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冲突,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矛与盾,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矛,古代的一种兵器,用于直刺。,盾,在战斗中用来防御攻击,保护身体。,作者简介,这则寓言选自韩非子一书,作者是韩非,他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别人评论韩非学说的文章而编成韩非子一书。韩非善于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在他的著作里,留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小故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弄懂课文内容,讲讲这个寓言故事。3、弄懂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自读课文。要求:,1、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2、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鬻,誉,弗,(y),(y),(f),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读懂课文,自悟句意。,要求:默读课文,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地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楚人有鬻(y)盾与矛者,誉(y)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鬻:卖。誉:夸耀。莫:不。陷:穿透。句意:有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无比坚固,任何东西都穿不透它。”,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句意: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穿透。”,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有人。以:用。何如:怎么样。句意: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其人弗能应也。,弗:不。应:回答。句意:那个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1.大家理解了句子意思,你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吗?,2.那个楚国人怎样向围观的人介绍他的矛和盾呢?你能学着给大家夸一夸吗?,再看看插图,图上这些围观的人都笑容满面的,他们在干什么?,小组讨论:,大家都在嘲笑他,他到底错在哪里?,吹嘘得过了头,说话自相矛盾。,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对于楚人的错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自相矛盾),动脑筋,总结: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落得个被世人笑话的下场的故事。,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启示:,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发散思维:,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自相矛盾,他的买卖肯定做不下去了,那大家能不能帮帮他,让他把矛和盾卖出去呢?,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鹬蚌相争,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候谋士们劝说君王的高招编成一部书,叫战国策。因为面对的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国君,所以这些谋士就不能横冲直撞地对君王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常常拐弯抹角地假托一个故事来达到说理的目的,鹬蚌相争就是这样被成功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都出自这部书。,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国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认为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燕王派一个叫苏代的人去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当赵国要出兵攻打燕国时,苏代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可是在拐弯抹角地向赵王提出建议。同学们想想在这里面,谁是鹬?谁是蚌?谁是渔翁?,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你知道鹬是什么,蚌又是什么,它们长什么样子吗?,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鹬是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上体通常杂黑褐色,尾和体侧具有横斑,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贝类等。,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蚌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贝类,种类很多,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蚌方出曝(p),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n)其喙(hu)。鹬曰(yu):“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初读课文,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曝,p,曝晒,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喙,喙嘴,hu,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箝,箝钳,qin,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禽,qn,禽擒,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再读课文,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方,刚刚正在曝-晒太阳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喙嘴,专指鸟兽的嘴。相舍互相放弃。并一起,一齐,一同。禽同“擒”,捕捉,抓住。之-指鹬蚌,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蚌正张开壳晒太阳,鹬一下子啄住了它的肉,蚌立刻闭壳夹住了它的嘴。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蚌说:“(我怎能放你!)你的嘴今天拔不出去,明天拔不出去,那就会有死鹬了。”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乘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译文,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谁能跟我们讲讲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主要内容是:在沙滩上,鹬()蚌,蚌()鹬,相持不下,结果()。,啄,钳,被渔夫捉住了,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带着下面的问题,看课文。(1)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2)它们怎么争?(3)结果怎样?,鹬(啄),蚌(夹),双方(互不相让)结果(渔翁得利)。,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要求:小组读,体会角色个性。,鹬和蚌在争斗时都说了些什么,找出对话部分读一读。,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总结,本文写鹬和蚌互相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夫从中获利的故事。,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寓意,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要相互谦让。,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从而使第三者得到利益。,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议一议,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康复护理学重点难点题库试题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多元文化与人文教学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心理辅导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人文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教育变革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教学策略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教育研究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社会调查与劳动教育的有效结合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教育管理模式对学校绩效影响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试卷:英语写作思路拓展与写作方法解析与运用试题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 护理专业新进展介绍
- 大疆无人机培训课件
- 中级消防员维保培训课件
- 小儿推拿进修总结汇报
- 2025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5篇)
- 医疗机构医院全员培训制度
- 2025仓库保管员试题及答案
- 生猪养殖场实施方案
- 矛盾纠纷化解培训课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