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交一公局官渡黄河大桥项目一分部二工区 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目 录1一、编制依据4二、工程概况42.1、自然地理特征42.1.2气象水文52.1.3地质构造及地震82.2、工程概况112.2.1、工程项目的主要情况112.3、架桥机概述142.3.1用途142.3.2技术参数152.3.3 架桥机随机清单152.3.4 行走部分162.3.5 电控部分162.4、架桥机主要结构17三、 架桥机安装203.1、安装前的准备203.2、安装场地203.3、安装要求213.4、安装、拆除人员的安排213.5、安装、拆除主要机具配备223.6、安装顺序及施工组织233.7、安装24四、架桥机试运行及自检284.1、架桥机使用流程图284.2、架桥机试运行前的检查284.3、试运行检查29五、架桥机拆除295.1、拆除前的准备295.2、拆除场地305.3、拆除要求305.4、拆除顺序及施工组织30六、架桥机维护保养316.1、金属结构的维护保养316.2、主要部件的维护保养326.3、电器设备的维护保养32七、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337.1、注意事项337.2、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4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48.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348.2、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58.3、工程质量控制措施358.4、工程质量检查制度368.5 雨季施工措施378.5.1 准备工作378.5.2 雨季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措施37九、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79.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79.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89.2.1 基本安全措施389.2.2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389.2.3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399.2.4施工人员安全保证措施409.3、安全管理制度419.3.1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419.3.2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419.4、危险源辨识及管控439.5、应急预案479.5.1应急领导小组479.5.2现场事故应急处理489.5.3应急通讯联络49十、环保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910.1、环保体系及环保措施4910.1.1建立环保机构4910.1.2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4910.1.3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5010.1.4施工废水处理5010.1.5生态保护5010.1.6空气污染的预防5010.1.7生产、生活垃圾处理5010.1.8噪声控制5010.1.9工程完工后环境恢复措施5110.2水土保持体系及措施51十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5111.1、管理目标5111.2、建立组织机构5111.3、施工现场管理52附图:541、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542、安全保证体系框架图54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体系框架图5457架桥机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 国道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1.5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范(DB63/T 958-2011)1.6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2010)1.7 架桥机安全规程(GB 26469-2011)1.8 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26470-2011)1.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1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11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12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1.13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1.14 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管理指南二、工程概况2.1、自然地理特征2.1.1地形地貌项目通过地区为河南中北部,在地貌类型及区划中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区。