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许振超宣讲材料_第1页
学习许振超宣讲材料_第2页
学习许振超宣讲材料_第3页
学习许振超宣讲材料_第4页
学习许振超宣讲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许振超宣讲材料乡音学习许振超同志宣讲材料 近段时期以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宣传媒体报道了青岛港工人许振超的先进事迹,并组成宣讲团到全国各地巡回宣讲,在全国各行各业尤其是产业工人中引起强烈反响,许振超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当代产业工人学习的楷模。那么,许振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他的事迹带给我们什么启发,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一、许振超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业绩 许振超195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1967年初中毕业,1974年参加工作,当上了一名码头工人。在工作中,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分严寒酷暑,刻苦钻研,从电工技术、门机技术到先进的桥吊技术;从电力拖动、计算机数字控制到网络通讯知识,一样一样地学,一件一件地钻,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韧性,终于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由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门机司机成长为令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吊专家。 几十年来,许振超不仅掌握了一系列技术绝活,完成了1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排除各类机械故障70多起,并且主编了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成为众多专业院校的教材。由他创造的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每小时单船381箱的“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青岛港也因此在世界航运界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内外、世界许多知名的航运公司,主动寻求与青岛港合作,纷纷上航线、增航班、加箱量,短时间内,青岛港就净增了13条国际航线,从此实现了全球通。 这些业绩的取得于许振超同志身上所具备的几种优秀品格。 二、许振超的优秀品格 成绩来自不易,取得世界一流业绩更不易,从许振超身上,体现了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是他取得一流业绩的根本所在,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当工人就得干一行爱一行。你干着这一行却不爱这一行,那算什么好工人”。这是许振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许振超从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别人下了班一起凑热闹,他却抱着借来的旧教材躲在一边读书、做笔记。当皮带机电工,他努力学习电工知识,看设备图纸,逐渐掌握了电工技术;当门机司机,他把队里的技术书都看遍了,7天便学会了操作,两年多时间,他解决了开门机时遇到的30多个主要问题;当了桥吊司机后,他开始刻苦钻研桥吊电路图。从上世纪70年代开门机,到90年代开桥吊,再到新港区主持现代化大型桥吊的安装,机械的价值从最初的几十万变成了几千万,技术也经历了多次换代升级。许振超靠初中生的教育底子,完成了艰难的知识更新。 许振超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在工作中,许振超把桥吊当作自己的“孩子”,码头当作自己的“家”。由于长期在码头工作,许振超得了严重的风湿病,晚上睡觉都得穿着厚厚的毛袜,然而,只要一上码头,他就全然不顾,照样顶着呼啸的海风,在十六、七层楼高的桥吊上爬上爬下。一方面,在安装桥吊时,许振超连续40天泡在码头上,用铁皮集装箱当作小屋,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他用硬纸壳当作床铺,用一件军大衣当被子,还有一个电水壶用消防栓里的水烧水喝。当时,正植严冬,码头上又潮又冷,屋里屋外一个样。条件可想而知。他妻子不放心去码头看他时,含着泪说:“这么苦,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许振超回答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觉得苦。”还有一位刚分到码头不久的大学生问他:你不觉得苦吗?许振超说:你只要把这儿当成家,就不觉得苦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大学生,原本怕吃苦想打退堂鼓的大学生现已成为桥吊队的骨干。还有一件事是许振超这个从不跟人打架的老实人差点被人捅了刀子。为什么呢?原来,在安装桥吊时临近春节,厂家的技术人员和安装工人急着回家,当时还是桥吊司机的他从安装一开始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这儿问问,那儿看看。刚开始,人家觉得他好学,对他很友好,可后来,人家开始烦他了因为他太爱管“闲事”。比如:紧固零件时,螺栓上得越重,机器就越牢靠,不少人偷懒,把原本应该拧70公斤的只拧到50公斤。这下许振超可不干了,逼着人家拧到底。说:“我们青岛港从牙缝里省钱,买这个宝贝不容易,它就是我的孩子,拼了命我也要它从小把底子打好”。 多年来,许振超为了桥吊和码头究竟付出了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以上几件事,充分体现了许振超视企如家、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他创造一系列业绩的根本动力。 二是他强烈的刻苦钻研、学习创新精神。许振超说过这样几句话,一句是:“爱一行,精一行才是优秀工人”;一句是:“咱是工人,当不了科学家,但必须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还有一句是:“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这三句话,体现了许振超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的学习创新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正是他30多年坚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具备了一系列创新的功底。 “无声响操作”是桥吊操作的最高境界,过去从来没人提过。许振超在工作中发现,桥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障,而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和集装箱碰撞造成的。为此,许振超提出:必须做到无声响操作。大家可以想一想,集装箱是铁的,船是铁的,拖车也是铁的,这装卸就是铁碰铁,怎么能不响呢?这不是天方夜潭吗?还有就是集装箱装卸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多吊一箱就多挣一分钱,搞无声响操作,轻拿轻放,速度快不了,这速度慢了,收入自然会减少。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想法。许振超不服这个气,他说:“有的锻工操作气锤擦着鸡蛋皮而过,鸡蛋却丝毫未伤,我们怎么不行”。他自己一遍一遍地练,仔仔细细地摸索,终于攻下了难关。接着他又组织有经验的老司机从各个环节分析讲解,让大家认真练习,反复体会,时间长了,不但实现了无声响操作,装卸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凭着一股钻劲和执着,许振超把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办成了。现在,无声响操作不仅成了许振超的杰作,也成了青岛港的操作标准和独创。 通过刻苦钻研和学习,许振超掌握了10多项绝活儿,如:“一钩准”,一钩矿石走来,稳稳落在车厢里,基本没有撒漏。“一钩净”:一抓斗散粮、散砂从船舱到车里,平平稳稳,一点儿不撒。还有“15分钟排障”、“二次停钩”、“60小时出徒”、“浓雾天气作业”等一系列桥吊作业新工艺,他累计完成技术创新一百余项,获得集团以上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累计为青岛港节省资金800余万元。 开桥吊难,开好桥吊更难,修桥吊更是难上加难。桥吊高70多米,重达700多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至少包含6个学科的知识。即便一个专业的大学生要能够处理一般故障至少也要两三年时间。有一次,有一台桥吊坏了,厂家也束手无策,请外国专家干了12天,挣走万元。这件事让许振超意识到:光会开桥吊不行,一定要学会修,做一个真正的桥吊大拿。有人不以为意:你一个初中生,别做梦了。但许振超不信邪,开始刻苦钻研,就象着了魔一样的学习。每天一下班,他揣着接来的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一张模板正反两面就有20XX个焊点。金色的线路只有在强光下才能分辨。为了看清它,他架起玻璃板,下面放个100瓦的大灯泡,把模板放在上面,一点点把线路绘下来。20XX个点怎么连,每个点、每条线,他都用万能表试了又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元件,才能试通一条路径。有一次,为了一根信号线他查了一个多星期。就这样,许振超用了整整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模板,画了两尺多厚的电路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