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_第1页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_第2页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_第3页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科学学报投 稿 须 知本刊是环境科学类学术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本刊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有关理论或技术的综述/评述/进展类的自由投稿,本刊不予受理。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2)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工程开发应用价值,能够引起本学科同行的广泛关注;3)所报告的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4)论文写作规范,无政治思想错误,无国界、国名等错误,不涉及保密问题,无抄袭或一稿多投问题。为执行出版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贯彻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期刊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范,本刊制定了具体的稿件格式要求。若来稿不符合本刊格式要求,则不予送审。请作者投稿前认真查阅本刊现刊,或登录本刊主页查询稿件格式要求。投稿方式: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后,在左侧的作者登录区内按提示进行用户注册和投稿;自2006年5月1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及打印件邮寄投稿。本刊声明事项:欢迎作者投稿前登录本刊主页查询投稿要求。如仍有疑问,亦可直接打电话或发E-mail直接向本刊编辑部咨询。邮政地址: 北京2871信箱; 咨询电话:(010)6294 1073;电子邮箱:;网页地址:http:/ 。环境科学学报对稿件各部分内容的要求1. 论文题名 :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2. 论文摘要 :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亦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做到文字精炼、准确,避免自我评价,篇幅一般控制在500字以内;除实在无法变通外,摘要中不宜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3. 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4. 引言:宜单列标题,标题为引言,无字数限制。引言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以及本研究的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理论/工程意义等。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对摘要的注释,也不要写成研究内容或研究结果的简介。引言中应着重论述本研究的创新点,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摘要行文要有根有据,要提供必要的引文出处,以便于评审专家审核。5. 正文:正文部分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明确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对于以收集和处理已有数据资料为主的论文,则应详尽报告数据资料来源及其统计、处理方法、关键参数的修正及取值、计算时所用的软件等。应准确、完整地表述所得结果,以便于同行参考(如涉及技术秘密不宜交待,则不应投稿)。所报告的结果必须是本次实验得到的,或经过本次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处理后获得的,不能报告文献上已发表或内部资料上已有的数据。结果部分应单独设一节,不宜笼统放入结果与讨论中。如作者认为有必要,可在报告完结果之后再设结果分析、讨论、分析与讨论等,但所有的分析与讨论必须围绕本次实验结果进行,不能围绕文献上的结果进行讨论,不能写成对相关文献观点的总结。在解释或讨论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结果时,如有必要引用文献上的数据或学术观点,应给出引文。应正确处理文字与图、表的关系,文中应避免文字叙述与图、表内容的重复,各节应先见文字后见图表,避免节标题后紧跟图或表。6. 结论:结论是本文作者通过实验或资料分析得出的最终、总体的结论,必须明确、完整、精炼且具有条理性(最好分条叙述)。不能将结论写成论文内容简介。本刊要求研究论文所报道的必须是作者(或作者群体)在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不能作出没有本次实验数据支持的结论,不能引述文献上的结论或作者前次研究获得的结果。如果导不出明确、有说服力的结论,也可以不给出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7. 致谢:可在致谢部分对项目资助机构、为作者完成项目或完成本文提供过帮助地机构或个人提出感谢。8. 参考文献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图表及引用他人实验方法、公式时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或注解)。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只能以页下注解的形式列出出处。因论证需要,作者已发表的内容需纳入本文的,亦应已引文方式予以标注。引文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格式应符合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 /hjkxxb/ch/common_item.aspx?parent_id=11&menu_id=13&flag=1&child=0&is_three_menu=0环境科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1. 章节设置: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本刊要求论文包括以下3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统称作者信息项),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表。文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名,作者信息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项,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和附录。本刊要求来稿的正文部分原则上应包括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实验部分、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等几部分。2. 标题和序号:按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按层次列标题。标题序号为3级(),3级以下不设标题,可采用序号或字母列出顺序。标题务求简练,并避免有序号,无标题现象。3. 