黄河以北为黄河冲积扇的北翼,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斜,该地区是黄河冲口泛滥和改道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反应黄河变迁的地貌特征明显,故河道高地、洼地、河漫滩地、背河洼地等地貌形态分部较为普遍。这些自然特征集中表现在原阳境内。黄河以北原阳境内历史上,由于黄河在原阳多次泛滥和改道,直接影响了原阳县的地形和地貌。境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大致平坦,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坡降6000:1至10000:1,海拔高度一般介于93.5米到70.5米之间,黄河北大堤南北地面高差7至9米。原阳全境为黄河冲积平原区,按其成因分为泛流平原、黄河故道和黄河河道三个亚区。自北向南为北部沙丘、中部平原、背河洼地、堤南高滩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拟建项目经过的三种类型为:中部平原 为泛流平原亚区之一区段,为近代黄河泛滥冲积平原。西起狮寨,东至齐街,包括10个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土地,面积2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94%。地面西高东低,呈1:40001:6000递降,高程在93至73米之间,地势平坦。中西部有零星分布的沙丘岗,地表为亚砂土,多为两合土和沙壤土土壤,肥力较高;东部有历史上劳动人民为治理盐碱地起土刮碱形成的大片盐碱荒岗,今多己消除,而遗痕尚存,多为沙壤土和盐碱地,肥力较差。背河洼地 也为泛流平原亚区之一区段。主要分布在沿黄河大堤北侧一线,包括天然干渠两岸,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2至12公里,涉及12个乡镇的全部或一部分土地,面积430.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15%。属黄河侧渗区,地势低凹易涝,比堤南高滩低3至8米。地面自西而东呈现1:40001:8000递降,高程在93至73米之间;地下水位埋深1至2米,汛期不到1米;地表径流不畅,土壤多为盐化潮土。1967年后,采取引黄河水淤灌措施,大部分盐碱地变为淤灌的红粘土,地势普遍抬高,平均达1米左右,土质和肥力均高于盐碱土数倍。堤南高滩地黄河大堤以南至南界,为黄河河道亚区。由河床、低滩和高滩三区组成。河床部分靠南部边界,为本县与郑州市、中牟县、开封市的自然疆界,宽2至7公里,高程91至80米自西而东递降,为黄河的主流道。低滩部分紧临河床北侧。宽0.5至3公里,微向河床倾斜,长洪水时经常漫滩,时有变化。沿堤南侧2至6公里属高滩区。系清咸丰五年(1855年)兰阳铜瓦厢决口经溯源冲成。较低滩高2至4米,比堤北洼地高10米左右,面积480余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89%。地势西高东低,海拔93.5至82米,地面坡降1:50001:6000,横向坡降1:22001:4000。内有8条串沟,其间散布着互不连贯的半固定性沙丘,表层多为细沙、亚粘土、亚砂土所覆盖,肥力稍低。2.1.2气象水文项目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日差较大,降雨量多数年份不足年降雨量的1/10,90%的年份有干旱和大风。夏季(68月):炎热、多雨、气温髙,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常有夏涝和伏旱。秋季(911月):天气凉爽,多晴天,降温快,温度适中,日差较大。降雨量多数年份为丨271毫米,部分年份秋雨连绵。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雨雪稀少。低于0C的日数较多,平均为57天,而极端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5。(:的日数很少,季内多强偏北风。日照、辐射项目地区平均日照时数为2324.5小时,平均日照率为53%。最多年日照时数可达2559.6小时(1976年),最少年日照时数为1778.4小时(1964年)。日照的季节分配为。春,623.3小时;夏,682.9小时;秋,535.3小时;冬,484.1小时。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期间的日照时数平均为2075小时;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C期间的日照时数一般在1518小时左右。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4.4C,介于多年最高15.1C和最低13.5C之间。平均气温以7月份最高,元月份最低,全年温差为27.6C。全年气温大于35C的日数不多;小于0C的日数平均每年在57天左右,而小于-10C的日数平均不足3天。大于或等于0C的日数平均307天。因此,项目沿线气温比较正常,有利于工程进展。降雨本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49.9毫米,但年际变化大,四季分配不均。最多的年降水量为874.8毫米(1964年),最少的年降水量为1966年,只有282.9毫米。在年内降雨量中,夏季6、7、8三个月降水多而集中,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6%,以7月份最多,平均为151毫米;冬春季雨水少,元月份最少,平均只有3.7毫米。