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_第1页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_第2页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_第3页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_第4页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临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防制科电话:2247011 QQ群:154482191E-mail:2012年8月18日,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治安、防爆、监管等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情况。,构成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条件,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艾滋病病毒(先决条件)身体与接触物接触的性质接触物的多少在接触物中艾滋病病毒含量的多少,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double,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以后的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伤口的处理登记与报告风险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实施暴露后HIV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做好对发生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相关的保密工作。,伤口的处理,皮肤暴露,粘膜暴露,肥皂和流动水冲洗皮肤,挤压伤口旁端,将伤口血液尽量挤出,75%酒精、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严禁局部挤压伤口,风险的评估,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暴露的级别暴露源的级别,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职业暴露发生以后,除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外,应尽可能快地获知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是判定职业暴露是否成立的唯一条件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控制措施的关键。,风险的级别,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1、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 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 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 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HIV抗体+、滴度低、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HIV抗体+、滴度高、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HIV抗体+,预防性用药的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越早越好。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28天)服用,切勿随便停药。,基本用药程序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强化用药程序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1种蛋白酶抑制剂 (佳息患或茚地那韦),疗程:28天,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越快越好,最好在1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文献报道:24小时内用药100保护。48小时内用药50保护。72小时内用药25保护。,暴露后HIV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HIV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发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除HIV抗体监测外,在服用药物期间,每两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若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请与县疾控中心联系并咨询用药方案的调整事宜。,登记与报告,在职业暴露处理中,应当做好相关的登记与报告工作,登记和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各HIV抗体初筛实验室) 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上报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每半年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保密工作,暴露后咨询随访期咨询相关保密工作,事故处理的组织管理,事故处理责任单位:各医疗保健机构技术指导责任单位:临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故处理管理责任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故应急指导报告电话:2247011(值班电话)预防用药储备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案例分析1,发生地点: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事故当事人:蔡技师事故发生过程:9月16日,患者吴XX因发热、咳嗽入急诊内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验室做血象检查。 8:30AM,蔡技师为其扎手指取血时,不慎划破左手手套,左手食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稍红肿,但未见出血。,处理措施:大力挤压伤口部位刺激出血,并用碘伏、酒精消毒 医务人员立即抽取患者吴XX的血液送医院检验科检测HIV,约30分钟后医院检验科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发现吴XX的血样呈HIV抗体阳性反应 预防保健科张医师(已接受相关培训)对蔡技师的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并陪同其前往CDC艾滋病防制科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将患者血样送检作HIV抗体确证试验 根据CDC的评估结果,本次事故中蔡技师被三角针划伤,但伤口较小,无明显出血,暴露级别应定为级;患者吴XX HIV抗体呈阳性反应(后经用蛋白印迹法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系HIV感染者,接触的感染性物质为血液,但接触的量较少,暴露源物质(或源病人)级别判定为轻度。,专科医师决定给其立即采用基本药物程序进行预防性治疗,具体方案为:双汰芝(AZT/3TC) 1pill B.i.d,连续服用28天,蔡技师则觉得感染风险很大,要求加服强化用药佳息患。HIV感染监测和随访:蔡技师在服用首剂预防性药物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立即为其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本底检查,经检测证实其为HIV抗体阴性。此后,分别于事故发生后4周、8周、12周、6个月随访检查HIV抗体,经检测HIV抗体未出现阳转。,点评:1、该单位建立起完善的HIV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2、当事人具备HIV职业暴露预防原则,为防控措施的落实争取时间;3、处理伤口的方法不当:针头划破了手套,但未造成明显出血,用力挤压伤口造成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