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孔子 -说课.ppt_第1页
21--孔子 -说课.ppt_第2页
21--孔子 -说课.ppt_第3页
21--孔子 -说课.ppt_第4页
21--孔子 -说课.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说课稿,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小学吴永贵,教材分析,孔子一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选取的课文是一组反映中华文华的文章。中国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解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文章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词语。二、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教法与学法,教法:导航点拨法。即,教师引导,适时点拨。学法: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法。即,根据任务小组合作探寻答案,完成任务。说明:五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结合孔子一文结构简单,老师完全可以采用布置任务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生成知识和能力。,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教师课前准备:收集孔子的生平故事,以及孔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的有关图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感知全文,弄清文章结构,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理解重点句了,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初步感知交流成果了解大意弄清结构,激趣导入,谈话导入:1、同学们,央视有一档节目叫“百家讲坛”,曾经播放过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丹教授说:论语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交流),初步感知,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点评朗读情况,注意正音。,交流成果,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2、运用工具书弄清文中不理解的词语。3、反馈练习(1)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祭祀(shs)隐晦(huhu)处世(chch)(2)比一比,组成词语。儒()巳()祭()苑()懦()祀()蔡()怨()(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儒家仁隐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弄清结构,1、孔子的生平概况。2、孔子的几个小故事。(1)讲孔子与子贡谈话中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讲孔子不喝盗泉的水。(3)讲孔子与子路谈话中谈到君子与小人以及识人不易。(4)孔子晚年勤奋阅读周易,了解大意,1、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出关键的词句。)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很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社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2、引导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即“忠”“恕”,宽容。,了解大意,3、课文讲述了孔子的哪几个小故事?在读第3自然段时,可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交流:这里,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你是理解这句话的。第4自然段时,可让学生想想:孔子为什么“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读第5、6、7自然段时,也可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交流:这里孩子是怎样谈论“君子”与“小人”的?孔子先对颜回“假装说”哪些话?后来又为什么对弟子们说那段话?由此,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认识?在读第8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边读边思考边勾画: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由此,你体会出孔子怎样的精神?最后再引导学生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