风项目区属季风气候区,风向、风力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年最多风向频率为东北风15%。多年年内平均风速为3.4米/秒。冬春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为24米/秒;夏秋多东南风、南风,最大风速为20米/秒。 水文 1)、项目区域为第四系全新统浅层孔隙潜水含水组,水位埋深1.8-11.6m。该含水组以粉土含水层为主,层位稳定,富水性较强,地下水由黄河向两侧补给,水力坡度小、径流弱,主要受大气降水、河渠渗入补给,以蒸发和人工开采取水方式排泄。根据水质分析结果,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按II类环境评价标准判别:综合评定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下地表水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具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黄河水文拟建桥梁所在地区为河南中北部,在地貌类型及区划中属黄河冲积平原区。该地区是黄河冲口泛滥和改道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反映黄河变迁的地貌特征明显,故河道高地、洼地、河漫滩地、背河洼地等地貌形态分布较为普遍。郑州黄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具有不同于其它河流和黄河其它河段的显著特点:一是河槽淤积严重,槽高滩低,呈“二级悬河”之势,临背悬差一般为37米;二是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三是洪水突发性强,预见期短,防守决策无周旋余地;四是险工堤段长,险工段占堤防长度的70%,遇大洪水将全线吃紧,防守任务艰巨;五是黄河一旦在郑州河段失事,洪水将北达津沽,南抵江淮,将造成毁灭性灾害。黄河特大桥位于黄河下游最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两岸均修有大堤,洪水完全依靠大堤束范,中途无支流汇入。两岸大堤距离为5.5-12.7km,河槽宽1.5-7.2km,河滩宽0.3-7.1km,河滩共有三级滩地。该河段由于堤宽、水面辽阔,因而溜势分散,泥沙易于淤积,河道中沙洲密布,主流摆动频繁,游荡多变,新淤滩岸多为沙质,抗冲能力弱。该河段干流来水来沙受控于小浪底水文站,支流伊洛河与沁河的水沙入汇,也对该河段水沙过程产生影响。本段干流7、8月洪水来急去速,9、10月洪水多数峰胖量大,持续时间数天。3)、水文设计值桥位附近堤段防洪标准为22000m3/s,小浪底与三门峡、陆浑、故县四水库联合防洪运用后,桥位处1000年、300年、100年、10年一遇洪峰时分别为22600m3/s、19600m3/s、15700m3/s、10400m3/s。桥位处设计洪水位见下表: 桥位处河槽不同重现期设计洪水水位 表3.2洪水重现期1000年一遇300年一遇100年一遇10年一遇设计防流量流量(m3/s)2260019600157001040022000桥位水位(m)87.5987.4587.1486.7287.56 桥位断面冲刷计算结果 单位:m 表3.3部位主槽(106#-124#墩)嫩滩(65#-105#墩)滩地(22#-64#墩)洪水条件300年一遇设防流量300年一遇设防流量300年一遇设防流量V0(m3/s)1.752.01.551.81.01.1一般冲刷13.3313.5310.8010.996.817.08局部冲刷10.5911.336.186.332.462.57总冲刷水深23.9224.8616.9817.329.279.65 设防流量(22000m3/s)、3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范围为3568m、3351m。设防流量(22000m3/s)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高度为0.33m,3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高度为0.31m。4)、河道淤积河道观测从2000年记录开始为先冲刷后淤积,拟建工程建设50年后(2068年),该河段河槽平均高程与2000年相比将升高3.04m,与2015年相比升高3.6m。由此认为工程建设50年后桥位河段设计洪水位将与2000年设计洪水位抬高3.04m。即工程建设50年后桥位断面2068年设防流量22000m3/s时相应设计水位为91.02m。2.1.3地质构造及地震(1)、地质情况境内地表均为第四季系地层所覆盖。下层属内陆湖泊沉积和黄河河相沉积,表层为黄河泛流堆积物。沉积厚度各地不一,不同时期的沉积物也不尽相同。下更新统(Q1)下段(Q11):顶板埋深220300米,底板埋深230447米,一般厚度为4067米。岩性为红棕棕红色厚层状粘土或亚粘土,有薄层粉细砂、中细砂,局部夹粗中砂及泥质卵石。粘土细腻致密、坚实,有油脂光泽具贝状断口。砂层单层厚510米,含砂比423%。其沉积厚度由四周向路寨、延津一带变厚。属内陆湖泊沉积。上段(Q21):顶板埋深190294米,底板埋深220380米,一般厚度3080米。岩性为棕色棕红色夹灰绿色厚层状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夹有薄层及中厚层中细砂、粉细砂。含铁锰结核较下段明显减少。砂层单层厚度1822米,含砂比725%。属湖相沉积。含水砂层自西而东逐渐变细,表明湖盆地中开始有水流介入。中更新统(Q2)下段(Q12):顶板埋深150220米,底板埋深190294米,一般厚度为4070米。