药、化肥污染防治措施提倡使用有机肥,如农家肥。推广表土还穴、抚育埋青作肥技术,增加林地有机肥。根据土壤的缺肥情况合理使用化肥品种和数量,避免肥料流失及污染环境。防止森林病虫害时,尽量采用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严禁使用剧毒、残留量高的农药,减少对环境污染,以保护林内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7.4 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建设后,参与运营的人为活动较少,无“三废”排放,能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子极少。而且项目本身为生态公益型项目,非开发性项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相对于其它建设项目,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甚微。只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措施,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对污染源进行审慎的分析,加强管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污染进行污染物的控制,项目建设和运行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第八章 招标方案8.1招标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一章第三条的相关规定,项目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设施、种苗、材料等的采购,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投资额较小的项目,由建设单位自行决定是否招标。8.2 招标组织形式本项目拟采用自行招标的组织方式,由建设单位自行招标,便于施工活动的有效组织,确保工程如期高质竣工。8.3 招标方式 招标活动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故所有工程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发标,择优选取资质、信誉俱佳的施工单位。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9.1组织机构与人员按排县人民政府成立“隆回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指挥部”,对整个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行领导和协调,在县林业局设立“隆回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管理机构,确定4个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全县生产、经营管理、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种苗调配、财务管理等。9.2运行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由农村造林专业户、社会团体、等租赁、承包退耕还林地,实行集中连片造林,个人兴办家庭林场等多种经营模式。9.3工程管理建立规范的退耕还林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按总体规划进行作业设计,凭作业设计组织实施,按质量标准验收,凭验收、检查结果实现政策和奖惩兑现。9.4财务管理为了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管好、用好资金,对退耕还林资金推行县级报账制,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在县财政设立专门帐号,做到收支明细、专项专管、专款专帐、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在执行中实行“监理”和“报帐”制度。并实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的审查监督。9.5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各类文件、资料、合同、科研资料的管理。定期对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第十章 项目建设进度10.1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5年,自2,011年至2,015年。10.2建设进度2,011年完成退耕地还林667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666公顷,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完成退耕地还林666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2,013年完成退耕地还林667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666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2,014年完成退耕地还林666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2,015年完成退耕地还林667公顷, 宜林荒山造林666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1)投资估算的依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林业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林业部LBD301-96);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关于财政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湖南省财政厅湘建200160号);当地有关技术经济指标。(2)有关投资估算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根据上述估算依据,有关投资估算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如下:建设单位管理费按项目工程费的1.5%计算;勘察设计费按按项目工程费的2.5%计算;招标费按项目工程费的0.3%计算;监理费按项目工程费的1.0%计算;基本预备费(不可预见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5.0%计算。11.2投资估算范围投资估算范围包括:造林苗木费、营造林工程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其它费用、预备费用。工程费用包括: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包括:生产用房、仓库、道路、生产用车等。其它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科技支撑费等。预备费:本次估算基本预备费(不可预见费)。11.3技术经济指标(1)造林苗木造林:1,500元/公顷封山育林:750元/公顷(2)营造林工程防护林造林:5,400元/公顷经济林造林:9,000元/公顷封山育林:1,500元/公顷(3)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用房:800元/平方米仓库:600元/平方米护林点:10,000元/处道路:350,000元/公里林道:4,000元/公里生产用车:150,000元/辆办公、通讯设备:每套50,000元11.4投资估算经估算,该项目建设投资为16,550万元。按建设项目分:(1)造林苗木1,250万元,占7.5%。(2)营造林工程4,820万元,占29.1%。(3)基础设施建设630万元,占3.8%。(4)其它费用325万元,占2.0%。(5)不可预见费325万元,占2.0%。(6)补助资金9,200万元,占55.6%。115资金筹措项目共投资16,550万元,其中:(1)中央预算资金12,180万元(含种苗造林2,35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630万元,政策补助资金9,200万元),占73.6%;(2)农户自筹资金4,370万元,占26.4%。第十二章 综合评价12.1风险评价项目建设是以国家应投资建设为主体方向的社会公益工程,不存在市场风险问题。从相关条件分析,项目具有许多优势条件,投资来源有国家财力充分保证,建设单位组织有力,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项目建设的经验,将会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因此,项目建设风险较少。12.2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建设成功后,将增加有林地面积超过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个多百分点,林草植被质量显著提高,对维持项目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状况将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林草植被数量增加和涵养水源功能的增强,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岩溶地区粮食主产区的水利化程度,促进农业高产稳产,而且可加大地下水的补给量,从而使表层泉均匀流出,大泉、暗河动态更加稳定,逐步缓解岩溶地区的缺水矛盾。林草植被具有很好的吸尘、杀菌、除毒等净化空气的能力,随着林草植被的增加,将有利于改善项目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状况。(2)经济效益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培育绿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通过建设具有绿色文化和地方内涵的绿色生态工程及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将深入民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后,将给项目区带来丰厚的回报,每年可直接获得木(竹、药)及林副产品等直接经济收入3,200万元,同时加速了项目区内竹业(土纸、竹笋等)、中药材(金银花等)和速生丰产林加工等产业建设发展,每年可实现产值8,000万元,有利地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社会效益分析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实施,可安排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市场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将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工程巨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给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农户可通过参与此项工程建设直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经估算实施工程建设,仅营造林生产和管护工作,就需要投入劳力近100万个工日,按每个工日60元计,农民可增加改入6,000万元;需种苗1,200万株以上,可带动农村种苗培育,按每株0.3元计,可增加收入3,600万元,仅此两项工程区内人均可增收入近100元,对缓减社会就业难题、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13.1 项目结论 退耕还林二期建设项目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本方案对项目建设条件、技术方案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表明,项目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建设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善。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开发利用潜力和间接经济效益,项目在建设条件、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