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_第1页
130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_第2页
130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_第3页
130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_第4页
130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13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前前 言言 本规程根据各设备制造厂家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及现场使用有关 规定和水利电力部中小型锅炉运行规程汇编的有关标准,结合设备 和系统的运行实践编写而成。 本规程经生产厂长(总工程师)批准于 年 月正式执行 一、 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1、锅炉运行人员及值长; 2、发电部正、副主任、锅炉专工; 3、总工程师、生技科、安全监察员。 二、 本规程经下列人员起稿、审核、批准: 编写: 审核: 批准: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0 目 录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锅炉设备系统简介.1 1.1锅炉设备规范及特性.1 1.2燃料特性.1 1.3灰渣特性.2 1.4石灰石特性.2 1.5启动用床料.3 1.6汽水品质.3 1.7锅炉计算汇总表.4 1.8炉膛水冷壁.5 1.9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7 1.10汽包及汽包内部设备.7 1.11燃烧设备.8 1.12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10 1.13省煤器.11 1.14空气预热器.11 1.15锅炉范围内管道.11 1.16吹灰装置.12 1.17炉墙.12 1.18膨胀系统.12 1.19锅炉受压元件的规格材料汇总表.12 2 锅炉辅助设备及运行锅炉辅助设备及运行.14 2.1转机运行通则.14 2.2引风机及电机.16 2.3高压流化风机及电机.17 2.4一次风机及所配电机.17 2.5二次风机及所配电机.19 2.6耐压式给煤机.20 3. 锅炉的烘炉及试验锅炉的烘炉及试验.20 3.1烘炉.21 3.2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22 3.3MFT 主燃料跳闸试验.22 3.4OFT 试验.23 3.5锅炉水压试验.23 3.6安全门校验.25 4 锅炉机组的启动锅炉机组的启动.26 4.1禁止锅炉启动的条件.26 4.2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26 4.3上水.27 4.4投入锅炉底部加热.29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1 4.5锅炉吹扫.29 4.6锅炉冷态启动投油及升温、升压.29 4.7投煤.30 4.8热态启动.31 4.9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5 锅炉正常运行的调整锅炉正常运行的调整.31 5.1锅炉运行中检查工作.31 5.2锅炉调整的任务.32 5.3运行主要参数的控制.32 5.4负荷调节.32 5.5水位调节.33 5.6汽压调节.33 5.7汽温调节.33 5.8床温调节.34 5.9床压调节.34 5.10NOX、SO2排放浓度调节.35 5.11配风调节.35 5.12其他.35 6 锅炉停炉锅炉停炉.35 6.1正常停炉.35 6.2停炉热备用.36 6.3停炉后的冷却.36 6.4停炉注意事项.37 6.5锅炉停炉保养.37 7 锅炉机组的典型事故处理锅炉机组的典型事故处理.38 7.1事故处理总原则.38 7.2紧急停炉.38 7.3申请停炉.39 7.4主燃料切除(MFT).39 7.5床温过高或过低.40 7.6床压高或低.41 7.7锅炉缺水.41 7.8满水事故.42 7.9水冷壁爆管.42 7.10过热器爆管.43 7.11省煤器泄漏.43 7.12床面结焦.44 7.13烟道再燃烧.44 7.14流化不良.45 7.15骤减负荷.45 7.16自平衡“U”形回料阀堵塞.46 7.17厂用电中断.46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 7.18其他.46 附图:锅炉附图:锅炉冷态启动曲线冷态启动曲线.47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0 1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1.11.1锅炉设备规范及特性锅炉设备规范及特性 1.1.1 锅炉型号为HG-130/9.8-L.YMB型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平衡通风。水循环 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 制造厂家:哈尔滨锅炉厂工业锅炉公司。 