岩性为黄棕棕黄色中厚层状亚粘土、亚砂土,夹有薄层或中厚层中细砂、细砂、粉砂,局部夹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及钙质结核薄层。砂层单层厚度115米,含砂比1030%。含水砂层自西而东逐渐变细,表明有一定水流注入古湖盆地沉积而成。上段(Q22):顶板埋深100150米,底板埋深150220米,一般厚度3070米。岩性为黄棕色中厚层亚砂土、亚粘土,夹有厚层中细砂、细粉砂。亚粘土中富含钙质结核;上部淋溶层普遍发育。淋溶层上常见3040厘米古土壤层。砂层单层厚度1520米,含砂比1540%。含水砂层颗粒分选明显,磨团度较好,质地纯净,呈条带状分布,由此推断此时期黄河水流己介入古盆地,黄河雏形己经形成。上更新统(Q3)下段(Q13):顶板埋深70100米,底板埋深100150米,一般厚度为2050米。岩性为淡黄浅棕黄中厚层亚粘土或亚砂土,夹有细、中细砂。土层中有淋溶沉积层及古土壤层,含铁猛结核较多;砂层以薄层、多层状出现。含水砂层厚度515米,最厚的达28米,含砂比3050%。属黄河沉积层。上段(Q23):顶板埋深3750米,底板埋深70100米,一般厚度3060米。岩性为浅黄色中厚层及薄层亚粘土、亚砂土互层,夹有黄状亚砂土,淤泥质亚砂土和中细砂、粉砂、钙质结核富集成薄层状。含水砂层厚1020米,含砂比4070%。土层具水平微细层理,顶部黄土状土发育,在掩埋古河床带含水砂层达30米厚,为黄河兴盛期沉积而成。全新统(Q4)下段(Q14):顶板埋深816米,底板埋深3750米,一般厚度为2040米。岩性为浅黄色厚层粉细砂及含硕中细砂,水平层理及斜层理非常发育。含水砂层单层厚15130米,含砂比高达6070%。存在于地表古河道及掩埋古河道中,呈南西,东北向展布,为黄河近代堆积物。上段(Q24):顶板埋深816米,一般厚度816米。岩性为由灰黄色粉土质轻亚砂土,夹有薄层粘土及粉砂透镜体组成;在沼当和牛轭湖区则由黄灰、灰褐色亚粘土、黑色淤泥质亚粘土及粉砂构成。富含有机质并含少量铁锰结核。水平层理发育,呈上细下粗二元结构。为黄河泛流相堆积。(2)、不良地质情况地震液化 项目区黄河北岸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k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地震基本烈度度;黄河南岸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k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地震基本烈度度。项目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上部粉土及粉砂较松散,经初判项目区内20m以上路基及桥基饱和粉土及粉细砂存在地震液化问题。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相关规定,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不宜直接作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对于轻微液化的地基,应部分消除液化沉降,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采取减轻液化沉降影响的措施;对中等液化的地基,宜全部消除液化沉降,也可部分消除液化沉降,并对基础和上部结构采取减轻液化沉降影响的措施;对严重液化的地基(路基)宜全部消除液化沉降,也可部分消除液化沉降,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采取减轻液化沉降影响的措施。液化层处理方式可用换填、压密和挤密等方法,对于浅部液化土层,建议采取压密处理方式,对于深部液化土层,建议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可达到软弱土与地震液化同期处理的效果。(3)、场地类型项目区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上部地层多以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砂为主。中下部主要为粉砂、粉质粘土及粉土层,地层相对较为稳定,工程性质一般。路段内局部存在软弱土;场地区地震液化土分布较发育,属抗震一般地段。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 C20-2011)规定,综合判定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4)、区域稳定性评价项目区断裂带近期活动较弱,区域历史地震对项目的影响小,对工程无大的影响。地震活动较弱,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黄河北岸地震基本烈度度;黄河南岸地震基本烈度度。项目区构造物应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的规定,考虑抗震设防。由于项目区上部饱和粉土为轻微严重液化土层,地下水埋深较浅,且路区较软土较为发育。鉴于上述并根据历史地震重演原则和构造类比原则,以及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参数与地震危险性分析,考虑到地震烈度衰减等因素,并结合地下水埋藏条件,土层粒度组分,可认为该项目区位处于基本稳定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工程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W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拟建工程为重要工程,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需提高一度即按8度进行设防。