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练习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1 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 . 劳复B . 正气C . 食复D . 药复E . 复感新邪2 以下哪种说法不对:A . 脑为元神之府B . 灵机记性在于脑C . 脑为精明之府D . 脑为髓之海E . 脑为奇恒之府之一3 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是A . 伤寒杂病论B . 妇人良方C . 景岳全书D . 内经E . 千金要方4 下列各项中,与阴阳相互转化相关的是A . 有条件的B . 无条件的C . 绝对的D . 相对的E . 必然的5 “阴胜则阳病”指的是A . 阴盛格阳,使得虚阳外越B . 阳气亢盛,消灼人体阴液C . 阳气不足,导致阴气偏胜D . 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E . 阴寒过盛,导致阳气损伤6 气机失调,下降不及时,可形成的是A . 气闭B . 气陷C . 气逆D . 气脱E . 气滞7 所谓“阴中求阳”,指的是A . 阴阳双补B . 壮水之法,以制约阳亢C . 在补阴剂中适当佐用补阳药D . 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补阴药E . 扶阳益火之法,以制约阴盛8 中医学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 . 察赋的强弱B . 邪正的盛衰C . 正气的强弱D . 邪气的性质E . 感邪的轻重9 与内湿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 . 心B . 肝C . 脾D . 肺E . 肾10 痰饮、瘀血、结石在形成过程中均与下列哪项有关:A . 寒凝B . 气虚C . 气滞D . 血热E . 湿热11 贼风是指:A . 肝风内动B . 肝阳化风C . 热极生风D . 血虚生风E . 泛指四时不正之气12 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A . 气机失调B . 气血的盛衰C . 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D . 阴精阳气的盛衰E . 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盛衰13 引起“水土不服”的发病因素是A . 地域因素B . 气候因素C . 先天禀赋,体质较弱D . 生活、工作环境E . 精神状态14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液”内容:A . 尿B . 涎C . 涕D . 泪E . 唾15 卫气营血传变,营分乃温邪深入于里,病位主要在:A . 心、肝、肾B . 心、心包C . 肝、肾D . 肺、肾E . 心、肾16 夏季易患暑病,冬季易患寒病,所反映的是A . 辨证论治B . 同病异治C .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D .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E .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7 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应采取什么方法治疗:A . 先扶正后祛邪B . 先祛邪后扶正C . 以扶正为主D . 以祛邪为主E . 扶正祛邪兼施18 按五行生克规律肾的“所不胜”是:A . 心B . 肝C . 脾D . 肺E . 膀胱19 温燥病的发病季节是:A . 夏末初秋B . 近冬深秋C . 长夏季节D . 冬末春初E . 春末夏初20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 . 胃为津液之海B . 冲脉为血海C . 胃为水谷之海D . 胃为太仓E . 肾为五脏之本21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 . 津液输布代谢的关系B . 主行血和主运化的关系C . 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关系D . 先天和后天的关系E . 气机的升降关系22 首创葱管导尿术的唐代方书是A . 神农本草经B . 本草纲目拾遗C . 千金要方D . 本草拾遗E . 海药本草23 下列情志相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 惊胜恐B . 恐胜喜C . 怒胜思D . 喜胜忧E . 思胜恐24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 . 整体观念B . 五行学说C . 精气学说D . 阴阳学说E . 比较、演绎、类比25 血液运行主要依赖的是A . 心气B . 脾气C . 肝气D . 肺气E . 胃气26 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 . 实者泻之B . 虚者补之C . 寒者热之D . 热者寒之E . 阴病治阳27 肾不纳气主要是由于:A . 肾阳不足B . 肾阴不足C . 肾的精气不足D . 心气不足E . 膀胱气化不利28 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 . 李中梓B . 李东垣C . 陈无择D . 叶天士E . 刘完素29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 . 心肝脾B . 肺肝肾C . 肺脾肾D . 心肺肾E . 肝脾肾30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A . 邪气亢盛,正气衰败B . 脏腑气血极虚,外现实象C . 邪气太盛,气血内闭,不能外达D . 邪气太盛,煎熬津液,导致阴精大伤E . 疾病初期,邪气充盛,正气也不虚,正邪交争过于激烈31 以下说法哪项有误:A . 心其华在舌B . 肺其华在毛C . 肝其华在爪D . 脾其华在唇E . 肾其华在发32 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A . 提高治愈率B . 尽早确立治疗方法C .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D . 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E . 以上均不是33 寒邪的性质是:A . 其性开泄B . 其性重浊C . 其性凝滞D . 其性粘腻E . 其性干涩34 产生“天癸”的主要物质是A . 肾中之精气B . 肾阳之温煦C . 肾阴之濡润D . 