制造日期:200年月。 投产日期: 1.1.2 主要工作参数 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1Mpa 额定蒸发量 130t/h 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130t/h 给水温度 215 锅炉排烟温度 147 锅炉计算热效率 87.5% 锅炉保证热效率 87.22% 燃料消耗量 27.68t/h 石灰石消耗量 0.72t/h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一次热风温度 174 二次热风温度 174 一、二次风量比 60:40 排污率 1% 锅炉飞灰份额 47%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 2.2 时) 90% 1.21.2燃料特性燃料特性 项 目符 号单 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全水份 Mt%6.98.55 空气干燥基水份 Mad%1.31.71 收到基灰份 Aar%47.6150 收到基挥发份 Vdaf%17.4516.74 收到基碳 Car%34.629.1 收到基氢 Har%2.782.67 收到基氮 Nar%0.550.48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1 收到基氧 Oar%7.188.88 收到基全硫 St,ar%0.380.34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MJ/kg13.612.1 哈氏可磨指数 HGI/7372 变形温度 DT11801200 软化温度 ST 15001500 半球温度 HT 15001500 流动温度 FT 15001500 1.2.1煤的入炉粒度要求:最大允许粒径为10mm,d50=1.21.5mm,d200m 不大于 10% 。 1.2.2 点火及助燃用油 锅炉点火用油:35#轻柴油 1.31.3灰渣特性灰渣特性 (灰成分分析资料) 煤灰中二氧化硅 Sio2%62.4562.29 煤灰中三氧化二铝 Al2o3%24.2424.42 煤灰中三氧化二铁 Fe2o3%3.493.38 煤灰中氧化钙 Cao%0.410.40 煤灰中氧化镁 Mgo%1.481.39 煤灰中氧化钠 Na2o%0.080.1 煤灰中氧化钾 K2o%4.434.51 煤灰中二氧化钛 Tio2%0.970.98 煤灰中三氧化硫 SO3%0.150.16 煤灰中二氧化锰 Mno2%0.050.05 五氧化二磷 P2O5%0.110.11 飞灰比电阻 不投石灰石温度 150 .cm2.9210143.181014 1.41.4石灰石特性石灰石特性 石灰石纯度分析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2 石灰石的入炉粒度要求:最大允许粒径为1mm 0.00.09mm 20% 0.090.15mm 30% 0.150.175mm 20% 0.1750.25mm 20% 0.250.35mm 5% 0.351.0mm 5% 数 值 成 份 单 位数 值 CaO%51.86 MgO%0.86 SiO2%1.54 Al2O3%0.59 Fe2O3%0.28 SO2%0.04 K2O+ Na2O%0.79 烧失量 %44.04 1.51.5启动用床料启动用床料 启动用砂要求控制砂子中的钠、钾含量,以免引起床料结焦。 其中: Na2O 1.0-2.0% K2O 2.0-3.0% 砂子粒度: 最大粒径0.6mm,d50=0.120.15mm 0.00.13mm 25% 0.130.18mm 25% 0.180.25mm 25% 0.250.6mm 25% 1.61.6汽水品质汽水品质 1.6.1 给水品质 水源:地下水 硬度:2mol/l PH 值:8.8.3 硅酸化合物含量 不大于 80 g/L 锅炉正常排污率:2% 1.6.2 蒸汽品质 Na10ug/kg SiO220ug/kg 电导率0.3us/cm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3 1.71.7锅炉计算汇总表锅炉计算汇总表 煤种单位 设 计 煤 质 校核煤质 负荷 % B - M C R B-MCR 过热蒸汽流量 t/h 1 3 0 130 过热器喷水 % 3 . 8 5 4.13 一级减温器喷水 t/h 2 . 9 9 3.2 二级减温器喷水 t/h 2 . 0 2 2.16 省煤器入口压力 MPa 1 1 . 9 11.9 省煤器入口温度 2 1 5 215 汽包压力 MPa 1 1 . 2 6 11.26 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9 . 8 9.8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4 过热蒸汽温度 5 4 0 540 过热器喷水温度 2 1 5 215 过量空气 % 2 0 20 参考温度 2 0 20 烟气损失 % 5 . 8 1 5.56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 4 . 1 0 3.98 灰渣物理热损失 % 1 . 9 4 2.28 辐射热损失 % 0 . 7 0.7 石灰石煅烧热损失 % 0 . 3 4 0.35 硫盐化放热 % - 0 . 