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放射性同位素钬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之差是()A32B67C99D1662随着卤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单质的密度逐渐降低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4在短周期元素中,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则符合条件的元素种数为()A1种B2种C3种D4种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DCBAB原子半径:BACDC离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6下列物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酸性:HIO4HBrO4HClO4B原子半径:NaClSC碱性:KOHNaOHLiOHD金属性:NaAlMg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AKOHBNaClCO2DNH38A和B两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6和8B11和8C20和8D20和17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10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原电池中正极一定是不活泼金属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11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H2SO4=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是正极BPbO2得电子,被氧化C负极反应是:Pb2e+SO42=PbSO4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12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用KOH溶液时,其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e+4OH4H2OB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除纯氧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作氧化剂1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 molL1s1Bv(O2)=0.001 molL1s1Cv(NO)=0.001 molL1s1Dv(H2O)=0.045 molL1s114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B215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改变B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16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变大B该反应中N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三者的浓度一定相等D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适当提高N2的浓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大题,共52分)17X、Y、Z、W、T和R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等,T与Y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X、T和R的元素符号分别为、(2)化合物Z2Y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其电子式为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3)Y、Z、W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T、R的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的是(4)写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Z、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8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均是10电子的粒子,在通常情况下,C是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D为液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请写出A、D的电子式:A;D写出B、C的离子符号或化学式:B;C(2)A、B、C、D四种粒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3)写出A+BC+D的离子方程式:(4)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1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a棒发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2)b棒的质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电极反应式是(3)在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为(填“ab”或“ba”),Ag+向极移动(填“a”或“b”)(4)若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表示(填序号)c(Ag+) c(NO3) a棒的质量 b棒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5)若其中一极质量增加5.4g,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0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如表是某课外兴趣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序号硫酸的体积/mL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50.02.0薄片15200m150.02.0薄片25100m250.02.0颗粒2570m350.02.0颗粒3535m450.02.0粉末25t15.050.04.0粉末25t2m550.06.0粉末25t314.950.08.0粉末25t419.350.010.0粉末25t5m650.012.0粉末25t619.3(1)实验和实验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对这一规律进行研究的实验还有一组是(填实验序号)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们最好选取实验(填3个实验序号)上述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列数据推断正确的是At170 Bt1t4 Cm1m2 Dm6=19.3(3)若采用与实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窗口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实验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m5=g2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从反应开始到10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从反应开始到10s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量为(4)10s末Y的转化率为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放射性同位素钬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之差是()A32B67C99D166【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67166Ho中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67166Ho中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由题意知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为67,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32故选A2随着卤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单质的密度逐渐降低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考点】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分析】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解答】解:A: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A正确;B、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从上到下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单质的沸点升高,故B错误;C、卤素单质密度增大,故C错误;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D错误;故选:A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在其氢化物中X显2价,则X位于第VIA族,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位于第VIA族,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所以X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解答】解: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在其氢化物中X显2价,则X位于第VIA族,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位于第VIA族,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所以X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4,故选D4在短周期元素中,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则符合条件的元素种数为()A1种B2种C3种D4种【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判断【解答】解:由题干短周期元素知,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等于18;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每层电子最多排2n2个,最外层电子最多排8个所以,如果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排1个电子,是H元素;如果最外层是第二电子层,排2个电子,是Be元素;如果最外层是第三电子层,排3个电子,是Al元素故选C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DCBAB原子半径:BACDC离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A、B在下一周期,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AB,C、D在上一周期,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DC,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A、B在下一周期,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