肾之封藏E . 元气之充足35 卫气营血病位传变,下列何种形式为逆传:A . 卫分到气分B . 气分到营分C . 营分到血分D . 卫分到营分E . 以上皆非36 “寒者热之”的所属的治法是A . 反佐法B . 正治法C . 反治法D . 从治法E . 扶正法37 易袭人体阳位的邪气是A . 风B . 寒C . 暑D . 湿E . 燥38 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的脏腑是A . 心B . 肺C . 脾D . 肝E . 肾39 内经指出“善病洞泄寒中”的好发季节是:A . 春季B . 夏季C . 长夏D . 秋季E . 冬季40 “膻中”的另一个名称是A . 髓海B . 血海C . 气海D . 水谷之海E . 十二经脉之海41 产生“薄厥”的病因是A . 过度恐怖,恐则气下B . 过度喜笑,喜则气缓C . 过度愤怒,怒则气上D . 过度悲哀,悲则气消E . 过度思虑,思则气结42 少火是指:A . 火热之邪B . 气有余便是火C . 肝火D . 五志化火E . 对人体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43 明确提出“三因学说”的是:A . 张仲景B . 陶弘景C . 陈无择D . 巢元方E . 刘完素44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 . 主筋B . 开窍于目C . 与胆相表里D . 其华在爪E . 以上都不是45 下列关于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 . 肝在液为泪B . 心在液为血C . 脾在液为涎D . 肺在液为涕E . 肾在液为唾46 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A . 肺、胃、肠B . 肺、脾、肝C . 肺、脾、肾D . 脾、胃、心E . 以上皆非47 奇恒之府是指:A . 骨、脉、胆、膀胱、三焦、胃B . 三焦、胃、大肠、小肠、心包、膀胱C . 胆、胃、膀胱、三焦、脑、髓D . 女子胞、胆、脉、髓、脑、心包E . 胆、脉、女子胞、骨、髓、脑48 “脾统血”的主要机制是A . 控制血液的流速B . 增加内脏血容量C . 调节外周血容量D . 固摄血液在脉内运行E . 控制血液的生成49 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 . 阴盛格阳B . 阳盛格阴C . 阳虚则寒D . 阴盛则寒E . 阴损及阳50 属于相侮的是:A . 心病及脾B . 脾病及肝C . 脾病及心D . 脾病及肾E . 肾病及肺51 “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主要指的是A .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 . 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C .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D .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E .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52 心在志为:A . 怒B . 思C . 恐D . 悲E . 喜53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 经别B . 经筋C . 皮部D . 经脉E . 别络54 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是:A . 滋润和濡养作用B . 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C .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D . 排泄代谢产物E . 以上均非55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确切病机为:A . 气机逆乱B . 血随气逆C . 血随气脱D . 气不摄血E . 气不行血56 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是:A . 营气B . 肾精C . 津液D . 水谷E . 水谷精微57 机体发病的关键因素是:A . 情志因素B . 体质因素C . 饮食习惯D . 生活习惯E . 气血失和58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心病诊断依据的是:A . 面色赤B . 喜笑无常C . 喜食酸味D . 舌赤E . 脉洪59 不属于五行生克规律来确定的治法是:A . 培土生金B . 引火归原C . 滋水涵木D . 扶土抑木E . 佐金平木60 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A . 由实转虚B . 虚实夹杂C . 真虚假实D . 真实假虚E . 因虚致实61 与血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A . 心B . 肺C . 脾D . 肝E . 肾62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充正经不足作用的经脉是:A . 十五别络B . 奇经八脉C . 十二经筋D . 十二经别E . 十二皮部63 奇经的功能之一是A .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B .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肢体的联系C . 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D . 能约束纵行诸经E . 维络诸阴经、阳经64 阳胜则阴病所出现的病理表现是A . 实寒B . 虚寒C . 虚热D . 实热E . 虚实寒热错杂65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A . 脾主运化水液B . 小肠泌别清浊C . 肺主通调水道D . 膀胱贮尿排尿E . 肾主司二便66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脾病诊断依据的是:A . 面色萎黄B . 口泛甜味C . 唇淡无华D . 多唾E . 肌肉消瘦67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是A . 心B . 肝C . 脾D . 肾E . 肺68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A . 以寒泻阳B . 以热祛阴C . 以寒补阴D . 以热补阳E . 补阴助阳69 用五行生克乘侮说明肝病及肺属:A . 相乘B . 相侮C . 母病及子D . 