根据国道G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豫震安第G20i5049号】(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2015.9),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66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其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2.2、工程概况2.2.1、工程项目的主要情况 2.2.1.1、工程性质与建设意义 国道107线是纵贯我国陆路腹地,沟通华北和华南的一条运输大通道,国道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工程是河南省规划的国道107新线跨越黄河天堑的咽喉工程,为保证G107的畅通,加强郑州市、新乡市黄河两岸地区的经济联系,国道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工程亟需实施。项目建成后将在郑州市境内与河洛黄河大桥、南河渡黄河大桥、桃花峪黄河大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郑新黄河大桥并行跨越黄河天堑,形成沟通黄河两岸交通的又一重要通道,对加快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促进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2.1.2、工程位置和工程规模 1)、工程位置 本项目起于位于新乡原阳县阳阿乡东,省道S227与S225交叉处,向南跨越文定渠,经献功村西、小吴寨村与南裴寨村之间,东于铺东村,在高明古村东南设互通式立交与国道G327交叉,继续向南经沙岭村西、大宾村西、马头村东、小赵庄村西,至西越石村和金马张村之间跨黄河,在黄河南岸九堡村东进入郑州中牟县境。路线偏西南方向,在小朱村西南跨越赵口总干渠,经新毛庄西、油坊头西,在万滩镇十里店村南,与S312线交叉,设置互通式立交,到达项目终点。项目全线处于平原微丘地区。桥梁总体卫星定位图2)、工程规模国道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项目全长共计31.775公里,其中新乡市境内17公里,郑州市境内14.775公里,官渡黄河特大桥桥长7377米。本项目为国道107改线官渡黄河大桥项目一分部二工区,位于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境内大宾乡,施工内容为官渡黄河大桥北引桥K12+499K16+309之间桥梁工程部分,长度3.81km。含桩基、系梁、墩柱、盖梁、T梁预制及安装、桥面系等。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形象数量表 表3.1序号施工内容单位形象数量备注1基础工程1.12m灌注桩m/根20646/2221.22.2m灌注桩m/根29436/2761.3底系梁 个1662下部结构2.1上系梁 个2422.2墩柱 个4982.3盖梁 个1663上部结构预制及安装3.140mT梁预制C50砼片7023.250mT梁预制C50砼片8104桥面及附属结构4.1C50桥铺混凝土厚150 mm/m/252364.2环氧沥青防水层4.3护栏m 150404.4伸缩缝安装道40 2.2.1.3、技术指标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速度:100Km/h 3)、车道数:双向八车道/41m 4) 、汽车荷载:公路I级 5)、设计使用寿命:100年 6)、设计洪水频率:1/300,设计洪水位:桥位断面2065年300一遇洪水及设防流量相应设计水位分别为91.02m、90.91m,建桥后设防流量、300一遇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高度分别为0.33m,0.31m。壅水范围分别为3568m,3351m。 7)、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VII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66g,场地类别为III类,特征周期0.55s,E1地震作用重现期475年,E2地震作用重现期2000年,地震加速度0.29g。8)、通航净空标准:官渡黄河大桥主跨处于IV级航道,最小通航孔758m,设计通航水位:最高通航设计洪水位90.88m。(本工区施工部分为北引桥,不在通航范围内) 2.2.1.4、桥跨布置及结构形式本工区施工范围桥梁部分结构跨径组合为1740m+350m+2240m+4250m=3810m装配式预应力T梁。2.3、架桥机概述2.3.1用途JQG160t-40m型架桥机,主梁采用双梁式空间三角桁架作主梁承力和传力,起吊质量为160t,架桥跨径最大为40m,适应最大纵坡1.5%,适用桥宽不限,该机承担40mT梁架设是合适、安全的。 导梁由3排单层贝雷片、支撑架、贝雷销、撑架螺栓、加强弦杆、弦杆螺栓等组成。导梁下部安装有6台导梁平车, 其中 2台为前部主动平车,2台为尾部被动平车。两导梁上部铺设枕木、钢轨。两导粱钢轨 上放置有4台横梁纵移平车,每两台横梁纵移平车之间由天车横梁连接,天车横梁上铺设有钢轨,供天车横向行走。 横梁纵移平车是单轨主动平车,每组横梁的两台纵移平车由电气线路控制实现纵向行走。两组横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机使用。 天车由行走机构和提升机构两部分组成,提升机构实现吊装,行走机构实现横向位移。JQG160t-40m型架桥机为自平稳新型架桥机,过孔时安全走到位。该架桥机是一种运行工作范围广、性能优良、操作方便、结构安全的钢结构轨道式预制梁吊装架设设备。