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城市格局及其今日遗存_第1页
海口骑楼老街城市格局及其今日遗存_第2页
海口骑楼老街城市格局及其今日遗存_第3页
海口骑楼老街城市格局及其今日遗存_第4页
海口骑楼老街城市格局及其今日遗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骑楼老街城市格局及其今日遗存摘要:2007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继泰安之后,成为了我国第座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骑楼历史街区作为海口市内的两大历史街区之一,承载了海口自年开埠以来的历史记忆,是海口市内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由于它位于海南岛最大的河流一南渡江口的西侧,地处南渡江出海口,故取名为海口。在汉代,现海口属朱崖郡袱猖县(原琼山县)地,隋代以后划为琼山县地。到唐代,这里设白沙津(现海口市白沙门地方),为琼州城(今府城)的外滩,设有古渡骚站,是当时琼州与雷州海渡和贸易的港口。南宋时,这里设海口浦,范围包括今天的海甸与海口市区。浦,意为水边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于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逐渐代替白沙津,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7年(1395年)开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为所,称“海口所”或“海口区”清咸丰年间根据天津条约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南洋群岛和大陆对外交通的道口。清光绪元年(1875年)设置海口海关,并在白沙门建港,对外贸易更形成发展。由于侨民日增,商贾云集,海口日渐繁荣。民国初期1912年起,海口所改为海口镇。1926年脱离琼山县开始建市。1950年6月正式1988年定海口为省会城市。 海口历史街区现状图 早在唐朝,海口是琼州的外滩,设白沙津为古渡骤站。到宋、元朝代,白沙、海甸已形成岛屿并建码头而升格为海口浦,成为重要港口。随着港口的发展,码头移到通津,在水巷口建立官渡,并筑路(今日的博爱路)通向府城。因此博爱路是最早形成的老街之一,也可以说是当时的主要马路。至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海防的重要性。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5年),他按兵制改“海口浦”为“海口所”,筑成海口千户所城,以抵抗楼寇、海盗对海南沿海的侵扰。明代所筑的海口所城就在今天的博爱路、新民路一带,当时的面积仅0.48平方公里。随着明代航海业的发展,海口港日趋繁荣,海边陆地不断扩大,城池建设日趋完善,建成了北门之外的环海路(今中山路),并于天妃庙前开路通海边,称大庙前路(今中山横路)。到了海口所城建成300年的时候,城内己经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 明清海口所城与当今道路的关系 清朝建立后,曾一度颁发禁海令,禁止海上通航,海口的发展受到制约。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解除禁海令后,辟海口为对外通商口岸,在新华北路设“常关总局”又给海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福建、台湾、潮汕、浙江、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商船纷纷在海口靠岸。1924年,军阀邓本殷拆掉明初兴建的海口所城,城区面积由原来所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当时,道路两边从清朝末年开始逐渐建起了一些具有异国特色的楼房骑楼。海口的骑楼,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最早的骑楼是1849年修建的四牌楼(今博爱路),后来发展到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长堤路等。 明代海口所城 清末民初海口 当代海口 海口城区演变过程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与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相比,海口的范围并不算太大,但是独具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口地处热带地区,带有着浓郁的热带滨海城市的特色。在建筑特色上,海口市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骑楼建筑群而形成自身鲜明的风格。海口保留了五条保存较为完好的中西合璧、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街区,尽管岭南及福建地区有很多地方也有骑楼建筑,但是像海口这种充满热带海洋气息的城市历史街区却是绝大多数名城所没有的。其次,由于海口与新加坡,印度的距离较近,直接的贸易往来易于其他地方,且相对偏于一隅,故骑楼所反映的建筑形态更接近于上一级的传播源,具有更相像的特点。2.