子病及母E . 相克70 称“罢极之本”的是:A . 心B . 肺C . 脾D . 肝E . 肾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1 宗气的分布部位有:A 心脉B 肺脉C 喉咙D 胸中E 气街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2 升降相因的脏器是:A 心B 小肠C 肝D 脾E 胃正确答案:D,E 考生答案:3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于:A 排出体内浊气B 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C 将水液下输肾和膀胱D 布散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E 输精于皮毛,润泽肌肤正确答案:A,B,D,E 考生答案:4 十二经筋的含义是:A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 有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C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D 为十二经脉较大的分支E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正确答案:C,E 考生答案:5 七情是指:A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B 是人体正常的情志反应C 一般不会使人致病D 属于外感病因E 与脏腑气血功能无关正确答案:A,B,C 考生答案:6 肺气宣发,向上向外升发布散的主要物质是A 浊气B 卫气C 血液D 津液E 水谷精气正确答案:A,B,D,E 考生答案:7 发病类型包括:A 感邪即发B 伏而后发C 徐发D 继发E 合病与并病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8 属五行之“木”的事物是A 肝B 青色C 喜D 角音E 春季正确答案:A,B,D,E 考生答案:9 形成阳偏盛的主要原因有:A 感受阴邪,从阳化热B 瘀血郁而化热C 五志过极化火D 食积郁而化热E 感受温热阳邪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10 说明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关系的是:A 阳在外,阴之使也B 阴在内,阳之守也C 无阳则阴无以生D 阴盛者胜之以阳E 动极者镇之以静正确答案:D,E 考生答案:11 六淫邪气致病的共同特点是A 外感性B 季节性C 转化性D 相兼性E 传染性正确答案:A,B,C,D 考生答案:12 下列与肺肾相关关系直接相关的是A 津液代谢B 血液运行C 呼吸运动D 气机调节E 阴液互资正确答案:A,C,E 考生答案:13 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A 母子关系B 母病及子C 子病犯母D 传其所胜E 传其所不胜正确答案:B,C 考生答案:14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A 皆从心而发B 直接伤及内脏C 发为情志病D 影响脏腑气机E 病情变化与情志有关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15 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A 五脏藏神B 功能不同C 脏讲功能、腑论形态D 形态有别E 脏主腑从正确答案:A,B,D,E 考生答案:16 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A 刘完素B 李杲C 张从正D 张仲景E 张景岳正确答案:A,B,C 考生答案:17 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A 化火B 湿郁C 食郁D 痰郁E 血瘀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18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是A 医药知识的积累B 长期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C 早期的解剖学知识D 古代哲学的影响E 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19 以下具有互根关系的是:A 地B 上C 寒D 热E 降正确答案:C,D 考生答案:20 气机失调的病理表现有:A 气滞B 气虚C 气逆D 气陷E 气脱正确答案:A,C,D,E 考生答案:21 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A 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 民族特色扎染课件
- 2025年眼科常见眼病诊断治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竞赛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干预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过敏反应护理处理规范性操作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运动医学科运动损伤防护技术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心电图诊断技能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评估量表应用测验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科技是第一动力
- DL-T1342-2014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正式版)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规程
- 19R505-19G540室外管道钢结构架空综合管廊敷设
- 感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查房
-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气血不足百病生
- 弱电工程移交模板
- 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会员评家民主测评表、评主席测评表
- 中小学防欺凌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