该架桥机主梁长60m,架桥机额定起重量为160t。JQG160t-40m型架桥机适应于山区修筑公路,能够满足大坡度、小半径弯桥、斜桥以及隧道口桥梁架设的要求。同样,在平原施工条件好的地方更加方便,无火灾、无爆炸和无腐蚀性质的环境中工作。架桥机采用交流380V低压供电,装机总功率为74.7KW。各单机构采用十字开关控制,架桥机横移轨道设置接地装置。各项技术参数见架桥机技术参数表。2.3.2技术参数架桥机技术参数表额定起重量t280适应跨度m40适应纵坡1.5%起升速度m/min0.89-1.18大车运行速度m/min2.76小车运行速度m/min2.24桁车运行速度m/min4总功率(不包括运梁车)kw74.7备注 2.3.3 架桥机随机清单机 架 部 分贝雷片108片1100支撑架70片12孔支撑架1片支撑架螺栓438套贝雷销360套弦杆螺栓336套加强弦杆168根导梁头部连接杆1件钢枕204件钢轨压板452件导梁压板48件导梁固定螺栓M30X18536件钢枕压板408件钢枕压板螺栓M10X360400件钢枕压板螺栓M10X2608件导梁固定螺栓M30X28512件钢枕压板螺栓M12X45452件钢丝绳21.52X150m2.3.4 行走部分天车(含定滑轮组2台天车横梁4件动滑轮组(含吊具)2套天车横梁支腿8件天车横梁加强三角架4件天车横梁斜撑杆8件横梁纵移平车4台天车横梁支腿连接螺栓M16X70160套天车横梁加强用螺栓112X5064套天车横梁加强用螺栓M12X30160套尾部导梁平车(单轨被动)2台尾部支架2件尾部连接架1件尾部平车连接螺栓M20X7024套尾部连接架连接螺栓112X3032套中部连接梁1件中部导梁平车(可转位单轨主动)2台中部平车连接螺栓M20X7024套中部连接梁辅助支腿2件中部梁辅助支腿连接螺栓M12X3020套前部主动平车(单轨2台前部横梁1件前部加强三角架1件前部横梁长支腿2件前部斜撑杆2件前部横梁短支腿2件前部连接销5件前平车连接螺栓M20X7072套前部三角架连接螺栓M16X5016套2.3.5 电控部分电缆线3X10mm28m变频器电缆18kw1套3X2.5mm2130m天车行走控制用3kw2台3X6mm2130m天车起吊控制用11kw2台3X4mm2125m横梁纵移平车行走控制用2X4kw4台3X2.5mm290m前部平车控制用2.2kw2台3X6mm210m中部导梁平车控制用2X5.5kw2台2X1mm2300m限位开关电缆1套铜芯电缆1X1.5mm21卷电缆与滑车连接用1套电缆钢丝7.8mm(120m)电缆平垫片22100套配电柜1套中14花兰螺丝4只钢丝绳绳卡 (配卷扬机)6 件(21.5mm)限位开并4件ME/8017变频器1套0.3吨小滑车4台2.4、架桥机主要结构该架桥机为了运输方便和现场安装,主结构之间采用销轴和法兰连接,其结构见总装示意图。该架桥机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主梁、前框架、上横梁、提升小车、前、后支腿、托轮、行走轨道、运梁平车、液压和电气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主梁主梁为三角桁架式结构,采用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有结构轻、刚性好、稳定性强、抗风能力大、安装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见架桥机主梁结构图架桥机主梁结构图主梁是架桥机的主要承力结件,分为2列,每列全长60米。为了运输方便,每列主梁又分为6节(见总装示意图),通过销轴联接。两列主梁通过后上横梁、前框架及前支腿横梁连接在一起。主梁上弦杆顶部铺设有方钢轨道,提升小车在上部运行及进行起吊作业。、前框架由型钢焊接而成,总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它位于两列主梁的前端,通过螺栓把两列主梁接在一起。架设斜桥或弯桥时,自身具有调节角度的功能。、上横梁上横梁安装在两列主梁的后端上部,采用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两端通过可调法兰和旋转支座与主梁相连接。架设斜桥或弯桥时,自身具有调节角度的功能。、提升小车提升小车有纵移轮箱、旋转支座、担梁、横移轮箱、卷扬机及滑轮组等组成。它的功能是提升、运送和架设预制梁,轮箱上的电动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机及齿轮组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实现纵移轮箱在主梁上纵移运行及横移轮箱沿担梁横向运行。通过调整旋转支座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角度便于斜桥和弯桥的架设。、前、后支腿前支腿由前支轮箱、转向法兰、套筒立柱、上下横梁和液压升降装置等组成,安装在主梁前端下部,是架桥机前部支撑及架桥机横移运行机构。后支腿安装在主梁尾端下部,采用伸缩套筒结构,可调节高度。当架桥机过孔移动后托轮时,用于主梁尾部的临时支撑;当架桥机过孔纵移或架梁横移时,后支腿需收起与桥面脱离。见前后支腿结构图。 前后支腿结构图、托轮托轮分为中托轮和后托轮,中托轮采用双层轮箱结构,分为上层轮箱、中托伸缩调整盘及下层轮箱三个部分,通过马鞍、销轴和螺栓连接成整体。上、下层轮箱通过转盘可以调整角度,便于斜桥和弯桥的架设。中托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伸缩调整盘液压千斤顶调整。中托上层轮箱倒置,车轮向上支撑在主梁下弦杆上,轮箱上配置有驱动电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机及齿轮组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从而使架桥机纵移。下层轮箱走行在中托横移轨道上,通过驱动电机与前支轮箱同步驱动架桥机横移。后托轮由后托轮箱、伸缩套筒和液压油缸等组成,是架桥机过孔时的后部支撑。