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消防灭火应急预案_第1页
写字楼消防灭火应急预案_第2页
写字楼消防灭火应急预案_第3页
写字楼消防灭火应急预案_第4页
写字楼消防灭火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公楼消防应急方案为了加强办公大楼的消防安全,提高职场工作人员对突发火灾事故的迅速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维护工作人员和职场内部人身、财产的安全。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一、指导思想严格执行消防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负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工个人工作积极性,积极参与消防工作。 紧急情况发生时,全体工作人员应毫不惊讶地做好警报、灭火、避难等工作,履行各自的责任,尽自己的职责,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全力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二、火灾特点假设某高层办公楼发生火灾,那家公司发生火灾的特征如下(一)火灾进展迅速; 建筑物越高,火灾的蔓延越快。 烟雾蔓延的理论数据显示,高100米的建筑物底部发生火灾,烟雾从底部沿着垂直通道向屋顶蔓延只有25-33秒,50米的走廊中充满了1分钟左右的烟雾。 责任区消防队受到高层建筑火灾警报后,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烟雾的扩散速度远远大于消防员的战斗行动力。(2)容易发生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有很多贯穿各层的孔、管道和竖井。 例如楼梯井、电梯井、空调通风系统通道、天花板背面的空间和电缆管道。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烟囱效应,烟火迅速蔓延,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特别是在封闭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不完全燃烧物容易蓄积在楼梯井、电梯井、天花板下部等处,排烟延迟时,不完全燃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的极限时(CO的爆炸浓度的极限为12.5-74.2% ),遇到发火源即刻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建筑物的构件破损,玻璃窗破碎,形成“玻璃雨”,影响消防员的救助、灭火等战斗行动,威胁消防员自身的安全。(3)很多人容易被困住。 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面积大,有裙子等,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 同一栋楼有很多功能,除了住宅,还有商业、金融、酒店、办公室、娱乐设施等大楼。 这些地方聚集了很多人,特别是宾馆、宾馆、娱乐设施的高层建筑,聚集了很多人的住宅的高层建筑,长年居住着老年人和孩子等,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避难是非常困难的。三、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组织机构:办公楼、办公楼类应设立消防应急司令部,设立灭火、通信、疏散、救护四个职能组(组织机构和人员名单)2、主要责任:(1)、消防应急司令部:平时指导机关灭火和紧急避难的宣传教育训练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配合迅速果敢地到达火灾初期灭火现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活动的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火灾事故调查等其他相关工作。(2)、灭火活动组:根据火场情况,熟练使用各种灭火器材和工具,正确实施灭火活动。(3)、通信联络组:立即实施警报和警报处理细则,迅速联系119报警中心,准确反映情况,派人去接。 打开收音机通报火灾信息,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理解火场信息,上传传达,保证通信顺利有序。(4)、疏散引导组:组织火灾区的负责人迅速从安全通道和安全门撤离火灾场所。(5)、安全防护救护组:紧急救护伤员,及时解决火场出现的各种需求。(六)、机动组:根据灭火、通信、疏散等各组工作的进展情况,提供相应的保障或及时增援。四、灭火战斗力形成程序(灭火救援基本处理步骤)1 .灭火第一战斗力的形成:(1)、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呼吁附近的工作人员参加灭火救助(2)、火灾现场或邻近地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火灾层的工作人员、警卫、巡逻人员、管理人员等)马上赶到火灾现场,自发构成志愿消防队“灭火救援第一战斗力”,在发生火灾的场所形成第一战斗力,进行初期火灾的报警、救援和人员避难。 具体任务包括:靠近起火点的员工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靠近电话和火灾报警点的员工向职场消防值班室(或消防控制中心)和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报警;靠近安全通道和出口的员工引导避难者。2 .灭火第二战斗力形成:(1)、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按照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处理,确认火灾警报后,应立即通知本署紧急消防队员集中在起火部开展灭火和救援活动,并打“119”电话报警,同时向岗位值班领导报告。二、本部门的专职消防员迅速集结在火场,到达后组成“灭火救助第二战斗力”,对志愿消防队(第一战斗力)进行灭火救助。 