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1页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2页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3页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4页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练习题基础知识练习1、透镜有两类,按外形划分可分为 透镜和 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 透镜,而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 透镜。按对光线的作用划分可分为 透镜和 透镜,即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透镜的中心叫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3、如图,F为透镜的 (凸透镜中的F为实焦点,凹透镜中的F为虚焦点),MN表示 ,O是透镜的 ,OF的长度是该透镜的 ,通常用符号 表示。(掌握借助太阳光粗略的测出某凸透镜焦距的大小的方法)一、 4、凸透镜其表面越凸,焦距越 (填“长”“短”),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 (填“强”“弱”)。(推想一下:凹透镜又如何呢?)5、客观认识两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除过光心的光线)向透镜中心“靠拢”;(2)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除过光心的光线)从透镜中心“远离”;试判断下图中透镜种类:6、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通过透镜另一侧的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在另一侧产生 。 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胶片相当于 ,它的原理是当被照景物在镜头前 的地方时,在 处的胶片上得到一个 的实像。2、照相机“调焦”的方法:物靠近,像(像距)变 ,镜头向 ;(相反地)物远离,像(像距)变 ,镜头向 ,这项工作通过照相机上的 进行控制。(你知道光圈和快门的作用吗?)3、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机)利用了凸透镜成 的实像的性质,此时投影片应放在 范围内,屏幕放在 地方,要使屏幕上的图像是正立的,投影片要 ;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 ,使光线反射到屏幕上。4、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 虚像的性质,此时物体应放在透镜 范围内,物体离焦点越近,虚像越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和记忆)凸透镜成像静态规律(焦距f)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位置应用和说明无穷远v=f光亮的斑点异侧确定透镜种类;测焦距;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眼睛、摄影仪u=2fv=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物像间距最小为4f;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投影仪、电影机u=f无穷远不成像产生平行光束;实虚像的分界点u2f),像的位置和像的特点都可在图中看出来。图2是物体在2f处时,像物等大小,像的位置也在2f处(v=u)。图3,1fu2f。图4,u=1f时,凸透镜没有形成像。图5,当u2fu2f实像缩小倒立1fvu1f2fu1f实像放大倒立v2f投影仪等u=1fu=1f无像uv像。物体从2f到1f移动时,有v物u1f,即20cmu10cm,应选B。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离镜4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分析与解:依例的分析可知,应有:2fu1f,即2f40cm1f,解此不等式,得:20cm1f2f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缩小、实控制进光量;控制曝光时间;调整物距大小(5)放大的实像;倒着(6)正立、放大、虚 焦距(1f)4、 (1)晶状体 凸透镜 会聚 焦距 焦距(2)视网膜 凹透镜 (3)视网膜 凸透镜 (4)近 远 远 近5、 (1)目 物 两 (2)焦点 放大二、 能力训练: (一)1、A 2、A(分析:不管f=10或15cm,但u=12cm都符合成放大像的条件,而不管像是正立、倒立,或者实像、虚像)3、AD 4、A 5、D6、分析:依据第一个条件,得:1fu2f即1f12cm2f,从而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6cm1f12cm。则当u/=8cm时,仍有6cmu/12cm,故选择A. 7、C 8、A 9、B(歌剧团透镜成像的5个图,可知,像应变大,从图上也可直接看到像距变大了)(二)10、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和烛焰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11、凸透镜,虚 12、大于(因为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才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实13、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倒立、放大、实像14、(1)第二行40改为50,或者把第三行的50改为40(判断依据: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2)c或者d ,投影仪(物距应该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三)实验题 15、(1)9.4(9.2至9.5皆可给分) (2)同一高度 (3)缩小,照相机 16、(1)下 (2)分析:根据成像规律,当u=2f时,物体成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故有:f=15cm/2=7.5cm。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