自身高度可以调整,以保证架桥机处于水平状态。架桥机过完孔后,启动液压油缸,使托轮和主梁下弦杆脱离,架桥机即可横移架梁。、中支横移轨道和前支横移轨道中支横移轨道和前支横移轨道均由型钢、钢板及方钢轨道焊接而成,分别布置在中托轮箱及前支腿轮箱下部,是架桥机横移架梁的走行轨道。(说明:本架桥机横移轨道为专用轨道,客户也可根据我厂提供的图纸按要求自行制造)。、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由油泵、油管、油缸等组成,前支腿和后托轮都配置有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系统可调整架桥机身水平及完成架桥机过孔的辅助工作。、电器系统电器系统主电路采用交流380V供电,频率50HZ,控制电路采用380V电压控制。本机采用配电柜集中控制,各单机构采用十字开关控制,整机功率77kw(不包括运梁车)。架桥机横移轨道应设置接地装置。a、架桥机采用配电柜集中控制,各单机构采用十字开关控制。整机联锁,任何单机出现故障,全线不能工作,并进行故障报警。b、整机设有零位保护、零压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流保护。各单机均采用控制面板上开关进行控制,以保证工作的安全可靠性。c、桥机的所有电机均为单速电机,配电柜的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开关。d、前支腿和下中托、前天车和后天车、前天车横移和后天车横移电机上均设有联动和单动两种工作方式。e、单机在工作过程中,如出现接触器粘死、开关失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开关,待故障排除后,方可开始工作。f、司机离开操作室时,必须将控制面板上的万能转换开关、三档开关扳倒零位,按下“总停止”按钮,然后切断电源。3、 架桥机安装3.1、安装前的准备(1)应将架桥机随机文件如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准备齐全,并以此为依据拟定有关施工文件。 (2)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如发现有损伤、腐蚀或其它缺陷,应在安装前予以处理,合格后方可安装。 (3)应对架桥机运梁轨道进行如下检查:架桥机运梁轨道基础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应能满足架桥机运梁平车载重60吨安全运行。轨道钢轨正面、侧面的不平度不应大于1/1500,全长范围内不应大于10毫米。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a、轨道实际中心线对轨道设计中心线的位置偏移允许偏差为3毫米。b、轨距允许偏差为5毫米。c、轨道纵向坡度应小于2%。d、同一断面上两轨道的标高相对偏差不超过5毫米。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头左、右、上三面错位不应大于2毫米。b、两平行轨道接口的位置应错开,其错开的距离不应等于架桥机运梁平车前后车轮的轮距。c、接头间隙应为12毫米,伸缩缝接头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应大于1毫米。3.2、安装场地、安装场地应无障碍物,场地平整。、场地不应有积水,且应有排水设施。、吊车作业区域应无高压线及其它电力线通过。3.3、安装要求架桥机的安装应有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和具有安装资格的人员进行安装。、参与安装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结构、技术特征,电器元件的安装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安装。、安装前清点:按编号的序号检查各部分组件、部件是否齐全,清点包装并与清单对照,检查数量、种类,检查各组件、总成及其它各构件是否齐全、完好,有无损伤、损坏、重要的安装面有无损伤。、对当天、当班要拼装的部件进行清洁,做好安装所需的工具、机具设备的准备工作。、电器元件的组装:电器元件的组装应根据电器接线图和电器原理进行安装。、安装时严禁碰、刮伤安装面及连接销、轴等的机械加工面。、主要钢结构的连接螺栓安装时,应以螺栓的对称(对角)位置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逐次按规定的扭距旋紧螺母。、吊运时要严格遵守起吊安全操作规程。、待安装的部件要妥善放置,做好防雨、防腐、防尘,垫板或枕木要放置水平,各支承点支撑牢固,受力平衡。3.4、安装、拆除人员的安排序号工种人数1吊车司机2人2技工9人3电焊工2人4电工2人合计15人3.5、安装、拆除主要机具配备、安装、拆除需要25吨吊车2台。、安装、拆除需要工具配备:序 号名 称规 格数 量1活扳手150、300、350、450各2把2梅花扳手2套3套筒扳手1套4钳工工具1套5电工工具1套6起吊工具2套7钢卷尺5米、50米各1把8安全带6条9枕木1米若干10手锤5磅、10磅各2把11撬杠若干主要管理人员序号姓名职务分工备注1张鹏项目经理总负责人2李建新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3副经理生产负责人4安全总监安全负责人5安全部长安全主管7安全员现场安全6专业队负责人现场负责人3.6、安装顺序及施工组织架桥机的安装按照前支腿的安装中托横移轨道、中托轮、后托轮的安装主梁及导梁安装前支腿及副前支腿的调整提升小车安装伸缩系统安装电器系统安装的顺序完成,各安装步骤组织情况见架桥机安装人员机械配备表。