AB,C、D在上一周期,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DC,A由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序数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在增大,所以原子序数为ABDC,故A错误;B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为BACD,故B正确;C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原子序数为ABDC,则离子半径为C3DB+A2+,故C错误;D金属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为BA,则氧化性:A2+B+,非金属性:CD,则还原性:C3D,故D错误;故选B6下列物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酸性:HIO4HBrO4HClO4B原子半径:NaClSC碱性:KOHNaOHLiOHD金属性:NaAlMg【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以及一般来说下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半径比上一周期大;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解答】解:A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酸性:HClO4HBrO4HIO4,故A错误;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得知,原子半径NaSCl,故B错误;C由于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OHNaOHLiOH,故C正确;D由于原子序数AlMgNa,所以金属性NaMgAl,故D错误,故选C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AKOHBNaClCO2DNH3【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故A正确;B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不含有极性键,故B错误;CO2分子中OO原子之间只存在非极性键,不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NH3中NH原子之间只存在极性键,不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A8A和B两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6和8B11和8C20和8D20和17【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盐除外),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B2型离子化合物中A显+2价,B显1价,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6号元素是C元素,8号元素是O元素,这两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所以易形成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11和8号元素分别为Na和O,O为2价,不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20号元素是Ca元素,8号元素是O元素,可生成CaO,故C错误;D.20号元素是Ca元素,17号元素为Cl,可生成CaCl2,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新建生成与旧键断裂是化学变化中产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解答】解: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10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原电池中正极一定是不活泼金属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回答判断【解答】解:A、原电池中,失电子的电极作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A错误;B、原电池中,失电子的电极作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原电池中正极不一定是不活泼金属,如金属镁、铝、氢氧化钠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镁是正极,故C错误;D,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正确;故选D11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H2SO4=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是正极BPbO2得电子,被氧化C负极反应是:Pb2e+SO42=PbSO4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是Pb、正极是PbO2,负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正极反应式为SO42+PbO2+2e+4H+PbSO4+2H2O,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放电时,负极上Pb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Pb为负极,PbO2得电子是正极,被还原,故B错误;C、放电时Pb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P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故C正确;D、电池放电时,根据电池反应为PbO2+Pb+H2SO4=2PbSO4+2H2O,硫酸钡消耗,所以溶液酸性减弱,故D错误故选C12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用KOH溶液时,其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e+4OH4H2OB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除纯氧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作氧化剂【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A、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反应材料是燃料;B、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燃料电池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氧气具有氧化性,常做氧化剂【解答】解:A氨气燃料电池中,燃料氨气做负极,负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故A正确;B、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碱性环境下,甲烷燃料电池中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正确;D、氧气具有氧化性,常做氧化剂,可乙是纯氧,还可以是空气中的氧气,故D正确故选B1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 molL1s1Bv(O2)=0.001 molL1s1Cv(NO)=0.001 molL1s1Dv(H2O)=0.045 molL1s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根据v=计算v(H2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判断【解答】解:在体积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v(H2O)=0.0015molL1s1,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0.0015molL1s1=0.0010molL1s1,故A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0.0015molL1s1=0.00125molL1s1,故B错误;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O)=0.0015molL1s1=0.0010molL1s1,故C正确;D、v(H2O)=0.0015molL1s1,故D错误故选:C14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B2【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的压强都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消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作为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B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的压强都不变,故B错误;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B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C15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改变B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A、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可发生变化;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只与反应物的性质、温度、浓度和压强有关,与反应的时间长短无关;D、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存在反应限度【解答】解:A、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则化学反应的限度可发生变化,故A错误;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B正确C、化学反应的限度只与反应物的性质、温度、浓度和压强有关,与反应的时间长短无关,故C正确;D、可逆反应中,当正逆反应相等时,达到反应限度,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存在反应限度,故D正确故选A16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变大B该反应中N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三者的浓度一定相等D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适当提高N2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识来回答,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入催化剂均能使反应速率增大;B、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被转化;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用使得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解答】解:A、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道: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变大,故A正确;B、反应是可逆反应,该反应中N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故B正确;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和NH3三者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三者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提高N2的浓度可以促