3 9 -0.4 锅炉效率 % 8 7 . 5 87.44 省煤器入口(水) 2 1 5 215 省煤器出口(水) 2 8 1 280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5 一级过热器入口(蒸汽) 3 3 3 334 一级过热器出口(蒸汽) 4 3 8 437 二级过热器入口(蒸汽) 4 1 9 416 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 4 7 3 474 三级过热器入口(蒸汽) 4 5 9 458 三级过热器出口(蒸汽) 5 4 0 540 省煤器入口(水) MPa 1 1 . 2 6 11.26 汽包压力 MPa 1 0 . 9 10.9 一级过热器入口(蒸汽) MPa 1 0 . 6 4 10.64 一级过热器出口(蒸汽) MPa 1 0 . 4 3 10.43 二级过热器入口(蒸汽) MPa 1 0 . 3 6 10.36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6 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 MPa 1 0 . 1 2 10.12 三级过热器入口(蒸汽) MPa 1 0 . 0 3 10.03 三级过热器出口(蒸汽) MPa 9 . 8 9.8 炉膛出口(烟气) 8 9 0 899 三级过热器入口(烟气) 8 2 0 824 三级过热器出口(烟气) 6 7 7 676 一级过热器出口(烟气) 4 3 8 436 省煤器出口(烟气) 2 5 9 257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 1 4 7 147 床温 8 9 0 899 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 3 5 35 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 1 7 4 175 计算燃料量 kg/s 7 . 3 8 8.31 实际燃料量 kg/s78.72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7 . 6 9 石灰石 kg/s 0 . 2 0.2 底灰 kg/s 2 . 1 2 2.52 飞灰 kg/s 1 . 8 7 2.2 总的燃烧空气量 kg/s 4 1 . 5 9 39.33 空气密度 kg/Nm3 1 . 2 9 3 烟气流量 kg/s 4 5 . 4 8 43.51 烟气密度 kg/Nm3 1 . 3 1 2 1 炉膛(烟气流速) m/s 4 . 7 7 4.63 三级过热器(烟气流速) m/s87.8 一级过热器(烟气流速) m/s 8 . 7 8.4 省煤器(烟气流速) m/s77.5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8 . 8 空气预热器(烟气流速) m/s 7 . 4 7.0 1.81.8炉膛水冷壁炉膛水冷壁 燃烧室断面呈长方形,深度宽度=42307290mm。燃烧室各面墙全部采用膜式水冷壁,由 光管和扁钢焊制而成;底部为水冷布风板和水冷风室。燃烧室四周及顶部的管子节距均为 90mm。下部水冷壁采用 605mm 管子,中部水冷壁采用 605mm 管子,上部水冷壁出烟口采 用 606mm 管子,其余散管采用 605mm 管子。管子材料为 20G。下部前后水冷壁向炉内倾 斜与垂直方向成 11.44角。布风板的截面积小于上部燃烧室的截面积,使布风板上部具有合理 的流化速度。燃烧室中上部与前墙垂直布置有二片水冷屏和三片过热器屏(级过热器)。 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在设计燃料、额定负荷下燃烧室内燃烧温度为 890。沿炉 膛宽度和深度的热负荷很均匀,锅炉主要水循环系统如下。 本锅炉下水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由锅筒下部引出四根下水管,其中根 37725mm 集中下水管位于锅筒两端,向下引至分配集箱,再通过 16 根 15912mm 分散下 水管向前墙、两侧墙水冷壁下集箱供水,位于中间的二根 16812mm 下水管分别与二片水冷屏 入口集箱相连接,单独向水冷屏供水。二侧水冷壁各有独立的下集箱和上集箱,水经集中下水管 和分配管进入下集箱,然后经侧水冷壁至上集箱,再由汽水引出管将汽水混合物引至锅筒。前、 后水冷壁共用一个上集箱,水经集中下水管和分配管进入前水下集箱及水冷风室下集箱,进入前 水集箱的水,经前水冷壁进入前水上集箱由汽水引出管引至锅筒、进入水冷风室下集箱的水一部 分经水冷风室、水冷布风板进入后水冷壁下集箱,一部分经、后水冷壁、顶棚管至前水上集箱后 由汽水引出管引至锅筒。二片水冷屏各有独立的循环回路,有单独的供水管和引出管。水冷壁上 集箱至锅筒的汽水引出管直径为 15912mm,共 16 根,由每片水冷屏出口集箱引至锅筒的汽 水引出管为 15912mm。水冷屏布置在燃烧室中上部与前墙垂直,共二片,每片屏由 23 根管 子组成,管子直径 605mm,材料 20G。水冷屏为膜式管屏,节距 80mm,鳍片材料 20。水冷屏 下部表面覆盖有耐磨材料,在耐磨材料终端管子表面有堆焊层,以防磨损。每片水冷屏进、出口 集箱均为 16822mm,材料 20G。 水冷壁及其附着在水冷壁上的零部件全部重量都通过吊杆装置悬吊在顶板上,前、后墙分别 有 5 根 M68 的吊杆,两侧墙各有 4 根 M48mm 的吊杆。 