标点符号:应根据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行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尤其避免整段文字一逗到底。4. 数字用法:根据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数字,凡计量单位前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其它场合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和插图中的日期和时刻按GB/T 7408-94规定的扩展格式表示,如1996年1月8日,采用半字线分隔形式:1996-01-08;14时12分36秒为14:12:36。小数点前或小数点后超过4位(含4位)的数字,应采用3位分节法,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之间空开1/4字距。5. 数值修约:数值的修约应按GB 8170-87(数值的修约规则)和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附录的参考件进行。6. 量和单位:按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排格式规范的要求,文中物理量及计量单位一律用法定符号表示。对于没有法定符号亦业内通用或无约定俗成量符号的物理量,可自行定义。量符号一般用单个拉丁字母表示,必要时可加上角标或下角标。在文字叙述时可使用量名称(必须用中文给出量名称),亦可使用量符号,但公式中不能用量名称(中文或英文)代替量符号。物理量一般排为斜体(个别物理量除外,如pH),单位符号用正体。可以用下角标、括号内加注等形式修饰物理量,但不能修饰计量单位,如25%(V/V)、17(m/m)、26ng/g(dw)、g/kg(土)、350mg/LCdCl2等均是错误的。不能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ppm、ppb、ppt、rpm等。应注意数字与单位符号的正确书写,如1520应写成1520%,201应写成(201),121220cm应写成12cm12cm20cm。7. 附表:附表应使用三线格式(包括顶线、底线和栏目线)。表头(项目栏)放在顶线与栏目线之间,栏目线与底线之间为表身。必要时可在表头和表身内加横向辅线。表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表序与表题居中排,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全表共用单位可加括号编排在表的右上方。表内数字要对齐排,不能错行错位。相邻栏内若数字或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等代替。表中数字一般也应按三位分节法排。如果表的横向项目较多,1页排不下时,可双页排,表题跨两页骑缝居中排。如表的竖向长,可在次页序排,并在表题位排上表.(续)及表内项目。表中量和单位应按GB 3101-93的规定标示,即量符号与单位间用斜线隔开。例如:时间及其单位写为:t/min,浓度及其单位写为c/(molL-1)。表注放在表格底线以下。表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半圆括号置于被注释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混淆。附表应直接排入文中,不必另页专门排。除表题应中英文对照外,表头信息亦应中英文对照(如排版困难可不进行对照)。8. 附图:附图可随文排,亦可另页排版(此时,须在正文中保留图位并标注中英文图题),但必须与正文放在一个电子文件中。对附图的具体格式要求见另文。9. 外文学术名词的中译:外文学术名词的中译使用通用的译法,译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原文。10. 论文的字体、字号和排版格式要求:投稿时不必按本刊已发表论文的排版格式排版,全文应通栏排,不必双栏排;全文字体可统一用宋体,全文(含作者姓名和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字号一律用5号字(论文题目可用3号或4号字);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排,不要居中排。具体要求见另文。环境科学学报引文标注及参考文献表格式要求1. 本刊自25卷8期起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标注引文及著录参考文献表。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参考文献表中引文必须是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能引用,只能用文内页下注的形式注明出处。已被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亦不能引用。2. 在正文中,引文用括号内标注著者、出版年份的形式标注,且不排引文序号,不能与顺序编码制混用(即以上角标的形式,在方括号内标注引文序号)。对于多个作者,仅列第一作者后加等即可。如有多于1条的引文,则各引文项之间用分号分隔。3. 参考文献表中各著录条目应内容规范、齐全。具体要求为:a) 著者项 3人以内必须全部列出,3人以上亦必须全部列出前3位著者后再加等、et al,不能仅列1人后即加等、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作者姓名无论中文和外文,其书写格式一律为姓前名后。对于外文,名可缩写,但须以空格代替缩写点。除翻译以外,一般不著录文献责任者的具体责任,如主编、编等。b) 题名项 题名前用句点引导,题名后加方括号标注文献类型,如J、M等。c) 期刊刊名用句点引导,不必用斜体,字体亦不必加粗,缩写点用空格代替。期刊出版年份、卷号用逗号引导;期号接卷号用圆括号括起;页码用冒号引导,页码范围用半字线表示,不同页码段间用分号分隔;对于期刊无卷号时可在年份标示后紧接着标示期号,如(8)表示年第8期,而8则表示第8卷(无期号);引文条目最后不加任何标点。 d) 如引用了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度的多篇文献,则可在出版年后加字母a、b、c、d等区别。4. 为便于国际交流,本刊要求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为参考文献(References):,中文参考文献和英文参考文献按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混排。同时还应将中文文献进行英译,英译后放在对应中文文献条目之后(中文文献条目译成英文后应加括号标出in Chinese)。文献出版年放在著者姓名和文献标题之间。5. 各文献条目按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对于英文)或著者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对于中文)排列,著录的具体格式为:期刊:作者出版年题名J刊名,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作者出版年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专著中析出的文章:作者出版年题名/ 编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文集:作者出版年题名A/ 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页码报告:作者出版年题名R报告编号所在地:机构名称起止页码专利:专利申请者出版年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用标准日期书写格式)标准:起草责任者出版年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会议论文:作者出版年文题C会议名称.会址:起止页码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