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大题,共52分)17X、Y、Z、W、T和R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等,T与Y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X、T和R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S、Cl(2)化合物Z2Y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其电子式为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H2O2(3)Y、Z、W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O2Na+Al3+T、R的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HCl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的是NaOH(4)写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Z、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Al(OH)3+3H+=Al3+3H2O【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W、T和R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X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原子只能处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T与Y同主族,则T为S元素;R的原子序数最大,故R为Cl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故Z为Na;W的原子序数大于钠,则处于第三周期,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等,故W为Al【解答】解:X、Y、Z、W、T和R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X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原子只能处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T与Y同主族,则T为S元素;R的原子序数最大,故R为Cl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故Z为Na;W的原子序数大于钠,则处于第三周期,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等,故W为Al(1)X、T和R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S、Cl,故答案为:H;S;Cl;(2)化合物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其电子式为,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H2O2,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H2O2;(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Al3+,非金属性ClS,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2S,金属性NaAl,故NaOH的碱性较强,故答案为:O2Na+Al3+;HCl;NaOH;(4)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Z、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硫酸,氢氧化铝分别与氢氧化钠、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Al(OH)3+3H+=Al3+3H2O18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均是10电子的粒子,在通常情况下,C是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D为液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请写出A、D的电子式:A;D写出B、C的离子符号或化学式:BOH;CNH3(2)A、B、C、D四种粒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用元素符号表示)(3)写出A+BC+D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4)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分析】10电子微粒A、B反应得到两种10电子微粒,应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得到氨气与水,而C、B都能与氢离子反应,可推知A为NH4+,B为OH,C为NH3,D为H2O【解答】解:10电子微粒A、B反应得到两种10电子微粒,应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得到氨气与水,而C、B都能与氢离子反应,可推知A为NH4+,B为OH,C为NH3,D为H2O(1)A为NH4+,电子式为:,D为H2O,电子式为:,B为OH,C为NH3,故答案为:;OH;NH3;(2)A、B、C、D四种粒子中所含元素有H、N、O,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故答案为:NOH;(3)A+BC+D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4)实验室制取气体C(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a棒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2)b棒的质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电极反应式是Ag+e=Ag(3)在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为ab(填“ab”或“ba”),Ag+向b极移动(填“a”或“b”)(4)若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表示(填序号)c(Ag+) c(NO3) a棒的质量 b棒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5)若其中一极质量增加5.4g,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5NA【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图装置实验为Fe、Ag、AgNO3构成的电解池,该电解池中,活泼金属Fe连接原电池的负极为阴极,Ag连接原电池的正极为阳极,该装置实际上是在铁的表面电镀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而图b中,Y轴表示某个量不变,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图中装置试验,Fe、Ag、AgNO3构成的电解池,由图a可知,Ag连接电源的正极,则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则该装置实际上是在铁的表面电镀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即Ag+、NO3的浓度不变,溶液的浓度及pH不变,图b中,Y轴表示某个量不变,(1)a棒负极,b棒正极,a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氧化;Fe2e=Fe2+;(2)b棒正极,发生反应Ag+e=2Ag,质量增加,故答案为:增加;Ag+e=Ag;(3)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答案为:ab;b;(4)阳极铁溶解Fe2e=Fe2+,阴极铁上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银Ag+e=2Ag,溶液中c(Ag+)变化;硝酸根离子未参与电极反应,所以c(NO3)不变,则c(AgNO3)不变;a棒铁棒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银Ag+2e=Ag,所以质量增加;b棒Ag连接电源的正极,则为阳极,Age=Ag+,质量在减轻;该反应本质为在铁的表面电镀银,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变化,故答案为:;(5)电极质量增加的一极为正极,Ag+e=2Ag,若其中一极质量增加5.4g,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5NA,故答案为:0.05NA20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如表是某课外兴趣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序号硫酸的体积/mL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50.02.0薄片15200m150.02.0薄片25100m250.02.0颗粒2570m350.02.0颗粒3535m450.02.0粉末25t15.050.04.0粉末25t2m550.06.0粉末25t314.950.08.0粉末25t419.350.010.0粉末25t5m650.012.0粉末25t619.3(1)实验和实验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对这一规律进行研究的实验还有一组是和(填实验序号)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们最好选取实验、和(填3个实验序号)上述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稀)=ZnSO4+H2(2)下列数据推断正确的是ADAt170 Bt1t4 Cm1m2 Dm6=19.3(3)若采用与实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窗口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Cu与Zn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了H2产生的速率(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mol/L,实验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m5=9.9g【考点】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分析】(1)实验和实验的外界条件只有温度不同,其它因素完全相同,其不同点就是研究目的;和中只有温度相同其它因素都相同;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该只有锌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完全相同;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2)由表中的数据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蓄电池供电输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门式起重机操作证(Q2)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小班认识数字题目及答案
- 消费金融算术题目及答案
- 2025玉米购销运输合同
- 线性代数题目理解及答案
- 葡萄酒保储知识培训课件
- 一堂课告别双体系小白
- 数据退役管理办法
- 徒步小组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任天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年初级(五级)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真题(精校打印)
- 市政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博物馆布展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医院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天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