为了减轻水冷壁振动以及防止燃烧室因爆炸而损坏水冷壁,在水冷壁外侧四周,沿燃烧室高 度方向装有多层刚性梁。 水冷布风板位于炉膛底部,由水平的膜式管屏和风帽组成。水冷管屏的管子直径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9 60X8mm,节距 240mm,材料:20G,188 个不锈钢制成的钟罩式风帽按一定规律焊在水冷管屏鳍片 上。在布风板底部中间有三个排渣口,所有风帽底部到耐火材料表面的距离保持 30mm。 炉膛水冷壁回路特性表: 名 称前水冷壁后水冷壁侧水冷壁水冷屏 回 路 表 项 目 111111 直径 mm 605 605 水冷壁 数量根 828246462323 直径 mm 37725 集中下水管 数量根 2 直径 mm 1591216816 分散下水管 数量根 553311 集中下水管与 水冷壁截面比 033/0.44 0.32 直径 mm 1591216812 汽水引出管 数量根 103311 汽水引出管与 水冷壁截面比 (用 606 计算) 0.440.470.470.36 水冷壁、集箱、连接管的材料为 20G/GB5310。 锅炉运行时水冷壁向下热膨胀,最大膨胀量 121mm。 1.91.9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 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由分离器入口烟道、分离器筒体(包括圆筒部分和锥体部分)、料腿和中 心筒组成,分离器筒体为圆形,内径为 4200mm;锥体部分内径先由 4200mm 过渡到 2080mm;然后再由 2080mm 过渡到 640mm;料腿内径 640mm.中心筒为锥型,由 =10mm,1Cr20Ni14Si2 材料卷制而成。旋风分离器的重量通过焊在旋风筒外壳上的 4 个支座, 支撑在钢梁上,并垫有膨胀板可沿径向自由膨胀。 旋风分离器与燃烧室之间,旋风分离器的料腿与返料装置之间,分别装有耐高温的膨胀节, 以补偿其胀差。连接烟道位于旋风分离器上方,将旋风分离器中心筒中出来的烟气引入尾部对流 烟道中。连接烟道与旋风筒顶盖相连接部分材料为 1Cr20Ni14Si2,钢板厚度 =10mm,其它部分 为碳钢钢板,厚度 =8mm,内敷 310mm 厚的保温、耐火防磨材料。 每个旋风分离器料腿下端装有一只返料装置,用以回路密封并将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固体物料, 返回燃烧室,继续参与循环与燃烧。在返料装置的底部装有布风板和风箱,来自高压密封风机的 风通过风箱和布风板上的风帽来流化、输送物料。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物料从回料管(内径 640mm)下来,在流化风的作用下,流过回料弯管,再经回料斜管流入炉膛,回料斜管一端与 桦南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10 水冷壁墙盒相焊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与回料弯管相连接。 1.101.10汽包及汽包内部设备汽包及汽包内部设备 汽包内径 1600mm 厚度 100mm 封头厚度 100mm 筒身长 mm 全长 5920mm 材料 P335(相当于 19Mn6) 汽包正常水位 汽包中心线以下 180mm(O 水位) 水位正常波动值 50mm 锅炉汽水分离采用单段蒸发系统,锅筒内部装有旋风分离器、梯形波形板分离器、清洗孔板、 顶部多孔板和顶部波形板等设备。它们的作用在于保证蒸汽中的含盐量在标准以下。 锅筒内部分两排沿筒身全长布置有 24 只直径为 315mm 的旋风分离器,在锅炉 MCR 工况下, 每只分离器的平均蒸汽负荷为 6.15 吨/时。旋风分离器能消除高速进入锅筒的汽水混合物的动能 以保持水位平稳和进行汽水混合物的粗分离,分离出的蒸汽沿分离器中部向上流动而分离出的水 沿筒内壁向下流动,平稳地流入锅筒的水空间。 每只旋风分离器上部装有一只立式波形板分离器,以均匀旋风筒中蒸汽上升速度和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将蒸汽携带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出来。 距锅筒正常水位 480mm 处布置有多孔板式清洗装置,由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饱和蒸汽通过此 清洗装置,被从省煤器来的全部给水清洗 ,以减少蒸汽对盐分的机械携带,提高蒸汽品质。在 锅炉 MCR 工况下,蒸汽穿孔速度为 1.7 米/秒,清洗水层厚度为40mm。 经过清洗孔板仍然带有少量水份的蒸汽,向上流动进入顶部波形板分离器,携带的水在重力、 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附在波形板上,形成水膜,水膜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并落下,减少蒸 汽机械带盐。在锅炉 MCR 工况下,波形板中蒸汽流速为 0.17 米/秒。 在百叶窗分离器上部布置有多孔板,均匀其下部的蒸汽流速,有利于汽水的重力分离,同时 还能阻挡一些小水滴,起到一定的细分离作用。 连续排污管布置在锅筒水空间的上部,以排出含盐浓度最大的锅水,维持锅水的含盐量在允 许的范围内:锅水总含盐量500PPM,锅水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