架桥机安装流程图技术交底施工准备结构矫正、拼装中间验收吊装定位及连接机电设备的安装试运行结构总装竣工验收架桥机安装、拆除人员机械配备表序号工作内容主要机具、工具人员进度1安装前支腿横移轨道、组装前支腿吊机、铁锤、撬杠、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技工8人1.5天2安装中托横移轨道、中托轮、后托轮吊机、铁锤、撬杠、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技工8人1.5天3主梁及导梁组装、安装主梁、导梁前框架、上横梁、后支腿吊机、铁锤、撬杠、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技工8人2天4调整安装前支腿、副前支腿吊机、铁锤、撬杠、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技工8人0.5天5组装提升小车、将提升小车安装到主梁上吊机、铁锤、撬杠、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技工8人1天6安装伸缩系统撬杠、梅花扳手、活扳手、套筒扳手技工4人0.5天7安装电器线路电工工具电工2人、技工2人1.5天8安装吊具棕绳、活扳手技工4人0.5天3.7、安装铺设前支横移轨道:将前支横移轨道放在挡背墙或盖梁上,底部使用枕木或钢架支垫并使用水平仪调平。横移轨道下两支点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1米,支垫时每个支点承载力不小于30吨,横移轨道两头端部的支垫承载力不得小于50吨。当双幅同时架设时,如果两盖梁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应对横移轨道进行局部加强,以达到强度要求。将前支腿各零部件根据直、斜、弯桥的需要组装成整体,用吊车将前支腿吊起,将前支轮箱放在前支横移轨道上。调整前支腿高度,将前支腿与挡背墙(或已架预制梁)临时固定防倒。注:前支驱动轮箱应安装在前支腿伸缩筒内侧500毫米处。两套筒之间的距离需要调整时,两驱动轮箱位置随之同步变动。、中托轮、后托轮安装a、在已架设箱梁端头顶部摆放中托横移轨道,底部采用钢架支垫。两支点距离最大不超过1米,支垫时每个支点承载力不小于30吨。横移轨道两头端部的支垫承载力不小于50吨。左右两幅同时架设时,两幅箱梁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时,应对悬空部位进行局部加强,以达到强度要求。b、使用水平仪将中托轨道调整水平,并要求与前支横移轨道平行,两端距离偏差不得大于2cm。c、将中托轮部件根据桥梁平曲线组装成整体,按过孔方向将其置于中托横移轨道上部,两中托轮中心距离根据实际需要确定。d、安装临时电源,检验中托轮的车轮转向是否一致。e、将后托轮组装成整体,安装在架桥机的尾端。 支腿及托轮安装完成 、主梁、导梁的安装a、将导梁装入相应的主梁内。b、按照主梁的编号顺序依次将两列主梁采用销轴连接成整体,将导梁用销轴连接成整体。c、利用提梁站两台龙门吊将主梁吊起,前端放在中托轮上,后端放在后托轮上。d、检查两列主梁中心距是否达到要求,保证两端偏差不大于5mm,中间偏差不大于7mm。e、依次安装主梁前连接框架、后上横梁、导梁连接架。f、安装后支腿。 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架桥机实物的编码对应。、前支腿调整及副前支腿安装a、安装前支腿液压系统。b、将前支腿油缸接上油泵,启动前支腿油泵,将油缸和上下横梁用销轴连接。c、启动前支腿油泵将支腿上部顶起,或用吊机将整个前支腿吊起,用螺栓将支腿座与主梁连接成整体。d、通过油缸调整下部轮箱的高度,使前支腿轮箱支撑在前支腿横移轨道上。e、将副前支腿穿入导梁前端并于导梁上弦用法兰连接,调整下部伸缩管高度,达到过孔要求。f、插入销轴固定副前支腿高度。、提升小车的安装a、将提升小车的纵移轮箱和扁担梁组装,保证两个纵移轮箱中心距离达到要求,偏差不大于3mm ,担梁中心距离1.7米,偏差不大于3mm。b、利用吊车将提升小车放置在主梁轨道之上。c、将横移小车放置在提升小车的横移轨道之上。d、将卷扬机吊起放置在横移小车的车体上,并安装晴雨棚。注:由于架桥机工况的特殊性,卷扬机钢丝绳起吊300次,必须更换新钢丝绳。、电器设备的安装电器设备安装时参考电器原理图、接线图进行安装。架桥机工作之前,接通临时电源,确定各驱动电机转向是否正确一致,制动器是否有效,各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吊具的安装按要求缠绕钢丝绳,安装吊具,吊具安装须注意钢丝绳的缠绕:a、钢丝绳须从动滑轮的中部穿入。b、钢丝绳的端部固定在定滑轮上。c、钢丝绳穿好后,安装吊具。保证吊具自然下垂,不得扭转,钢丝绳之间不得相互干涉。d、吊具下放到所需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少于三圈也不宜多于十圈。四、架桥机试运行及自检4.1、架桥机使用流程图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施工准备架桥机调试查明物体详情信号员指挥架桥机架梁架桥机运行信号员指挥落物架桥机归位、停机动车4.2、架桥机试运行前的检查、检查同一运行机构各电动机转向是否相同。、调整卷扬机及锥形电机制动器的制动间隙,确保制动可靠。检查各减速机内的油量是否充足,各个油嘴、油杯、油管、油路是否畅通。、检查各个安装部位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牢靠。、检查有无防碍各机构工作的障碍物。、检查各个操纵手柄、按钮操纵是否灵活。、待一切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试车运转。4.3、试运行检查上述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试运行架桥机,并做如下检查:、空载试验a、提升小车空载沿主梁轨道来回行走数次,车轮无明显打滑现象,启动、制动正常可靠。b、开动提升机构,空钩升降次数,开关动作灵敏准确。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