海口是中国疆域最南端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尤其是自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被列为全国十个通商口岸之后,海口的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大量的海南华侨在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传播媒介的作用,为海口的历史街区带回了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农作物产品等,同时也将海南的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又带到了东南亚地区,对海南与东南亚的地区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博爱路是该街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道路之一,也是原市内五大主要街道之一。博爱路南起三角池,北至长堤路,全长1295.5米,是该街区南北向最长的道路。该街以解放东路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博爱北路全长329.6米,现车行道宽13米,人行道(即骑楼下部的通道)各2.3米,车行道结构为12厘米厚水泥砖路面。博爱南路全长965.9米,现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骑楼下部的人行道)各2.5米,车行道结构为22厘米厚沥青路面。该街道经营方式较多,其主要的经营方式以布艺、水族店和食品商店为主。博爱路的骑楼风格建筑保存的较为完整,能占到总建筑的91.8% 。 博爱北路 博爱南路中山路东起博爱北路,西接新华北路,全长388米。现车行道路面宽12米,两边骑楼下部人行道各退进2.3米,车行道结构为12厘米厚水泥硅路面。该街道两侧的建筑以骑楼风格为主,经过2000年的街道的整修,目前街道的整体风貌保存的较为完整。该街道除少量的新建建筑之外,建筑立面一般以二至三层骑楼建筑为主,街道内骑楼或骑楼风格的建筑106栋, 中山路 大量的骑楼建筑保持了浓郁的南洋建筑风格。街道中还有少量的中国传统建筑的身影。如中山路87号的中山天后宫,就是有着7(年历史的道教建筑群,其主殿于清咸丰十年(1861年)重修,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经过2000年的改造之后,中山路的定位就转变为以经营电机设备、照明设备为主。这些与电器相关经营方式的店面在整条街道所占的比达到了90%。其余的诸如餐饮及其它的服务设施的比例只占到了10%左右。该街道原为市内五大主要街道之一,东起新华北路,西接龙华路,全长533.2米,现车行道路面宽12米,两边骑楼下部的人行道各2.5米,车行道结构为12厘米、水泥砖路面。19%年进行街道整修过后,将原有的得胜沙路改造为步行商业街,原有的以服装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不变,服装经营的店面能占到全部店面总数的88.4% o作为公共服务设施,这个街区中有一所邮局和一所医院。其东面与新华北路的交接处为海口海关大楼。该街区依旧以骑楼建筑风格为主,街道内的骑楼或骑楼风格的建筑80栋,能占到建筑总数的84.3%,但其中也夹杂着部分新建的与传统风格不 得胜沙 符的建筑。街道中还有一座冼太夫人纪念馆。该馆为一座三开间仿古建筑,为纪念这位海南历史上的杰出女性而修建。 新华北路 新华南路该街道原为市内五大主要街道之一,南起人民公园正门,北至得胜沙路,全长865.5米。以解放路为界,分为新华南北路。新华南路长526.6米,现行车行道12米,人行道(骑楼下部人行道)各2.5米,车行道结构为12厘米厚沥青路面;新华北路长338.9米,现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骑楼下部的人行道)各2.4米,车行道结构为12厘米厚水泥路面。新华路的经营方式较为多样化,其主要的经营方式以家用电器为主。这种以家用电器为主的店面在全街店面的总数中占到66%。其间还夹杂一些诸如餐饮之类的经营方式。新华南路16号为海口市图书馆,1956年修建,现图书馆大楼于1986年11月落成开放,为五层建筑,是海口市民陶冶情操的场所。新华路的南端为海口公园的正门,门的两侧分别为东西两湖,是海口市内的著名的景点,也是海口市民节假日的休闲场所之一。 解放东路 解放西路 东起博爱北路,西至三角公园,全长998米。以新华路为界,东段称解放东路,西段称解放西路。解放西路全长730米,路基扩至20米,车行道12.5米,人行道各2米或4米。车道结构:新华路口至工人文化宫段为12厘米厚水泥路面,文化宫至三角公园为沥青路面。该街道原为市内五大主要街道之一,但是该街道的传统建筑元素己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修建的建筑,历史街区的氛围并不是很浓厚。解放东路全长268米,宽18米,车行道12.5米,骑楼或人行道各3米,车行道结构为I2厘米厚水泥路面。解放东路的骑楼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东面有一部分被拆迁,改造成为电影院,其西面的则保存的较为完整。骑楼建筑共55栋,占到该街总建筑的80.9%。解放路是海口市内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其经营方式非常的多样化。不同于得胜沙路的服装批发,该街道主要以服装零售为主。该街道内还有电影院3所,邮局1所,综合性商场2所,大规模的书店2所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零售商店,使得该街区的人气非常的旺盛。东起新埠大桥,北临海甸溪,西至海军四二四医院大门,全长2400米,路面宽30-v42米,是海口市区一条东西走向主干道。该路以人民桥口为界,分为东西长堤路。全线设快慢车道,基本上建成三块板道路(北侧临江部分不设人行道)。快车道结构为20厘米厚水泥路面,非机动车道结构为12厘米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