第二战斗力应当服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根据消防、通信、疏散、救护等各功能组织的分工,积极开展消防救助和人员疏散行动,第一战斗力应当协助第二战斗力的工作。3 .灭火第三战斗力形成: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形成了“灭火救援第三战斗力”。 第一、第二战斗力要配合第三战斗力的工作。五、警报和接收处置的基本要求1、任何部门和人员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向该部门消防控制中心(岗位内部通报电话、各级指导电话* :警卫所值班室、中央控制室电话: * )和119消防队通报。2、报警应保持镇定,必须明确以下内容(尤其是119报警时)。(一)火灾场所的准确地理位置;(二)尽量说明火灾现场的基本情况; 例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灾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事物、火灾周边重要建筑物、行驶路线、消防车和消防员如何进入或靠近火灾现场等。(三)举报人姓名、地址、工作地点、联系电话;(4)耐心回答警卫的问题。3、本机构消防控制中心收到警报后,应立即按照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处理(1)接到报警,通过录像监视警卫、报警区域楼层值班、职员迅速到达起火点,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立即报警消防控制中心。(2)收到适当警报后,立即启动固定消防系统,如自动淋浴、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切断非消防电源,启动事故广播系统,根据烟雾、火灾蔓延和扩散的威胁程度,区分地区等级顺序,按地区通知,冷静,不指定避难路线和方向(3)再次用“119”电话通报,立即通知本机关的消防紧急指挥。(四)履行消防通信集团职能,分配人员到大楼附近的主要道口,引导消防车尽快到达火灾现场。六、紧急疏散组织的措施和基本要求1 .避难引导小组在发生火灾时,避难被火灾包围的顾客,然后在避难火灾周围的物资的同时,注意避难者自身的安全。 避难的物资必须放在远离消防通道和火场的安全场所。2 .引导者避难的时候,要经常用手势和号召引导安定的人的感情,维持秩序。 例如,对周围惊慌的人喊着“请到那边去,那里安全”,正确地指示避难场所“请和我一起去”,大声喊着,或者带他们去安全地带。3、引导者避难应首先利用离发火部最近的防烟台阶,然后利用不受火灾袭击的普通台阶,或者利用可以返回安全场所的路线,迅速合理地将人流引导到场外。 疏散引导组人员应逐步(逐房)检查,防止掉队。4、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员的指挥进行避难工作。七、灭火的基本要求1、负责灭火功能的工作人员(或灭火活动组)应及时赶到火灾现场,用附近的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抢救火灾,防止火灾蔓延。2、发现有人被困,应先救人,然后发现灭火易燃危险物受到火灾威胁,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危险物移至安全场所。3、火灾物为化学药品或易燃危险物,确定无爆炸危险的,无法确定有无应用粉灭火器、砂子等适当灭火剂救助的爆炸危险的,在安全场所做好准备,等待火场司令部、消防机构指挥人员的安排,危险性质未确定的,严禁用水救助4、消防人员要服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消防队到达火场后,要积极配合灭火。八、通信联络、安全防护等基本要求1、通信联络小组(消防控制中心和负)(一)通信联络组在收到火灾警报后,立即通知大楼消防应急指挥部及各行动组已到达火灾现场(2)根据总指挥的要求,将停电、供水、车辆调配、灭火措施等指令传达给火灾现场各行动小组(三)及时反馈火场进度,保证火场和外部信息畅通,寻求邻近机构支援的联络工作。2 .安全防护组(1)安全防护组接到火灾警报后,应及时赶到火灾现场,进行现场保护、局面控制,同时控制车辆和相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停放在火灾现场周围的车辆远离火灾现场二是火灾熄火后,全面检查现场,消灭遗留火种,派人保护火灾现场,等待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鉴定,协助火灾事故的调查。九、演习程序灭火和紧急避难预案的演习由机关消防安全负责人或者管理者组织实施,全体人员参加。 练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职场消防安全负责人或管理者发出“假设重点部位发生了初火”的紧急信息后,训练作业按照以下顺序实施一、重点部门员工或邻近部门员工应当按照企业灭火和紧急疏散预案规定的分工要求,迅速形成第一战斗力,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实现三个同时(1)灭火:靠近起火点的员工立即使用身边的灭火器,立即设定起火点并调整灭火姿势,准备灭火的靠近室内消火栓的员工立即连接软管和水枪,扩大软管前往起火点,设定起火点并调整姿势,准备灭火。(2)避难:靠近安全出口的员工立刻向附近的避难出口做手势,让现场人员通过最近的避难通道、安全出口避难。(3)通报:电话和火灾通报点附近的工作人员马上赶到附近的通报按钮和电话所,立即向消防控制室和值班室通报“119”。2、消防控制室和值班人员确认火灾警报信息后,迅速确定灭火和紧急避难的事前方案,包括呼叫专职消防员的处理顺序,通报“119”。3、专职兼职消防员联系警察后,可以立即集结到火灾场所,按照灭火和紧急避难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形成第二战斗力,开展灭火救援活动(一)灭火活动组。 立刻赶到临时起火处支援灭火。 到达现场后,在附近启用室内消火栓,连接软管、水枪、软管后,根据设想的起火点调整姿势,准备灭火。(二)疏散引导小组。 根据分工的不同,跑到别的楼层的安全出口和避难通道,做手势,呼吁室内的人们紧急避难,进行引导。(三)通信联络小组。 了解火场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